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双鹰旗下-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奥匈海军也在进行这方面的试验,不过效果强差人意,两艘用运输船改装的航空母舰只能装备不到二十架飞机,而且基本上没什么实用价值。

这总归是一些开端,海军将会慢慢地进入到航空时代。

塞浦路斯的登陆战役打响了。

一二八、埃及战记(二)

中午时分,奥匈舰队已经抵达塞浦路斯西北部的莫尔富湾。侦察的飞机在海湾上空盘旋着,霍尔蒂海军上将指挥着排成单列的战列舰队,逼近索利海滩。第1和第4战列舰队的九艘战列舰和四艘装甲巡洋舰所有的主炮塔缓缓地旋转着,高扬的炮口指向海岸一线的英军防御阵地。海浪拍打着舰体,飞溅着白色的水花。

塞浦路斯岛上大约有一个师的英军防守部队,但大多集中在南部的港口一带,防守这一带的只有大约一个营的兵力。

这点兵力根本无法阻止奥匈海军陆战队的登陆。

不过,为了减少海军陆战队在登陆时所遇到的麻烦,海军方面依然按照惯例,首先对海岸一带的英军防御工事进行火力打击。

“开火!”

随着霍尔蒂上将一声令下,“奥地利”号猛地向左侧一沉,随着主炮雷霆般的轰鸣,炮口形成的飓风扫过海面,棕红色的硝烟笼罩了整个军舰的右舷。时间不长,岛上郁郁葱葱的海岸山坡上腾直一团团的火光,接着更多的黑色浓烟一团团的升起。

随着旗舰的开火,其它各舰也陆续开始了炮击。

一连串的爆炸闪烁着一团团的火光,整个海岸很快就笼罩在黑色的烟尘之中。大约十分钟之后,炮击渐渐停歇,硝烟慢慢开始消散,海岸再次显露出来。刚才还满眼葱绿的海岸,到处都是?露破碎的石灰岩弹坑,原来大片大片的灌木丛早已被炸得不见了踪影。

陆战队开始准备登陆了。

运送海军陆战队第12师的运输舰驶入海湾,在靠近滩头大约不到一海里的地方停了下来,陆战队员以排为单位登上登陆用的小艇,运输舰上的吊车将这些准备出发的小艇吊离甲板,然后放到海面上。

小艇上的马达发动起来,搭载着准备抢滩的陆战队员,开始冲向沙滩。

英军的抵抗很微弱,刚才一顿密集的炮击基本上把他们靠近海岸的防御工事和炮兵阵地破坏殆尽。几艘驱逐舰在靠近海岸的地方为登陆的陆战队提供火力支援,英国人仅剩的几个机枪和炮兵阵地很快就被这些舰炮所压制,没有了动静。

陆12师是最新组建的海军陆战队,在第一波攻击中就出动了一个团。

奥匈海军陆战师的编制是三旅九团制编制,但营级编制要比陆军要大得多,一个满编的陆战营包括三个步兵连,一个火力支援连和一个装甲连,总兵员为867人,基本上相当于陆军的一个加强营的编制。

而且陆战队还拥有相当数量的辅助部队,一个海军陆战师的编制兵员数为38900多人,几乎陆军一个军的兵员编制相当。

随着坦克和装甲车辆在战场上的逐渐应用,出现不久的“陆战之王”已经在战场上显露峥嵘,已经被各**方公认为将会取代火炮,成为新一代陆地战争的主要武器。作为弗雷德里希皇帝一手打造的海军陆战队,在装备方面自然不甘落后,在陆军装备了坦克后不久,即开始了装甲部队的组建和试验。随着焊接技术的进步和在金属加工领域里越来越广泛的运用,采用全焊接工艺制造的海狸式水陆两用轻型坦克也被研制出来,随即开始大规模装备到海军陆战队。

奥匈海军陆战队所装备的海狸3型水陆两用轻型坦克和海象式水陆两用装甲车装甲厚度只有10毫米左右,海狸3型水陆两用轻型坦克战斗全重只有9。5吨,相对于陆军最新的坦克而言,几乎要轻一半。虽然装甲薄弱,火力也只有一门37毫米坦克炮,但机动性能相当优异,如果仅仅用于对付步兵部队,也不失为一种攻坚利器。

第12海军陆战师师长普拉蒂西奇少将在“奥地利”号的舰桥上用望远镜仔细关注着他的部下们的登陆情况。陆战队第12师是新组建的部队,还从来也没有参加过战斗,这位斯洛文尼亚将军在心中祈祷自己这支“菜鸟”部队别在第一次战斗中弄出太大的笑话。

登陆艇在驱逐舰炮火的掩护下冲上了海滩,陆战队员们跳入齐腰深的海水里,开始向海岸冲锋。登陆艇上的机枪手在不停地开火,压制着岸防工事里的英国人。

“白旗?我们还没登陆他们就投降了?!”普拉蒂西奇被从望无镜里看到的战场情景惊呆了,海军陆战队员们还没上岸,对面工事里的英国佬就摇起了白旗。

他们投降了?!

普拉蒂西奇少将有些失望地摇了摇头,他给英国人准备的大餐根本就派不上用场,在几艘特别的登陆舰上,一辆辆的坦克正从舰身里开出来,迎碰上海浪,正准备冲向岸边。可是还没等它们调整好队形,对面就竖起了白旗。

海军陆战队很顺利地就占领了索利,工兵部队开始在港口里搭建临时码头。索利只是个小渔港,只有一条很短的石灰岩码头,运输舰开到了码头旁,工兵部队开始卸载各种机械和建筑材料。

普拉蒂西奇少将下令部队继续进行一场登陆演习,这很快在海滩上制造出了混乱。

随着命令的下达,所有部队都想尽快登上海滩,登陆舰也都靠近了海滩,开始放下部队。很快,整个海滩上变成了人山人海,从运输舰上卸下的装备和物资堆得到处都是,刚登陆的部队在中间穿过,乱成了一团。

“我的天啊,这简直就象一个巨大的垃圾场,少将,如果现在英国佬对着海滩来上一通炮击,你猜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已经升任第4战列舰队参谋长的卡西奇少将不失时机地在嘲弄着陆战队的表现。海军陆战队现在已经从海军中分离了出去,成为单独的军种,这一点让海军方面极为不满,自然会利用各种机会去打击海军陆战队。

“事实是英国佬早已经被我们吓得双腿发抖,他们早就丢下大炮跑得不见影了!”普拉蒂西奇虽然为自己部下的表现感到脸红,但嘴上却绝不肯示弱。

海军派出去的侦察飞机送回了最新的情报,附近根本没有再发现敌军。

普拉蒂西奇松了一口气,他的“菜鸟”部队终于可以从容登岸,并不会再有更让人丢脸的表现机会。

一二九、埃及战记(三)

码头上没有平常出航前的欢送场面,新任奥匈中东军团总司令科维斯步兵上将乘坐“阿斯彭”号轻巡洋舰在“枪骑兵”号驱逐舰的伴随下,在夜幕中离开了戒备森严的萨洛尼卡码头,一头扎进黑暗的地中海当中。天空中挂着一弯上弦月,夜空中可以看见稀稀落落的几块浮云,月朗星稀,海面上显得很安静,海水拍打着舰舷,发出哗哗的声响,就好象在海岸边一样。

“阿斯彭”号以巡航速度穿行在爱琴海中,航向东南。由于担心受到英国潜艇的袭击,夜航的舰船都实施着严格的灯火管制,整个军舰就象一座浮动的岩礁,黑乎乎的,不见任何的光亮。

科维斯倒是满怀激动,在专门为长官准备的船舱中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干脆起身,叫上从上面给中东军**来的中东问题专家,维也纳大学的历史学教授卡斯菲尔德先生一起到客厅里聊天。

在整个战争期间,科维斯的第5集团军基本上没有什么表现的机会,一直在防备着塞尔维亚人,而且在战争初期还在伐列沃战役中被塞尔维亚军队打得大败。科维斯一直在找机会想挽回颜面和名誉,可是逐渐掌握了军权的皇储却始终对任何进攻塞尔维亚的作战计划都不感兴趣。

好不容易等到打败了意大利人,奥匈军队终于腾出手来开始全力对付塞尔维亚,但风头却被德国人抢去了,马肯森所指挥的巴尔干集团军成了主角,而科维斯和他的第5集团军在整个巴尔干战役期间,一直扮演着无足轻重的辅助角色。

作为奥匈主力集团军之一的第5集团军一直充当着守备部队,科维斯眼馋地看着博洛耶维奇、丹克尔、艾利-莫尔、奥芬贝格等人在东征西讨,不停地建立功勋,可是自己始终都得不到机会。

苍天不负有心人,这一次皇帝陛下在他的一再要求下,也许是对自己这几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表现的奖赏,终于同意把第5集团军派往中东战场,组成中东军团,同时还把帝国最精锐的第7集团军也划归到他的指挥之下。

现在,建功立业的时刻终于来了。

卡斯菲尔德教授是个又高又瘦的犹太人,今年五十多岁,一头灰白的头发,看上去似乎象早已经年过六十的老人。他穿着一身土黄色带暗格的西装,在嘴里叼着个烟斗,但并没有点着,跟在副官身后走进了房间。

“将军,您找我有事?”卡斯菲尔德问。

“哦,没什么事,想找您了解一下中东的情况,我们的军队已经开始在那里登岸了。”科维斯站起身来,和教授打着招呼,“您喝点什么?咖啡还是红茶?”

“红茶吧,再加点牛奶,犹太人还是很保守,不太适应咖啡。”卡斯菲尔德坐到了沙发上,用火柴把烟斗点着,吸了两口然后又说:“正好我一个人也闷得慌,想找人来聊天。我接到了政府的命令,派来来协调中东军团与当地人的关系,尤其是在当地的历史、地理、宗教和文化等方面。以供您在制订作战计划时作参考。”

“我最近确实对中东的历史很感兴趣。”科维斯示意副官去端一壶红茶和牛奶过来,随后对教授说道:“听说您是犹太人,黎凡特地区可以说是你们原来的故乡,不如就从这里说起好了,毕竟现在我们的士兵正在为它而流血战斗。”

“好吧,将军。”卡斯菲尔德清了清嗓子,把身体坐直了一些,然后说道:“说到黎凡特的历史,这得从犹太人的来历先说起,这些在《圣经》中都记得清清楚楚。”

科维斯点了点头,“嗯,我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基本上能把《旧约》完整地背下来。”

“很多犹太人都认为黎凡特地区是自己的故乡,其实不然。”卡斯菲尔德教授把烟斗从嘴上拿开,然后继续说道:“是腓尼基人最早在黎凡特海岸地区建立起了一个高度文明的古老国家,它的历史足有三千年以上,比现在欧洲的大多数民族的历史都要悠久。不过,腓尼基人所建立起来的各个城邦最终被罗马帝国的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率领的罗马大军所灭,腓尼基最终消亡。不过,腓尼基人所创造的拼音字母却流传了下来,逐渐演化成为如今的希伯莱字母,阿拉伯字母、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可以说正是由于腓尼基人所创造的拼音字母,才造就了如今以拼音文字为基础的西方文明,这绝不同于以象形文字为基础的古埃及文明和延续到今天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文明。”

副官把红茶和牛奶送了过来,卡斯菲尔德往红茶里加了奶,并放了一块白砂糖,用勺子慢慢搅拌着,“阿拉伯半岛的居民使用的语言分为闪语和含语两种,犹太人所使用的语言属于古老的闪族语言的一种。这种语言发源于两河流域,古代的巴比伦人所使用的语言也是闪族语。在腓尼基人强盛的时期,犹太人从两河流域迁徙而来,进入迦南,到达了黎凡特地区。当时黎凡特地区的迦南人把犹太人称作‘希伯莱人’,意思是‘从河那边来的人”。这条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实际上犹太人原来生活在两河流域,继承了早已失传了的两河文明。这是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和现在已经消失了的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相并列的四大古代文明。可惜古代的文明在野蛮人的侵蚀下,只有古老的东方文明被保存了下来。

按照《宗教的起源》里的说法,现在的基督教和伊兰教都起源于犹太人的宗教,《圣经》和《可兰经》里许多的内容是于犹太《圣经》里是相同的,不过到了后来,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伊兰教都开始排斥犹太教,这也许是出于宗教之间的恶性竞争。

在腓尼基人灭亡之后,随着马其顿帝国的衰落,犹太人在黎凡特地区建立了以耶路撒冷为都城的以色列国,在所罗门王时期,以色列国达到了鼎盛时期,几乎控制了整个小亚细亚半岛和埃及。但随着罗马帝国的兴起,以色列在反抗罗马帝国的过程中最终被毁灭,随后犹太人被驱逐出了黎凡特地区,散布了到北非和欧洲各地。这些在《旧约。出埃及记》中都有记载。现在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基本上都是阿拉伯人,这里面包括说闪族语和含族语的各民族,随着两种语言的不断融合,就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闪含语系。”

“嗯,嗯,我们在这里需要注意些什么?”科维斯说道。

“哦……”卡斯菲尔德往烟斗里又重新装上了烟丝,点着了又吸了几口,这才又继续说道:“主要是饮食方面要注意,不要在他们面前饮酒和吃猪肉。基督教有一段时期诽谤犹太人不吃猪肉的习惯,污蔑说犹太人的祖先是猴子和猪,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导。犹太人对于猪肉的禁忌是继承了腓尼基人的生活习惯,在远古时代由于为了避免人猪共患的传染病所造成的威胁,腓尼基人养成了不吃猪肉的习惯,犹太人也继承了他们的这一传统,实际上后来产生的伊斯。兰教也继承了这一传统。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一种生活习惯而已,只不过后来的宗教统治者们为了区分人群,特意地强调了这一点。”

“哦,我会让部队注意到了些的。”科维斯说道,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总归是件让人头疼的问题。

两人还要继续谈下去,不过担任警戒的“枪骑兵”号驱逐舰突然发出警报,可能是发现了英国潜艇,两艘驱逐舰在可疑的海域投放了深水炸弹,海面上顿时乱成了一团。

一三〇、埃及战记(四)

巴勒斯坦的伊姆布罗斯港外现在乱成了一锅粥,一波又一波的奥匈登陆艇冲上海岸,成百上千的陆战队士兵从登陆艇上跳下来,趟着齐腰深的海水,高举着武器,向着海滩发起着突击。炮弹在海滩上不停地爆炸,或是掀起冲天的水柱,或是扬起漫天的白沙。不时有人在爆炸中倒下,海岸工事里的英国机枪喷吐着火舌,子弹扫过水面,激起一连串的水花。蓝色的海面上,靠近海滩的地方一缕缕血丝在海面上浮动。

在港口的西北海域,几十艘军舰排列着单列纵队,用侧舷的舰炮压制着英国人的火力,岸上低矮的高地和山岩间蹿起一股股巨大的火团,泥土、木屑、岩石碎片和破碎的**、残缺的武器在硝烟中在半空中飞舞。

白色的沙滩上到处都是倒卧着的士兵和被击毁的车辆,有些在机枪与炮火短暂的间歇期内,爬起来迅速朝前冲几步,接着再次趴下,有些人自从趴下来后,就再也没有起来过。一辆冲上沙滩的陆战队轻型坦克一边吐着火舌,一边想要冲上前面的沙堤。可是沙堤太陡,坦克开足马力向前直冲,不知从什么地方飞来的几发炮弹在坦克四周爆炸,随着硝烟散去,坦克已经瘫在原地无法动弹了。

空中传来大口径炮弹特有的尖啸声,声音很响,这些炮弹划过天空,砸在了英军的阵地上。大地在颤抖,在一连串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英军的海岸阵地被弥漫的硝烟所笼罩。海岸附近敌人的炮火渐渐稀疏下来,在舰队毁灭性的炮击压制下,英军的反击火力迅速地减弱下来。

“冲啊!”

在战舰炮火的支援下,陆战队的官兵们开始向前冲锋,上岸的坦克和装甲车越来越多,开始突入敌人前沿的战壕。缺口被打开了,而且在不断地扩大。

以爱尔兰人为主所组成的英国兰开夏师要比由英格兰人组成的第11师顽强得多,向英军第1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