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导演万岁-第5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在英国的时候,最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了。和我地丈夫一起去。你们美国的电影我也看过,印象最深地就是那个小胡子卓别林了。可惜,到了波兰之后,就从来没有看过电影了。”多多老妈脸上露出了一丝黯然的神色。
    “多多,你看过电影吗?”我转脸看着多多。
    多多正端着一个比他的脸足足大两倍的碗在那里发愣呢,见我问他。这家伙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你又点头又摇头。到底是什么意思?”维斯康蒂问道。
    多多喝了一口汤,道:“我在卢布林镇看过几回电影,不过都是偷看的,后来被莫罗抓到了一回,再后来莫罗见到我就要咬我。”
    “咬你。为什么?就为你偷看电影?我看莫罗不是那样小气的人啊。”格里菲斯道。
    多多发出了一阵坏笑:“那是因为我抓了条水蛇趁莫罗睡觉地时候,放到了他的裤子里。”
    “这小家伙!”
    “小恶棍!”
    一帮人纷纷绝倒。
    我强忍住笑意,向多多老妈提出了让多多主演电影地要求。
    这个要求让这个又高又壮的女人立刻呆了起来。
    “柯里昂先生。你不是开玩笑吧。演电影的都是那些大明星,我的多多就是个小孩。再说,他只会放羊和说谎,哪里会演电影?!”多多老妈明显不太同意
    “没事。有我们老板在,这些都不成问题。而且如果多多在这部电影中成功了,那以后绝对会成为数一数二的童星。你们一家人也就不用过这种清苦地生活了。”维斯康蒂在一旁开始劝服多多老妈。
    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么个合适地小孩,我们自然不愿意放过,一帮人七嘴八舌一通乱砍,最后终于将多多的老妈拿下。
    当听到妈妈让自己演电影,多多顿时一蹦八个圈。
    “你就这么喜欢演电影?”我拉住他小声问道。
    多多鬼精鬼精地看着我,狡猾地说道:“那倒不是,我还不知道怎么演电影呢。”
    “那你这么高兴干嘛?”
    多多偷看了他老妈一眼,小声对我说道:“我一演电影就不用放羊了呀!”
    我靠!这小兔崽子,够油滑!
    多多的加盟,让整个剧组顿时完整了起来。
    不过在开拍之前,还要做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就是让这帮演员们知道怎样演戏。
    剧组中,除了卢布林镇的群众演员之外,也从华沙调过来一批专业演员,毕竟一部电影不能全都是群众演员来挑大梁。我、格里菲斯、胖子等人带着这批专业演员给这帮群众演员进行了特训,结果一通忙活下来,我差点累得吐血。
    卢布林镇地镇长说对了,让他们打鱼,行,但是演电影,那可就十分地困难了。
    首先是表演,这帮人表情可不像专业演员那么丰富,不过在指导之下,也渐渐地能够达到要求。其次就是剧本。我是用英文写剧本的,为了拍摄,英文剧本被翻译成了波兰语,等我们把剧本发到每一个人手里的时候,才发现这帮人中绝大多数地人拿着剧本两眼发呆。
    一开始我还以为他们这是被这么厚的剧本吓倒了,但是一问镇长才知道,原来这些人中,很多都似乎文盲,根本不认识字。
    既然不认识字,看不懂剧本,那就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找人一句话一句话给他们念,让他们一句话一句话地背下来。
    工作很艰苦,但是这些卢布林人的热情很高。
    忙活了一个多星期,在一天早晨,《天堂电影院》终于可以开机拍摄了。
    这部电影,不仅让参见演出的演员们紧张。让剧组地一帮头头们也都感觉到胸口压了一块大石。
    对于我来说,这部电影带有特殊的意义,因为这是为了纪念老爹的。罗伯特。布烈松和维斯康蒂紧张地原因是从来没有拍过电影的他们被我任命为第二副导演,负责配合我和格里菲斯的工作,这让他们兴奋之余。更多了忐忑。
    不过所有人中,最紧张地,恐怕是胖子了。
    这是梦工厂的第一部彩色电影(尽管斯蒂勒、斯登堡的电影已经先期拍摄并且也采用了彩色胶片。但是他们俩地两部电影被安排到了圣诞当期地后面。)。也是世界电影史上地第一部彩色电影。
    胖子作为我的御用摄影师。已经连续两次捧得了哈维将最佳摄影奖,在好莱坞摄影界地名头一时无两。但是他从来没有拍摄过彩色电影。虽然彩色电影和黑白电影表面上看起来,除了有了色彩之外,没有什么其他的区别。但是实际上,正式因为有了色彩,所以对于摄影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有了色彩,原先应用于黑白电影上面地一些原则就要做出相对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色彩的加入。也让摄影师必须注意拍摄黑白电影所缺乏地一些东西。
    镜头的重新分割。色块之间地对比,色调地运用,灯光的强弱……一系列的问题都要处理,但是对于这些问题,胖子的经验是零。
    不过好在这方面我有足够的经验。可以在拍摄地时候。和胖子一同参考。
    开机地第一场戏,往往都是一场小戏,无非是个仪式化的过程。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这却是个实验。
    地点选择在卢布林镇外的一片原野中。那里,上百亩向日葵铺展绵延,一个个硕大地金黄色的花盘,让眼前成了金黄色的海洋,而更远处,则是五彩斑斓的树林,白桦树、杉树、枫树等等等等,各种各样的树,让远处的森林呈现出了红色、棕色、黄色、绿色各种各样的色彩。在湛蓝的天空的映照之下,一切都是那么的美。
    第一场戏,拍摄的是葬礼。放映员弗雷多的葬礼。
    为了突出色彩的美,这个开头是我苦思冥想得来的,获得了格里菲斯等人的一致赞同。
    湛蓝的天空、金黄的向日葵地,五彩斑斓的树林,这些都是光明的象征,是暖色调,而穿着黑纱参加葬礼的人群,牧师白色的袍子,却是死亡的象征,也是冷色调。
    这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揉合在一个镜头里,那种美,绝对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这个开场戏,我十分的有信心。但是胖子明显信心不足。
    为了不出差错,胖子造向日葵地旁边的土坡以及向日葵地里铺设了众多的轨道,然后拉着演员们预言了十几遍,这才开始正式开始。
    上午十点钟,正是最适合拍片的时刻。剧组在等到了最佳的光影效果之后,开始运转。
    “演员就位!”
    “摄影机就位!”
    “准备!”
    “开拍!”
    我和胖子一起坐在轨道上,紧张得全身的肌肉都紧缩了起来。
    向日葵中的葬礼。穿着黑衣的人群。牧师开道,祈祷,棺木下葬……
    一个个场景,一个个分镜头。
    等我喊cut的时候,才发现的衣服都已经全部湿透。
    开机的这场戏,拍摄得异常成功。经过一遍遍的排演,演员的表演无可挑剔,我不得不惊叹卢布林镇人的极强的可塑性,他们仿佛白纸一张,你可以近情地在上面挥洒。而且,这场葬礼,完全是按照波兰风俗进行的葬礼,这对于卢布林人来说简直是太熟悉了。
    演员们表演得好,胖子的摄影却出了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还在于胖子太紧张了。他想拍摄得完美无缺,所以什么方面都要照顾,而镜头的画面是有限制的,两者之间产生的冲突,就让胖子有时候不知道如何处理。
    想拍摄得完美吧,镜头不可能容纳,这就需要摄影师和导演对整部电影十分清楚,清楚电影更需要什么,清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能够使得画面达到最好地效果,对电影的意义构建产生最大的作用。
    这方面,胖子就不是我地对手了。作为导演。没有任何一个人比我更能整体把握这部电影。
    子的要求是:完美是不存在的,镜头的形式和所有表间,存在一个最大值,一个最高点。我们要做得。就是尽量抓住这个最大值,达到这个最高点。就行了。
    胖子虽然在其他方面不太擅长,但是在镜头地领悟力方面,好莱坞能超过他的人寥寥无几。加上我们两个人呆在一起这么多年,对彼此地意图都很熟悉。所以有时候我只需要说上一句话,一个眼神或者是一个手势,胖子就完全能够了解了。
    第一场戏拍完之后。剧组并没有像以往拍摄电影那样继续拍摄,而是在格里菲斯的提议之下。采取了一个十分保险的做法。
    在极端地保密之下。第一场戏的胶片在剧组带来地洗片师的紧张忙碌中被冲洗了出来,然后。在莫罗的电影院,开始了短暂地放映。
    我想如果不是因为保密这次放映不为人知的话。应该算得上历史上第一次彩色电影地放映活动了。
    说是放映,其实只有几分钟地片长。
    小小的电影院,被卢布林镇地居民们挤得水泄不通。电影院的走道、角落里都是人,有地座位上甚至人摞人。
    卢布林人兴奋的原因有两个,首先。他们虽然看过不少电影,但是从来没有看到过自己出演的电影,其次,也是最重要地,是剧组里面的人告诉他们,这部电影有色彩。
    有色彩?!吹牛吧!
    这是卢布林人听到彩色电影之后的第一反应。
    但是当银幕上出现第一个镜头地时候,整个电影院里爆发了一阵让我的耳膜都震得发麻的惊呼。
    “上帝呀!那天空怎么是蓝色的!”
    “还有那向日葵!竟然是黄色的!”
    “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太神奇了!”
    ……
    电影院要爆炸了,所有人都在尖叫。
    蓝的天,金黄的向日葵,黑纱……这些平时他们在生活中根本就习以为常的事物,习以为常的色彩,一旦出现在电影的银幕上,产生的那份震撼力,简直比TNT炸药还要猛烈一千倍一万倍!
    不光这些卢布林人兴奋,格里菲斯、伯格等人也在观看的时候睁大了眼睛。
    “老大,这是我们看到过的彩色电影吗!?”胖子看着我,满脸的疑问。
    不光他这样想,我也这样想。
    当初贝尔德给我们放过一次几分钟的彩色短片,那个实验彩色短片的色彩效果,和面前的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原来的实验短片,因为技术不成熟,更重要的是在胶片颗粒的细微程度、稳定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它的画面色彩并不是很饱满,身子还有些模糊和些许色差。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辛苦研究之后,特别是攻克了相关难题之后,这种被命名为“梦工厂色彩”的彩色胶片所呈现出来的色彩效果,已经和后世的彩色电影几乎没有什么两样。
    震撼!看到上面艳丽饱满的颜色,我的心都在剧烈颤抖!
    看着电影院已经快要疯狂的观众,我甚至已经看到了这部电影公映时的盛况!
    电影中多了色彩,它产生的感染力,绝对是几何级放大的!
    “老大,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个时候如此感到骄傲和自豪!作为一个摄影师,能够拍摄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我的这一辈子,值了!”胖子看着我的时候,已经满脸泪水。
    他的心情,我能体会。实际上,我又何尝不为指导第一部彩色电影而感到自豪呢?
    这么多年的努力,无数人的汗水,总算是没有白费。
    比胖子更要震撼的,是罗伯特。布烈松和维斯康蒂。
    所谓外行的看热闹,内行的看门道,一般的观众之所以激动,完全是因为色彩的冲击力,但是罗布特。布烈松和维斯康蒂两个人,都是对电影有着异常感悟力的人,最为一个意大利人,而且是有修养的贵族,维斯康蒂自然欣赏过大量的绘画,对于色彩的感知能力自然非一般人能比,而罗伯特。布烈松,这家伙本来就是个画家,任何人都知道,没有人比画家更了解色彩的意义。
    更为重要的时候,两个人对电影都很熟悉,银幕上的彩色电影,让他们几乎实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从黑白电影直接过渡过来,于是在他们的头脑中就有了一个明显的对比,色彩的加入,对电影产生的巨大影响,对于电影意义的构建,他们的感受最为强烈。
    比一般的观众,比对彩色电影有一定免疫力的我,要强烈得多。
    这两个年轻人,站在我的身边,完全变成了两尊雕塑,仿佛看到了上帝在他们面前降临。
    “柯……柯里昂先生,看了这个,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电影!”罗伯特。布烈松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一旁的维斯康蒂一个劲地点头。
    他,已经根本说不出话来了。
    开机第一场戏的成功,大大激发了演员们的热情,当然,也使得胖子、格里菲斯等人像一头头恶狼一般嗷嗷乱叫,此事的剧组,如同一辆全速开进的坦克,轰隆隆向目的地奔驰而去!
    在卢布林镇镇长的号召之下,整个镇子的人放下了手头的工作,全心全意加入了电影的拍摄中来。
    “电影最重要!”这是他们说得最多了一句话。
    而格里菲斯带着罗伯特。布烈松和维斯康蒂,更是十分变态地制定了一个工作计划表,这份计划表上,这帮家伙把每天的工作时间延长到了12个小时!
    “向着色彩,开机!”
    剧组里的人,几乎时时刻刻都在喊着这句话。
    卢布林镇,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
    之后,我亲自披挂上阵,扮演了年老多多的一些戏份,算是热了一下身,顺便指导那帮演员如何拍戏,给他们竖立了一个榜样。
    就在电影正式进入童年多多的时候,这一天,一个人拜访了我的剧组。
    他是在毕苏斯基的陪同下到卢布林镇的,看到他的一瞬间,我就彻底石化了!
    因为他说过,我是他的偶像。
    可实际上,在后世,他可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
    正文  第638章 希特勒来访 第639章 安德列阿·莫里康内是谁!?
     更新时间:2008…10…11 9:22:13 本章字数:13628
    我们在华沙拍完戏之后,驱车赶回了卢布林阵。刚就看见广场上停满了车子,并且站满了警卫。
    “看这阵势,有大人物来了。”格里菲斯撇了撇嘴,这老头一向都不喜欢大人物。
    “管他什么大人物小人物。”我笑着跳下了车,走向我们的驻地。
    在镇长的安排之下,剧组住在镇政府里,那时一个三层小楼,里面的房间很多,很让我们满意。
    进入了院子,来到了客厅,就看见毕苏斯基坐在沙发上正在和一个人谈话,满脸堆笑。
    而当我看到坐在沙发上的这个人的时候,我的脑袋嗡的一下响了起来。
    没有像我印象中的穿了一身戎装,胸前也没有悬挂那枚铁十字勋章,而是穿着一身黑色的西装,坐在沙发上,表情谦逊。
    不过他的那抹小胡子,倒是十分的醒目。
    阿道夫。希特勒!
    只不过他现在还不是那个德国独一无二的最高领袖,只是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这么一个在野党的党魁。
    梦工厂和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之间是有交往的,但是都只是在军火上,我从来没有想到我有和希特科会面的一天。
    见到我,毕苏斯基赶紧站起来,把我来到了小胡子的跟前。
    “柯里昂先生,来来来,让我跟你介绍一下,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领袖阿道夫。希特勒,希特勒先生,这位就是你要见的柯里昂先生了。”毕苏斯基看了看希特勒。又看了看我,脸上虽然露出了笑容。但是眼神中却带了一丝疑惑。
    他或许不明白。为什么希特科要见我吧。
    “总理先生,我和希特科先生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不过应该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