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的朝阳-第3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秋山,你觉得我的那个方案有几分把握?”

又一次,韩彻提到了他的那个方案,时至今日那个方案仍然是绝密,在他的力主下,甚至海军的备战也是基于那一方案进行备战,比如加强在恶劣海况下的训练,数年如一日的训练,使得海军的炮术水平,尤其是恶劣气候条件下的炮术水平,远超过其它任何国家的海军。至于官兵对恶劣海情的适应能力,也是世界上最为优秀的。

“计划是不错!”

尽管在韩彻制定那个计划的时候,秋山并没有在国内,但是现在每每提及这个计划时,他都不得不佩服韩彻的心思细密。

“长距离航程在安全海区,距离越近,补给点越多,如果我是俄国人的话,我也会选择这个航线,虽说有风险,可实际上比另一个航线更稳妥。”

一直以来,秋山都很赞同韩彻的观点,并帮助其不断完善着他的那个方案,并在其的方案提出更为详细的交战计划。

“也更安全!”

取出火机点着一根香烟,韩彻用力吸了一口香烟。

“穿越马六甲进入南洋,闯入马尼拉湾,风险太大了,咱们可以从马六甲开始拦截,一路拦截到马尼拉湾,如果在战前咱们打下菲律宾,那么,俄国人就不得不面对四面合围的境地,只要俄国人不是蠢货,他们就不会选择这个航线!”

韩彻感叹的言语道,直到现在,他都没办法理解,为什么还是有人会说什么“马六甲、南洋决战”,难道他们就看不到,无论是马六甲也好,南洋也罢,对于俄国人来说,是一个充满陷阱的地方,但凡有点常识的俄国海军将领都不可能选择这样的危机四伏之处,作为增援日本必经之地。

这些人的眼光啊!

既便是东北海军中也有不少一厢情愿的蠢材!

没错,就是蠢材,他们总以为俄国人会蠢到主动的跳进挖好的陷阱之中。似乎俄国海军将领全部都是由一群没有大脑的蠢材组成的。而完全不顾太平洋如此的浩瀚的现实,而是一厢情愿的认为俄国人会把他们的舰队派到一个可以精心设伏的,对东北海军极为有利的,甚至可以从马六甲一路伏击到长崎的狭窄海域。

是什么样的蠢材才会这么想?

至少在海军总参谋部中,韩彻绝不会允许他的人会这么想!当然,也有人那么想过,不过对于那种人,韩彻的处理办法非常简单,他甚至不会给对方调职的机会,他会直接勒令那种人退役,对于军队而言,那种蠢材无疑是致命的,无论放到任何岗位上,都将会是一个灾难。也正因如此,在海军总参谋部中,他一直都有着“暴君”的名声,不过,对此他从未曾在意过。

“那么,你觉得美国人支持俄国人的可能有多大,毕竟菲律宾……”

曾作为观察员参加“美西战争”的秋山自然知道,在战争期间俄国人的趁火打劫在美国引起什么样的“反响”,可以说,整个美国都对俄国的“趁火打劫”充满了敌意,甚至远远超过中国对夏威夷的控制,毕竟中国对夏威夷的掌控是早在几年前,只不过是趁着美国无力西顾之机,完成了对夏威夷的实际控制,把美国彻底排除出了夏威夷罢了。

“菲律宾不是问题,对于美国来说,我个人更倾向于,他们希望我们与俄国人之间拼个两败俱伤,这对于美国而言无疑是最为有利的,只要我们的海军遭受重创,美国人都有可能会趁火打劫,夺取夏威夷,因此,我认为,美国极有可能将会成为俄国人在这场战争中的盟友,至少是半个盟友,他们对俄国的帮助在于希望他们同我们打个两败俱伤!”

国与国之间从来只有利益,对此,韩彻从未曾怀疑过,就像中国与美国之间一般,因为夏威夷一事,两国关系迅速转冷,而美国与俄国却又处于一种对抗而又缓和的境地,这种复杂的国际关系中,谁也没有办法去保证未来。便至少在韩彻看来,美国人在战争中给予俄国人适当的帮助无疑是最符合美国利益的选择。

当然,也正是基于这一点,他才会制定出那个超乎人们想象的作战计划。

“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在X点拦截无疑就是最合适的位置!”

秋山真之点了点头,在表示赞同之时,又补充道。

“但是我们也应该考虑到在其通过X2海区的可能性,毕竟,对于俄国人而言,法国或许比美国更可靠一些……”

“如果他们选择法国的话,那么自然也有可能走X3航线……”

韩彻的神情显得有些严肃。

“我个人以为其走X2航线的可能性不大,因为X2航线面临着太多不确定因素,实际上他们只是绕开了传统航线的后半段的危险航线,实际上,他们还是没有解决诸如港口问题,即便是他们到达了X25区域,那里也没有港口可供其使用,所以,我个人更倾向于X1以及X3这两条航线。”

在公园中的两人就这么走着,一边走,一边讨论着两条航线的利弊,实际上,作为参谋长、次长的他们,现在可谓是替俄国人操碎了心,甚至远比操心自家的舰队更为操心,这也是没有办法,毕竟,他们需要站在敌人的立场上去考虑许多事情,从而以敌人的思维去布设未来的拦截。

“可是假如他们在航线上得到额外的保障,那么对我们来说,似乎是极为不利的,毕竟,到时候,他们很有可能有是以逸待劳!至少他们的军舰,很有可能得到完善的维护,而我们……”

在提出这个担心的时候,秋山真之这位归化后却未改名的参谋次长,又吃了几口炒黄豆,眉宇中流露出些许忧虑。

“所以,我们才需要挑选好时间,计算好时间,然后让俄国人在我们的需要的时间段内,派出他们的增援舰队,这样的话,我们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话声稍稍一顿,韩彻又继续说道。

“北洋航运那边已经同意了参谋部的建议,他们购进的设备,在将来我们也可以征用,到时候,我们就有四部这样的设备,我想应该可以提前完成准备!”

尽管语焉不详,但秋山又岂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只见他的眉头微微一皱。

“这样的话,可真是一场赌博啊,毕竟全世界还从来没有那个国家的海军这么干过!”

何止是没有人这么干过,压根是就没有任何人这么想过,甚至秋山相信假如这个计划泄露出去的话,全世界海军都会大喊着“不可能”。

“不可能?”

笑了笑,韩彻深吸一口烟,然后将视线投向远方。

“其实,最大的不可能是什么呢?不是我们要去做的这些事情,我们要去做的这些事情,其实都只是工程问题,这些问题好解决,也有办法去解决,真正的不可能是什么?秋山!”

是以贫弱的国力去击败俄国!

这才是最大的不可能!

而偏偏他们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个不可能变为可能。

“正是因为,所有人都觉得这不可能,所以我们才要去创造这个不可能,然后用这个不可能,去缔造另一个不可能!因为……”

话声稍顿,韩彻深吸一口气。

“全世界都觉得的它不可能,所以才会有成功的可能性,”

正是因为不可能,所以才要去做,这是什么样的魄力,看着身边的韩彻,秋山的心底不禁生出一丝羡慕之意,他所羡慕是那位元帅阁下可以放手任其任意而为,也正是这种“任意”,使得他们将一同缔造一个传奇。

“哈哈,如果真的成功了,那么这场海战,肯定能载入史册的!”

在秋山的笑声中,韩彻也露出了一丝笑意,然后笑说道。

“当然,这很有可能将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战,不过,现在我们还需要考虑的前提是,假如我们的主力舰队在X海区拦截增援舰队时,重点海区的太平洋舰队,还没有被解决,到时候怎么办?假如到时候他们获得舰队主力不在镇海湾,会不会出港,袭击沿海,从而迫使我们放弃X海区的作战!”

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直到现在,对于如何解决避战保船的太平洋舰队,海军方面依然没有达成共识,甚至在多次计划中,本应该首先解决的太平洋舰队在“避战自保”下,一直完好的呆在港湾要塞的保护下,每一次都能在最为关键的时候,发挥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这确实是个问题啊!”

秋山真之点点头,不能感叹的说道。

“四大镇守府所处的军港,都可以容纳太平洋舰队的主力,到时候他们选择那一个港口集结?或者分散?都是问题,如果集结还好,大不了就是封锁、然后就是登陆,总能抢在增援舰队到达之前解决掉问题,可是如果他们分散在日本沿岸的各个港口,不断进行破交战的话,那么后果极有可能是灾难性的!”

是的,就东北海军而言,自然希望对方屯集在某一个港口内,但是俄国人可能会这么做吗?如果其分散在整个人日本沿岸,到时候,又该如何?恐怕就只有疲于奔命。

“哎,真是个麻烦的事情,如果真这么干的话的,可真会给我们添不少麻烦啊。”

第172章水下(求月票)

巨济岛,作为朝鲜半岛的第二大岛,多少年来,作为一座近海岛屿这座岛屿的声名一直不显,直到最近几年方才进入人们的视线之中,之所以这里会吸引世人的注意,完全是因为巨济岛是在过去几年间迅速膨胀起来的东北海军的母港。由巨济岛封闭起来的面积达数百平方公里的镇海湾,经过数年如一日的建设,现在已经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海军基地之一。

在过去的多年间东北海军为了把镇海湾封闭成一个密不透风的内湖,大兴土木,在岛屿与半之间的大小水道上不知布设了水泥以及钢桩,而在那狭窄的航道一带,更是大量的炮台,甚至就连同旧式的战列舰装甲炮塔,亦被布设其中,多年来,经过东北海军又反复加修,终于使得这个北方基地变得固若金汤一般。

不过尽管镇海湾的水域面积足够庞大,且固若金汤,但因舰队散布在南洋、夏威夷的关系,使得现在的镇海湾反倒显得有空荡荡的,若非多达十余艘风帆或蒸汽训练舰泊于港湾的关系,恐怕,很难让人相信,这里会是东北海军的母港——几乎没有一艘主力舰。

舰不在港!

当“正则”号这艘以史载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知名海军将领刘仁轨之字命名的训练巡洋舰驶入港内的时候,舰上的候补官们神情中大都流露出些许失望之色,刚刚结束远航的他们的希望的又一次落空了——战舰不在港内,换句话来说,现在“正则号”这艘六千吨的训练巡洋舰,则当仁不让的成为湾深水阔的镇海湾中的“霸主”,不过也仅只是象征性的“霸主”罢了。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急剧膨胀的东北海军已经拥有了数量众多的巡洋舰,实力在此时世界海军中名列前茅,曾经雄居东北亚北洋舰队,反倒已经沦为了“二流角色”。这时,急剧扩张的东北海军感到人员训练问题成为其需要重视的问题。因为大量舰艇服役后,如果人员的素质跟不上,会极大地制约战斗力的发挥。

一直以来,东北海军高层无论是旧时的海军委员会亦或是现在的海军总参谋部都认为,要提高人员素质,就必须对官兵加以严格训练,严格训练的前提就是的要有充足的训练舰只。多年来海军军官学校的候补生的远航训练历来由练习舰队的那些用商船、帆船改装的训练舰担任。十年来,除去那些大都用旧船改造的临时训练舰船的舰体日渐老朽、不堪使用之外,已经越来越落后于海军的发展。

而海军自身的舰艇所要担负的战备任务已经很繁重,如再使用它们训练那些“菜鸟”,势必会影响舰艇的出勤率和战备任务的完成,而且效果不一定好。于是,在总参谋部的建议下,东北海军决定建造一种专门用于训练的舰艇来解决这个问题。“正则”级训练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问世的,在短短的两年间,即先后建成了四艘。每一艘都是吨位超过六千吨的大型巡洋舰,而这四艘训练巡洋舰同样也是东北海军中仅有的四艘以海军历史人物命名的舰只。

对于刚刚结束一次远洋训练的“正则号”上的官兵们来说,失望只是片刻的事情,尽管他们没有在港内见到主力战舰,但对于于海上航行近三个月的官兵们来说,既将上岸的欢喜迅速取代了他们心底的些许失望之意。

在“正则号”训练巡洋舰鸣响50毫米礼炮,缓缓靠上港口的时候。在巨济岛与统营之间的桥梁,也是岛屿唯一的大陆入口处,马国辉在码头上接待了李田一。从海军总参谋部来的李田一对马国辉不感兴趣,只是海军中尉的他,来这里是另有其它目的。

马车在岛上绕来绕去,用了几个小时的功夫,终于来到了一个竖着高墙的有顶小船坞上——因为天气的关系,东北的船坞大都是封闭式的不受寒冬或其它恶劣气候影响的封闭式船坞,而这个小船坞自然也不例外。这个显然并非属于海军造船厂的小型船坞虽不起眼,但却又是一副戒备森严的模样,马国辉出示了证件并且同里面通了电话,又等了一会,方才获准进入这座船坞。

两个人进入围墙后,先在一间工棚式的房间里吃了午餐。简单的岸上简餐:米饭、鱼肉以及青菜,还有一份紫菜汤,这是标准的岸上餐,简单而营养丰富。当然更重要的是其足够廉价——远洋渔业的发达,使得东北军人和民众一样,可以享用到足够廉价的海洋水产品。

吃饭的时候,马国辉问了李田一一大堆潜艇上的技术问题,李田一一一给出了答案,有些深奥的原理和复杂的计算,他则直截了当的承认自己不懂,尽管现在海军军官学校已经开设了潜艇专业,但潜艇依然带有试验性质,其仍然不能远洋航行。马国辉笑笑,作为职业潜艇军官的他尽可能通俗地给他讲清。显然,在潜艇技术上他才是真正的行家里手,学问广博渊深的他更是非李田一所及,不禁令其肃然起敬。

“现在,我们的潜艇都是小型潜艇,”

放下手中的汤匙,马国辉认真的说道。

“从霍兰在仁川设计成功了I型潜艇后,潜艇便越造越大,虽说现在技术上还有一些问题,但渐渐有着往雷击舰甚至巡洋舰发展的可能了,现在最大的潜艇已经达到五百多吨,差不多相当于小型雷击舰标准了!听说现在船厂正在设计更大的潜艇,如果能达到一千吨的话,没准,到时候潜艇就会具备远洋作战的可能!”

话声稍稍一顿,马国辉取出手帕擦了下嘴唇。

“但是,现在咱们恰恰正处于这种尴尬之中,我们的潜艇说大不大,但却不能进行远洋,说小不小,用于近海防御似乎又有些浪费,在去年,我曾驾驶过四型潜艇潜入濑户内海模拟过鱼雷攻击以及布雷攻击,效果很不错,但是,我们的潜艇性能还有很大的不足,如果依赖潜艇进行布雷的话,我们至少需要一千吨的潜艇,才有可能实施这一任务,嗯,除此之外,还需要研制出新型的水雷,我曾在海军的刊物上呼吁这方面的研制工作。可是这仍然不够,因为潜艇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

马国辉颇为无奈的地耸耸肩,尽管在过去的几年间,东北海军的潜艇技术发展迅速,但依然有着太多的不足,也正因如此,海军才会吝啬于对潜艇的投入,潜艇部队的规模一直非常有限。

“实际上,世界上所有的军舰大部分时间都停在港口或基地中,我想一种把它们消灭在港口里的办法,那么,无疑将会有助于我们赢得未来的海战。”

李田一立即点点头,实际上,这正是他来镇海湾的原因,就在半年前,马国辉的一份报告被递交给了海军总参谋部,正是那份报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