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1958-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对男人的认识之所以会出现偏差,是因为瓦莉娅认识的男人当中,谢洛夫算是一个异类,在对待女人的态度上完全不同于一般的苏联男人。而谢洛夫这种态度是从中国带过来的,对女人好本身就是应该的,没有理由。他也不觉得自己对女人太好有什么问题,就像是饿了要吃饭一样,纯属本能。

“到了基辅工作上有问题不要太着急,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可以找我!”在火车站站台上,谢洛夫抓紧最后的时间墨迹,“工作还是顺心最重要,要是干的不开心就回来!国家有我在做贡献,你在家给我做贡献就行了……”

被一顿灌输歪理邪说的瓦莉娅频频点头,就算是谢洛夫的话全部都不再理,女人仍然带着听话的态度听着,她知道这是谢洛夫爱她的表现。最后把瓦莉娅拥在怀中,愣了一下谢洛夫又把旁边的叶连娜也拉过来抱了一下,“我要出国了,你们两个安全,我什么都不怕……”

因为谢洛夫接了克格勃的任务去柏林坐镇,所以让叶连娜也跟着瓦莉娅去乌克兰,今天其实是来送两个人。

“去柏林要小心,身边多跟着几个内务警察!”瓦莉娅贴近谢洛夫的耳边道,“我怕美国人因为匈牙利的事情找你的麻烦……”

“只有我杀人,没人能杀我!”谢洛夫拍着女人的后背,看着已经快空空如也的站台催促道,“好了!上车吧,回到乌克兰没事去看看父母还有我们的女儿……”

一直到火车消失在视线中,像是雕塑一样的谢洛夫点燃一根香烟,转身道,“最近我很开心,通常在我开心的时候,总是有不开心的事情找我!今天晚上去柏林,算他们倒霉!”

像这种涉及国家层面对抗,根本就不存在电影上面的孤胆英雄,谢洛夫带着四司和十一司两个部门的一百多个人,其中包括翻译、内勤、外勤、警察和伪装专家。

从柏林下车的时候,接待谢洛夫一行人的队伍同样庞大,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家安全部的队伍已经等候在火车站,穿着浅灰色军服的德国同行站成一排,领头的人身材高大、一本正经的表情显得非常严肃。

“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三总局局长、尤里·叶菲莫维奇·谢洛夫、中将军衔!”谢洛夫难掩心中的震动,这是他头一次看见一个和自己同样年轻就已经是是中将军衔的人。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家安全部、对外情报总局局长,马库斯·沃尔夫,你好,谢洛夫同志,欢迎来到柏林!”马库斯·沃尔夫细长的眼睛略过一抹亮色,显然对谢洛夫非常好奇。

谢洛夫和沃尔夫的握手,代表着苏联克格勃和德国斯塔西将在这从的柏林危机中联手对敌。

第二十六章 德国斯塔西

斯塔西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家安全部缩写的音译,意义盖世太保、克格勃这类的词汇差不多。到了大柏林市才能感受到和苏联不一样的地方,在苏联就算是莫斯科这类的首都,也不可能见到这么多穿军服的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活动。

在苏联的时候谢洛夫就对这个民主德国的同行部门有所耳闻,斯塔西可以算是整个苏联集团当中,除了苏联克格勃之外最强大的情报机构。从规模上来看斯塔西自然是没有苏联克格勃这么强大的实力,但要知道克格勃所在的苏联人口是将近两亿,而民主德国人口只有一千多万,但从实力上说斯塔西的运行效率和工作态度还在克格勃之上。

马库斯·沃尔夫中将今年三十五岁,就算是在全世界横向对比,都可以算是年轻有为、位高权重,年纪轻轻的他已经是斯塔西排名前列的人物,像是埃里希?米尔克部长这种斯塔西的首脑,对马库斯·沃尔夫也赞赏有加。

从长相来说马库斯·沃尔夫,让谢洛夫感觉有些熟悉,尤其是细长的眼睛,想了半天谢洛夫终于回忆起来了,眼前的这个斯塔西的二号人物,和历史上第三帝国党卫军的二号人物莱因哈德·特里斯坦·欧根·海德里希非常相似,只是没有海德里希看起来这么坚毅,除了下巴有些大之外,穿着斯塔西军服的马库斯·沃尔夫简直就是海德里希再生一般。

犹太人要是来到民主德国可能会非常奇怪,因为现在的人民军军服和二战时期的德国国防军军服基本是一致的,从装束和来讲,民主德国可能保留了更多的普鲁士的传统,而不是对面的联邦德国。

苏联和美国在面对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时候,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策略,具体到两国的军队上面,苏联在民主德国的武器装备上采取了限制、而美国人更加聪明从全民教育上面下手,出手抹掉了德国一直以来的尚武精神。苏联阉割掉了东德人民军的武器、美国则阉割掉了西德国防军的灵魂,几十年后的德国国防军已经完全丢到了本国的军事传统,以肥胖率闻名北约,军事演习中输给意大利被传为笑柄……

但谢洛夫不得不承认,美国可是调教高手,这种无声的渗透和控制,比苏联这种硬碰硬的暴力压制要厉害的多,也更具欺骗性。苏联和美国的差别就在每个东德的民众都知道斯塔西在监视自己的人民,也知道幕后的主使者就是苏联人。而西德的民众不知道美国也在干着同样的事情,几十年后被美国中情局监控的德国总理一样装聋作哑对被监控不做评论。

不过话说回来,默克尔现在应该在民主德国的哪个幼儿园呢吧?

“苏联输了,自然什么样的脏水都能往上泼!斯大林同志说过胜利者不受任何指责,果然好有道理!”一列庞大的车队从柏林火车站奔向东郊利希滕贝格区,德国国家安全部总部就在那里,谢洛夫首相将要和自己的德国同行了解一下现在的形势。

进入大楼中,苏联代表团被引领到会议室当中,现在的德国国家安全部部长埃里希?米尔克已经等候在那里了,现年五十二岁的埃里希?米尔克控制着苏联集团中第二大的情报机构,也是最有效率的机构。

在这座总部大楼中,来往的德国安全人员行色匆匆,并不因为突然来了苏联人而惊异,可以说苏联代表团的到来完全被无视了,没有让这些人的脚步延缓哪怕一秒。

“我有一种感觉,你们的组织形式虽然是按照克格勃的经验组织起来,但好像在运行的过程中比我们克格勃还要专业的多!”处在克格勃的谢洛夫向来自傲的,他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的情报机构能和自己的部门相提并论,美国的中情局不行、英国的军情六处不行、法国的军情七局也不行,这还是他头一次觉得有一个国家的情报机构比克格勃还要厉害。

这对一直认为克格勃无所不能的谢洛夫而言,难度简直堪比承认君士坦丁堡是土耳其的一部分,非常凑巧的是,他并不知道德国斯塔西的标语就是,我们无处不在……

“谢洛夫同志谦虚了,我们还没有克格勃的同志厉害!”马库斯·沃尔夫呵呵笑道。

“欢迎苏联同志们来到柏林做客,目前我们所要面对的事情,还是西柏林的问题!”德国国家安全部部长埃里希?米尔克,对谢洛夫的到来表示欢迎便开始介绍现在的局势。

“当年斯大林同志就不应该在柏林的问题上让步!”谢洛夫说的不是第一次柏林危机,而不是刚开始占领柏林后,就不应该同意划分成四国占领区,结果现在造就出来了一个生长在民主德国的毒瘤。

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关闭了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边境起,只有东西柏林边界仍然开放。大批民主德国公民经西柏林前往联邦德国及其他西方国家,造成大量技术人才和劳动力的严重外流。人力资源的流失带给民主德国的直接损失约为70亿至90亿美元,年轻劳动力的流失造成民主德国教育投资造成了很大损失,教授和其他知识分子的流失为民主德国的经济建设增加了困难。

“人员外逃是现在德国遇到的最大问题,这种人员的流失造成了现在我们国家的人才失血!”国家安全部部长埃里希?米尔克十分烦躁的说道,“西柏林的帝国主义在推波助澜,每年都有几十万从德国消失……”

谢洛夫撑着脑袋听完说道,“最不要脸的就是明明是因为更好的生活条件逃亡到西德去,却还要美其名曰奔向自由!嫌贫爱富就直说好了,明明嫌弃自己的祖国穷,追求更好的生活逃到西德,却还要说什么理想、什么理念!但从说理想这方面,我实在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哪个理想比共产主义更加吸引人……”

“我们要想办法遏制住人员外逃!”埃里希?米尔克婉转的提醒着谢洛夫问题根源。

“我明天要去一趟西柏林,不仔细看看对手,怎么知道弱点在哪里呢?”谢洛夫挂着淡然的笑容,他还真的想知道这块民主德国内部的飞地是怎么运作的。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lt;/a&;gt;&;lt;a&;gt;手机用户请到阅读。&;lt;/a&;gt;

第二十七章 不只是修道墙

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没有任何的书面资料比自己眼睛看到的最为实际。眼睛虽然不能保证看到的东西都是对的,但却可以作为直接证据记录在自己的脑子里,任何案件中人证都是最为重要的证据。

西柏林人口一百二十万,占据大柏林市区的一半多,市区面积是整个大柏林的百分之六十二,西柏林在联邦德国有一个代表团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但并没有选举权。有自己的市政府,但要在美英法三国占领军的监督之下。

“这条马路的对面就是西柏林的范围了?”谢洛夫看到对面的街道上有了警示牌,而且双方的士兵在遥遥相对,不说是剑拔弩张却有没有一点温情。

“是的,谢洛夫同志,三国占领区的西柏林使用西德的货币,美元也可以作为货币使用!”说话的人是谢洛夫的同志,德国斯塔西技术监察处处长阿达尔贝特。不过这个人的真正身份是克格勃第一总局顾问部驻东德调查员,国籍是苏联,但却是苏联国内的少数民族,伏尔加德意志人。

“是么?这可真是一个要命的事情!”谢洛夫看向对面的眼神明灭不定,任何明面上的对抗都是可以防备的,但这种看不见的渗透才最可怕。这个身处在民主德国境内的西柏林在谢洛夫眼中就是一个毒瘤,吸取着民主德国乃至东欧的营养,时间长越越会造成东欧各国的营养不良。

目前柏林墙还不存在,没有东西能阻挡谢洛夫看向对面的视线,不远处的挂着美英法三国国旗的车子时隐时现,这也非常正常,最近的柏林危机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三国希望可以让自己的军队保留可以在整个柏林巡逻的权利。

“今天我仔细看看环绕西柏林的哨所,对了,巡逻的是人民军还是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坐在轿车后面等待出发的谢洛夫问道。

“是内务部下属的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阿达尔贝特示意前面的司机开车,一边介绍道,“就算是日夜巡逻,仍然不能组织东德民众外逃,这让我们在面对对面的时候十分难堪……”

“谁让美国人有钱呢,这也没有办法,谁让二战的主战场是在欧洲呢?美国死亡四十万军人就赢得了世界大战,连阿塞拜疆都比美国付出的伤亡要高!如果讲道理的话,铁幕演说就不应该出现!现在因为柏林危机祖国天天被那几个喉舌骂,那群塞满了大便的脑袋就不会想想,到底是谁无视了苏联的要求迫不及待的成立了联邦德国?我们防卫性的成立了民主德国,就变成了无视德国人民的感情了?”谢洛夫带着戏谑的口吻说了这些话,“真要讲道理的话,我们和美国人的关系就不会这样了!所以这次我就不是来讲道理的……”

谢洛夫用了三天的时间走遍了所有的检查站,身后不但跟着从国内带着的克格勃成员,还有苏联红军驻德国的西方集群中的军事参谋,毕竟自己不是专业军人,还需要这些专业人才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西柏林辖区之内有两座水库,是施普雷河和哈维尔河流过被堤坝拦截而成!”跟在谢洛夫身后的红军参谋拿着高倍望远镜说道,“两座水库足够供应西柏林的百万人口饮用!”

“现在整个柏林的下水道和电力还是一体的么?”谢洛夫意有所指的问道。

“是的,毕竟是一个整体的城市,我们也没有和美英法三国进行分割!”谢洛夫的问题得到了西方集群参谋们的肯定回答道。

这样啊!谢洛夫带着捉摸不定的微笑道,“好了,今天的检查就到这里!我也要回到驻地想想办法,谢谢红军同志们今天陪着我无所事事的闲逛一天……”

这几天的检查不是毫无成果,谢洛夫见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那就是一些地方堆砌着为数不少的建筑材料,包括砖石、钢筋和铁丝网!这表明谢洛夫的德国同行们背着苏联在做一些准备,只要局势发展到苏联坐不住的时候,民主德国等待苏联点头认可,历史上的柏林墙就能在短短时间内迅速建成。

事实历史上赫鲁晓夫对柏林墙的迅速建成也大感意外,完成这么大一个工程却只需要这么短的时间,说明了民主德国在这方面已经早有准备了。

谢洛夫对这件事情的发展持冷眼旁观的态度,人家德国人自己都能下得起这个决心,他一个没有利害关系的苏联人,自然更加无所谓。搞不好还要推波助澜一下,谢洛夫来到柏林可不仅仅如果当一次包工头子,如果是过来修墙那是个人都能做,他只需要提一个建议就行了,根本不需要亲自过来。

人的需要无非是衣食住行,冷战之所以苏联处在比较吃力的位置,就是因为二战刚刚结束苏联远远没有恢复到战前的实力,本土没有被打击到的美国就逼迫苏联在处在劣势的情况下不得不应战,连个发展经济的时间都没有还要维持对抗的局势。连作为社会主义老大哥的苏联都是边发展边迎战,更何况自己这边一水在二战中遭到重创的兄弟国家。

具体到柏林这边的局势,财大气粗的美国用过马歇尔计划扶持了这些国家恢复,让那些本来基础就比东欧强得多的国家迅速恢复,造成了和苏联这边对比的反差。

后来的冷战结果,往往有人用资本主义战胜社会主义来说事,却无视这场争斗从刚开始就是不公平的,结果也不是资本主义战胜社会主义,而是一群本来就是帝国主义列强的国家战胜了一个勉强不算是穷国的苏联和一群穷国。

当天晚上谢洛夫的桌子上就出现了柏林的电路网络图和城市下水道网络图,柏林年降雨统计图、以及柏林周边的河道地图,“修一道墙太简单了,我要让西柏林成为一个死城,成为一个让对方失血的据点,想要继续占领必须要付出现在几倍的代价……”

西柏林就像是一个民主德国境内一个不应该出现的东西,可以用一个建筑规划区的钉子户比喻,谢洛夫要做的事情,就是断水断电、让流过柏林的两条河改道、重新规划柏林的电路网、重建地下水道,而不仅仅是修道墙。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二十八章 西柏林之行

“局长,还在看图纸啊?要不要休息一下!”卢卡妮扭着水蛇腰一步一步的走到谢洛夫的旁边,轻轻地调好的咖啡放在桌子上,旁边的大柏林地图上被谢洛夫标注了很多节点,在这张一比五千的地图上,这些节点好像是一直八爪鱼牢牢地将西柏林笼罩在其中。¥℉頂點小說,

“卢卡妮,一个人的基本需求是什么?”长时间对着地图的谢洛夫,将卢卡妮拥在怀中闭着眼睛闻着发香问道,“或者说一个人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