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1958-第2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个充满了武装冲突的世纪。身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莫斯科对派专业人员介入地区纷争兴趣浓厚。于是,从五羊城外的黄埔军校,到伊比利亚半岛,再到东南亚热带雨林深处,人们往往在不经意间发现一群行事神秘、说话却颇有分量的特殊角色,无论功绩大小,“苏联军事顾问”的名号曾令他们自豪。

谢洛夫和国防部商议之后,两个部门派出了一直庞大的苏联顾问团,人数足有六千人,涉及到陆海空三军和边防军,这个建议几乎瞬间就打动了国防部。苏联本身就有派出顾问团干涉作战的传统,这个建议可以说是正中下怀。

“汉达亚尼部长,我们的国家安全总政委同志,让我带来属于朋友的亲切问候。”阿尔希波夫上校到达内务部之后,如愿的见到了这个已经是印尼巨头的内务部部长。

“谢洛夫大将客气了,也带我对他进行问候,我们的友谊会一直持续下去。”汉达亚尼哈哈大笑道,这次邀请苏联派出军事顾问是他主导的。而且经过了苏加诺总统的同意,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同意,这不是苏加诺总统对苏联多么放心,而是没有选择。再者苏加诺总统也希望苏联的力量进来,平衡一下中国的影响力。片面亲近一个国家总是不好的,他希望苏联和中国的影响力比较平衡。

“谢谢!”阿尔希波夫上校点点头,详细的介绍了苏联军事顾问团的情况。谢洛夫和国防部商量,以中亚地区的军人组成军事顾问团。派少数民族士兵出国担任这个工作,这当然是希望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的慢一些,再者就是希望苏联的民族比例均衡一些,效果还是很显著的,埃及的苏联顾问士兵年年都有不少人领苏侨证。

当然在汉达亚尼面前,这就是另外一套说辞了,“为了防止因为个人习惯不同的因素,苏联顾问和印尼的士兵以及民众引起冲突,所以苏联才从国内寻找习惯差不多的民族作为顾问的成员,他们以前也是信仰和平教的,各种习惯应该和印尼差不多。”

汉达亚尼表示谢洛夫已经为印尼想到了一切,并且再三感谢苏联朋友的帮助。苏联军事顾问到达当地的第一项工作,往往是花很大精力说服该国领导人严明军纪、加强指挥。不过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也逐渐对这些国家多少年来形成的散漫传统睁一眼闭一眼了。

阿尔希波夫上校也知道这一点,下面便详细的为汉达亚尼介绍了军纪方面的职责,“我是克格勃方面的驻军代表,当然苏联顾问团其实有自己的军法机构。我和军事管理总局的搭档主要是和红军的军法机构明确责任,他们防止顾问团的成员违反军纪,而我们防止他们违反军纪,如果出现这种事情,谢洛夫主席的意思是让印尼内务部自己处理。原则上我们提倡恋爱自由,但还要遏制犯罪,这点我们愿意和印尼内务部的同志们一起监督……”

随后的几天中,苏联的顾问团队陆续在雅加达登陆,受到了印尼总统苏加诺的热烈欢迎。军事顾问团受命于苏联总参谋部,军事顾问团团长是伊瓦什科中将。苏加诺总统在**宫广场还检阅了援印的军事顾问团,并给予了苏联这种举动高度评价。

苏联军事力量出现在印尼的消息并非秘密,美国在印尼的情报网络虽然遭受到了重创,但架不住苏联毫不掩饰的登陆,就算是一头猪也知道苏联的军事力量进入了印尼。总统林登约翰逊和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和新任的中央情报局局长理查德?赫尔姆斯,进行了商谈,对苏联军事力量进入印尼采取了磋商。

理查德?赫尔姆斯是中情局第一个从秘密特工提拔起来的、由内部产生的内行局长。在这几年来克格勃总是把美国情报机构按在地上摩擦之后,林登约翰逊总统觉得,应该和苏联的克格勃主席一样,找一个从情报组织成长起来的人来领导中央情报局。

“失去了印尼,让我们的东南亚战略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林登约翰逊苦笑道,肯尼迪总统所说的多米诺骨牌理论是美国在东南亚溃败的最差结果。但没有一个美国高层希望那种局面成为现实,从地图上就知道印尼几乎占据了整个东南亚的一半面积。地位是最重要的,整个国家如果亲苏,南下可以和澳大利亚对峙,西进可以压制马来西亚。

因为印尼**的实力越来越强,中央情报局冒险在印尼策划了政变,但最终被苏联的那个国家安全总政委教做人,也导致了中央情报局上任局长的下台。

“这样我们更加要遏制北越的进攻,如果在失去了印尼之后再失去了南越,那北越的南下道路也会打开,到时候北越和印尼会把包在中间的马来西亚轻而易举的消灭掉。我们就失去了整个东南亚。”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立场强硬的说道。

本来在进行战争一年多之后,美国的反战力量应该处在比较膨胀的地步。但因为印尼加入苏联集团的消息传来,让美国一直宣传的失去东南亚不在是个假设,而是成了一个真可能出现的结果,所以美国主战力量话语权增大,两党也在越南战争的立场上保持一致,继续扩大对越南战争的投入,同时以马来西亚作为后备基地,支援在越南战场上的美国部队。所以投入的部队不仅没有缩减,而且还增加了在马来西亚的八万美军,军费开支再次增加。

“但我们不能攻击印尼,印尼的基本力量可比北越强大太多了。人口过亿,现在还十分反美,如果我们进攻印尼,可能需要一只超过五十万的力量才能成型,准备时间甚至比登陆越南还要长。”中央情报局局长理查德?赫尔姆斯十分为难的道,“这样我们要支持两个战场的百万美军进行作战,对我们的经济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印尼的重要性就在于此,中央情报局局长理查德?赫尔姆斯不知道,美国现在的处境,可以用一个通俗的语言来形容,那就是一步赶不上就步步赶不上。从这点上来说多米诺骨牌理论是成立的,一旦苏联集团增强了实力,美国就会首先感受到压力。这和两个国家隔了一个大洋没关系,现代社会已经不能用大航海时代的地理来套政治。

“苏联的军事顾问进驻了印尼又怎么样,他们敢进攻我们在马来西亚的部队?我们的部队人数足有八万人,他们的所谓顾问还不到一万人。”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不以为然,他的想法非常有道理,但反过来说美国也不敢主动进攻有苏联力量的印尼。美国和苏联一直在避免和对方爆发正式冲突,否则朝鲜战争的时候就干起来了,根本不用等到今天。

“如果保持这种冷对抗,或者是马来西亚和印尼的边界渗透作战,就没有问题。我们和苏联绝对不能有军事冲突。”林登约翰逊有些疲惫的说道。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和理查德?赫尔姆斯都点点头,他们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当然自由国度的报纸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更何况这是对主战力量的一个鼓舞,于是详细的有大版面报道苏联军事顾问团进入印尼的消息,以此来表明美国进入越南战场的正确性,同时抨击苏联的政策,警告苏联在这个时候派出军事力量进入东南亚,有擦枪走火的危险,希望苏联政府和人民不要错误的估计美国的军事力量。

“哦,上报纸了?这就说明美国对我们军事顾问团进入印尼的态度,仅限于嘴炮。”在自己的部下们面前,谢洛夫摊开双手做出一个无奈的样子道,“下一个阶段对马来西亚进行小规模的骚扰,看看美国是否加大在马来西亚的兵力,如果没有,我们可以在试探一下美国的底线。”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现实,胜者全拿败者闭嘴,谢洛夫秉承着顺风笑嘻嘻、逆风你麻痹的传统,使劲撩拨美国人,反正印尼在苏联的手里,如果美国人不服,完全可以进攻印尼嘛!十万人不够就派一百万,没人拦着你。只是不知道美国的国际声誉和经济能不能扛得住……(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二章 三驾马车

“从现在开始对优秀士兵和军官进行选拔,三个月后组建驻苏丹的军事顾问团,当然仍然从高加索和中亚地区进行选拔,我们毕竟要照顾所在国人民的情感,减少冲突。”谢洛夫这话说的那叫一个大义凛然,绝口不提自己是希望国内的少数民族人口少一点,恨不得赶紧把积压的苏侨证发出去。

当然这个世界上就不缺乏捧卵子过河的人,自己周围的这些局长全部郑重的点点头,好像从自己的主席话中领悟到了人生真谛一般,那种心悦诚服的样子,绝对不输给自己睡的两个影后,要不说为什么是里根觉得苏联没这么强大,一定要挑起军备竞赛呢。人家就是一个演员,当然能看出来同为演员的苏联干部。

“当然因为是在非洲嘛?我们就从国内的二线部队里面挑选一些军官就行了,非洲那个地方,也不需要我们费心费力的去提高军事实力,就算我们费心了,估计也没什么效果。”谢洛夫对待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态度,简单来说就是看菜下碟。显然非洲不是他考虑的范围之内,苏丹的士兵不要说和苏联的盟国相比了,只要能达到叙利亚的水平在非洲都是地区一霸,毕竟非洲的基础条件也就是那样,你不能指望黑叔叔突然智慧加一……

苏联的军事顾问团一般情况下是帮助友好国家建设军队,但这绝不包括撒哈拉以南的黑非洲国家,苏联的军事顾问团在非洲帮助所在国建设军队、完全纪律只是副业。同样情况下,扶贫工作占据了苏联军事顾问的大部分时间。

对苏军总参谋部来说,很多任务比打仗还紧迫。有一年,埃塞俄比亚发生严重旱灾,整整一个省的居民面临死亡,埃政府向克里姆林宫紧急求助。莫斯科应邀派出军队医院,通过海上和空中运输装备、食品和专业人员。

再比如,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人民需要帮助。该国位于两个火山喷发形成的岛屿上,地处赤道非洲以西二百公里,人口只有十来万。由于军队规模小得可以忽略不计,欧洲、亚洲甚至美洲许多国家的远洋渔船,肆无忌惮地抢夺该国百姓赖以生存的渔业资源,势单力薄的当地政府只能问计于莫斯科。

苏联并没有足够力量保卫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动用舰艇护渔的政治障碍也太多。好在苏联的技术储备足够雄厚,一个替代方案很快出炉:在岛上建立无线电雷达导航站,这样就可以发现和识别可疑目标,并且警告不明船只,如果侵犯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水域,它们会受到何种处罚。至于具体的施工和人员培训,自然又得让军事顾问们出马了。

当然这个小国家的消息可能比较闭塞,他们不知道世界上最大的远洋捕捞船队,其实就是他们求助的苏联,不过可能是这个国家太脆弱,苏联没好意思在这里玩的太狠。

苏联的军事顾问团在外国的工作范围,就和克格勃在国内的角色差不多,三局管军队、四局管交通、五局传播思想、六局保卫科学机构、七局搞监听、八局反监听。什么事情都干,包括卖军火和走私。

“主席,还有就是对影像制品的走私问题,我们和边防军联络过,但仍然无法阻止这种影像的传播。”秘密警察总局局长卡德波夫中将说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苏联的供应对比卢布的价值来讲,就显得有些不足。当然不是所有产品都这样,有些边界地区的集体农庄也没少拿摩托车和外国人换水果、或者一张羊皮。只能说苏联不缺的东西十分不缺,便宜到烂大街的地步,稀缺的物品贵的令人发指。

“所有缴获的影像制品全部销毁,敢于传播的本国人,第一次采取预防警告机制,第二次直接塞进精神病院,走私的外国人,让边防军直接击毙。采取奖励机制激励边防军查出这类案件,秘密警察总局和内务部跟进,一定要把源头给我堵住。这些东西不能让我们的人民看见。”说到这个问题,谢洛夫脸色顿时变得严肃,用犀利的目光让各大总局严防死守。

这不是他小题大做,一般的走私音像制品怎么会让卡德波夫这个秘密警察总局的局长在会议上提出来,卡德波夫说的东西,那一定是会对苏联造成影响的东西。谢洛夫知道这批玩意到底是什么,地下电影。

这个年代苏联也没有解体,谢洛夫本来以为不会出现上辈子在互联网传播的东欧地下电影,毕竟目前包括苏联在内的东欧国家控制力都很强,不会出现巨变之后社会崩溃的惨状,自然也就不会地下电影,但他错了,这个年代仍然有,只不过原产地不是东欧了。而是换成了其他地方,貌似在西欧的销量还算不错。从两三年前开始,在苏联的边界开始出现这种地下电影影像的走私。

卡德波夫第一次把这种电影让谢洛夫看的时候,谢洛夫还以为自己是在看克格勃国内防谍总局对抓捕的间谍在严刑逼供,这比克格勃都狠的多。录像机到现在都发明十年了,苏联国内家庭虽然拥有的非常少,但绝不能因为少就放松警惕,哪怕是一百个家庭只有一个录像机,想要传播起来也是非常容易的。

“如果不是可以确定不在我们的盟国中,我都想出国把那些邪、教徒都弄死。一群精神病,枪毙一百次都不嫌多,这种人都不能进精神病院,一颗子弹就是他们最高的归宿。”一提到这个话题,谢洛夫心中不好的回忆又起来了。

这种地下电影,宗教类或者宗教气氛浓厚的场景占据很大部分的份额,上次卡德波夫给他的看的就是这种,里面的场景让他现在都记忆犹新,本来就对宗教没有好感的他,现在对宗教已经全都是恶感。

“我知道了,主席!不过销毁是不是不太好,我们可以分辨一下,把和平教的那部分卖到中东,把天主教的那部分卖到西欧去,这样还可以增加对方对宗教的反感。”卡德波夫想了一下提出了这个建议。

“你应该考虑一下人的模仿性,这个招数不能用。西欧的治安本身就比我们差很多,哪怕一个国家出现一个模仿者也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你也知道那些电影里面,大多数都是对着女人和孩子下手,不能这么做。”谢洛夫脸色十分难看的否决道,“都销毁吧,一群邪、教徒的东西,想想就反胃……”

这种电影让谢洛夫想起了东欧巨变之后的华约国家,特别是罗马尼亚崩溃之后的地下电影,国家都崩溃了,人也就不能算是人了。先不论齐奥塞斯库所谓的贪污在二十一世纪已经被查明没有证据,就算全都是真的,但罗马尼亚在他的手上确实是黄金时代,哪怕这个人去年成为总书记之后给苏联找了不少麻烦,谢洛夫也不想说什么。

现在苏联还在对罗马尼亚进行医疗援助,主要是罗马尼亚因为齐奥塞斯库的婴儿政策,他希望罗马尼亚的人口增加,但是忘记了罗马尼亚本身的医疗基础没有跟得上婴儿的出生率,当然这点谢洛夫想到了,牵头苏联的医疗部门和其他华约国家派出医疗队对罗马尼亚进行医疗援助。

从齐奥塞斯库的反应来看,他是很满意的,分别对苏联、民主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伸出的友谊之手表示感谢。罗马尼亚**火花报对社会主义兄弟国家援助表示感谢,盛赞其中的国际主义精神。

而此时不知道第几次充当国际主义战士的谢洛夫,正在对自己的心情进行疗养,为了冲散地下电影给自己的影响,他一个克格勃主席、国家安全总政委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看电影,古巴电影,特制卖给美国黑人的畅销电影。

“这个女主角水准一般啊,不过这位黑叔叔是真大,真算不算种族天赋?”谢洛夫津津有味的评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