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雄霸楚汉-第3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准备好了!”众将异口同声高诺道。

“哈哈,好,就是这股斗志,现在本帅要分兵授权,章邯从董翳和司马欣各调来五万人马,加上八万雍军,一共有十八万人马驻守渭关一带,这渭关地势险要,乃是陈仓道进入废丘、通往函谷关的必经之路,渭关南倚秦岭分支山脉,北靠岐山,在两山脉之间有渭水流过,这章邯能在此建立渭关,也算此人破懂兵谋略,因此我们用兵一定要快,兵贵神速,在章邯仍未反应过来时,拿下废丘和渭关,雍王章邯一败,其它两位塞王、翟王就容易多了。”韩信解说着他的用兵思想。

“上将军,你就发号师令吧,带兵你最有一套了。”灌婴在旁微笑道。

其它将领迫不及待道:“我等禀尊上将军号令!”

韩信满脸淡笑,胸有成竹道:“此次分兵三股,由灌婴将军率三万精骑奔走凤翔,绕过岐山,从泾河与岐山的交界地穿行而过,那里虽有雍军和董翳兵马驻扎,但骑兵较少,只要精骑快速穿行,袭击营地,把了营寨,这些守军来不及报信,咱们的精骑兵就能插向章邯的王都废丘了,那时章邯必定紧张,调回部分渭关的兵力,后方一乱,渭关将士斗志就会减弱,我军猛袭定能取胜。”

“第二支人马由纪信统领、袁英为副将,率十营步兵甲士、两营骑兵,从陈仓故道峡口,向大散关偷袭,那里驻扎了三万的雍军,尔等夺关之后,赶到灞上,设伏渭水北岸,等待章邯带兵撤退的时候,伏击杀之!”

“其余将领和兵马,跟随我将军在正面攻打渭关,今日开始点兵,三日后从陈仓关进军渭关,其它两路明日正午开始调兵出营,务必十日内完成使命,到时再合兵战三秦!”

灌婴、纪信等将领拱手领命:“末将得令!”

韩信笑容收敛,满脸英气,将帅之风油然而生,环顾一周道:“来日的胜利,就靠各位了,下去准备吧,明日起全军进入正式的作战状态,各军营犹如将士当成儿戏者,军法处置,杀之祭旗!”

这些铁骨铮铮的将领都热血沸腾起来,再次合什拱手道:“决不辱命!”

翌日灌婴率先带三万骑兵离开,绕走岐山去了,随后纪信、袁英带领十营两万五千甲士,以及两营三千骑兵出发,要偷袭大散关,逮至两军离开陈仓关后,韩信亲自登坛清点将士,二十万北伐大军仍留下一万两千骑兵和十三万甲士,其中包括了战车纵队、控弦之士和他的中军亲兵。

投石车、箭塔车、云梯车都准备就绪,最让韩信看重的粮草军饷全部到位,四十万石粮草,十万白银,够北伐大军半年的军饷了,使韩信无后顾之忧。

争夺天下的战争拼的是什么,不只是将士多寡、兵器优劣、地形险要等,而是粮草充沛,国力雄厚,没有粮草军饷还打什么仗,将士连吃的都没有了,焉肯效死命?

韩信站在高高的将台上,一身银色铠甲熠熠闪光,身后的披风迎风飘展,气势雄浑,军营的大旗猎猎作响,放眼四顾,整个营地兵马和将士的昂扬斗志浑然一体,那一个个年轻黝黑的面庞,眼中充满未知的兴奋,黄鬃、黑鬃、白鬃地战马汇成片片斑斓的云彩,寒光闪闪的刀枪剑戟,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诡异的清冷光辉。

“诸位将士——”韩信内劲迸发,低沉浑厚着开口,声音在四面山谷间回荡,十万将士听得异常清晰:“汉王已经下达圣旨,北伐大业正式开始,我北伐军便首当其冲,成为一柄利剑,为汉室披荆斩棘,横扫天下,建立男儿功业,光宗耀祖,这是我们的第一仗,在我们的背后,有数百万的大汉子民在望着咱们,只许胜,不许败,为了我们的家人,为了汉室天下,我们要一战定三秦!”

“一战定三秦!一战定三秦……”

十万人的气血、战意凝成一股,士气如虹,一股强烈的阳刚风云,席卷整个方圆数里的上空,这就是军人的气势!

“先锋军出发!”韩信大吼一声,发出号令。

杨瞳、王吸带领三万先锋人马率先出关,沿着渭水河岸顺流而下,向着前方百里渭关进军,其后左路军、右路军、中军开始出动,韩信、蒯通则坐镇中军,十万多人马虽是兵多将广,但一路途中却并不嘈杂,连那战马的嘶鸣,一点也不杂章混乱,由此可见韩信练兵,确实名不虚传。

第690章 雄关对峙

芸熙公主回到了行馆客栈,木然坐在榻上,呆若木鸡,反复想着龙天羽提出的“一国两制”条件,心头难以决断,如果不同意,匈奴不退兵,在高句丽逗留久了,烧杀抢夺,整个民族面临着危机。

整个半岛人口不过百万人口,林立不少小邦,高句丽疆域与人口最广,在匈奴的冲击下,半岛沦陷,岌岌可危,大小城池都被攻陷,死伤无数,妇孺都被运往草原沦为奴隶,遭到灭族之灾。

“公主,怎么办,这‘一国两制’的想法简直异想天开,那样一来,汉军岂不是轻松就将高句丽收服,变成汉室的郡县,那高句丽国能保留下来,也是亡国之奴了。”贴身婢女气哼哼说道。

芸熙一脸愁容,轻叹道:“唉,明知道这个协议对咱们大为不利,可现在咱们还有谈判的筹码吗?如果匈奴再不退兵,恐怕高句丽的子民们都要灭绝了,那时候又有何主权?”

车载元昂首道“公主,臣料想匈奴掠夺一番之后,虽然本土百姓锐减,伤亡巨大,但仍有不少子民躲入了深山老林,或是逃亡极北苦寒之地,或逃亡海上,这些狄人不擅农耕和守城,霸占不了多久,就会退兵了。”

芸熙公主起身怒道:“不行,我怎么能眼睁睁看着我的子民,全部沦为匈奴的奴隶,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就像任人宰割的鱼肉,完全没有人格地活着,还有那些妇女,她们是无辜的,你有没有想过她们在匈奴是多么悲惨日子!即使匈奴退兵了,可是我高句丽元气大伤,国无兵,地无民,到时任何一个番邦部落、一个小国,都能再次欺凌、霸占高句丽,那么我们的民族就要彻底消失了。”

车载元和婢女脸色大变,想想都觉得阵阵的后怕,贴身丫鬟道:“公主,那你说,咱们该怎么办啊,难道真要答应汉王的一国两制吗?”

芸熙摇了摇头,丧气道:“我也不知道,眼下退无可避,只有公开身份先进入皇宫,以高句丽公主的身份与汉王交谈一次,听闻汉王宫佳丽如云,美如天仙,看见这汉王也是个好色的君王,或许……为了高句丽,与大汉国联姻,希望能让汉王回心转意吧。”

……

韩信把麾下的十三万大军兵分五路,分别为前路军、左路军、右路军、中军、粮草辎重军,五路军彼此相隔两里有余,铺天盖地,真如泰山压卵一般自陈仓关出发,浩浩荡荡一路向东,旗幡招展,鼓号齐鸣。

三千精锐骑兵,都是韩信的随身亲卫兵,分两翼张成雁翎阵形,护卫在韩信两翼随他推进,甲胄鲜明,鞍鞯整齐,十分威武雄壮。

全副戎装的甲士,在一面面迎风猎猎的旗帜下,长戈队、刀斧队、弓箭队、战车队,前面的队伍大多为盾牌队,左手持绘着上古猛兽的牛皮骑盾,右手一杆血红长缨的漆枪竖指天空,精钢打造的三棱枪刃上,血槽宛然在目,闪着狰狞的幽光。

大军浩荡来到渭关前十里安营扎寨,杨瞳、王吸带领三万先锋人马向潼关发动攻击,试探敌军虚实,而渭关在原来河西关卡的基础上扩建,夯实了城墙,高数丈,厚三尺,南北连接岐山和秦岭分支山脉,纵横二十几丈,易受难攻。

渭关城墙的正墙上还有侧墙,侧墙上再砌砖垛,砖垛间的垛口是守御将士的了望孔和射击口,城墙正中还建有雄伟的城楼、角楼、望楼,间隔而立,楼顶是重檐九脊歇山式,外有廊柱围绕,下临马道。

湍急的渭水从右侧城墙豁口下穿行而过,雍军为了防止有敌军从水中混入,特意设置了栅栏铁闸门,河水中放有尖刀痢疾,杜绝船只经过,整个渭关在章邯的精心布置下,倒有几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雍军负责侦查敌情的斥候早已收到情报,守军重兵把守渭关,城墙与关内列队数万人马,随时备战,见到汉军先锋营袭击,立即吹动号角,居高临下反击汉军的袭关。

双方一番力拼,战斗历经三个时辰,汉军先锋无功而返,损伤了数千人马。

蒯通见先锋人马退回主营,问向韩信道:“我们精兵十多万,为何不一鼓作气,全部发动总攻,或许趁其不备,一举攻陷了,这样只派些许人马,能攻下渭水雄关吗?”

韩信一身铠甲立在营地,在夕阳之下,闪着彤彤的光泽,微笑道:“谁说我要立即攻陷渭关了?时机还不到呢,再说这章邯精通兵法,乃大秦一员名将,自从他被封雍王定都废丘后,与汉军比邻,他就不会有一天安宁之日,早已派出不少斥候探子侦查我军出兵情况,试想我北伐大军十几万人浩浩荡荡一出陈仓关,难保不被敌军所察觉,这样一来突袭就已经失去先机了,所以我们要稳打,先耗耗对方的耐性,等本将军布下的网逐渐收口时,就是大破渭水雄关之日。”

周苛走上来试探问道:“将军是否等灌婴将军的骑兵袭击废丘城,那时咱们再全力进攻?”

韩信点头道:“不错,这是咱们北伐第一场仗,不战则已,要战就要打了漂亮,如果攻得猛了,说不定章邯这只老狐狸会立即逃遁,与司马欣和董翳汇合,到时候咱们要一军战三王,就有些艰难了。”

“那接下来该如何出兵?”周苛询问道。

韩信神秘一笑道:“不急,咱们有的是军饷和时间,让全部将士整顿休息,轮番演练阵法和攻城试演,活动一下手脚,这几日反复派先锋军前去叫战,并不攻击,耗耗对方的士气。”

“末将领命!”周苛等将领齐唰拱手称诺。

韩信微微一笑,战争并不是一定要硬打硬拼的,主帅也不是要亲战沙场的,只要指挥得当,能运筹帷幄,料敌先机,坐镇中军便能胜敌无数。

……

废丘城,雍王章邯得到韩信出兵的消息,脸色大变,赶紧招集谋士和手下将领商议防御之计。

“禀告大王,韩信带领北伐大军已经驻扎在了渭关五里外,看样子正养精蓄锐准备一场强攻,在兵力上我守军十八万,而北伐军有近二十万,人数旗鼓相当,但我军有天险渭水雄关,足以抵挡住汉军的强攻,只要坚守一个月,就能耗尽十万汉军,那时塞王、翟王派援军相助,定能把这支北伐军击溃,滚回西川去。”大将军秦剑英回报着战况。

章邯转向谋士问道:“筱先生以为如何?”

谋士筱远图道:“这韩信曾为楚国上将军,其带兵应该不会差到哪去,半年前他率领三十万秦军差一点就攻破了汉明关,捣毁了汉中腹地,可见此人不能小觑,大王应早日向楚国项王发布奏折,让楚军早日前来助咱们阻截汉军!”

秦剑英冷笑道:“就这二十万汉军,也让咱们向楚国求援,太大题小作了,大王,让末将亲自到渭关统领三军定能击垮汉军,哼,小小韩信黄儿,当年两次遭到生擒,带兵能如何厉害!”

章邯微微点头道:“很好,秦将军,这次就派你亲自统领渭关将士,如有情况立即回报!”

“得令!”秦剑英起身拱手道。

章邯转向筱远图道:“国柱,由你迅速起草两封密函,快马传报,给塞王、翟王两地送去,让我那两位兄弟做好警惕,我担心,汉军会也派兵袭击两地。”

“遵旨——”

章邯倚靠在长椅上,目光注视这金碧辉煌的大殿,感叹道:“战事又要拉开序幕了,逐鹿中原胜负难料啊!”

……

翌日,汉军将领杨瞳、王吸再次带着先锋军前来攻城,没有发动攻击,只是在城下叫阵谩骂,城里的雍军摄于汉军威势,并不敢出城还击,双方僵持不下,夕阳落幕,先锋军退回了营地,伤亡不大。

接连三日都是如此渡过,没有发生过激的战斗,雍军大将秦剑英伫立城头,观望远处连营数里的汉军帐蓬,奇怪道:“这韩信为何还不发动攻击,难道是后方补给的粮草不足?”

“上将军,末将请求出城迎战,夜中捣毁敌军大营!”一名雍军将领自动请缨道。

秦剑英摇头道:“不可,先摸清汉军虚实再说,传令下去,所有将士不得怠慢,日夜轮流守关,两侧山顶的烽火台斥候也要保持警惕,决不可大意!”

如此又过了三日,汉军一直未发动大规模的夺关战,而且闭营不出,使得雄关内的雍军逐渐开始松懈,秦剑英判定是汉军摄于渭关地势,一时难以攻破,因此在准备攻城器械等工具,便清点了两名副将雷炀、刘宇,说道:“你二人今夜领兵三万,绕到营地右翼前去偷袭汉军后方,放火烧其粮草,一旦得逞,明日清晨,本将军带大军从正面杀敌而出。”

“上将军,雍王下令只可坚守,不让出关迎敌啊!”谋士陈树在一旁苦劝道。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这是雍王曾说过的,咱们军人上了战场要根据时机来判断,三万精兵若能烧掉汉军粮草,这二十万大军不战自退,怎能贻误战机。”秦剑英胸有成竹道。

“刘宇、陈树你两人今晚带兵三万沿着岐山的山脚小路,绕到汉军迎敌的西面后侧翼,袭击对方的粮草库,一旦火光四起,本将军派兵从正面出关,击溃汉军大营!”

“领命!”雍王麾下两大将领雷炀、刘宇拱手领命,一身铠甲,锵锵作响,显示出军人的威姿。

秦剑英站在渭关城楼上,望着远处连绵的营地,冷笑道:“今晚就试试这韩信黄毛小子究竟有何带兵本领?让汉军滚回西川去!”

第691章 伏击雍军

夜色降临,连绵数里的汉军营地防守严密,整个营地按照韩信特殊的阵法布下,营营相环扣,又各成阵法,外人不懂兵法之人袭击而入,直如深入迷宫越闯越乱。

趁着夜色,雄关的侧门开启,雷炀、刘宇二人带军冲出渭关,五千战马的马蹄裹着麻布,甲士一律是轻装,悄无声息地深入岐山脚下的密林,沿着山麓小路奔出了十里,绕到了汉军大营的后翼方。

“雷将军,那里就是汉军的粮草辎重营了,有五千甲士守营,但粮草营地的相连的是骑兵营、神机营,必须迅速烧垮粮草营地,汉军营地一乱,咱们便可以杀乱汉军了。”一校手持长戟的都尉得意笑道。

雷炀望着营地微笑道:“传令下去,弓箭手断后掩护,骑军每人持有火油把,见粮草辎重营帐全部点燃,然后向两侧捣毁骑兵、神机营,集合精锐杀入中军大营,擒杀韩信!”

雍军副将刘宇道:“事不宜迟,以免节外生枝,将军请立即下令,出兵袭营!”

雷炀抽出佩剑,喝道:“全有将士,攻入敌军粮草营地,火烧连营!”

“遵命!”周围的将领、骁骑小将、校尉闻言趾高气昂,士气如虹,骑兵当先,甲士在后,袭向汉军后方的粮草营地。

这次袭营异常的顺利,简直太顺利了,雷炀、刘宇带兵闯入营地后,却发现营地内除了受惊四散了几十名巡卫,再空无一人,前者奇怪道:“汉军竟如此不济?”

“不对,粮草重地岂能这么少的守军,恐怕有诈!”刘宇话音刚落,还未等劝主帅撤退,就在这时,火光箭雨四起,从周围的营地飞射而出,呼啸穿破半空,带着火光倾覆射下,顿时惨叫声沸腾起来,不少雍军的中箭摔马倒地,有的身上燃起了大火,焚身惨呼。

“汉军有埋伏,快撤——”

两万雍军只冲进营地四五千人,还有两万多人刚到后方营地辕门口,听到前方的大乱,就知道遭到伏击了,原本士气如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