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1958-第3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联干旱地区的耕地占四成,几个主要农业区的降雨量都很少。因此干旱一直是苏联农业的主要劲敌,但苏联当局对此却无能为力。目前苏联的灌溉面积只占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八,基本上是靠天吃饭。随着气候的好坏,粮食生产大幅度波动,而且是丰年少,歉年多。一旦赶上气候异常的年份,动不动就几千万吨的减产。

“这也是没有办法,谁叫我们生活在这种纬度呢。”把从越南的调查报告给了柯西金,他急急忙忙的处理下一个事情,把这些琐事都处理完,才能轻松的去做正事。

那就是申请移民苏联的人群,从心里面谢洛夫当然不希望外国人在苏联过多出现,但他也知道苏联的很多国企,在运转效率上没有私企强大,苏联的各大国企书记不能指着工人的鼻子说你总是磨洋工给我滚,私企就可以开除掉这些人。

申请移民苏联的欧美人并不多,一方面现在双方的敌对的,很多人不信苏联现在的发展,一方面克格勃也非常抵制大规模引进移民,这会增加他们监控社会的难度。从经济危机开始,到现在总共只有七千多人。这些人通常本身拥有不错的文凭,也曾经有卓越的管理经验和工作经历,但是他们的公司和工厂在金融危机中倒闭,才来到苏联碰碰运气。

从肃反工作者的角度上,这些移民并不可信。谢洛夫他们这些人对人有着属于肃反工作者群体自己的独特认识,人生经历是克格勃非常重视的一块,这也有历史缘由。可以追溯到苏联刚刚成立的时候。

当初契卡大开杀戒收拾白俄也有理论支撑,比如一个比较衣食无忧的鞋匠,他原来是一个鞋匠,后来因为战争失去了所有,理论上变成了一个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理论上应该是契卡保护的对象,但实际上不是这样,因为他原来是资产阶级的组成部分,虽然身份是无产阶级,但思想上还是小资产阶级思想,这种人一旦有机会还是愿意回到以前的生活。

这个鞋匠是斯大林的父亲,当初斯大林说,“可见这个鞋匠的地位虽然已经是无产阶级的地位,但他的意识还不是无产阶级的意识,而是彻头彻尾的小资产阶级意识。换句话说,这个鞋匠的小资产阶级地位已经消失,再也不存在了,然而他的小资产阶级意识还没有消失,他的意识落后于他的实际地位……他打算积些钱,再开自己的鞋铺。”

斯大林一生都认为自己父亲羞耻,这也是内务部当年秉承斯大林的意思干掉乌克兰富农阶层的主要原因。作为契卡的继承者,克格勃对这种本身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万分不信任,谢洛夫可以理解,他都在这个部门工作了快二十年,很了解这种思想。

但是苏联确实需要这些人,回到莫斯科的第一天,他将会对这些人进行一下鉴别,用了一个上午搞定了教育部和粮食问题,没有在卢比杨卡,他在克格勃的俱乐部见到了这些原来在欧美的私企管理者。这些管理者有五六百人,他们成功过,但现在都是失败者。

“我叫谢洛夫,你们国家口中的秘密警察头子,我必须反驳一下,那只是我们其中的一个职责,而且远远谈不上重要。”这是来到这里的谢洛夫第一局开场白,“自我介绍就不必了,我不能确定你们会留在苏联多长时间,一旦欧美经济好转,你们这些人可能还会回去,像是你们这些成功过的人,天生就自认为高人一等。你们来到苏联只是人民中的一员,可能心里有些接受不了,但是没办法,目前的欧美在经济危机当中,没有这么个机会让你们施展,所以你们暂时来到苏联碰碰运气。”

谢洛夫深吸一口气点点头道,“其实这样很好,我已经做好了好聚好散的准备。平心而论,我对你们也是不放心的,但是我知道这么做对国家有好处,所以给你们几年的时间在苏联恢复信心,等你们想要离开的时候,我绝不阻拦。安排你们进入的企业,其中你们的工资根据你们创造的利润而定,如果你们选择定居在苏联,那这笔钱我就不会给你们,因为这会造成苏联出现富裕阶层,如果你们到时候选择离开,这笔钱我不会扣住,就当送给你们回国拼搏的资金,不知道你们愿意不愿意。”

回答谢洛夫的是一阵掌声,这些人也没想到一个秘密警察头子竟然还比较人性化。

“苏联和欧美国情不同。你们在苏联的生活只要不挑战克格勃的底线,也许仔细生活后你们会发现,你们会在某些方面享受到更大的自由,这需要你们自己去了解,记住,不要对我们的制度进行攻击,剩下的就没什么了。”随后他和一些管理者私下谈了谈,一批不是很重要但是关乎于生活水平的工厂会聘用他们做管理者,这点谢洛夫已经和各厂的第二书记打过招呼了。(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二章 入侵塞浦路斯

这是他回到莫斯科的第一天,迅速把事情处理完毕便坐车回到了家中,和接下来的事情相比,这些粮食、教育、移民的问题只能说是琐事。属于国家安全的一个部分,可国家安全最重要的一部分,还是大战略,那需要动用军方的力量。

“又给你添麻烦了,最后还是要依靠你帮我。”在两人的卧室中,身无片缕的瓦莉娅休息了一下就这么坐起来,长长的金发顺着高耸的胸脯垂落。丈夫刚刚刚回到莫斯科就对自己推行的方案表现巨大的支持,这让她十分感动。

“你是我妻子,我不帮你帮谁呢?哪有妻子对丈夫说添麻烦的?”谢洛夫十分轻松的笑着,还伸手指在女人的高耸上戳了戳,另一只手把烟按灭道,“不管你要做什么,只要我能帮助你,我都会帮你的。你为我生下了这么多孩子,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嘴巴像是抹了蜜一样,我知道你为什么回来,我害怕你参与进去,而且中央主席团在发动战争这个选择上,可能不会这么容易同意。”瓦莉娅轻启朱唇抱着男人道,“这不是代理人战争,而且作为邻国,国家考虑的事情就多了。”

“这关系到战略,达达尼尔海峡一直被封锁。我们永远不能说彻底改变了大环境。好了你就不要担心了,到时候看我的。”把被子重新为妻子盖上,女人的姿态虽然相当养眼,但总这么看着也不好,一会又硬了怎么办。

希腊是军政府,而目前则是世界经济危机,军政府和经济危机这个词联系在一起。以前的先例已经太多了,无非就是发动作战行动提升民族士气,赢了还好说,要是输了么。希腊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后来的阿根廷军政府同样被撒切尔收拾的抱头鼠窜。

因为前一段时间美国和苏联在南部非洲激烈对抗,空军运输机不断从达达尼尔海峡飞跃,让其他国家心中踹踹不安,尤其是临近的希腊和土耳其。本来历史上希腊人发动的军事政变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发生。但是随着苏丹和刚果金战争胜负已定,苏丹人民军的撤军,世界的紧张情况过去了。

在河内的最后一天,塞浦路斯发生了军事政变。塞浦路斯国民警卫队在希族军官指挥下突然炮轰总统府,马卡里奥斯总统护送一队参观总统府的学生离开后,自己乘出租车逃到塞浦路斯南部的帕福斯,那里有英国空军基地。随后,他乘上一架英国飞机前往纽约,向联合国控诉希腊军政府的暴行。与此同时,政变军人扶植赞同希塞两国合并的尼科斯?桑普森就任临时总统。

他登上火车直到伊尔库茨克,在莫斯科机场下飞机一共用了两天多时间,用了一天时间处理那些琐事,而现在相信土耳其的军方应该已经制定好了作战计划,送到了土耳其总统手里。没有任何一个战争是一个人就能发动的,斯大林也需要说服其他委员同意,更不要说是土耳其人,用几天时间评估拟定计划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一声令下就开战,这才不正常。

第二天,谢洛夫离开别墅,先去了一趟卢比杨卡,把已经落了一层灰的作战计划拿出来吹了吹,放在公文包当中,让司机把自己送到克里姆林宫。

带着蓝帽子的谢洛夫走的很缓慢,这不是他平时的风格,因为不会开车的关系,他走路的速度比一般人要快得多,像是这样慢悠悠的走路非常少见。

对卫兵进行回礼,谢洛夫进入了克里姆林宫,脚下的皮鞋蹬蹬作响传出去很远。

“尤拉,刚刚回来我以为你会在家休息一下呢。”谢列平不在这里,而是在最高苏维埃办公,只有勃列日涅夫和基里连科在这里,不过没关系,其实只是几分钟的路程。

“我来提交苏维埃格勒计划,等待批准实行。”谢洛夫慢悠悠的道,说话间,从公文包中把一叠计划书放在了桌子上,神色前所未有的庄重,十几年来他一直在不断的修订着计划,而今天似乎已经到了实行的时候。

苏维埃格勒计划,是苏联专门应对土耳其的作战方案,目的是肢解土耳其,打通达达尼尔海峡进入地中海的通道,当然还要收复君士坦丁堡,拿回属于历代俄罗斯人心中的圣城。

苏联对宗教全面压制,但东正教对俄罗斯人影响是巨大的,这点不是不能传教就能解决的,东罗马帝国的覆灭,一直像是一根刺一样在所有人的心中,只不过他们不愿意提及。

但就算是这样,谢洛夫这句话出来,还是让勃列日涅夫和基里连科大吃一惊。作战计划是可以拟定的,这是军事常识,不然和平时期的国防部干什么?但是实行不实行其中的因素就多了,总不能苏联脑袋一热,就对北约成员国土耳其宣战吧。

“谢洛夫同志,你知道你在说什么么?没有理由的让我们对北约进行挑衅?”中央书记基里连科直接反驳道,“我明白你的苦心,但是我们和美国的斗争是长期的斗争,而不是通过冒险的军事行动来进行,作为总政委,你应该明白这一点。”

谢洛夫微微仰头,双目直勾勾的注视着这位勃列日涅夫的战友,眼中的含义十分复杂,冷漠、不屑、平淡、还是讥讽。其实都有一些,反正就是不尊重。

就在这个时候,桌子上的红色电话响起来,这是总书记的电话,勃列日涅夫没有管自己的战友和谢洛夫较劲,直接坐下拿起了电话,脸上瞬间变色看了谢洛夫一眼,“土耳其进攻塞浦路斯?半个小时之前……”

比起基里连科的惊讶,谢洛夫还是那副审判者的死人脸,等到勃列日涅夫放下电话后,谢洛夫默不作声的用手敲了敲桌子上的计划书,含义不言自明。

八月六日拂晓,大批土耳其部队突然在塞浦路斯北部港口城市凯里尼亚以西8公里处登陆,土耳其宣称此举是为了“保护”塞浦路斯土族人的安全。土耳其入侵部队包括“恰克马克”特别攻击旅、第6两栖步兵团、第50步兵团和第39师坦克营,装备有12辆m47坦克、20辆m113式装甲输送车和12门105毫米口径榴弹炮。

为了赶走入侵的土耳其军队,塞浦路斯国民警卫队先派出第251步兵营的2个连和第23坦克营的1个排的5辆t…34坦克前去拦截。塞军起初打掉土军2个无后坐力炮阵地,但土军的m113装甲车和步兵密切协同,击毁2辆塞军t…34坦克,使塞军的努力付诸东流。

“召开中央主席团会议!”再次拿起电话的勃列日涅夫,已经恢复了那种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样子,声音也少见的不在柔和,而是充满了威严。

苏维埃格勒计划,正式被拿到苏联中央主席团会议上进行讨论。所有参加会议的中央主席团委员都十分惊异,看着刚刚回国的谢洛夫,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波利杨斯基心情沉重的问道,“谢洛夫同志,这是你们克格勃做的。”

“我们克格勃是上帝么?能让反苏的希腊军政府在塞浦路斯政变?”谢洛夫扯动嘴角冷漠的笑了笑,“世界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一个国家的军政府为了保持合法性,从军人角度考虑最直接的手段是什么?希腊军政府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带着蓝色大檐帽的谢洛夫声音很冷淡,就像是评价一头猪要吃多少饲料才能长肉一样。这种态度令人感到很奇怪,就像是……就像是他早就判断出来一样。

“希腊人在塞浦路斯政变,就是我急急忙忙从河内感回来的原因,我不是回来给家里的女人撑腰的。现在,同志们,我们谈谈正事吧。”谢洛夫拍了拍手吸引了其他人的注意力自语道,“我一直在等待着这种机会,感谢命运,在我四十七岁的时候,终于等来了。”

“原则上我是支持的,这份计划在任何角度上都很完美,同志们,你们也知道尤拉在各处边界上的建设,在我们祖国广大边界上的任何一处危险地区,都储备着足够支撑战争的军事物资,这种准备已经准备了多年。”最高苏维埃主席谢列平听完之后,首先表达了支持。

“可是其中的风险是巨大的,现在这是北约的内战,而我们搀和进去就不一样了。”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马祖洛夫想了一下道,“这会不会引起我们和北约的全面战争?”

“就现在的西欧国家,他们能打仗么?经济危机一直在持续,各国的*和社会党人,似乎支持率又高了一点。再说我没有要帮希腊军政府的意思,要帮,我希望能够帮助华约的盟友。”谢洛夫不紧不慢的道,“我们等等看吧,不过必须要自己动手,军队已经二十多年没打仗了,我们要检验一下军队的战斗力。我必须再次提醒一句,这种机会只有一次,如果我们不抓住,人民不会满意的。”说到最后,谢洛夫的口气变得无比凝重。

“你的意思是?希腊军政府要垮台?”勃列日涅夫面不改色的自语道,“如果处在北约的希腊主动要求苏联帮助,这倒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借口。”(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三章 计划通过

“一个军政府显示自己的勇气,但最后却不敢干涉世仇,同志们,你们说希腊军政府会有什么下场。”谢洛夫伸出自己的手加重口气,“只要希腊军政府最后退让,他就必然要倒台,其实军政府这种模式的政权,就像是冰块一样。通常他们可以摆平各种事情,但受到了超出自己能力的压力,就会像冰块掉落一样被摔得粉碎。”

历史上希腊军政府在塞浦路斯出事之后被瞬间推翻,这件事谢洛夫是知道的。这种事情先例很多,以后也绝不会灭绝,他并不是在这里信口雌黄。

实际上此时中央主席团的气氛非常尴尬,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一直都没有表态。谢列平虽然表示支持,但还不知道柯西金的意思。三驾马车都没有出声,其他人也都不好发表意见。

他可以理解这种犹豫,机会是千载难逢的,单个的土耳其也不再苏联的考虑当中。苏联顾忌的是北约,这个军事力量不在苏联之下,整体潜力还在华约之上的军事联盟。苏联一旦出手收拾土耳其,也许什么事情都不会发生,也许世界大战就此爆发。

任何一个人在面对这种事关全人类命运的决策上,出现犹豫是非常正常的。哪怕是勃列日涅夫几年前曾经答应过谢洛夫,事到临头也在犹豫不决。当时是开玩笑,现在可是真的做出决策了。

“还有时间,我们要好好考虑一下,这不是小事。”勃列日涅夫夹着烟头打破了沉默。短短时间房间中已经烟雾缭绕,可见每个人心中都有着强大的压力。

因为事发突然,勃列日涅夫也没有具体了解其他委员对这件事是怎么想的,他不喜欢这种突发事件,非常不喜欢。他更加愿意获得全体一致的拥护,而不是用自己的应急思考去解决问题,而且他也没有这个能力。

“这种北约内斗的机会,可不是随时可以碰到的,在这里我的年龄最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