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虞家小姐-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王妃这才站起身来,道:“拿起你们的枪。”
两个时辰的教学,这是订好的时间,结束之时就是郑王妃头上有一些汗,罗慕远和罗慕白两兄弟更是不必说。郑王妃自己是天才,对弟子的要求也是天才级别的,罗慕白就算是少见的逸才,也觉得姑娘太严肃了些,对于罗慕过,他是从来不会抱怨的,但累却是一点不少。
郑王妃把枪放下,径自回房洗澡休息,至于罗家兄弟,他们梳洗之后自会回家。来过无数次了,下人们也知道要怎么做。
结果郑王妃沐浴更衣完毕,刚在正房贵妃椅歪着休息,罗慕远就来了。郑王妃看看他,直接问:“有什么事?跟何家有关系?”
罗慕远点点头,道:“我记得当初我与何大姑娘定亲时,姑姑是反对的。”
“你不想娶何大姑娘?”郑王妃反问。
“婚姻是结两姓之好,祖父为我寻这门亲事定有他的道理。”罗慕远说着,看向郑王妃又道:“我想知道姑姑反对的理由是什么。”何大姑娘的人品行事都没有问题,而且联姻最看重的是家世,能不能给家中带来实际的助益。
郑王妃从贵妃椅上坐起身来,打量罗慕远的眼光有几分审视,没有回答罗慕远的问题,却是问他:“那我先问你,作为侯府将来的世子,你对于侯府的未来有什么打算?是延续还是发展?”
罗慕远被问的愣了一下,郑王妃却是继续道:“我晓得你与镇远侯府世子顾惜风交好,那我再问你,你觉得顾老爷和顾惜风这两父子,哪个做的更好一些?”
罗慕远又是一怔,前一个问题也许还需要深思,但后面一个问题几乎不需要任何考虑。用这个问题去问京城中人,哪怕一个路人甲都会跟你说,顾老爷多么无能,顾惜风多么的少年英才。
“很奇怪我会这么问是不是,因为在我眼里,顾惜风连他父亲的一个手指头都不如。”郑王妃淡然说着,又道:“世人都说顾老爷无能,害怕公主老婆,但镇远侯府在他手里得到了最好的延续,即使他没有去朝廷上争得一片天下,他却为顾家迎来了公主这坐大靠山。你也可以让顾惜风去算一下,当年顾老爷接手顾家时顾家多少田庄地亩,时至今日顾家帐上又有多少。”
顾家当年的往事,罗慕远太小估计不知道,在顾大爷之前,顾家已经败落,连着两代侯爷都平庸无能。虽然有爵位,也有永业田,但朝廷给的钱只够生活并不够奢侈浪费。这也是很多高门大户里的通病,吃穿用度全部用旧例来,偏偏挣的又没祖宗多,结果就开始吃老底,支着架子做空头,一代不如一代。
顾老爷接手的就是这样一个顾家,然后他娶了嫡公主。虽然世人都说驸马难做,当驸马好像吃了多大亏似的,但事实上仍然有许多仕家子弟希望能娶公主,只是公主对于驸马也是有要求的,也不是随便一个路人甲就能当的。看看现在宫里看太后皇后看中的公主人选,文武全才的卫策,也能知道当年的顾老爷至少是个少年英才才有可能娶到嫡公主。
“顾惜风是很有才能,嘴巴有时候是刻薄了些,却是个交际的好手,不管是与你们,还是朝中权贵都有来往。”郑王妃说着,却是顿了一下,有几分意味深长的道:“但是,我始终于觉得,他与太子的关系太密切了些。”
郑王妃最后一句话让罗慕远骤然一惊,知道郑王妃身边人都是绝对可靠的,也就没任何迂回,直接道:“姑姑的意思,难道是说……”
“我什么都没说。”郑王妃打断罗慕远的话,只是道:“还是我开头的那个问题,对于侯府你是要发展还是要延续?”
顾老爷作为太子的姑夫,他难道不知道要跟太子打好关系?但他没这么做,作为驸马远离朝政是应该的,但有几个好友也是理所当然的。但顾老爷什么都没做,他只是当个居家小男人,把家务事理清,把公主侍候好。
罗慕远心中却是渐渐明白,开始理解郑王妃的说法。要是罗家只是书香门第,就像年家或者曾家那样,必须得有子孙出仕才能有所发展,那肯定要选发展。但罗家已经是世袭罔替的侯府了,可以说除了皇室之外,这是最好的。
只要不造反不夺爵,罗家的子子孙孙都有爵位可享受,这比书香门第强多。那种是必须子孙考出来才有将来,罗家子孙则不需要这份辛苦。作为侯府的当家人,也就不用像朝中寒门庶子那样,拿拼去前程,万一拼不好,那就是不自己倒霉,而是把宗族基业全部丢了。
定远侯府会跟何家联姻,说白一点就是求发展,何家是死忠太子党,与其联姻看中就是何家将来的声势。想了想,罗慕远道:“皇上正值壮年,太子地位稳固。”
“稳固?”郑王妃轻笑起来,道:“当今皇上只是嫡次子,他之前的嫡兄是前太子。”当今皇上就是弟弟PK掉同胞兄弟登基为帝。
罗慕远默然,这个他当然知道,他还知道当年祖父也是坚信太子会登基,所以让父亲与母亲定亲,母亲的外祖父程老太爷是太子党死忠,但也不知道是怎么样的运气。程老太爷是太子党,卫二老爷却是三皇子党,两下相抵,罗家并没有受惠,但也没有受连累。
“至于皇上正值壮年……你若是有心,可以把皇室子弟的平均年龄算一下。或者单从皇帝算,从开国太祖皇帝一直到前朝惠帝,拉出来名单来,一目了然。”郑王妃说着,她和谢衡算过无数次,也不她迷信或者怎么样,而是她真觉得活到多大有时候跟遗传有关系。
有些家族专出短命的,有些家族专出长寿的,大珠的皇族则属于正常型,都是五十几岁,活到六十的都不多。当今皇帝已经五十三岁,目前看着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好像能活到一百岁都没问题,但若是哪天突然间传出来皇帝驾绷得消息,她和谢衡一点都不奇怪。
罗慕远心中默默一算,顿时明白郑王妃的意思,道:“姑姑反对与何家联姻,是担心……何家的下场也许会是另外一个程家?”
当年程家的往事,京城许多人只怕都不记得。罗慕远却是知道的一清二楚,那是他母亲的外公家,程老太爷状元出身,可谓是权倾朝野,最后被迫告老,五子全部放出京城,程氏一族满门覆灭。若不是如此,卫二老爷也没胆子宠妾杀妻。
“若是何家真成了另外一个程家,只怕下场还不如程家。”郑王妃说着,客观说当今皇上称得上是仁厚之君,对于下属十分宽容,登基之后的大清洗也没有做的十分绝决。再加上他与前太子是一母同胞,相对来说太子更换时还算太平,没有牵扯太多。不然凭程老太爷的背景,怎么可能全身而退,必然是满门抄斩。
罗慕远把现今的皇子在心中默想一遍,赞同郑王妃的话,这回若是换太子,只怕会是腥风血雨,血洗京城了。
“你祖父脾气执拗,我是争他不过,再者这是你的婚事,也没有我插嘴余地。但你今天问到我,这就是我给你的答案。”郑王妃说着。
她父亲定远侯一直都很有雄心大志的,从这些年定远侯府的发展看,也确实让侯府更强大了。但她本身并不赞同定远侯的观点,富贵险中求,这话并不太适合罗家。她一直觉得不管是王府也好,还是侯府也好,除非打算谋朝篡位,不然没必要在政治上如此豪堵,尤其是现在政局未明时。
赌赢了是能让侯府更上一层楼,但上升的空间并不是很大,但若是输了,也许就会丢官夺爵,这就有些不值当。在她看来延续比发展更重要,不与何家联姻,也许有些偏向太子,但最起码立场上看着是中立的。太子照常继位最好,若是其他皇子登基,侯府就是不如以前,但也不会到夺爵的地步。
“姑姑教导,侄儿谨记在心。”罗慕远低头说着,他也一直在犹豫这门亲事,心中一直觉得不太妥当。现在听得郑王妃也如此说,他就确定他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与何家联姻是要甚重考虑。
郑王妃微笑道:“你是我侄子,我教你再多都是应该的。你好,我才能更好。”这就是古代女子的宿命,不管自己多能干,这一辈子荣辱都离不了婆家,娘家的男人们。
69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春暖花开时之时虞秋元出门了,二姑娘已经十四岁,两房也已经分家了。就目前来说两房不会有什么大事,虞秋元便决定先把二姑娘的终身大事解决了,就是二姑娘自己再不愿意,虞秋元也决定把她嫁到京外去。
虞家二房一直在跟着虞老太太在庄子上自然一切安详,大房却是暴发了好几次大战,主要是虞老爷和虞大太太之间。当日分家之时虞老太太把总账给了虞大太太,但也说了虞老爷作为大房男主人,他有权力随时查帐,矛盾就来了。
四姑娘与张家的婚事虽然告吹,但虞大太太觉得她拿到总账,帐上这么多钱,她拿一点给娘家也是应该的。没敢一下子支出去,怕数目太大,想着分批来的,结果第一批银子刚送出去,第二天虞老爷就来查帐了。
虞老太太做的账目很仔细,突然少了三千银子几乎是一眼就看出来了。虞老爷当时就跟虞大太太叫起来了,虞秋元不在家,虞秋芳本来也是想帮着母亲的,后来被虞秋翎说拉住到旁边说了几句,也开始抱怨起虞大太太。
虞大太太一边被虞老爷骂着,一边被两个女儿抱怨着,又是羞又是愧,最后没办法便去寻死上吊。足足闹了一整天,虞老爷还想把总账要过来,结果这回虞秋翎站到母亲这边,硬是把总账保住,虞老爷越发的不服,嘴里说着他要没事就来查帐,若是再错一回,就是闹到老太太那里他也要把总账要过来。
虞大太太在屋里哭得伤心,虞秋芳却是没有好话,道:“娘,你也未免太看顾娘家了,这才刚管家就往舅舅家拿银子,出手就是三千两,真大方。”
虞大太太哭着道:“你这孩子说的什么话,妄你舅母那样疼你,你舅舅家出事了,难道你不知道。”
“舅舅家里再出事,娘你也不该拿虞家的钱给张家,你贴的可是家里的钱。”虞秋芳说着,还是虞秋翎说的在理,虞大太太的钱以后总是给儿女的。虞秋芳还是虞大太太亲自抚养的,若是虞大太太手里钱多,到时候给她的肯定更多。若是任由虞大太太贴补娘家,那时候还是自己吃亏。
“你……”虞大太太被气得不轻,指着虞秋芳的道:“真是白疼你了。”
“娘,我还想不明白呢,你现在是虞家媳妇,吃穿住用全是花虞家的钱。你把钱全部拿回娘家去,难道以后你指望着张家人供养你?”虞秋芳反驳着,又道;“舅舅家又不是揭不开锅,等着银子救命,你现在才管家就拿三千银子出去,怪不得这些年老太太不让你碰帐本呢。”
虞大太太被狠噎了一下,本以为儿女中至少虞秋芳跟她完全一条心,没想到此时也背叛了。看向旁边虞秋翎,道:“肯定是你给二丫头说了什么。”
虞秋翎一直没吭声,其实是懒得说虞大太太什么,现在虞大太太点名说她,便道:“我给二妹妹说的都是好话,难道我当姐姐的也要教他,以后把夫家的钱往娘家搬,婆婆也不顾,丈夫也不顾,儿女也不顾,难道这样她就能过的好了?”
“你真是要活活气死我。”虞大太太单手抚着胸口,怒气冲冲的说着。
虞秋翎又提醒她道:“今天老爷这个架式也看出来了,这是头一次,母亲的管家权算是保住了。若是还有下回,老爷真闹到老太太那里去,只怕母亲将来就一个子摸不着了。”
虞大太太心中又是一怔,就是虞老爷查着帐,只要她能继续管家,想必法从中抠点钱还是有可能的。若是管家权丢了,那日子又因到以前了,靠着月银过日子,一点外钱都没有了。
虞秋芳也道:“母亲好好管家,把钱扣到自己手里才是正经,何必送与外人。”她对于虞大太太在帐上手脚一点都不介意,介意的把做手脚得来的钱送与外人,要是留给她当嫁妆,她肯定是拍手赞成。
虞大太太先被虞老爷折腾一通,后来又被两个女儿一通说,贴被娘家的念头虽然很难断绝,但执行起来如此困难,也只得从其他地方克扣,不敢再从帐上拿钱。
张舅母几次来哭诉,虞大太太真是无可奈何,就是帐上有钱,也不是她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的。至于田姨妈,虞秋元下令不准她进门,几次上门来,都被管事的挡出去。田姨妈就是在门口哭闹不休,仍然是进不去门。
时至七月虞秋元终于回来了,却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还带着一位年轻后生。这是虞秋元给二姑娘寻的夫婿,青阳人士,姓梁名君则,漕帮帮主梁实厚的侄子,家中良田千顷,店铺无数,在青阳是数一数二的人家。
梁君则是家中嫡次子,上头兄长早就成亲,他今年十八岁,正该说亲之时。虞秋元在青阳时与他相识,觉得家境人品都十分过关,便有了说给二姑娘的意思。言语间跟梁家说了这个意思,梁家也十分欢喜,只是妹妹的婚事,总是要家中长辈们做主,虞秋元与梁家商议一番后,梁君则便跟着虞秋元一起上京让虞家长辈们看看,若是虞家长辈们也同意,那就正式定亲。
从青阳上京必然路过庄子上,再者给二姑娘定亲,总要让虞老太太看看。虞秋元便把人带到庄子上。管家媳妇传话到虞老太太屋里时,小陶氏,虞秋荻,虞秋芸正陪着虞老太太摸牌,听说虞秋元带着个后生来了,众人都明白这是二姑娘未来的夫婿。
虞老太太看起来心情很好,也没让虞秋荻和虞秋芸回避,笑着道:“秋元回来了,好,很好,我们都见见。”
小陶氏和虞秋获扶着虞老太太到正中位置上坐下来,众人也依次坐好,虞秋元带着梁君则进来请安。众人的目光不由得看向梁君则,样貌俊朗,行动举止也厮文有礼。要说十分优秀也许说不上,但配二姑娘是绰绰有余。
先介绍了梁君则,然后就是介绍虞家众人,先是虞老太太,梁君则忙上前行大礼。接着的小陶氏多少让梁君则'www奇qisuu书网'有些惊艳,能娶到这么漂亮的媳妇,虞秋元真是好福气。
“这是我三妹。”虞秋元介绍着。
虞秋荻福身见礼,梁君则也跟着还礼,心中却是泛起一丝波动。倒不能因为虞秋荻艳压群冠,他生在市井之间,美女见的多了,虞秋荻出众的地方则是她的气质神韵。果然是名门闺秀,这教养气质,不是小门小户能见的。他将来要娶的也是虞家嫡出小姐,若是能有三姑娘的一半气质,他也知足了。
最后是四姑娘,虽然她属于大房的,但大房所有人都烦她,四姑娘自己考虑再三便留在庄子上。一直跟着虞老太太,她的亲事好歹还有个指望。
“见过虞四姑娘。”梁君则规矩的行礼,四姑娘倒是样貌出众,但这样的出众姑娘,他至少见过一大打,也就是挺正常的大户小姐。
虞秋芸福身行礼,看着梁君则,心中有几分微酸也有几分羡慕,这是虞秋元给二姑娘寻来的夫婿,这样的好样貌不说,只怕家世人品也十分过关。只怕到她的婚事,虞秋元就是胡乱托给官媒,任由官媒说亲了,还不知道会摊上什么样的。
“你们一路辛苦了,坐下说话吧。”虞老太太笑着说,虞秋元的眼光不错,这个梁君则看着是挺好。
两人坐下来,丫头倒上茶,虞老太太也就开始询问。虽然是虞秋元看中的,肯定不会差,但该问的还是要问。虽然不至于把祖宗八代全部趴出来问问,但查问祖宗三代是必需的。梁君则一一俱实回答。
虞老太太听着梁君则的回答,脸上含着笑,心中却多少有点失望。她本以为梁家是青阳的书香门第,没想只是一般商贾之家,而且还是捞偏门起来暴发之家。漕帮什么的虽然有钱,但却是走的江湖路数,一般书香门第都不愿意与他们结亲。
“老太太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