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1958-第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里斯托夫是苏联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和俄罗斯联邦局的副主席。从级别上来看是在苏维埃当中仅次于勃列日涅夫的存在。苏维埃的二把手。阿里斯托夫之所以成为苏联的领导人,还要从几年前的马林科夫集团失败说起,当时在马林科夫集团失败之后,阿里斯托夫和科兹洛夫、福尔采娃等人被赫鲁晓夫看重,进入中央主席团代替了马林科夫、莫洛托夫的位置。

遭遇马林科夫集团逼宫的赫鲁晓夫,他起用了大量新人和老人。当年一年内他提拔了七位高级书记,依次是阿里斯托夫、勃列日涅夫、别利亚耶夫、库西宁、基里琴科、伊格纳托夫和穆希特季诺夫。

不过和科兹洛夫很快被赫鲁晓夫扶正成第二书记不同,阿里斯托夫、伊格纳托夫、福尔采娃、穆希丁诺夫未留任,后来又失去了中央主席团的委员职务,同时变成了后补委员,福尔采娃虽然失落但没什么举动,但阿里斯托夫显然有些不甘心。

“好像历史上阿里斯托夫在赫鲁晓夫下台的时候出了不少力!”放下电话的谢洛夫自语道,这也不是不能留了解,当今的苏联和斯大林时代没什么不同,只不过是赫鲁晓夫代替了斯大林的位置,从权威上面来讲赫鲁晓夫不次于斯大林,但他没有斯大林那种存在一天,就没有人敢升起反对心思的气场。

这可能也和赫鲁晓夫降低了斗争的强度有关,在这种情况下似乎有些人心中升起了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没错,是挺不切实际的。实际上以赫鲁晓夫目前的权威,政变是非常困难的,别说阿里斯托夫自己一个人,就算是在多几个政变的支持者,也必将遭到可耻的失败。

“看来是对自己书记处高级书记和中央主席团委员被解职有点牢骚!”其实说来说去,还是屁股不稳才对赫鲁晓夫不满的,赫鲁晓夫如果用勃列日涅夫那种办法,估计也就不会有反对者,问题还是在赫鲁晓夫调动干部太频繁上面。

这个问题如果是刚刚开始发酵的话,谢洛夫摆弄着手中的钢笔思考片刻,最终嘴角扯出一丝笑容,“我先布好局,看看对赫鲁晓夫不满的干部到底有多少?”

如果赫鲁晓夫马上下台,接班人肯定不是自己,甚至不是谢列平,有资格已经占据好位置的只有三个人,就是勃列日涅夫、柯西金和波德戈尔内。所以别说阿里斯托夫自己,就算是多几个人政变,谢洛夫也要把他们都干了,说不定赫鲁晓夫还会提拔自己。

整个决策并不难做出,现在谢洛夫所需要的就是调动一下力量看着阿里斯托夫,看看他到底只是自己发些牢骚,还是真的准备付诸于行动。谢洛夫当然希望是后者,他的大刀已经饥渴难耐了,什么功劳都没有挫败政变更大,如果用这些人的人头换战功,都不能想象有多大的收获在等着自己。

这件事不能和别人商量,不论是伊特瓦索夫还是萨哈托夫斯基都不行,一定找信得过的人,“当特别调查部伊特杨斯基少将来一下,就这样!”拿起电话的谢洛夫让接线员把特别调查部部长找来,特别调查部也是克格勃的总局级别单位,和行动执行部、技术管理总局一样属于几个特别单位其中之一,伊特杨斯基少将是特别调查部部长。

特别调查部成员的专业素养,一点都不次于第一总局的驻外特工,在某些方面还更强一点。特别调查部和行动执行部工作区分没这么明确,只不过行动执行部是单纯的杀人,而特别调查部在国内执行任务的时候通常不杀人,有时候行动执行部人手不够的时候,特别调查部也会出国帮忙。放下电话的谢洛夫继续在看黑档、黑档和普通档案对应,里面的人都是在克格勃监控范围内的问题人员,刑事犯罪者、有亲西方思想的人,还有暂时无法判断,但建议小心使用的干部名单,戈地图的档案就被谢洛夫复制了一份在黑档当中,只要有人提拔戈地图到更高的位置,档案自动触发。

“第一书记对干部的想法非常看重,一些风言风语的存在总归属不好的,你有没有问题?”翘着二郎腿的谢洛夫看着自己面前的伊特杨斯基少将询问道。

“只要主席决定了,我马上让人布控,要观察多长时间呢?”既然克格勃主席都没有问题,那作为一个执行者伊特杨斯基少将就更没有问题了,这不过是工作的一部分。伊特杨斯基少将这种想法和谢洛夫当年不断捅娄子却根本不在乎一样,反正自己只是执行命令,出了事情作为执行者不应该受到处罚。

“时间不定,这都是工作的一部分,感觉没问题的时候自然会让你们撤退。”谢洛夫叹了一口气,他现在也到了给别人擦屁股的时候了,算是稍微的理解了谢列平当时的心情。

“对了,把古巴的事情注意一下!”谢洛夫猛然想起这件事,特别调查部在海外还有一部分训练反美游击队的任务,只不过特别调查部的活动区域很集中,全部集中在拉美地区,其他地区这种工作不归特别调查部管理。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特别调查部更加专业一些,在渗透作战方面比第一总局专业。拉美那边美国势力太强,克格勃主要是去捣乱的,希望不会让第一总局投入过大,所以才交给了特别调查部。

等伊特杨斯基少将离开之后,时间不长谢尔瓦诺夫进来递过来一张废纸,谢洛夫嘴角艰难的抽动一下,让谢尔瓦诺夫出去,拉开了身边的抽屉,把高分辨度放大镜戴在眼睛上。

“这是什么技术,不愧是老牌帝国主义,朕的哈勃都有点看不清!”一边嘟哝着一边调整倍数,过了一会谢洛夫才把上面的文字都记住,然后点火。

和谢洛夫通信的人,大名鼎鼎剑桥五杰之一的安东尼?布兰特。两人头一次书信来往的时候,谢洛夫已经准备卸任对外情报司司长,在偶然的情况下摸到了剑桥五杰的线索。随后谢洛夫分别和五杰剩下的人建立联系,同时切断了其他克格勃和剑桥五杰的联系,调离了不少在其中接触的人,为的就是保护他们。

克格勃培养间谍的计划真是高明。他们选择在脑力激荡的三十年代将目光投向青年才俊荟萃的剑桥,但又不要公开的**员和工人阶级子弟,因为这些人容易引起政府怀疑,还没有希望进入一向被中上阶层子弟把持的外交部和情报部门等核心体制。他们还很有耐心,培养新人如同酿酒,肯花十年甚至几十年时间等待新酒变成陈酿佳酿。后来的剧情现已广为人知:剑桥毕业后,四人或进入BBC,或进入外交部和军情五处六处,源源不断地向斯大林及其后的苏联领袖提供情报,直接影响了二战进程、冷战战略和原子弹计划,直至五一年伯吉斯和麦克莱恩暴露逃亡苏联。

布兰特身世显赫,其母亲是斯特拉思莫尔伯爵的妹妹,换句话说,布兰特是英国皇家第四代曾孙。布兰特作为剑桥大学学生代表团成员访问苏联,参观了莫斯科和列宁格勒,苏联的发展对他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布兰特回到英国之后,为媒体写稿,歌颂和赞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写出了探索性文章《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受到艺术界的重视。他曾在一所艺术研究院担任主任和教授,他不仅桃李天下,且著作等身。

克格勃最近几年基本上不在主动和剑桥五杰联系,为的就是保护他们,但这次谢洛夫不得不重新和五杰之一的安东尼?布兰特联系,就是为了帮一把伊丽莎白泰勒。安东尼?布兰特是正经的皇亲国戚、有爵位在身,最重要的是他在英国的艺术圈当中非常有威望,这是其他苏联发展的间谍不能比拟的,这对截断好莱坞的计划颇有帮助。

“尊敬的安东尼,你的朋友现在需要你的帮助,众所周知美国的文化霸权十分稳固,所以我们的出击方向必须是影视界,为了**不在被妖魔化,我们采取了某些动作!”谢洛夫拿起笔在信件上刷刷落笔,隐晦的介绍了一些动作的目的。最后用真挚的口气请求安东尼?布兰特帮助。

对于剑桥五杰这些人,谈钱是没有用的,他们都是真正的**者,希望苏联成功的发展出来克服现在毛病的的生活模式,所以还是多谈谈主义,聊聊国际情感比较好。在酬劳反而会让他们不满。(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三章 皇亲国戚

“谢尔瓦诺夫,用七种以上密码进行随机组合,让我们在英国的同志接收,抹掉痕迹之后把信件放在预定地点,有人会自己去取的!”谢洛夫把谢尔瓦索夫找进来郑重的说道。

剑桥五杰这种间谍暴漏一个都是莫大的损失,他们给苏联带来的好处早已经不是金钱能够衡量的,如果这些人想要钱的话,谢洛夫一亿都愿意给,目前在苏联的剑桥五杰之二的伯吉斯和麦克莱,在克格勃的照顾下几乎忘记了金钱的概念,两个人所有的需要都用钱,只要两个人开口,克格勃都会为他们做到。

剑桥五杰并不是指五个人,之所以有这种说法是因为最终暴漏出来四个,而第五个没有人知道是谁,实际上剑桥五杰各自的交际圈严格来算,很多人都算是为苏联服务的间谍。这个圈子还有凯恩斯、斯特拉奇、福斯特、戴斯门德?麦卡锡、撒克逊?斯德尼…特纳等人。这些人的格言是“如果我需要在背叛我的国家和背叛我的朋友之间选择,我希望我有勇气背叛我的国家”

谢洛夫根本就不想要动用这些人当中的任何一个人,但安东尼?布兰特贵族身份和在艺术领域的影响力,才能让伊丽莎白泰勒真正进入到伦敦的上流社会。上流社会可不仅仅是影后的身份就进得去的,英国在这方面还是比美国要保守一些。

今天后在家中的安东尼?布兰特拆开了谢洛夫的信,虽然上面没有具体的说什么,但安东尼?布兰特还是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我的朋友,如果你拒绝我的求助,我不会强迫你帮助我!”安东尼?布兰特喃喃自语,安东尼?布兰特还是伊丽莎白女王的艺术顾问,他有着最为光辉的背景,完全可以不用继续为苏联工作,谢洛夫在和他取得联系之后也很多次表明,双方只是朋友间的友谊,只要觉得自己有风险,可以拒绝克格勃任何的命令。

安东尼?布兰特此时的局面不能说好,他自己也能感受到被怀疑。不过却没有历史上这么严重,因为相关清除痕迹的工作第一总局一直在做,想了半天安东尼?布兰特站起来,取出了自己大学时候照片,上面有很多自己的朋友,还包括已经流亡苏联的伯吉斯和麦克莱,定定的看着照片上面的人,安东尼?布兰特一只手深情的抚摸着照片,在空荡荡的卧室轻声道,“为了我的朋友我可以背叛祖国,为了我们年少时候的理想,我绝不回头……”

当伊丽莎白泰勒和自己返回欧洲的好莱坞朋友聚会的时候,公寓外面一辆漂亮的马车停留在门口,一身得体西装的安东尼?布兰特拄着文明棍,有礼貌的敲门,进入了公寓当中。

安东尼?布兰特的到来让伊丽莎白泰勒倍感惊讶,回到伦敦之后她就邀请过很多英国影视界和艺术界的大师,但后者很少露面,没想到今天竟然安东尼?布兰特会上门。

“伊丽莎白泰勒小姐,能在美国成为影后并不容易,你已经算是非常成功了,其实完全可以不必回来打拼!”安东尼?布兰特坐下之后含笑说道,已经五十岁的安东尼?布兰特举手投足之间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之一,大英帝国一些特质在他的身上表现的分外明显,出身普通阶层的伊丽莎白泰勒以前非常讨厌这种守旧的贵族气质,但现在不同了,她希望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

“美国目前不知道出了什么原因,对文化界的压制突然加强了,我觉得其实在艺术上的自由远远没有欧洲要开放!”伊丽莎白泰勒拿出影后的演技,说了一下最近美国的情况。从表面上看完全无懈可击。

但安东尼?布兰特是什么人?在克格勃那里安东尼?布兰特他们这批人受到的信任程度远远不是伊丽莎白泰勒可以相比,不要说他知道这个女人也是间谍了。反过来伊丽莎白泰勒却不知道眼前女王的艺术顾问也为克格勃工作。因为就算是脑洞最大的人也不能想象皇亲国戚是坚定的*者,何况伊丽莎白泰勒脑子里面完全没有理想这个概念。

“哦,这么看来其实英国可以在文化上发挥一下我们的优势,这样建立我们自己的文化产业,维持住我们大英帝国的影响力,也是不错的事情!”安东尼?布兰特漠视着眼前的女人演戏也不说破,顺着话接着往下说道,“维持影响力不一定是用武力,也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工作来进行,这种叫做软实力!”

为了让安东尼?布兰特拜托被暗中怀疑的状态,谢洛夫想了半天对策,最终拿出了他一直不屑一顾的软实力论调,在这个年代软实力的论调简直就是为了英国这个在持续衰落的前世界霸主量身定做的。

为此还专门把软实力是什么东西写出来,给安东尼?布兰特进行参考。其中还加上了很多的注解,比如英语文化圈的优势,和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特殊关系等等。

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软实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内容:一是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三是外交政策的道义和正当性。四是处理国家间关系时的亲和力。五是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吸引力。六是对国际规范、国际标准和国际机制的导向、制定和控制能力。七是国际舆论对一国国际形象的赞赏和认可程度。

这种东西谢洛夫完全不相信,他还是比较看重军事和经济这种硬实力,软实力其实就是硬实力不足所以出现的安慰论调,本质上说就是没实力。如果克格勃主席完全为苏联的考虑的话,绝对不会让这种论调在苏联流传,但英国就不一样了,持续衰落的英国需要心灵鸡汤,谢洛夫可知道软实力这种论调的欺骗性,所以本着国际主义精神,拿出来给安东尼?布兰特,让他安慰安慰英国人民。

安东尼?布兰特几乎同时接到了关于软实力想法的介绍,读了之后觉得很不错,一旦取得轰动自己就可以轻松摆脱现在的嫌疑,没准还可以成为在文化大师的领域上更进一步。

软实力和伊丽莎白泰勒看起来是两件事,可安东尼?布兰特仔细想了之后,对莫斯科的新任克格勃主席十分欣赏,没错,是欣赏不是佩服,因为他和谢洛夫的关系是平等的朋友关系。软实力论将成为伊丽莎白泰勒动作的支撑理论,加上安东尼?布兰特的摇旗呐喊就是在完美不过的理论支持。在欧洲形成美国和苏联都对文化进行压制的共同认识,好莱坞也就不具备吸引力了,按照谢洛夫的说法,好莱坞那时候只是美国人自己的电影,不再具备文化侵略性。

在这座公寓内安东尼?布兰特和伊丽莎白泰勒进行了详谈,最后都十分满意对方的想法,只不过比起安东尼?布兰特的知根知底,伊丽莎白泰勒完全被蒙在鼓里,还觉得自己运气很好。

“那个傻女人还以为自己藏的很严密?哼!”做在轿车中的谢洛夫直勾勾的看着外面不断倒退的景色,时间不长轿车停下,下车站在了一座学校面前。

随后另外一辆轿车停下,谢洛夫就满腻歪了,就看见人模狗样的季库诺夫施施然的下车,走到谢洛夫的身边道,“尤里,似乎对我的到来,你不是很高兴!”

“你这个油老虎过来干什么?里面都是一些第三世界的学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