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虞家小姐-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家又不是傻子,如何不知齐二老爷是个白眼狼,林家会帮忙起复,有一半原因也是因为齐大奶奶跟齐家太闹腾了,所以娘家出点力,为的了女儿在婆家好生活。
“这倒是。”虞秋荻对此是深有感触,齐老太太给了齐二老爷多少,当年与她退亲就不说了,齐二老爷若是有一点wωw奇Qìsuu書网感恩的心思,就不会把她逼到庙里去。
172
罗氏五月的产期,罗老太太担心胡家的婆子不够周到,又派了两个老道的嬷嬷过去,连接生婆都是提前请好在家里住着。罗大太太料理罗慕周婚事忙碌之时,也抽空到胡家去看了看,看罗氏一切都好,虽然不及侯府周到,但总算是样样准备妥当。
罗大太太在胡家吃了中饭回来,前脚刚进门,平姨娘就拿着帖子进来,神情甚是匆忙,道:“箫家送来喜帖,说箫老爷要娶亲,就在十日之后。”
罗大太太稍稍怔了一下,第一反应是箫凌云要娶亲,箫凌云跟箫云灵是双胞胎,按年龄算是该娶亲了。不过成亲是大事,没听说箫家与谁家议亲了,刚想问是哪家姑娘,突然间反就有过来,是箫老爷成亲,忙问:“箫探花要成亲了??”
作为大珠朝最帅探花郎,单身无子,这几乎是钻身单身汉,要不是驸马不能议政的硬性规定在那里摆着,只怕现在早就成驸马爷了。就是这样,郡主县主看上他的也不少。平常官宦人家就更不用说了,多少清贵想把女儿嫁给他。
按理说这样行情,箫清和应该很好讨老婆的,结果到现在了,依然一点消息都没有。罗家与箫家已经定亲,两家姻亲关系,很多事情下人之间都会互通消息。结要一年过去了,箫清和婚事仍然没有任何着落。然后如此突然的,没听说他订婚,却是直接送上喜帖,这……不算意外,只觉得太突然。
平姨娘点点头,道:“就是箫探花要成亲了?”脸上的惊讶不比罗大太太小,箫家人送贴过来时,平姨娘也是拿着贴看好久,才意识到是箫清和不是箫凌云。
“要与谁成亲?”罗大太太连忙问着,那么多人盯着箫太太的位子,她也很好奇,到底箫清和娶了个什么样的老婆。
平姨娘脸上神情就更惊讶了,道:“姓乔,是直隶人士,与箫家是同乡,家中有千亩良田,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当年箫家在直隶生活贫困,得了乔员外不外照顾,现在箫清和中了探花,便想报恩,娶了乔家小姐。”
“啊???”罗大太太听得嘴巴都有点合不上了,在才子佳人的故事上,说哪家落难公子得某位小姐搭救,然后公子考上状元回头娶了小姐之类的。但从实际说,这就是完全鬼扯,真有这种的小姐,最后的结果多半是当妾室。
聘为妻,分为妾,当然要是在考上状元之前,两人在父母的赞同下成亲了,然后成为顺理成章的状元夫人,这种还是可以的。那种先私订终身的,有十个杯具十个。
“派过去的婆子说,这是箫姑娘说的,肯定错不了。”平姨娘说着,若是下人说的可能还有错,现在箫云灵都如此说了,那肯定错不了。
罗大太太顿时觉得世界真奇妙,也可能是她这个侯府夫人当久了,考虑问题全部以立高点来思考。也许箫清和真是如此,受过人的资助,然后中功名之后娶人家女儿……噫,好像也不对,脱口而出道:“箫探花中探花都一年多了,怎么现在才提亲事?”要是箫清和早有这种心思,中探花之后就把风声放出去,估计现在儿子都要抱上了。
平姨娘也是一脸不解,娶亲是大事,喜帖肯定要广发,不少人家都来罗家打听,这箫探花是怎么回事,好像天下掉下个媳妇似的,一点前因没有就要成亲了。
罗大太太虽然觉得不可思议,却是道:“贺礼备好了吗?”婚期就在十天后,家里三个儿媳妇有孕,肯定不能出去应酬,与箫家是姻亲,又不能怠慢,肯定得亲自出马。
“已经备下了。”平姨娘说着,为表两家亲厚,又多加了一倍。
到了箫清和成亲当日,罗大太太带着平姨娘过去,箫家人丁单薄众所周知,上头连个长辈都没有,这回婚礼都是箫云灵和箫殇之妻聂氏张罗的。宾客并不多,只有几家称的上相熟的,以探花的身份,这样的婚礼实在冷清的很。
也因为太冷清了,再加上罗大太太实在是好奇,箫家没什么,等新人入了洞房之后,罗大太太便跟着相熟的两家太太一起去洞房看看。箫清和今天是新郎官,一身大红衣衫倒也显得风流,但要说多得意也实在说不上。
新郎官掀开盖头,众人的目光立即聚集过去,结果都是一脸失望,新娘子乔氏样貌相当平凡。客观来说也称的上中等人才,只是跟箫清和比,这长相就多少有点配不上。罗大太太这趟来之前,其实曾经想过,也许这个乔氏真的是天人之姿,让箫清和不顾她身份娶之为妻,没想到容貌平常,难道真是投缘不在貌,彼此如此对脾气?
想想也是有可以能的,情之一事最为难说,人家真是对脾气也不好说。看完新娘子,众人出了新房,后花园里宴席摆开,罗大太太跟着众人坐下来。宾客只有十来桌,这是罗大太太参加各种宴席种最冷清的。
散席回家,罗大太太是满心感叹,跟着平姨娘说了好一会,罗大老爷进屋。平姨娘上前侍他**,罗大太太便说了今天去箫家之事:“当初那么多人给箫探花说亲,怎么也没想到他最后会娶这么一个妻室。”
罗大老爷也是满心的不解,道:“说起这位箫探花,我也觉得有几分看不明白。既不亲近恩师,也不与同门多交往,就是侄女与罗家的亲事,只怕多半是因为前头认识的关系。现在又娶了这么一位妻室,真不知道他是如何想的。”
考上探花是有光明的前途,但这个前途本身也是需要去努力的,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与恩师亲近是必需的,同期进士彼此之间也要抱团,这些都是必需的。尤其是箫家这样完全没根基的,师生,同窗,姻亲这是三大块,经营好了,官场上才有得混。
罗大太太不禁道:“难道这位箫探花是只知道读书?”这也是读书人的通病,想得功名必须看书,但等得到了功名,就要把书本抛开去钻研官场的学问了。死书呆进官场,别说升官发财了,能不能全身而退都是未知书。
罗大老爷神情显得十分犹豫,这个……真不好说,箫清和有时候看着挺聪明,但有时候又看着呆极了。末了只是道:“不过我觉得皇上还是挺喜欢他的,他几次上的折子,见解也不错。他既然不结党,只要皇上觉得他还好,就没什么妨碍。”
官场钻营巴结对了,自然是好的,若是站错队,那可是要倒大霉,或许箫清和是在观望。就是探花出身,三年翰林院是必需的,就是升迁快些,真正在朝堂上有发言也要十年之后。
五月底中旬罗氏生产,虽然是头一胎,倒也十分顺利,进生产生日生下一子。胡家满心欢喜,先与罗家送了信,罗老太爷欢喜的不行,到洗三那天,罗老太爷,罗老太太连带着刘姨娘都去了,罗大太太就没跟着去凑热闹了,实在是一直忙碌,她也想歇歇了。
到了六月中胡家摆满月酒,依然是罗老太爷和罗大太太去的,箫云灵七月进门,罗大太太得先忙碌这些。两家商议聘礼嫁妆,以箫家的家底罗大太太只让箫家先说话。翰林院是清贵之极之地,清贵到连一点点油水都捞不着,虽然箫清和中探花之初,天熙皇帝赏了他宅子与金银,但数目真不多,箫家人还要生活过日子,只靠着俸银只怕不容易。
结果非常非常非常出乎意料外的,连用了三个非常,实在不连用不足以表达罗大太太的震惊。箫家拟出的嫁妆单子上足有一万银子左右的嫁妆,罗大太太看到媒婆送来的嫁妆单子时,整个人都有点傻。实在很想说,箫家哪来的钱啊,考科举那会只能住小草房,一年过去姑娘陪嫁能拿出一万银子,这……难道抢国库?
“箫殇箫大爷一直在外经商,赚了许多银钱,怕堂妹出嫁寒碜,特意给添的妆。”箫家婆子笑着给罗大太太解释,其实这个嫁妆单子拟出来的时候,谁都吓了一大跳,后来才晓是箫殇出的钱。
“噢噢……”罗大太太收收脸上的惊讶,她刚才一瞬间还以为是箫清和的新夫人,其实是个财主,她拿的钱,没想到是这位堂兄,这些钱在高门大户里不算什么,在商户里头这是笔大数目,便笑问:“那这位箫殇大爷是做什么生意的?”
“说来也是巧,和太太的兄弟一样都是做海运的,两人还认得呢。”婆子笑着说。
罗大太太显得有些惊讶,笑着道:“是吗,那真是巧了。”若是做海运,这笔银子还真不算什么。
媒婆交上嫁妆单子,下半晌罗大太太就打发婆子把聘礼单子送去,一万嫁妆一万聘礼,两方相当就好了。下聘抬嫁,到了铺陈那天,箫家只带了床上东西以及几件小巧家具,大半天时间也就收拾完毕。
七月初一顶大红花轿,箫云灵进门,次日罗大太太喝了这碗媳妇茶,有一种很松口气的感觉,虽然还单着一个罗慕白,但了一件是一件,又一个儿媳妇进门,更的是已经怀孕了三个儿媳妇,罗大太太迫切的需要帮手。
再有一两个月虞秋荻和唐氏也要生产完了,若是那时候箫云灵有喜,她也有个帮衬,媳妇生孙子是好事,但这样赶在这一起,这一年可是要把她累死了。
八月底虞秋荻生产,足月生下一女,因为孩子有点大,把虞秋荻累的不轻。虞秋荻前头已经有两个儿子,再添一女,罗家上下也十分欢喜,尤其是罗大太太,养大了五个儿子,操心操以现在,亲生女儿没了,有个孙女也不错。
名字是罗大太太起的,姐儿生出与半夜子时,便叫了辰姐儿,随着儿子们一起,大名就叫吴延辰。罗大太太起还不放心,又请算命先生算了算,确实是好名字,这才用了。
不等到虞秋荻做完月子,唐氏就生了,又是一个儿子,罗慕清房中也是二子了。两个孩子的满月酒又是一起摆的,过来道喜的亲友们都夸罗家有福气,上回两个媳妇都生儿子,这回两个媳妇一儿一女,大房屋里二子一女,三房屋里二子,五房媳妇怀着孕,子嗣如何不旺盛。
罗大太太也是笑得合不上嘴,齐二太太作为虞秋荻的舅母,这种场合是必来的,也带了一个好消息,齐大奶奶在折腾这么久之后终于有孕了。虽然齐二太太很不喜欢齐大奶奶,但孙子总是自己亲生的,尤其是有爵位的人家,有嫡子很,不然哪里惹了皇帝碍眼,以无子夺爵,到时候才没地方哭去。
虞秋荻此时已经出了月子,听齐二太太如此说也算是有几分放心,齐二老爷是白眼狼,但他仍然是齐老太太的嗣子,他若是绝后了,以后祭祀也会是十分麻烦的事,笑着向齐二太太道喜,不禁又悄悄地问:“舅舅起复的事?”这都大半年过去了,按理说贺子章也该吐口了。
齐二太太脸色顿时拉了下来,悄悄地对虞秋荻道:“你舅舅去找贺侯爷,你晓得贺侯爷是如何说的,他说老爷,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虞秋荻心里稍稍有点惊讶,所谓一屋不扫,这个要扫出去的是指齐大奶奶,也就是林家与齐家的联姻。看贺子章说话的这个口气,应该是跟林家真的不太对付,或者他只是想把水搅的更浑些?
“只是些家务事,清官还难断呢。”齐二太太说着,虽然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齐家也没什么大事,怎么就成齐二老爷不能起复的理由了。
虞秋荻晓的齐二太太是理解错了,当即笑着小声道:“是呀,现在表**也有了身孕,眼看着这一家人也过成了。”
齐二太太心中多少有些气顺,若是齐大奶奶能生几个儿子,总算是有点用处。
就在一片太平盛世,歌舞升平之时,箫清和又上折子了,说的仍然是江宁海患,按照箫清和的估计最多再有大半年,沿海必有战事。虽然天熙皇帝已经在训练海军,其实远远不够,尤其是天熙皇帝派出去的战领都是以前打陆地,这就好比把马儿放到水里,如何能跑的起来。
大珠没有海军,全部重新建立,武官肯定要用,但最好不要用有过很长陆地经验的武官,水路不是一个系统,指挥起来有可能会瞎指挥。然后箫清和又推荐将领,他提出用谢潜,理由是谢潜打过海战。若是天熙皇帝觉得他也不行,那还有一个人,天熙皇帝肯定可以用,他的亲妹夫,卫策。
这是箫清和上的第三个长折子,前头两个,一回是表扬,二回是无视,到第三回天熙皇帝把箫清和叫宫骂了一顿。先不说现在太平盛世,他就乌鸦嘴说有战事,大珠开国以来的规矩,驸马不议政,任用驸马为将领,这是哪门子道理。
箫清和却是力争,说了任用卫策的种种好处,驸马不议政又没有写到大珠法里。再者只是临危受命而己,哪里不行了。天熙皇帝听到临危受命就有点烦了,也跟着箫清和说,直接让他回翰林院,一个文官就少掺和武官的事。
173
箫清和挨了一顿骂,回到翰林院后并没有被同僚排挤,相反的众人待他的态度还更好了。皇帝骂你那是看得起你,若是真觉得十分厌烦,就直接**消灭,还连带着九族。更的是箫清和御前说话的时候真不少,除了这回觐见外,有时候天熙皇帝还会把箫清召进宫里谈谈人生,谈谈理想。
跟他同期的状元,榜眼,除了琼林宴上跟天熙皇帝搭过一回话后,一年多过去了,连见天颜的机会都没有。对比一下众人都觉得这位探花郎很得天熙皇帝喜欢,若是真不喜欢,**消灭是夸张了点,但大可以丢到一边不理会。还浪费口舌去骂你,纠正观点与天家保持同步,这就是恩宠的表示了。
“老爷回来了……”乔氏迎了上去,估摸着箫清和要回来了,她就在二门处等着。虽然成亲的日子也不短了,但每每看到箫清和,乔氏都有一种做梦的感觉。当初乔家资助箫清和的时候,她对箫清和就十分有好感了,但那时候箫清和已经是举人,她自知身份配不上。后来箫清和中了探花,她心中高兴的同时,也是彻底死心了。
但就在这个时候,箫清和突然来乔家提亲,要娶她为妻。全家震惊,乔老爷向箫清和确认了三次,是娶妻不是纳妾,箫清和确认了,乔老爷这才答应了亲事,她心中的震惊就更是可想而知,她根本就不敢相信,箫清和会在中了探花之后娶她。
箫清和脸上稍显得疲惫,翰林院的事务并不算多,他头痛的是天熙皇帝即使相信沿海还有战事,也不相信会来的这么快。慢慢的组建海军打造战船若是正常情况下肯定使得,但沿海的局势要比天熙皇帝,或者说比沿海官员的奏折上写的严重得多。
军队的建立,以及打造战船这种大型活动,中间有许多油水。拖的时间越长,官员们越有捞头,再加上大珠许久没有战事,打退了一回,就觉得天威所在,没有贼人来犯,殊不如战事就在眼前,官员们被利益蒙了眼,根本就看不到。
“老爷这几天在书房里日夜看卷宗,着实辛苦了,今天就歇歇吧。”乔氏一边帮箫清和脱官服,一边轻声叹着箫清和,箫清和每天回家后就是埋头书房苦读,一个人房中寂寞之类的倒是小事,只是箫清和这样的用**,身体怕要拖垮了。
箫清和揉揉太阳穴,道:“哪里能歇的,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对于许多文官来说,打仗是武官的事,他们只要负责打麻烦就好了,就从来没有想过,打仗是百姓的事,将会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骨肉分离,只要自家朱门秀的就可以了。
乔氏不敢再劝,只是道:“老爷外头累一天,总要先吃了饭。”
“嗯,吃饭,不吃饭哪里来的力气。”箫清和说着,又道:“我要看到很晚,你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