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的朝阳-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这栋红楼内似乎显得很是热闹,十几名武器设计师纷纷设计着种种新型武器,从手枪到机枪,各种轻武器的设计不断于试验车间被制造出来,而之所以会这么热闹的原因非常简单——陆军对轻武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什么步枪的改进啦,什么手枪的改进啦,什么机枪的研制啦,当然少不了的还有在战争中表现出色的迫击炮的改进和研制工作,总之,陆军在总结战役期间武器表现,对武器提出的新要求使得整个兵工厂上下,无不是处于一片繁忙之中。

而这间办公室显得有筒陋,实际上这里的办公室大都如此,毕竟这只是办公室,趴在绘图板前,武玉田皱着眉头一点点的检查着图纸,不过二十五岁的他,脸型尖削,黑眼眶提醒着人们,他经常熬夜,而作为一名武器工程师,熬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毕竟除去设计之外,他还需要于工厂中指导工人生产。

“看来没有什么问题!”

检查完最后一张图纸后,武玉田轻声自言自语道,同时走到另一张工作台边。

透过桌前的百叶窗,能够看得见厂区的厂房,那里一天到晚日夜不停的工作着,现在的枪厂依然生产着“汉式步枪”,甚至虽然生产从汉城机器局转至沈阳,其依然被称为“汉式”,尽管其枪身机匣铭记是一个东三省兵工厂“东”字,但这并不妨碍其被称为“汉式”。

在工作台的左侧,立着一支最新式的毛瑟93型步枪和一支俄国莫辛纳干式步枪,这是用于研究的,尤其是前者,不过对于“汉式步枪”的表现,陆军一直非常满意,尤其是它的射速,甚至在兵工厂从德国引进步枪生产设备的过程中,获得了毛瑟93式的工作图及检验样板图,并制造出样枪后,陆军依然坚持使用射速更快的“汉式”,在其看来这正是“汉式”更适合战斗的原因。不过兵工厂并没有吃亏——毛瑟93式步枪的工作图及检验样板图被卖给了关内的北洋机器局以及汉阳兵工厂。

不过对于这一切,武玉田并不关心,他所关心的是其绘制的图纸以及面前这张工作台上的那些零件,工作台上放置的零零碎碎的数十个大小不一的零部件,是在夜班技师下班前刚刚加工完成的,与普通的枪械完全不同,而在一旁还放置有一个长长的弧型弹匣。

看着面前的零件,武玉田弯下腰坐在工作台跟前忙碌了起来,在工作台上堆放着钢质的方型枪机还有其它零件,涂抹在零件上的润滑油已经干燥,在日光灯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枪栓前推时,引导面推动枪机尾部上抬,实现枪机闭锁,枪栓在气杆作用下后退时,枪栓引导面引导的枪机下落,解锁……”

完成枪机的组装后,武玉田将枪机与枪栓结合在一起,然后轻轻的滑动枪机,以确实其原理,实际上这种枪机偏移式闭锁原理,并不是武玉田发明的,其最早可以追溯到统监府的机械试验室,当年于同文学院就读的武玉田曾于试验室中作为大帅的助手,协助大帅设计制造各种机械产品,而枪机偏移式闭锁原理以及导气原理,也是大帅当年的发明,不过那时大帅只是提出了一个原理,至多也就只是绘制了一个草图,并没有进行进一步的试验。

进入兵工厂后武玉田并没有闲下来,他开始一点点的将机械试验室中的学习应用于武器研究中,而在过去的一年之中,他一直从事着机枪的设计,在当年的那张草图的基础上,以枪机偏移式闭锁以及导气原理为基础设计一种机枪。

机枪,在过去的十年间,尤其是在美国人希拉姆?史蒂文斯?马克沁利用每发枪弹发射时的后坐力来实现机枪的自动装填、击发和抛壳,以此设计出的可源源不断地喷射出如雨的铅弹的马克沁机枪之后,许多枪械设计师都在绞尽脑汁设计那种“占地不过数英尺,只需要几名士兵操作,但它发出的火力却相当于一个50人的步枪排”的机枪。

尽管早在统监府时期,警察部便购进了数架马克沁机枪,但即便是马克沁机枪并不成熟,其结构复杂,操作者需要借助工具才能对它进行拆卸、检查和清洁。而且结构复杂导致其价格极为昂贵——购买一架马克沁机枪及其配件需要384英镑,相当于购买上百支步枪。

尽管马克沁机枪作为一种并不成熟的武器,尽管兵工厂一直都未放松对其的关注,就在年初还购进了其最新改进型93型马克沁机枪,并在其基础上改进以使用6。5毫米步枪弹。

但是即便是93型机枪也无法令军方满意,而究其原因就是其采用的冷却水筒。冷却水筒中的水在冷却枪管的同时,也带来了淡水的消耗,在战斗中水筒内的水会以很快的速度变成蒸汽,于是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既如何补充冷却水,就算是足够幸运,战斗发生在河岸附近,要在激战中完成来回不过十几米的路程取水,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别说是在战场条件下,甚至就是在靶场条件下,如果不提前准备,射手们也无法找到足够的淡水往冷却水筒里装,正因如此,对于马克沁这种水冷机枪,军方一方面羡慕其射速,希望大量装备这种武器,而另一方面却又对其采用的水冷大为不满。

水冷系统或许具有非常良好的冷却效率,但同样也是其最大的软肋,毕竟对于军方而言,他们需要山林、草原甚至沙漠作战,这些地区都不见得能够随时提供足够的淡水。

“并不是每一个地方都能够找到足够的冷却水!”

也正因如此,武玉田才觉得大帅当年的这个设计虽然有些不足,但依然很有可能获得军方的采用——它是采用气冷枪管,而更为重要的是其廉价,即便是眼前这昂贵的“车间型枪”其价格依然远低于马克沁机枪。

把枪机塞进上机匣,然后耐心的将扳机组件安装入下机匣,武玉田的动作不慌不乱,甚至显得十分熟练,过去的一年间不断的摸索和制造的过程,对于这支枪的结构武玉田早已经了然于胸,无论是对枪机偏移式闭锁的原理,亦或是导气式原理,都已经极为了解,大帅当年只是提供了一个想法,而正是武玉田通过一年的努力,尤其是无数次试验,将构想变成了现实。

“咔、哒……”

将上下机匣结合之后,看着已经显现出枪型的武玉田,从一旁取过那根沉重的枪管,握着枪管的提把,搬起机匣前的枪管固定栓,便完成了枪管的安装,枪管尾部的的间隔螺紧紧的固定着枪管,这才是这支枪最引人的地方——可以方便的在射击间隙更换枪管,不需要任何工具,不需要调整间隙,甚至不用怕灼热的枪管烫手,快速更换枪管解决了枪管过热的问题,不需要沉重的冷却水筒。

“哗!”

用了几分钟时间,完成机枪的组装之后,武玉田端着枪拉试了一下,然后又用大姆指调整着控制单连发以及保险的快慢机,机枪的操作非常顺畅。

在两脚架的支撑下,武玉田据着枪身操着这架机枪,左手拿起那个长达一尺有余的弹匣,那是50发弹匣,几经改进后已经解决了早期的供弹可靠性问题,

“咔!”

将弹匣装入枪身左侧时,枪身的重心发生了些许偏移,但仍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不会对使用造成任何影响,更何况以使用时还会架在三脚架上。

“希望这次的结果能让人满意吧!”

看着工作台上的机枪,武玉田轻声自语道,并顺手用火柴点着了一根香烟,在过去的一年中,他已经先后制造了超过二十支机枪,每一次试验都会暴露出一些问题,而正是在这不断的改进中,机枪的可靠性越来越好,从最初样枪粗糙的设计,常常打不到十几发子弹就会发生故障,到之前的样枪可以持续射击成千上万发子弹。

不过尽管如此武玉田依然没有满足,而是继续完善着它的设计,就像眼前这架机枪正是在上次试验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其零件、机匣以及枪管都换上了新型钢材,按武玉田的设想,其使用寿命将远超过上一型试验枪。

急促的枪声在东三省兵工厂靶场上回荡着,在那震耳欲聋的枪声中,两架机枪正朝着靶区喷吐着弹雨,一个个铁质的枪靶在密集的弹雨中被打成筛子。不过那两架机枪似乎有所区别,带着粗大冷却水筒的马克沁机枪安装在炮轮式枪架上,看起来如同一门小炮一般,而一旁的草地间,一架机枪于低矮的三角架上喷吐着火舌。

相比之下,马克沁机枪的射速似乎更快,尤其是其使用的333发弹带为其提供是持续不绝的火力,而相比于之下,一旁的那架使用50发弧形弹匣供弹机枪,其火力却显得有些“薄弱”,不过在射手的操作下,其不断以69发子弹频率实施点射,看似持续射击的中间又不时加以一秒或两秒的停顿,而在停顿时副射手则会迅速更换其左侧的弹匣,以保证弹药供应,虽说看似比马克沁机枪的射速慢,但实际上两者却又旗鼓相当。

站在十余米外的观看台上,穿着一身军装的唐浩然的神情显得有些激动,尽管那架试验机枪与他熟知的机枪,更准确的来说是当初于机械试验室中凭着记忆绘制的布伦机枪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其上方供弹改为左侧供弹的改变,让它看起来非常陌生,但唐浩然仍然找到了旧时记忆的印象。

“大帅,前几天的试验中,它用两根枪管连续射击的四万发子弹,而马克沁只打了不到六千发子弹就发生了故障……”

就在商德全的话声未落时,那架如小炮般的马克沁机枪便停止了射击,操作机枪的射手立即忙活了起来,从炮架上的盒子中取出工具拆解机枪,更换发生故障的部件,而一旁的那架瞧起来似乎有些不起眼的,使用弹匣供弹的机枪仍然在喷吐着火舌。

马克沁机枪的故障让武玉田的唇角微微一扬,同时朝着观看席上的大帅以及参谋部的长官们看去,今天的这场射击表演是试23型机枪的独角戏,而大帅脸上流露出的喜色让他相信,自己成功了。

“在田,它的造价是多少?”

看着武玉田,唐浩然没想到首先将自己的“构思”变成产品的,会是这个当初在机械试验室中并不起眼的家伙,无论如何,机枪正是军队所需要的,即便是这种火力持续性较差的“两用机枪”。

“大帅,现在的车间试验型机枪的造价是286元,如果进行批量生产的话,应该可以降低一半左右……”

武玉田的回答让唐浩然颇为满意的点点头,确实非常便宜,远非造价高达千元的马克沁所能相比。于是便继续吩咐道。

“既然试验很成功,我看可以先制造一批供部队试用,要是试用满意的话,可以考虑大规模装备部队……”

话声微微一顿,看着那喷吐着灼热火舌的机枪,唐浩然的唇角微微一扬,面上尽是得意之色,似乎看到了成千上万的敌军排着密集队形倒在机枪的枪口下……

第79章演习(求月票!)

清晨的朝阳;蒸散了夜间的雨露,晨曦映照在河面上一片金光粼粼;美得几令人陶醉。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夹杂着些带着露水气息的植物芬芳。大草原在那团不可觉察的薄雾中随风摇曳着,草叶上的露珠在空中闪落着,映着阳光炫出夺目的光彩。

突然,这份清晨的宁静却随着一阵脚步打破了,在半人高的草丛中,三五成群的人们迅速穿过了,人们脚上的硬底靴踩在草叶上,只使得那露珠不断的抖落着。而在这宁静被打破之时,人群迅速“消失”于草原上,就像从不曾存在似的。

将一式机枪用连接栓固定于三脚架上,操作着机枪时那钢制枪身的那种冰凉的触感和那股淡淡的枪油味,只使得李谓林的精神瞬间清醒起来,作为一名机枪射手,他甚至还没有完成培训——所谓的培训,实际上只是教会他们操作机枪,至于机枪的战术,嗯,仍在研究之中。

依在半人高的草丛中,透过草地的梢头,凝视着这宁静的大草原,李谓林知道,也许很快,眼前的这片草原就会变成人间地狱,火焰将会吞噬这片绿色。

“李班长、李班长……”

一个有些紧张的嗓音打断了李谓林的思绪,他回过去看去,是营长的传令兵,他的脸上还带着些雀斑,他叫什么来着?

“营长问你怎么样?到时候这边可全靠你那!”

年少的传令兵在说话的时候,不无羡慕的盯着那泛着幽蓝金属光泽的枪身,在早前的射击中,那连续不断的枪声惊呆了所有人,身边能有一架机枪,对于每一个战士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

“让营长放心吧……”

拍了拍机枪沉稳的金属枪身,又刻意用手指点了下左侧的那个百发弹鼓,李谓林笑着说道。

“水缸里抓鱼,跑不了!到时候,只要子弹没打完,他们就别想从咱眼前过……”

自信的言语源自于对武器当然更多的是对平时训练的信任,自信的话语换来的是一阵得意的笑容,机枪班战士们的欢笑声换来的是整个阵地上的轻松,似乎对于他们来这只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清晨。

当草原上的战士们用自信的笑声迎接着清晨时,远在十数公里外的一片山丘上,披挂着插满枝叶、草枝的伪装网的帐蓬内,这会的气氛却显得有些紧张,野战电话发出的刺耳的铃声不断的在帐蓬内回响着,参谋军官和通讯兵来回走动着。

在帐蓬外伪装网的下方,大型沙盘边挤站着几十名参谋军官,不过他们的衣领处却出人意料的没有军衔,而只是两片红色无衔领衔,那是学兵衔。因建军时间短,且建军早于正规军事教育,为此,无论是当年的讲武堂,亦或是现在的沈阳陆军军官学校,除去年年新招的军官生外,每年都有大量的军官“回炉”重训。

而按陆军学校的规定,无论军衔高低进陆军学校培训,都必须摘去军衔,享受如普通学兵一般的待遇,唯一的不同就是没有学长们严厉的训斥以及戏弄。

此时这些军衔相同,年岁相仿的青年军官挤在沙盘前,不停的讨论着沙盘上双方的得失,这是一场演习,对于东北军而言。演习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物,从连排于营地周边每周进行两次的战术演习,到师团级的对抗演习,演习可以说早已经渗透到了东北军的方方面面。

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演习中参演各方都是毫不留情的用尽一切办法以图重创对方,这既是团队的荣誉所至,同样也是因为各级军官的晋升在平时是与演习相挂勾的。

当山丘下的两个步兵团扮演的红军蓝军进行着对抗的时候,在山丘上的军官生组成的参谋团,同样在进行着他们的参谋演习。而与此同时一旁的几名穿着德军军装的德国教官,却是神情肃然的注视着眼前的这一切,并不时的从翻译的口中获知他们拟定的进攻或防御计划,那眉头却又不时的紧皱着,但是无论是皱眉也好,扬眉也罢,总是稍闪即逝,今天的主演是他们,今天的演习是中级指挥官研修班的毕业典礼。山丘下方已经完全展开防御或进攻态势的两个团近六千余人部队,则是检验他们学习成果的的“棋子”。

一直以来,尽管表面上东北军战斗力颇强,堪称国内第一,即便是西洋军官的评测中,东北军同样也是一支战斗力颇强的现代化军官。但是只有了解东北军的人才知道,东北军最大的软肋在于军官,尤其是中高级指挥官的严重不足,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合格的中高级指挥官,即便是如商德全等人,以西方的眼光来看,至多也就是营长水平。至于其它的团营连长,虽大都曾于讲武堂进修,但半年或数月的进修,不过只是令其初具基本指挥才能。

可就是这么一支军队,却凭借着基层官兵良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