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1958-第4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联解体之后,巴统的后继部门是瓦森纳协定,瓦森纳协定包括除了中国之外的几乎所有工业国家,完全就是专门为中国设立的组织。不过这种组织只要自己本国的科技一直在进步,就会迟早打破封锁。

现在苏联什么都没有做,意大利首先第一个来到莫斯科,这和贝林格是意大利*总书记没关系,完全是因为苏联没有被经济危机影响,而意大利现在没钱,就这么简单。

勃列日涅夫已经在克里姆林宫等待贝林格,首先自然是表达一下同志般的友谊,随后进入正题,苏联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主动做冤大头的觉悟,虽说以前这种事苏联没少干,但上任第一书记正在努力的续一秒,同样的事情不会出现在勃列日涅夫身上。

苏联肯定会帮助意大利,这是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想要用对付赫鲁晓夫的套路对付勃列日涅夫,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勃列日涅夫虽然中风了,可脑子还没坏。

“从科技上来说,相信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认为,苏联是落后的那一方,当然了,傲慢的美国人也许不再这个范围之内。”勃列日涅夫有特有的慢悠悠的语调说道,“资本主义生产一定会产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相信这点你们是知道的,现在危机产生了,就来向我们求助,贝林格同志,是不是这样。”

“无非就是产能过剩,东西卖不出去,卖不出去的结果就是产品积压,工厂倒闭。所以西欧的国家的目的,就是希望苏联来购买这些产品,同时解开禁运的物品。”主管重工业的中央书记基里连科如数家珍的道,“我们为什么要帮助一直封锁我们的敌人?这样做,对没有有什么好处?”

“我们需要技术,放开对苏联一直禁运的大型机械,请不要误会,这些机械我们不是制造不出来,只是产量不足,对我们本国进行一些补充。”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马祖罗夫淡然的说道,“其实我们都明白,以现在的趋势,苏联马上就不需要任何西方的东西了,所谓的禁运迟早会是一个大笑话。”

“贝林格同志相信也不会认为苏联的科技落入于意大利吧。”坐在一边的谢洛夫耸耸肩,一点都没有因为两人以前的交情口下留情。

“虽然我们是同志,苏联也愿意帮助意大利,但这必须是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勃列日涅夫最后开口道,“这样的关系才会更加的牢固,甚至比谈感情更加牢固。”

对于一个国家来讲,赤字还是其次的事情,这完全可以用很多办法来解决,而失业率这件事远远要超过收支不平衡,意大利想要渡过难关,就必须早点从巨大的失业率当中走出来,不然的话,跟在失业率之后的就是革命。要知道整个华约还在虎视眈眈,现在的革命圣地可比五十年前强大太多了。

“我想,我们两国专业人员,可以拿出双方都接受的方案,照顾我们双方的利益,携手让我们双方都得到更好的发展。”贝林格带着友好的态度说道。他只负责和苏联领导层沟通感情,真正的谈判那自然有专人负责,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这样的。

苏联也确实给予了很好的接待,不管怎么说,同志般的感情还是要有一些的。勃列日涅夫、谢列平、柯西金都出席了欢迎贝林格和意大利代表团的酒会。至于谈判和签署合约的专业人员,也在忙碌和对手针锋相对。

“我本来以为你会反对,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看着西欧去死。”乌斯季诺夫拿着酒杯和谢洛夫闲聊道,“西方处在经济危机当中,我们一旦拉他们一把,以后他们还会找我们的麻烦。”

“这次经济危机会削弱西方,但是要说有一次性让我们打死他们的机会,还是不太可能。”谢洛夫想了一下道,“按照美国的算法,总体实力苏联达到了美国的百分之七十一,当然再过几年这个数字会进一步拉近,东欧对比西欧还是弱了一点,希望我们的东欧伙伴能抓住这次机会,真正的在以后帮助我们,而不是什么事情都让苏联顶着。”

但是如果对抗继续下去,下一次经济危机出现,那西欧和美国可能只能保全一个了。能剪羊毛的就这么几个地方,美国应该会对苏联势力最小的南美动手。其次是日本,最后是西欧,不过谢洛夫很怀疑一个南美够不够美国摆脱这次的经济危机。

距离广场协议还有十年的时间,如果日本也不够剪,苏联扛下了里根的进攻,西欧国家就是最后一个选择了。

三天之后,意大利部长会议主席贝林格,出席了意大利和苏联签订的商业合约,保证将在苏联投资帮助苏联开发本国的资源,提升工业产品的品质,出口大型机械和重要零部件。第一个甩开了巴统的限制,开始对本国的失业率开始拯救,同时尝试平衡收支。

贝林格回到罗马之后,受到了北约国家的强烈谴责,认为意大利不顾群体利益的举动伤害了整个北约,尤其是英国人的指责最为强烈,作为回应英国在半个月后也组织了一个庞大的代表团访问苏联,调查苏联的人权问题,至于里面为何有企业家、那是为了从侧面让西欧国家的人民知道苏联的真相,一旦发现苏联工人的恶劣生存环境,英国一定会主持正义谴责,其他国家盛赞英国的举动,不愧是不要脸的老牌帝国主义,同时表示自己的代表团也应该组建了。(未完待续。)

第七百四十七章 狂风发动机

嘴巴上喊着不要,身体上却很诚实。当英国代表团到达莫斯科的时候,没有得到苏联的热情接待,在不长时间之前,英国还再高喊着让美国登陆土耳其和苏联拼命,当然了,英国因为实力已经衰弱,只能为美国提供一些援助。可见英国搅屎棍进行的从来都是无差别攻击,没有具体区分自己的立场。

比起对贝林格的接待,对英国代表团的接待似乎没这么热烈,外交部长葛罗米柯、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格里申对英国代表团来访表示欢迎,大概几天之后,法国代表团也会来到莫斯科,联邦德国的代表团也在筹备当中。

莫斯科从来没有任何时候得到西欧这么青睐,至少在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后还没有过。尤其是西欧国家主动上门,有求于苏联。苏联外汇的最大作用,就是用来购买粮食,来填充苏联庞大的畜牧业,保证苏联人有充足的肉。要不赫鲁晓夫当初也不会再梁赞掉坑里。

实际上目前的埃及、叙利亚、苏丹、伊拉克、埃塞俄比亚等一些中东和非洲国家,只是有一些苏联的影子,一部分计划经济在运转,实际上是混合经济,换句话说这些国家是有特色的,这对苏联非常有利,像是东欧这种国家,苏联不得不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市场经济东欧肯定会跟着西欧走,而绝对不会跟着苏联走。计划经济苏联又不得不提供资源、想要从东欧捞取好处,在计划经济下又不容易做到,很容易让东欧不满。

这也就是苏联需要东欧跟着自己打冷战,要是苏联干掉了美国,东欧爱干什么就干什么,苏联解体之后,西欧国家已经教了谢洛夫,如何在市场经济之下把东欧吃的一点不剩。吸血的同时还会赢得感谢,这多好。

“南部非洲的事情,给我慢慢来,我可不准备来上几年的消耗战,现在的基础越牢固,美国想要搞事的难度就越高,刚果金在混乱就混乱吧,我们暂时用不到,同时也要保证西方国家用不到,那不是最重要的地区。”谢洛夫的脖子夹着电话,手上还拿着报纸道,“还有什么事情,一次说完。”

“主席,中国铁路部门的同志,通知我们,越南战争既然已经结束,运送武器的专列应该停止了,他们国内的铁路运力不足,还要照顾自己的经济建设。”茨维贡副主席的声音从电话中传来,这应该是最新的消息。

“没关系,用海运!这耽误不了我们的计划,越南有百万美式武器,也可以顶一阵子。”谢洛夫眼睛一眯,考虑到美国刚刚访问过中国,这件事不得不产生一定的联想。

不过这种困难完全可以克服,是不是故意的还无从判断,也许只是对美国的一个表态,远远没有这么严重,有铁路只是方便一点,没铁路苏联还有别的路线。

“出事情了?”枕在丈夫腿上看电视的瓦莉娅动了一下,关心的询问道,“很严重?”

“正常现象,不耽误泰国计划的执行。”谢洛夫不置可否的道,“这几年世界范围内都出现了普遍饥荒,非洲那边尤其严重,其实按照非洲本来的条件,怎么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可那群黑人宁可卖矿产也不去种地,在黑人非洲建立粮食基地不太现实,只能从东南亚想想办法了,绝不能和美国建立粮食供应关系。缅甸比较好搞,前提是把泰国干掉,这样缅甸左右两边都是亲苏国家,缅甸一定会转向的。”

“你就不能像普通干部那样,不要总是想煽风点火么?看格里申做的事情,都不需要费脑筋,上午刚刚接待完英国代表团,聊聊天,晚上举办个酒会,多轻松。”瓦莉娅枕在男人的大腿上,样子说不出的慵懒。

“好,晚上带你去。”谢洛夫捧着妻子的脸蛋重重的亲了一下,女人么,主要是气质。

斯大林说,我们绞死资本家的时候,他们会把绳子卖给我们。这就是苏联干部对这次西欧国家频频来访的认识,这些大英帝国的绅士看起来衣冠楚楚,掩盖不了他们想要从苏联得到利益的本质,当然对于英国人,讥讽完全没有必要,几百年来他们更难听的言论都听到过。

“英国人也会有求我们的时候,这多有意思。”身材高挑的瓦莉娅也出现在了酒会上,当然为了突出自己的丈夫,她并没有穿高跟鞋,不然就显示不出来谢洛夫的伟岸的形象。

“暂时的,等到西欧国家缓过来,我们还是敌人。”谢洛夫挽着女人的手,低声道,“如果一个外交部长拼命推销他的和平主张,那你可以肯定他的政府已经制定了新的扩军计划了。对于我们双方都是如此,其实我们都很了解对方。”

“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瓦莉娅笑眯眯的接口道,“你肚子里的那点知识,还是不要在教育部部长的面前卖弄了,你从来都不是一个理论家,苏斯洛夫同志的书家里虽然也有,但要不是我经常清理,都落一层灰了。”

“这不一定吧,有理想的人,内心总是火热的。这我懂多少方程式没什么关系。”到了现在谢洛夫心中有这么一丝后悔,不应该把总是拆台的妻子带出来。

如果有选择的话,相信西欧绝对不会来求苏联的,但是没有选择。代替方案就是美国突然间充满了国际主义精神,愿意牺牲自己的企业和市场,帮助西欧解决问题。要么就是西欧把产品卖到第三国,可惜前者美国没这么伟大,后者类似于中国和印度没钱,没钱就免谈。目前有钱还没有经济危机的只有苏联和东欧、还有中东的海湾国家、海湾国家没多少人,只是刚刚从在沙漠里捡骆驼粪变成不愁吃喝,变成后世的土豪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这里待了一会,两人就离开了,希望这种暂时的景象别让勃列日涅夫以为胜利即将到来,更加激烈的对抗酝酿个几年一定会到来的,走之前往伊丽莎白泰勒那边看了一眼,不知道这个女人这次带来了什么好东西。

谁都不相信一个资产接近十亿美元的女人,会是一个间谍,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种间谍需要多大的代价才能收买?庞大的资本就是伊丽莎白泰勒最大的保护色。

“你好,共谍同志。”把我们中间出现一个炮党噎回到肚子里,谢洛夫捏着影后的白嫩小手,两人之间很少联系,这次是伊丽莎白泰勒主动说有重要情报,才来到苏联的。

重要情报对于一个克格勃主席来讲,有着最为致命的吸引力,是不是假的谢洛夫才不关心,苏联不缺乏任何领域的专家,完全能够分析出来情报的真假。

“是的,元帅同志。”伊丽莎白泰勒一双紫眸中闪过一抹动人的目光,两人之间虽然是互相利用的关系,但她确实也得到了做演员一辈子也赚不到的钱,还为这个苏联人生了孩子,“猜猜我带来了什么?一个能让苏联欣喜若狂的东西。”

“我倒是很好奇,著名的女强人,实业家、传媒集团和影视业的掌控者,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东西?”谢洛夫颇感兴趣的点燃了一根女士香烟,吸了一口放在女人红唇上。

“你看看就知道了。”伊丽莎白泰勒露出一丝浅笑,把一卷处理过的胶卷拿出来,关闭了室内的灯光,两根修长的白皙手指捏着镜头递给了谢洛夫。

接过来镜头放在自己的眼睛上,谢洛夫的面色一变自语道,“发动机图纸?”

“狂风发动机的图纸,在发动机上面,世界上只有三家算是强国、美国、你们苏联和我们英国、这就是新式的狂风发动机的图纸。”伊丽莎白泰勒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说不定苏联还不需要这种东西,苏联也是空军强国。

苏联当然需要,要知道狂风战斗机原型机才刚刚首飞,苏联非常想要知道这款战斗机的性能,非常不幸这点谢洛夫无法解决,对美国会出现什么他比较了解。欧洲的狂风战斗机没什么存在感,这款战斗机还是在意大利的克格勃首先发现的。

那个时候是意大利天主教民主党执政,对于其他东西,苏联都可以不在意,但是发动机不同,任何国家的空军都不希望自己空军的发动机不行,就像是一个人不愿意自己有心脏病一样。

狂风战斗机的发动机是由英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合作研制的高推重比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作为狂风战斗轰炸机配套动力系统的rb199发动机,发动机的反推挡板,可以大幅降低降落滑跑距离,在紧急情况下只需要八百米的跑道长度就可以满足对机场条件的需要,这不但对于北约非常重要,也是苏联追求的一个标准。

“亲爱的,你想要什么?”摘下放大镜头的谢洛夫难掩激动的问道。(未完待续。)

第七百四十八章 新战术轰炸机

进气口环形,锥形整流罩,无进口导流叶片。风扇3级轴流式。叶片、盘、轴以及外涵道材料均为钛合金。压比2。5。中压压气机3级轴流式。为扩大喘振裕度,压气机后有自动放气活门。中介机匣和压气机材料均为钛合金。转子为焊接整体结构。中压轴为钢。压气机6级轴流式。第1、2级叶片和盘材料为钛合金

第3级采用了高温合金钢盘和镍铬系合金叶片,第4~6级叶片和盘采用了镍基合金。

燃烧室短环形。采用“t”形蒸发管燃油喷嘴。燃烧室由镍基合金锻造,后经化学铣制成。2个火花塞。燃烧室长,火焰筒长。高压涡轮1级轴流式。工作叶片和导向叶片空气冷却。叶片材料为锻造镍基合金。

中压涡轮1级轴流式。转子叶片气冷。转子叶片和导向器叶片用镍基合金精铸,经机加工制成。低压涡轮2级轴流式。转子叶片和导向器叶片亦用镍基金精铸,经机加工制成。加力燃烧室完全可调整体式,内外涵气流同时燃烧。无混合段。核心气流内设两圈“v”形火焰稳定。

这么完备的资料,其中的价值完全无法估量,可以说狂风战斗机的发动机,比苏联现役的战斗机发动机还要强不少,英国在发动机的方面,还是从来都没有落后过。一些技术哪怕是到了现在,仍然是世界先进水平。从技术数据上,美国和苏联的发动机,都在狂风发动机下面,说他是第三代最强的中推发动机一点都不过分。

完美的三轴发动机,低油耗+高推重比就是推力不是太足,不过拉狂风这个战轰还是足够了,用在苏联的战斗轰炸机身上,绝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