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1958-第3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会之后,苏联和智利还签订了渔业合作和补给协议,根据协议苏联可以使用智利的港口作为在南太平洋地区的补给。美国对此反应十分激烈,表示智利不要和古巴学习,应该知道自己和什么样的国家做朋友,同时对谢洛夫的指责进行驳斥,说美国从来都没有想要把智利的民选总统推翻。

“美国人说的话根本不值得信任,都做了这么多次了,比较近的就有印尼、古巴、伊朗这些国家,也就是欧洲距离苏联比较近,否则当初意大利也非常危险。”谢洛夫这辈子两件事占据了很大的时间,睡毛妹、骂美国。在打嘴仗的时候,他是绝对不含糊的。

大会结束之后,勃列日涅夫首先回国,安德罗波夫则在这里处理苏联以及盟国对智利的援助计划,和阿连德总统政府的部长进行沟通,谢洛夫则保护他。这时候他才发现智利的党派很有意思,就拿阿连德的支持者来说,通常西欧的社会党属于第二国际,主张改良进入社会主义,共产党则更激进一些。

智利共产党事实上放弃了社会主义革命,而是满足于进行改良,扮演了西欧各个社会民主党的作用。有趣的是,智利社会党和他们的欧洲同侪相比要激进得多,他们的理论和路线在大多数时候比智利共产党更加倾向于社会主义革命,太有意思了。

“稳定住智利的局势,相信可以让我们苏联更加容易插足拉丁美洲,不过美国人不会干看着的,应该还没有别的办法,我们看看吧。”安德罗波夫不是小孩子,当然不会认为美国多大度,只是他想不出来如何应对,问了旁边的谢洛夫这个问题。

“想办法切断底层民众和政治的力量,那需要改革政治制度。不过我想不出来怎么做。”谢洛夫上辈子听说过拉丁美洲这种传闻,但具体怎么回事他不知道。

通过严格限制集体谈判,赋予雇主在工人罢工时雇佣代替者的权力,设立工会之外的所谓谈判团体等办法分化、削弱智利工会和工人阶级,并通过市场化改革造成的工作不安全状态,使智利的工人阶级去组织化、去阶级化,从而失去通过集体行动影响政治,改善自身处境的能力;切断智利各主要政党与社会基层的联系,并且通过集中财权于中央,强制对贫困人口进行隔离,在一个地区设立多个“相互竞争”的代表机构。以及对智利原有的社会福利体制进行市场化改革等方式尽可能地使底层群众碎片化,使他们失去采取强有力的集体行动的能力。

在阿连德总统被推翻之后,拉丁美洲各国的军政府普遍采取了这种办法,瓦解了出现第二个阿连德的土壤,不过如果苏联保住了阿连德,保存住了这个在拉丁美洲的基地,就可以化解掉这种恶意的政治改革。在勃列日涅夫回到苏联之后,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马上制定了援助智利的计划,第一批船只已经从苏联港口启程。同时红海军也已经出动,来智利建立补给地点。(~^~)

第六百五十七章 欧洲秩序

“谢洛夫总政委,莫斯科电报。”在两个人在等待援助到达的时候,一个少校级别的格鲁乌把谢洛夫招了进去,说一封来自莫斯科的电报要交给他。

“密码电报?”谢洛夫费了半天劲总算把它译出来,脸色瞬间变色,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叶戈雷切夫被解职,新任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是格里申?稳定住自己心情用平淡的语气问道,“最高苏维埃主席谢列平同志在干什么?”

这是不可能的,谢列平就在莫斯科,怎么可能让叶戈雷切夫被解职呢。难道谢列平没有阻止,还是他认为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这个位置不重要。两年内接连把列宁格勒和莫斯科苏联两个最大城市的一把手丢了,这个损失太大了。

“总政委,最高苏维埃主席因为阑尾炎住院了,没有参加会议。”少校小心翼翼的说道。

“嘶……,嗯!没事了。”谢洛夫挥手让对方出去,双手捂住了自己的脑袋,整个人看起来就像是被人揍了正在蹲地上抱头痛哭一样,这运气也特么太差了。自己不在,谢列平又因为阑尾炎住院,中央主席团委员会议当然可以随意通过决议,找个借口把叶戈雷切夫解职,对方一个中央委员根本反抗不了。

“以为我没有办法了么?格里申有几个**我都知道,他一样对我造不成不了阻碍。”好半天谢洛夫摆脱了抱头痛哭的状态安慰着自己,可话虽然这么说,他还是觉得谢列平的运气太差了,或者说谢列平的团体运气太差了。

“这个老狐狸太狡猾,经常带我出国,根本就是想要调开我,如果我在莫斯科,就算谢列平住院,会议要通过也不是这么容易的,我拖上几天等谢列平回来,这个提案就会不了了之。”谢洛夫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想法有道理,勃列日涅夫就在那里一直等着,只要自己这边一个不提防,就会被他找到空子。

事已至此,他也没什么好办法,但后手当初早就留下了,现在的列宁格勒第一书记罗曼诺夫和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格里申,虽然代替了谢列平的两个朋友,但两人谢洛夫都认识,不会对自己造成阻碍。

“谢洛夫,没事吧,我也是刚刚得到消息,对叶戈雷切夫同志的调任,希望你不要有情绪,站在朋友的角度上来讲,我希望你能接受。”安德罗波夫随后过来,显然他已经知道了关于莫斯科的消息,特地来安慰谢洛夫?

不是,谢洛夫可以清楚的感知到,对方不是在单纯的安慰自己,而是另外一个意思,拉拢!于是便回答道,“我已经接受了,毕竟是中央的决定。”

最近谢洛夫总觉得自己的感知好像不准了,现在还不到一九七三年,安德罗波夫现在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政治野心了么?对方的目的显然和自己差不多,有意识的和各大重要部门的领导人搞好关系,尤其是乌斯季诺夫、葛罗米柯这些人。

不过就算是我支持你又怎么样?你的身体有病根本坐不了几年总书记,如果没有记错,安德罗波夫在勃列日涅夫死后两年就去世了,根本做不了什么。

不对,也许这样更好,等到安德罗波夫死后,自己好像就没有敌人了,第聂伯罗黑帮剩下的成员没一个身体好的,最年轻的谢尔比茨基也没活多久。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谢洛夫眼前最大的问题是在勃列日涅夫执政的死后不要被换掉。这么一想,应该支持一下安德罗波夫,反正对方也活不长……

“我想,作为朋友,我想回去安慰一下叶戈雷切夫。”谢洛夫也适时地表现出来了自己的失望,希望自己可以尽早归国,安德罗波夫想了一下点点头,表示愿意帮忙和莫斯科沟通,这样谢洛夫在勃列日涅夫回国的一个星期后,回到了莫斯科,安德罗波夫则继续在智利完成剩下的筹备,红海军不到智利,他肯定不会回来。匈牙利事件的时候,他可是亲眼见到了一个国家秩序崩溃是什么样,这点他和谢洛夫一样小心。

“可惜了,竟然是这么个结果。”谢洛夫语气非常低沉,不知道怎么安慰自己的朋友。

相反叶戈雷切夫则比较淡然,好像没有被解职影响到,自顾自的说道,“你说的没错,勃列日涅夫敌视我们这些共青团的干部,暂时他拿你和舒里克还没有办法。不过你要小心,组织权在他的手里,还有舒里克也要小心。你们两个的年龄,对他是一个大威胁。”

对于谢洛夫从拉美回来看自己叶戈雷切夫还是很高兴的,招呼了自己刚刚出嫁的女儿和女婿回家,笑意盈盈的准备了饭菜招呼自己的朋友,过几天他就要出国做大使去了。地点则是丹麦,一个很富裕的小国。

如果换位思考,谢洛夫相信自己绝对做不到叶戈雷切夫的豁达,莫斯科的政治地位很重要,作为市委第一书记的他几乎可以说政治地位比谢米恰斯内都高,是进入中央主席团呼声最大的中央委员,有谢列平集团里面第二大的政治威望和集合力,甚至可以说是勃列日涅夫的政治对手,但现在一切都结束了。

“我是一个参加过卫国战争的人,上过战场的人可能更加看得开,但你不同,还有舒里克也是这样,你们两个都没有参军过,如果碰到这样的情况需要很长时间恢复。”吃完饭之后,叶戈雷切夫送谢洛夫出来道,“小心一点,只要你和舒里克没输就好。”

“你还真是豁达!”谢洛夫摇摇头看着站在门口的对方,叶戈雷切夫的意思他能猜出来一点,怀疑自己受到特工的监视。谢列平刚刚住院,中央主席团马上就通过决议,没有确凿的情报是不可能的,叶戈雷切夫怀疑他自己被跟踪了。

“没什么,勃列日涅夫这个人手段比较温和,他还送了我女儿一套房子。”叶戈雷切夫露出一丝笑容,好像有些意兴阑珊道,“他用这套房子,换了我市委第一书记的位置。”

在谢洛夫回来之前,勃列日涅夫亲自给被解职的叶戈雷切夫打电话:“很抱歉,闹到这样一个结果……你有没有什么问题,家庭问题或其他问题?”叶戈雷切夫提到了他女儿不久前刚出嫁尚没有房子的事。没过几天,这个新婚家庭就得到了一套房子。

“一套莫斯科的房子,就能换掉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的位置,苏联到底是廉洁的过分,还是这些干部没见过市面?”离开叶戈雷切夫家的谢洛夫漫步在街上,从上次清查阿塞拜疆时候,一个市委第一书记二十万卢布的贪污,他就觉得很诧异。难道自己后世报道的贪官胆子太大了,所以才觉得苏联干部廉洁?

“是不是觉得很失败?”阿厉克赛摸着自己有些花白的头发,“现在还觉得我们部长失误了么?你已经是全国最大的安全干部了,还是总政委、国防委员、中央主席团委员,看起来也不怎么样,还不如我们当初呢。”

“一边去,让我躺一会。”在沙发上挺尸的谢洛夫一副不耐烦的口气,这个老朋友最近越来越讨厌了,专门从一个月不出的格鲁乌总部来到自己家嘲讽自己。

“现在知道难办了吧,当你面对多数人是阻力的时候,事情不是专门好办的,还是那句话,作为二号人物实力太强,一号人物很容易找到想要代替你位置的人对付你,谢列平就处在这个地位。”阿厉克赛施施然点燃了一根烟,说了几句话道,“这是克里姆林宫卫戍部队新任司令的档案,希望到时候你用的上,怎么也做了这么多年的安全干部,我就不提醒你看完烧掉了……”

“我没准备要怎么样,这对国家是不利的。”谢洛夫撇撇嘴道,“莫斯科的内卫军能对付周围的军队么?不一定吧。既然对付不了,那还不用拼命。”

“我也不想怎么样,不过拉拢一下是好事,省的你向我们部长一样被突然干掉。”阿厉克赛耸耸肩道,“你们克格勃有一个专门监视谢列平、谢米恰斯内他们的小组,这个小组我已经找到了,我会让他们慢慢变成瘫痪状态,你我是不担心的,至于其他人,我看危险。”

“这不就是你在做的事情么!有你这个老牌特务头子,那我怕什么?”

“你是在骂我么?我可以替你拒绝了不少麻烦。”阿厉克赛微微摇头道,“不过这条喂不饱的里海虎估计也不会感谢我,有时候我真觉得我是不是看错人了。”

解除了叶戈雷切夫职务之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就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勃列日涅夫的主要工作还是确定苏联在东欧的法律地位,解决后顾之忧,在赫尔辛基召开的会议上,美苏双方达成妥协,同意欧安会与欧洲均衡裁军会议大体同时召开。

苏联力图利用欧洲国家盼望和平与安全的愿望,通过会议确认战后欧洲国家边界有利于苏联的现状,巩固它在东欧的地位,分化西欧国家同美国的关系。美国的意图在于限制苏联的进一步扩张,同时对东欧进行渗透。欧洲国家则在不同程度上企图利用美、苏之间的矛盾改善自己的处境。

只要完成最后一步,勃列日涅夫就准备腾出手正式进攻了,相关计划已经拟定完毕。不过他回来之后再次推迟了计划,“等我访问美国之后,在开始启动泰国和刚果的计划,尤拉,你和我一起去吧。”(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八章 谢列平的反击

“好,不过我们先看看计划吧。”谢洛夫把两份第一步计划拿出来道,“第一步计划的两个国家,是苏丹南部的刚果,以及东南亚的泰国,分别由齐涅夫同志和茨维贡同志领导实施,我则坐镇给予两位同志援助,你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在商量一下。”

“嗯!”经过了半年多的谈判,欧洲安全会议马上就到了签字的时候,勃列日涅夫算是成功的把二战之后苏联在东欧的利益,用过条约固定下来。他在马上赶往赫尔辛基签字之后,就会开启对美国的访问,这样缓和布局就完成了。

距离世界*和工人党大会结束已经有半年时间,苏联集团各国的援助,稳定住了智利的局势,苏丹的粮食、伊拉克的石油、民主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机械。保加利亚的蔬菜、南斯拉夫的精装商品、苏联的手机通讯业务纷纷冲进了智利,在稳定智利政局之后,红海军顺理成章的得到了在智利的补给基地,虽然不是正轨基地,但红海军一直保持着有军舰住在治理港口,一支舰队归国,另外一支舰队马上补上。

对于智利最大的产业,就是智利占据世界三分之一储量的铜矿,此时的世界矿产价格仍然在下跌,但苏联和所有盟国和智利签订的条约中,明确表示愿意以六十美元一吨价格进行购买,不过一半需要用卢布消费。

世界矿产价格的下跌,对智利的打击非常明显,索性有苏联集团进行托盘。但对于另外一个国家就不是这样了,另外一个以矿产作为国家支柱的国家,蒙博托统治下的刚果金,同样遭受到了矿产价格下跌的影响,刚果金可没有苏联进行托盘。

同样一件事对不同的两个国家造成影响,但这两个国家一个亲苏一个反苏,就造成了苏联的不同策略,谢洛夫的策略就是趁着这个时候,一口气把刚果金干掉。至于泰国,则利用目前大好的形势,泰国是唯一一个南北两边都有*根据地的国家,这么好的优势不用到就可惜了,所以这是第一步计划中列在其中的国家。

“早先的时候,如果以苏丹作为进攻地点,东北方的埃塞俄比亚会成为不小的牵制力量,这也是你当初延缓了计划的原因,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么?”在东南亚方向勃列日涅夫认为不是什么问题,比较有意义的方向是非洲方面。

泰国最大的价值就是让苏联集团的粮食再无后顾之忧,但现在本身苏联的粮食也不是问题,有苏丹、印度和印尼为供应,一旦越南战争结束,越南也会成为苏联的粮食供应地。

泰国可以起到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但远远没有刚果金这个世界矿产王国的诱惑力巨大,几年来苏联各种力量几乎明面上在刚果金停止了活动,在暗地中的准备一直在进行。

“现在埃塞俄比亚出现了饥荒,整个国家人心惶惶,海尔塞拉西一世,就算他亲美,也不能不顾及国内的环境给我们找麻烦,不然他的王位还要不要了。这个因素已经消失了。”谢洛夫诉说着现在的状况。

埃塞俄比亚全国遭受特大旱灾。不久,因缺水、饥饿和瘟疫而死亡的人数达到三十多万人,城市有四百多万人严重缺粮。物价在一年间飞涨了百分之五十。海尔?塞拉西对此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反而继续和贵族们沉迷在纸醉金迷的生活中。

西方记者在报道埃塞俄比亚的状况时称,埃塞俄比亚已经成为了乞丐的国家。他们拍下了少数达官富人(包括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