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的朝阳-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出口占据半数的情况下,军队一直是东北罐头的最重要的消费者,相比之下民间的罐头消费则少的有些可怜,即便是提供给移民的补充蛋白质的食物,也往往选择更为廉价的鱼干,而不是罐头。至于军队,方便且廉价的鱼肉罐头则早已军人的首选。

为了满足军队的需要,罐头厂甚至还特意开发了大听罐头,以供军队使用,几罐肉倒入锅内后,随着锅内汤水的翻滚,浓浓的肉汤香便与营地上空弥漫着。

在炊事车上的炊事员们准备着午餐的时候,在数百米外的草地间,一队队骑兵却于伏身于马背上,操着马往军营靠近,战马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终于,当战马奔腾起来的时候,那马蹄声便成为了天地间唯一的声响。

“胡班长,什么时候能吃饭啊……”

当营地中的士兵关心着午餐的时候,突然传来的马蹄声却打破了营地中的悠闲。那马蹄声异样整齐,就像是战马在踏着正步似的,马蹄声越来越快,越来越近,轰隆着有如雷鸣一般,在地面上滚过,一下下的敲击着人们脆弱的神经。

“敌骑偷袭!”

随着有如一体的马蹄声的传来,在先前这个看似悠闲的军营中,突然传出了一声叫喊,接着惊恐的叫喊,立即在军营上下回响着,然后军营中的官兵立即奔跑起来,他们或是拿起步枪,或是朝着营边的树林跑去,在那里重新构建防线。

不过显然为时已晚了,数百匹战马组成的骑兵队已经冲进了营地之中,挥举着马刀开始了无情的砍杀,刀锋掠过间,一个个“敌军”被砍倒在地。

不过这时人们才注意到,被骑兵们砍倒的不过只是草人,这队骑兵,甚至没有进攻远处的军营,进攻的是一片空荡荡的营地,除去数以千计的草人之外,再也没有其它的敌人。

这是怎么了?

但是马背上的骑兵却像是没有发现似的,继续认真的拼砍着,那怕是看着那草人被砍去手臂,也未曾有任何异样。

当他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敌人往树林“跑”去时,骑兵们立即抽出腰胯间的驳着木壳的短枪,朝着那一个个“草靶”打去,一时间,空气中尽是急促而又迅速的枪声。子弹精准的打在草靶上,与先前的草靶不同,那些草靶上粘有靶纸——这不过只是一场演习罢了!

“这是扯淡!”

从望远镜中,随着那些拿着“滨江式手枪”射击骑兵,商德全忍不住抱怨了起来。

“你给我告诉绍国远,他们扮演的是哥萨克骑兵,哥萨克没有“滨江造”……”

嘴里这般抱怨着,抱怨着演习细节的不注意的同时,那边的“战斗”更加激烈了,树林中的战士们已经重新构建起了防线,十数架沈阳造的重机枪已经瞄准了战场,急促的枪声顿时压过了手枪的枪声,成为主宰战场的唯一声响,尺长的火舌于枪口喷吐时,前方的一个个靶位被击中,草地中表示骑兵的数百个氢气球接二连三的被击碎。

不过,因为是仓促构建的防线,所以机枪手们使用的只是50发弹匣,而不是100发的弹鼓,以至于初时的火力显得有些短促,但突然出现的机枪,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战局,至少在这一瞬间,大量的“骑兵”被消灭了。

不过尽管如此,远远观望着这场演习的商德全的眉头依然紧皱着,因为从他的视线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尽管机枪的狙击发挥了效果,可是却远不及想象中的效果——有至少一半的汽球没有被击中,这意味着有一半的骑兵还有机会冲破机枪防线。

“4。3。2。1……突破!”

默默念着倒计时的商德全,最终还是作出了判断——骑兵团突破了步兵团的仓促组织的防线,即便是步兵团的机枪也未能阻挡他们。

如果有铁丝网的话,应该可以避免防线被突破,点点头,商德全便对一旁的参详军官吩咐道。

“注意在作战条令上加上一条,只要条件准许,必须于防线前构建完备的铁丝网……”

在作出这个总结之后,商德全又询问道。

“你们有什么看法,大家都说来听听!”

“长官,我认为在战场上,骑兵团很难突破机枪防线!”

一旁的参谋军官有些不满的抱怨道。

“相比于战马,气球实在太小了,也就是比人头大点,可军马多高、多大,目标更明显,如果是在战场上……”

是的,确实如此,气球太小了,那气球甚至不过只比马头稍微大了那么一点,如果让机枪手们打马身的话,拦截骑兵的可能性无疑更大。

“四分之三!”

数着气球的商德全突然插口说道。

“有超过一半的气球没有被击中,即便是换成战马,到时候只要有四分之一的骑兵突破防线,对于步兵来说,都是灾难性的,所以,需要用铁丝网阻挡敌骑的进攻,还有现在不是找借口的时候,你们去好好的调查一下,为什么十二架机枪无法阻止762名骑兵的进攻,这才是最关键的原因,明白吗?还有,之前的演习,也表明,机枪阵地对付散兵线的效果也不甚理想,要找出来原因!”

作为军令部长的商德全,从来都不会接受任何所谓的理由,军令部之所以组织这场演习,是因为随着机枪的大规模装备,机枪战术反倒严重滞后,尽管如此,军队依然将机枪视为秘密武器,视为“击败哥萨克骑兵”的杀手锏,毕竟对于东北军而言,数以十万计的哥萨克骑兵,根本就是恶梦,任何士兵面对骑兵的冲锋,都会心生恐惧,这甚至不是训练所能弥补的。而机枪的适时出现,使得步兵拥有了阻挡骑兵的武器,但结果却有些不甚理想。

不过在商德全看来,这个原因也许是在机枪的使用战术上,毕竟,根据其射速、射程,来分析的话,骑兵完全不是机枪的对手。同样以散兵线推进的步兵,也不是机枪的对手,他们都应该被打的全无还手之力,可问题就在这,每一次演习的结果都表明,两者皆有机会突破防线,除非进一步增加机枪数量。

而这场演习同样也在证明着这一点,一味的增加机枪数量也不是办法,只能从战术上想办法了。作为一直没有传统的军队,东北军最大的长处就是善于学习、善于总结,正是在不断的学习与总结之中,东北军才会一点点的发生着变化。

“是,长官……”

就在这时,一名参谋军官却在一旁嘀咕道。

“这是怎么回事,十二架机枪还没有两架机枪干的好……”

虽说那名参谋军官的声音不大,可却依然传进了商德全的耳朵里,他立即询问道。

“两架不如十二架?怎么回事?他们是怎么用的机枪?”

作为军令部长,商德全自然深知现在东北面对的压力,自然不会放过任何可以提升战力的办法,一听有人知道机枪在别的地方表现的更为出色,他自然不过错过这个信息。

夏季灸热的空气在爆炸中被点燃了,一枚枚重达100公斤的炸弹,自空中落下,在地面上升腾起一片灸热的烟云,和着尘土的烟云完全吞噬了战场。突然,一声剧烈的爆炸只震的数公里外的人们,无不是浑身一颤,甚至就连耳朵都微鸣响起来。

“我的个……”

虽说是见多识广,可是在那艘飞艇投下一千公斤级的炸弹时的,商德全依然被吓了一跳,瞧着那小山高的烟柱,更是惊讶的说道。

“好家伙,有了这玩意,还有什么防线,是咱们没办法突破的!”

确实,对于陆军部队而言,一千公斤级的炸弹无疑是毁灭性的,一枚炸弹甚至可以摧毁一个连的防线,如果是几十艘飞艇,同时投下这么多炸弹,那仗可就不需要打了……

“长官,只要解决精度问题,这不是没有可能的!”

参谋军官的提醒,让商德全笑了笑,指着远处的靶场说道。

“精度问题,你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军令部会满足你们的一切条件,这次我来不是看你们怎么扔炸弹的,我是想知道,你们是怎么用机枪的,这片靶区是不是照命令安置的。”

“是的,长官,一共1500个气球,我们计划是采用两艘飞艇各左右两翼射击……”

在说话的功夫,两艘飞艇已经出现在靶区上方。

“咦?”

瞧着空中的飞艇的方位,商德全不由一愣,再看着其同散兵线保持的方位,他的眉头立即一跳,似乎明白了一些,可却依然还有些疑惑。

不过在他的望远镜中,却可以清楚的看到,随着飞艇上机枪的欢腾,气球正在一个个的被“消灭”,四架机枪形成的杀伤,远远超过十几架机枪的效果。

这是怎么回事?

拿着望远镜,从望远镜中可以清楚的在两个飞艇之间,气球正在一点点的减少,差不多两分多钟后,80%的气球都被“消灭”了,这时,商德全似乎看出了一些门道来。于是便随手拿出口袋中的记事本,用钢笔在记事本上绘起了简易的草图上,在草图上,他标准的了散兵线和机枪,而后又用虚线绘制出火力范围,

“果然如此!”

从图形上可以清楚的看到一点,机枪的正面射界有限,其覆盖面狭窄,自然导致了大量的子弹打空,但如果改成从侧翼实施纵射,结果却立即发生了改变。

“纵向射击!”

没错,就是纵射,灵光一闪的商德全立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脸上顿时流露出了难掩的喜色,一直以来,困扰机枪使用的最大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而更为重要的是,窥见纵向射击的原理之后,意味着军队可以此进一步完善机枪的使用。

“纵向射击可以发挥机枪的最大威力,因为此时机枪火力打击区的纵轴和目标的纵深相重合。这样整个火力打击区都可以落在目标区域,由于火力打击区具有一定纵深,一次射击可以覆盖尽可能大的目标区……”

在军令部的办公室中,几名参谋军官,在沙盘上比划着纵向射击的优点之时,又根据机枪部署,再根据其射界,用红线规划出了一个个交错重叠的火力网,在长达十米的沙盘上,交错的红线在阵地的前方形成了一个个死亡地带。

“把重机枪成群配置,在战场上足以构成大片的“死亡地带”……”

一名年青的参谋军官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一点时,另一名军官则尝试着将机枪火力与步枪火力结合在一起,以进一步完善这个“死亡地带”。

“……步兵阵地也要精心规划,以便巧妙地让它们互为依托,相互配合……”

在数十名参谋军官们的完善下,一个个全新的机枪阵地部署原则以及相应的教材被研究了出来,尽管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时,当西洋各国仍然对机枪争论不已时,在东北,除了大规模的配置机枪之外,相应的战术方面的研究,也同样走在西洋各国的前面,这或许就是后进国家最大的优点,不会排斥新科技、新技术,并乐意通过采用新技术,获得某些方面优势,

在窗外的蝉鸣中,这间悬挂着“机枪战术研究室”的房间里,那些年青的参谋们,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去完善着每一个他们所能想到的方案,并在演习场上,将其一一进行验证……

(再见2015,谢谢各位书友的一路相伴,正是你们的支持,让无语坚持至今!拜谢!希望在新的一年中,我们仍然一路相伴!再次拜谢!)

第135章成军(求月票)

立秋将至,那海上的风便清凉许多,和尚岛徐家山海防炮台上,缘自统监府时期的赤旗迎着凉凉的海风猎猎作响。炮台上的巨炮直指大海,与平日不同的是,今天炮手们无不是立于炮尾,他们偶尔会将视线投向远处,只待着信号的传来。

炮台下方,肩佩少校军衔袖带“台长”袖票的军官,来回的走动着,蹙着眉头的少校不时的朝着远的通讯室看去,那扇双层钢甲护门,完全敞开,通讯官同样有些紧张在门边站着,似乎大家都在等待着什么。

突然,电话铃声响了起来,刺耳的铃声让所有人的心魂一震。

“一分钟倒计时!”

在通讯军官喊出这句话的时候,炮台台长立即大吼道。

“全体注意,装弹!”

沉寂的炮台随着台长的一声令下,顿时热闹起来,炮手们立即按照往日的训练开始装弹,他们的速度飞快,就像是敌军随时会把炮弹打来一般,不过只是数秒功夫,便完成弹药的装填。

此时,倒数依然进程着

“三、二、一……开炮!”

在最后一声倒数后,随着命令的下达,和尚岛徐家山上的海防炮台的巨炮鸣响了,

那轰隆的炮声于空气中激荡着,一声又一声,足足有二十一响礼炮,在礼炮声中,人们朝着海面上看去,只看到远处的海面上一只舰队骄然的泊于大连湾,最为引人瞩目的恐怕还是那舰队中央泊停着的那艘庞大的战舰,在朝阳中,它是如此的醒目。

“这就是我的舰队……”

立于吨位不过只有数十吨的交通艇上,望着越来越近的舰队时,唐浩然只觉得的心情一阵舒畅,这是东北海军巡洋舰队第一次完整的展现在世人面前,两艘“定海”级装甲巡洋舰,它们曾是东北海军的主力舰,三艘“平波”级小型装甲巡洋舰,五艘“府”级驱逐舰、七艘“县”级雷击舰。

无一例外的,每一艘军舰上都悬挂着彩旗,每一艘军舰的舷边都有列队的海军官兵,今天是个大日子,对于东北海军而言,今天是个大日子,这盛大的仪式,便是彰显着这一天的重要性。

看着立于另一艘交通艇艇艏的元帅阁下,威尔斯中校,这位英国“中国舰队”的参谋军官,并没有如同其它家国家的军官一般,为东北海军的军容而惊讶,东北军军容整齐,这是世人皆知的事情,没有必要关注。

作为一名海军军官,对于威尔斯来说,他真正关心是什么?是东北地方政府对大海的重视,就像那位元帅其身上的军装一般——一身白色的海军大礼服,虽然没有普通的军衔,但这身礼服却透露出了一个非常直接的信号——从今天起,东北将把会目光投向海洋!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外国海军军官都如威尔斯一般,可以因为自身强大的实力,而不去关心这支舰队以及其中央的旗舰,对于他们来说,相比于未来,他们更关心此时这支舰队,对东北亚的海军实力对比产生的影响。

就如同恰逢其会进行环球航行的马卡洛夫一般,在获知今天是东北海军巡洋舰队成立典礼后,在表示祝贺之余,又表示希望能够亲自观礼,作为俄罗斯最出色的海军军官,他非常清楚,东北亚海上竞争的本质,就是俄罗斯与清国之间的竞争,过去俄罗斯的对手是北洋舰队,而现在又多出了一支东北海军。

在过去的几天中,通过与东北海军的接触,马卡洛夫甚至感觉这个对手对俄罗斯的威胁,甚至可能超过北洋舰队——相比于北洋舰队,这支舰队的军官或许年青,而没有太多的经验,可是,他们无一例外的浑身上下都充满了斗志,这正是北洋舰队上大多数军官所不具备的精神。

“这就是镇海号吧”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马卡洛夫终于看清楚了“镇海号”,无论是“定海号”也好“靖海号”也罢,那种吨位不到五千吨的巡洋舰,于马卡洛夫看来,都不可能对太平洋舰队造成威胁,但是“镇海”号却不同,它拥有四门强大的45倍身管12英寸舰炮。

“侧舷有7门6英寸左右舰炮……”

作为海军的内行,尽管现在还没有有关“镇海号”战舰的公开资料,但是马卡洛夫还是从其展露炮管中,对其火力有了一定的了解。

之所以各国还没有与之相关的资料,究其原因是因为“镇海号”战舰是由东北地方当局自行建造,每一个人都清楚的记得,不到三年前,当东北当局表示要自建战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