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音乐传奇-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莫老师~~”看着少了些许严肃,多了一丝欣慰的莫言,刘宇凡喉头哽咽,竟是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师恩似海,这三年的时间内,莫言不但教了他弹钢琴,更教了他许多对待艺术、对待人生的道理,这些东西,足够他一生受用不尽。
  “好了,效那小儿女之态做什么!记住我的话,要把音乐当做自己的生命来热爱,不要当成出名敛财的工具!只有忠诚于自己的内心,才有希望成为真正的大家!”莫言缓缓地说道,看向刘宇凡的目光中多了几丝凝重。多久没收学生了?没想到在自己的余生,还能遇到这样一个灵性毅力俱佳的学生,也算是人生一大幸事。
  想到学生,莫言的眼里闪过一丝黯然,似乎又勾起了心中之痛。
  “恩,老师,我记住了。”刘宇凡恭敬地说道。
  “好了,去吧,楼下你马老师昨天还跟我说,让你今天上完了课过去他那边一趟,有事找你。”莫言挥挥手说道。
  ……
  第一百四十三章传奇乐团
  第一百四十三章传奇乐团,到网址


 第一百四十四章 竹笛大家

  第一百四十四章竹笛大家
  站在马怀远家的门外,刘宇凡刚待敲门,蓦然,一阵豪放苍凉的笛声响起,听得他心里一凛,刚举到半空的手,又缓缓放了下来。
  粗犷、奔放,乍听上去,如同黄土高原上刮起的一阵西北风,又似烈日下的红高粱,好一首陕西碗碗腔,好一曲《秦川抒怀》
  笛音渐转柔和,细腻之处如烟如缕,又似铁汉柔情,勾起百转柔肠
  刘宇凡静静地站在门外,聆听着这首无比熟悉的笛曲,眼前仿佛出现了八百里秦川那苍凉壮阔的画面
  直到一曲终了,刘宇凡仍然沉浸在那强烈的画面感中不能自拔
  吹得好啊
  刘宇凡心里暗赞,这首《秦川抒怀》吹得太地道了,在刘宇凡听来简直没有瑕疵,绝对的原汁原味。就算是没有伴奏,都听得他心驰神往
  这是马老师吹的?他倒是教过自己这首曲子,可听上去不像啊。好多细节的地方,和他处理得都完全不一样,而且听上去极有味道,比他强了不止一个层次
  难道另有其人?刘宇凡心里疑惑地想着。
  此刻笛音已了,刘宇凡趁着这个空当,连忙伸手敲了敲门。
  过了一会儿,防盗门里传出把手转动的声音。随着门的打开,门后露出了精神矍铄的马怀远,他的手里还拿着一根大笛。
  看到刘宇凡,马怀远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朗声道:“宇凡啊,在莫老师那里上完课了?”
  刘宇凡笑着和马怀远点了点头,随即一边进屋一边说道:“恩,刚上完的,马老师,莫老师说我可以独自练习了。”刘宇凡有些激动的说道。
  “哦?老莫答应你出师了?呵呵,这可是好消息,难得难得啊。来来来,宇凡,我这儿啊,也有一个好消息。”马怀远说着,带着刘宇凡进了他的琴室,指着里面的一个人说道:“你看看,这是谁?”
  其实不用马怀远说,刘宇凡也已经看到了钢琴前正在站着的那个中年人。清瘦的身影,略带文气的一张脸孔,以及那副四方框的近视镜。看到那张熟悉的脸,刘宇凡整个人就有些激动起来
  “马~~马迪老师?”刘宇凡的语气里,有着掩饰不住的惊喜曾经无数次在手里的教材封面上看到的人,如今居然活生生地站在自己面前,这让他如何不激动?
  马迪,那可是独创“秦川风韵”笛子的一派大家啊,刘宇凡一向心向往之,没想到今天能在这里见到真人,巨大的惊喜之下,刘宇凡激动得连话都有些说不连贯了。
  “你好”马迪见到刘宇凡,倒是很平静,微笑着冲他点了点头。
  “小迪,这就是我跟你说的刘宇凡,我新收的学生,素质很不错。才一年多,我的一身本事,都被他学得七七八八了,今天正好你在这儿,我就让他过来了,你就指点指点他吧。”马怀远说着,又冲刘宇凡笑道:“这就不用我介绍了吧。呵呵,以前你没事儿就在我耳旁念叨,说想见马迪一面,这下见着了吧。这两天他正好在北京参加完一场演出,西音那边又没什么急事,所以就来我这儿小住了几天,顺便消消夏。”马怀远乐呵呵地说道。别看马迪是笛子大家,可却是他的晚辈,在马迪面前,马怀远倒没有什么拘束之感,举手投足之间都显得很自然。
  “马老师,您好。一直特别喜欢您的笛子曲,也总想当面向您讨教,今天能见到您真是太高兴了。”刘宇凡由衷地说道。马怀远可以淡定,他可没办法淡定,眼前这位,可是真正的大师啊。虽然在笛子界,对他的评价一向是有好有坏,说什么的都有,但在刘宇凡的心里,马迪的笛艺,绝对是顶尖的
  “呵呵,不必客气,我们共同学习。”马迪没什么架子,或许是因为刘宇凡是马怀远的学生的缘故吧。
  “马老师,刚刚我在门外就听到那首《秦川抒怀》,是您吹的吧,太好听了”刘宇凡一脸崇拜地说道。
  “呵呵,是我吹的,怎么,你喜欢这首曲子?”马迪微微颔首道。
  “喜欢,太喜欢了。只不过我一直吹不好,有些细节的地方怎么吹都没有那种味道,不知道怎么回事。”刘宇凡皱着眉头说道。
  “你来吹一段我听听。”马迪指了指旁边的笛包,示意刘宇凡自己去选笛子。
  “好的那我就献丑啦。”刘宇凡说着,从马怀远的笛包里拿出了那根E调的笛子。
  这是一根单节的演奏笛,也是马怀远最为钟爱的一支笛子。笛尾处刻着“马迪监制”的字样,显示着这支笛子的身份。马怀远用的所有的笛子,都是这个档次的,在市场上,这样一支笛子的售价,绝对在千元以上,而马怀远手里的,自然不是凡品,同样是“马迪监制”,因为他们两个人的特殊关系,马迪给他拿过来的都是最好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些笛子属于有钱都买不到的那种。
  “你小子,倒是会挑”马怀远看着刘宇凡一下子就抽出了那根他最钟爱的笛子,心知他眼馋这根笛子好久了,不由得笑骂了一句。
  “嘿嘿,吹马老师的曲子嘛,自然要用最好的笛子吹喽。”刘宇凡丝毫不客气地笑道,随即熟练地醒膜,做好了吹奏的准备。
  右手按在一、二、三孔上的三根手指猛地松开,笛子在强烈的气流冲击下,发出粗犷豪放的声音,正是那首《秦川抒怀》
  这是一首八级的曲目,同时,也是马迪的笛子曲中,最广为人知的一首,许多笛子爱好者都喜欢练习。做为马怀远的学生,刘宇凡自然不可能没练过这首曲子。而且,他练得还十分熟,对于其中的一些揉音、循环换气等高级技巧,掌握得也十分到位。
  马迪静静地坐在琴凳上听着刘宇凡的演奏,并没有出声打断。马怀远也在不远处的椅子上坐着,听着刘宇凡的演奏,眼里露出满意之色。
  如果说他一身的笛艺,刘宇凡已经学去了八成,那单就这首曲子而言,刘宇凡则学足了十成。早在练这首曲子的时候,马怀远就发现刘宇凡特别喜欢它,许多细节的地方都是一扣再扣,一点也不含糊,在众多的曲子中,刘宇凡对这首曲子的掌握是最为扎实的。
  一曲终了,马怀远轻轻地点了点头,眼里流露出赞许之色。
  刘宇凡有些紧张的看着马迪,眼前这位,可是这首曲子的作者,可以说是这首曲子最权威的演奏者了。自己在他面前吹这首曲子,还真是有些压力。
  轻轻点了点头,马迪认真地说道:“整体上听起来还不错,看得出来你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不过,你之前说差了一些味道,可见你也意识到了问题,你说说看,你觉得哪里不太对呢?”
  其实听了刘宇凡的演奏,马迪对他的水平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这首曲子是他亲自写的,没有谁比他更了解这首曲子的技巧和特点了,虽然只听刘宇凡吹了一遍,可对于他欠缺的几点,马迪已经心中有数了。不过他有心再考考这个学生的悟性,是以并没有直接指出他的缺点。
  要知道,吹得不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知道不好在哪里。有一手好技术,不见得能成为大家,但如果在有一手好技术的时候,同时还拥有一副好耳朵,那成为大家的机率就要高多了。
  听到马迪的话,刘宇凡自然知道对方在考自己。好在之前这首曲子自己已经吹过无数遍了,那些疑惑的地方也一直在心里装着呢。听到马迪问起,立刻就说了出来。
  “我觉得揉音这里不太对,听您的演奏,那个声音总有种特别筋道的感觉,特别有弹性,强弱的效果也做得特别好,可我吹起来就有些生硬。”
  “恩,你能意识到这一点很不错。揉音是这首曲子最有特点的地方之一,要吹好它,首先你要知道它模仿的是什么。这是根据秦腔戏里的板胡模仿而来的,你听过板胡揉弦的声音吗?”。马迪问道。
  “没听过板胡的,不过听过二胡的揉弦。”刘宇凡老实地答道。
  “恩,两者差不多,只不过这个揉弦的幅度更大一些,而且你要注意它表现的情绪,在气息上也要有一个控制,就像这样。”马迪说着,转身从自己的笛包里也拿出刚刚用过的那支E调笛,给刘宇凡示范了起来。
  一股气息猛地贯入笛子,左手食指和中指同时在最上方的两个孔迅速开合,一阵富有韵味的揉音便从笛子中传出。
  刘宇凡近距离看着马迪的手法,眼睛一眨也不眨,要知道,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而且,为了给他示范清楚,马迪还特意放慢了速度,就差给他做分解动作了。
  看着马迪的示范,刘宇凡的眼睛越来越亮。他本来对这首曲子掌握得就非常好,那些克服不了的地方其实只是一层窗户纸,如今在马迪的“原版示范”下,自然是一捅就破了
  “看到了吗?就是这样。”马迪放下笛子,看着刘宇凡说道。
  “恩,马老师,我再试试。”刘宇凡有些急切地拿起笛子说道,刚刚看马迪吹的那一刻,他就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了
  第一百四十四章竹笛大家
  第一百四十四章竹笛大家,到网址


 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境界

  
  第一百四十五章新的境界
  一阵富有韵味的揉音从刘宇凡手里的笛子传出,和刚刚相比,显然这一次刘宇凡演奏出来的揉音要好很多。虽然和马迪刚刚吹的还不完全一样,但已经有七、八分神似了。
  “唔,不错不错,领悟得很快。就是你这个气息啊,还有一点僵。”马迪说着,整个人站了起来,手里拿着笛子,给刘宇凡示范了一下演奏的姿式。
  “我教学生的时候一直强调,不管用什么方式吹,放松、自然最重要。刚刚你的那个姿式,太死板了,一点也不灵活。记住,吹笛子的时候,要去掉任何不舒服的动作。你不要看那些笛子教材里写的,什么手臂支起四十五度角,什么下唇要盖住吹孔六十度,要我来讲,那纯属于胡说八道”马迪挥着手里的笛子说道。
  听了马迪的话,在一边的马怀远也有些哭笑不得。自己这个侄子从小就这样,特别“离经叛道”,很多笛子界的经典理论,他都不屑一顾,偏偏要按照自己的方法来。正因为如此,很多传统的笛子界大师,都不太认同他的东西。直到现在,他算是闯出了一点名声,可对于他的笛艺,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认同,说他演奏“毫无章法”。
  不过平心而论,马怀远还是觉得马迪对笛子的许多见解是正确的。不管怎么说,听他吹的笛子,声音轻松、自然、通透,甚至自己有时都无意地受他影响,按他的理论去吹笛子,确实是很舒服。
  看着刘宇凡有些意外的样子,马迪毫不在意的继续往下讲。
  “每个人的嘴唇有薄有厚,你能用一个固定的角度去要求?还有人把什么吐音又分成内吐、外吐,还有什么碎吐,弄那么复杂干什么?怎么吐舒服就怎么吐,怎么吐好听就怎么吐。”马迪说着,神色间很是不屑。
  听到这么一番理论,刘宇凡大为吃惊。之前马怀远在给他讲笛子时,虽然也曾经强调过自然、放松,但却没有马迪说的这么彻底,深刻,听着他的话,刘宇凡觉得自己对于笛子的认识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接下来,马迪用几个简单实用的小技巧,向刘宇凡演示什么是放松的声音,还提出了三个“最”的理念,即“最自然、最放松、最震动”,听着这九个字,刘宇凡觉得以前困扰自己的一些桎梏,似乎一下子被打开了。隐隐地,他觉得面前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在马迪的示范下,原本就有着不错基础的刘宇凡,很快掌握了放松的技巧。真是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原来刘宇凡还觉得,自己的笛子已经掌握到了一个很高深的程度,《月亮之上》的成功,也让他的这种信心进一步增加。可见了马迪,听了他的一番指点后,刘宇凡才明白自己的差距在哪里。别的不说,就说放松和控制气息这两条,刘宇凡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之后,居然立刻就感到自己吹出的声音和以前不一样了。而且隐隐对笛声有了一种掌握感,似乎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笛声,让它按照自己心里的想法出来。那种感觉很玄妙,似乎一下子来了,可一兴奋,却又悄悄地溜走了。
  刘宇凡没有着急,经过钢琴的学习之后他已经知道,这是要突破的征兆。只要静下心来,坚持认真去练,总有一天会将这种玄妙的感觉彻底掌握住,而那时,自己的技巧自然又会突破一层,急是急不来的。
  看着刘宇凡的表现,马迪也微微点了点头。这孩子现在的技巧虽然算不得多高,但难得的是对音乐十分有感觉,而且一点就透。他总算明白,为什么马怀远在和自己说起这个学生时,一脸得意之色了。这的确是一根好苗子。
  中午简单在马怀远家里吃了顿饭,刘宇凡亲自下厨,把莫言也叫了下来。几个人都是搞音乐的,在一起很有共同话题。刘宇凡听着他们交谈,有时也深受启发,大感获益良多。
  下午的时间,刘宇凡没有继续打扰马迪,毕竟人家是来这里消夏的。跟着莫言到医院里看了看二大爷的伤势后,刘宇凡心里宽慰了许多。在拐杖的帮助下,他已经能够简单地下床慢慢走动了。相信再过个十几天,就可以出院回家静养了。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刘宇凡索性在莫言家里住了下来,练琴的闲暇之余,便到楼下去找马迪讨教笛子。这种难得的机会,刘宇凡可不愿错过。
  马迪显然也很欣赏刘宇凡的悟性,指导得十分认真,更是将自己那几首成名之作详细地给刘宇凡讲解了一番,让刘宇凡听得很是过瘾。
  当然,刘宇凡也没白白在马迪那里“学艺”,这几天,刘宇凡带着他游遍了江海大大小小的景点,让马迪这个西安人好好领略了一番海滨城市的风情。对于刘宇凡的“懂事”,马迪很是满意,指导起来就更尽心了。
  在这期间,刘宇凡也曾经和他提起过自己关于新民乐的想法。好在马迪也是一个思想观念开放的人,听了刘宇凡的大胆想法后,十分赞同,又听了刘宇凡吹的《月亮之上》,也很是赞赏,鼓励他好好在这方面下一番功夫,争取通过这种新的形式,让更多的人喜欢上笛子。
  这番鼓励,可算是说到了刘宇凡的心坎里,他没想到,像马迪这样一位大师级的演奏家,也会对自己这看似“胡闹”的想法如此支持,这更坚定了他搞流行民乐的信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