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1958-第4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房门被拧开,一阵轻巧的脚步声,女人的脚步声。谢洛夫没有回头直接喊道,“我的大公主,你是给你爸爸回来做饭的么?巧了,我肚子里都咕咕叫了。”

“等着,父亲!”尤利娅无奈的扯出一丝笑容,没办法谁让她是最大的那个呢。刚刚回到莫斯科就被逮住了,不过这也正常,她的父亲是克格勃主席。不管她在哪,身边都应该存在克格勃的眼线,有是正常的,没有才不正常。

锅碗瓢盆的碰撞声此时在谢洛夫耳朵中是这么的悦耳,生女儿就是好。看在大公主这么听话的份上,总政委决定,把有没有男朋友、什么时候结婚这种问题先往后推一推。那就明天吧,迟早都有这么一天。哪怕他这个父亲心里并不愿意……

“你就不能像是一个正常的女儿一样,挑选一个适合的工作么?不要三天两头往抑郁症康复所跑,比如做医生、教师或者做编辑。”拉着脸一直胡吃海塞的谢洛夫,不忘了和自己的女儿沟通,审问式的沟通也是沟通。

“父亲,要有感觉,有感觉你懂么?工作和婚姻都是一样的,都需要感觉。我喜欢司法工作!”尤利娅攥着小拳头加重自己的口气,可惜悦耳的声音毫无威胁力。

“这就是你没事就往监狱跑的原因?还有,我是自由恋爱的,你说的感觉我不是没有。”最后喝了一口汤,谢洛夫貌似沉思的道,“要不你最近先加入反怠工中工作一段时间,过段时间去检察院工作,就这么定了。”

欲言又止了一阵,你什么时候结婚这类的问题还是没有问出口。按理来说自己的女儿不可能没人追,原因也不难理解,女儿很像她的母亲。难道现在的苏联审美观改变了?

“现在的男人怎么都不像男人?一个个留着这么长的头发,还以为自己很有魅力。”尤利娅对父亲的安排很满意,得意的说着现在的情况。

这时候总政委才恍然想起,现在已经是八十年代了。这是全世界摇滚浪潮蔓延的年代,所有国家都受到了影响,这个年代受到影响的大部分人,都是留着长发。

别人怎么想谢洛夫不知道,反正他是认为八十年代的全世界都是疯子。重金属音乐的那种气氛,很容易催生酗酒、毒品、不过嘛?不会是因为这个原因,自己的女儿比较正常所以才无人问津吧?如果真是这个原因,后悔的绝对不是他。这股浪潮过去,小年轻就会发现,他们耽误的时间,等于是毁灭自己。

“这玩意能不能禁止呢?”只是稍微想了一下,谢洛夫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音乐不是有具体形式的东西,没有具体的形式禁止也就毫无效果。

“爸爸,如果要禁止的话,切入点一定要选择好!”尤利娅心中一动,露出狐狸般的笑容道,“我看过相关资料,美国的摇滚乐是从贫民区兴起,社会底层中传播。”

“接着说?”谢洛夫深吸了一口气,他好像是想到了什么,又好像是什么都没有想到。

“而据我了解,我们国家的这种风潮兴起,人群不同。而是类似于吃喝不愁的人群中开始蔓延的,很多人都是干部的后代。”尤利娅低声说道,“如果能从源头上就掐住,也不是不可能,正常人谁会无所事事呢?”

谢洛夫点点头、反特权运动、反怠工运动、把摇滚也加入进去,那就一起解决。

至于理由,那自然是帝国主义阴谋!巧了,在美国的很多保守派眼里,美国摇滚乐的兴起,源头在苏联身上,也不知道苏联是怎么躺着中枪的。反正美国毒品泛滥、道德滑坡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美国出了问题,美国人往苏联身上推卸责任很正常。现在总政委也准备这么干……

“那就试试吧!那些干部家庭的子女喜欢摇滚乐,证明了他们的脑袋已经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入侵,我只能往他们脑袋上浇一盆冷水了,如果冷水不够,那只能让饥寒交迫教育教育他们了,西伯利亚的建设还需要人力。”谢洛夫就不相信在西伯利亚的针叶林当中,这些衣食不愁的小年轻,还能欢乐起来。

关于摇滚乐和西方思想入侵的问题,很快就出现在了共青团真理报上面。谢洛夫引用了高尔基对摇滚乐的形容,“就像一头金属猪猡在嘶吼”、“一只怪兽般的巨蛙的********敌人这次不但要要在军事和经济领域和我们对抗,而且已经从思想上入手。各地摇滚乐泛滥证明了,西方思想的入侵。以及各地边防军监控的不利,走私音像制品规模巨大,证明了这背后是有组织有预谋的!”谢洛夫歪着脑袋用死鱼眼看着内务部部长谢洛科夫大将,拉长着声音道,“我很奇怪内务部在其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内务部一百一十四万人,管不住社会的稳定,要你们有什么用?”

“要不要谢米恰斯内大将去内务部指导一下工作?”谢洛夫口气颇为平淡的问道。

“音乐怎么禁止?总政委?”谢洛科夫大将压制着怒气,环境已经不一样了。不只是谢洛夫看他们这些人不顺眼,现在的总书记安德罗波夫同样对他们不感冒。他们这些人也能感觉到,现在也不得不低调做人。

“出台治安条例,罚款、拘留、再不行就解除工作。”谢洛夫眼皮一翻冷着脸道,“总书记在反特权,子女出现问题,说明父母的教育不合格。如果他们想和十年前美国的同行一样,吃了上顿没下顿,谁说社会主义国家就不能有失业人口?想去拉脱维亚还是去美国?大不了我在重新送走一批……”

从反怠工条例生效之后,谢米恰斯内就开始从、大街上抓捕游手好闲的游民。

“马岛海域南部,英国特遣舰队无敌号航空母舰战沉?”接到格鲁乌的电话时候,谢洛夫都感觉自己听错了,连续反问了好几遍。

“花岗岩反舰导弹,是不是你给阿根廷人的?”阿历克塞在电话中追问道,声音很严正。

“好像无敌号航母在六百公里之外,超过了花岗岩反舰导弹的射程。”谢洛夫还是不相信,好半天阿历克塞压低着自己的声音道,“军盲,你是怎么混到元帅军衔的。”

“难道你就不能减少装药量,增加燃料?花岗岩反舰导弹是对付美国重型航母战斗群的,英国的航空母舰是轻型,减少装药量一样能被打沉。”谢洛夫把电话离自己耳朵远了一点,不然他都害怕话筒里面喷出来吐沫。

第八百六十五章 英美特殊关系

“是智利人给阿根廷人的,不是我给的!好像事情有点闹大了!”谢洛夫自言自语了一句然后放下了电话。英国要是连什么国家的导弹击沉了自己的航母都查不出来,那也太辜负老牌帝国主义的名号了。

对于阿历克塞的军盲指责他到是没什么感觉,人家又没有说错,他本来就是军盲。

可想而知,只要英国弄明白了无敌号航母距离阿根廷沉默的距离,就一定能搞明白,世界上能有这么远射程的反舰导弹,只有苏联一家。而且苏联武器并不难探查,只要找人一比对就能知道,很快就能确定是苏联的花岗岩反舰导弹。

花岗岩是苏联第三代远程反舰导弹,采用火箭冲压发动机推进的大型超声速反舰导弹。ss…n…19的全长10。5米,重量6。98吨,可从垂直发射器发射,最大射程为500…550公里,最高飞行速度2。5马赫,可装备500kt当量核战斗部或750公斤半穿甲高爆战斗部。ss…n…19采用惯性/指令修正/主动雷达制导。

根据战斗部重量的不同,航程当然是所有不同的,打出六百公里之外的射程,肯定是阿根廷人减少了战斗部的重量,不过就像是阿历克塞说的,就算是减少了战斗部,本来用来打美国航空母舰的花岗岩,也能击沉英国的无敌号轻型航母。

具体的情报,谢洛夫还要练习在阿根廷的情报人员。想想他还是没有这么做,英国人会报道的,他还可以省下一点精力。

无敌号航母的战沉,在英国和阿根廷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效果。就像是苏联国防部在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被击沉之后说过的那样,从现在开始,大英帝国不可能在从世界各国得到哪怕一丁点的敬畏,整个英国所有的报纸都被无敌号航母战沉的消息都占据。

阿根廷方面同样如此,和英国的情绪截然相反,击沉无敌号航母的消息再次激起了阿根廷的战斗热情,支持战争的游行此起彼伏,如果这是打鸡血的话,至少目前还是有作用。

很快一个疑惑就占据了所有人的心头,无敌号航空母舰是被什么击沉的。就像是谢尔菲尔德号沉没令法国飞鱼名声大噪一样,击沉无敌号航母的武器,更加让人们期待。

“阿根廷人是不是有病,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心疼是吧?”谢洛夫看到战报的时候简直以为动手的不是阿根廷,而是美国或者是苏联。

对于一艘无敌号航空母舰,阿根廷发射了十六枚花岗岩反舰导弹,其中七枚反舰导弹因为装药量不够中途熄火、四枚没有找到目标。三枚被无敌号航空母舰拦截,只有两枚集中了英国的无敌号航空母舰,但就是这两枚重型反舰导弹,击沉了现今英国本来就不多的重要战略投送力量。

“我有心脏病,你不要和我提反舰导弹,和我没有关系,是智利送给阿根廷的!”在中央主席团的会议上,谢洛夫一筹莫展、昨天晚上搂着小秘书胡闹了一晚上,他的萎靡不振绝对不是装出来的,绝对是身体被掏空。

“没说这是你的责任,不过葛罗米柯同志目前到时很忙。”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没有不满,任何一个武器都是要实战的,总不能自己宝贝的好东西,不让敌人见识厉害吧?

从英国无敌号航空母舰战沉,也就是两天前,美国海军监视苏联红海军的舰队又后退了二百海里,显然美国海军已经从英国航母沉没的地点中估算出来,花岗岩反舰导弹的极限射程到底是多少,早先的对峙距离有误,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这种后退同样被一些国家注意到,加上英国报纸已经披露了阿根廷使用了花岗岩反舰导弹的消息,一时间花岗岩反舰导弹声名鹊起,抵消了击沉谢菲尔德号驱逐舰的法国飞鱼。

在全世界一片吵吵嚷嚷当中,苏联收获了英国无数的抗议信,以及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激烈指责,不过在葛罗米柯这个著名的摇头先生这里,撒切尔夫人没有得到一点便宜。葛罗米柯是苏联的外交部长,但实际上他早年不是做外交官的,他得到器重是因为做学者的时候学过论文、评价美国的资本输出、美国的经济危机。

所以葛罗米柯是苏联中央主席团当中,第一个认为谢洛夫说的对,英美侧重于金融业完全是在慢性自杀,只要苏联顶住最艰难的时刻,就能为冷战画上句号。

撒切尔夫人从葛罗米柯这里收获了两句话、第一、这件事和苏联无关。是智利送给阿根廷的,苏联没有干涉。第二,葛罗米柯通长篇大论抨击了某帝国主义发动战争的行为,同时表示这个时候,英国和阿根廷用谈判的方式解决问题。

谈判?可能阿根廷现在愿意谈判,英国都不会谈判。马岛战争已经让英国在全世界面前大大的现了一把,如果不夺回来这个岛屿,那英国就和战败了没有什么两样。撒切尔夫人在外交主张英国发挥更大的作用,刚开始就失败了。

“不能在这么下去了,如果对英国现在的困难处境不管不顾,整个北约都不会再信任我们,连阿根廷都让我们顾虑,真面对苏联的时候,谁敢放心让我们保护?”里根斩钉截铁的道,“迅速结束战争,不要让苏联获得在拉丁美洲插手的机会。”

英国和阿根廷谁比较重要,这种问题还用选择?美国支持英国,不仅仅是因为如果不站在英国一边,将会对美国的战略利益带来严重后果,美国失去这个亲密的盟友,将使北约集团在军事、经济、外交等问题上保持一致困难得多。

英国是美国在欧洲抵挡苏联的重要盟国,阿根廷和英国相比无足轻重。在对外的问题上,北约国家永远是一致的,哪怕法国都停止了阿根廷的军购合同。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美国没有点头的情况下,阿根廷竟然敢动武,实在是太不把美国当回事了,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里根不能容忍自己没有点头,就有另外一个美洲国家动武,这个权利仅仅属于美国自己。

如果阿根廷有实力,里根还会考虑一下,可问题是阿根廷没有。比起西欧的美国盟国,拉丁美洲的美国盟国非常不争气,不但没有西欧对东欧的相对经济优势。反而在人均指标上,美国的盟国都落后于古巴、智利。不是敌人太强大,而是拉美国家太不争气。

综合考虑后,里根决定对英国进行援助,尽快结束这场战争。至于拉丁美洲的不满,可以以后再慢慢解决,这一战英国要是输了,对欧洲的对峙影响是决定性的。

“好的,表达我们队英国的支持,要国务卿去么?”副总统布什对这件事没有异议,正常人都知道在英国和阿根廷之间怎么选择。

“我亲自去,撒切尔首相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我要亲自出面表达对她的支持。”里根下定了决心,他和撒切尔夫人接触过。从个人感情上,这个女人非常不好接触,哪怕两人现在是站在一起战壕当中,两国的友好仅限于对待苏联的时候。

里根现在别无选择,比如帮助撒切尔夫人,英国一旦战败,他都找不到另一个和自己并肩作战的盟友了,法国人一如既往的不靠谱,德国人面对苏联的高压也不能做得更多了。

现在的撒切尔夫人确实面临了巨大的压力,无敌号航空母舰战沉之后更是如此,因为谁都不知道阿根廷还有多少苏联的反舰导弹,苏联人知道,可还在说英国是帝国主义的苏联人应该不会告诉他们。

已经出现了终止战争的声音,这种声音认为:爆发战争,就会出现敌视情绪,英国将失去国际社会的支持。外交大臣认为英国应当坦然接受这份文件。我们互不相让。协议草案规定,英国的特遣舰队在一个星期内离开指定区域,十五天后彻底消失。这将使我们完全丧失对撤军进程的军事影响力。其次,从签署协议之日起解除对阿根廷的制裁。

当然这是无敌号航母被击沉的当天,而现在美国已经考虑明白了,处在焦头烂额中的撒切尔夫人很快接到了华盛顿最新的态度,美国出动舰队帮助英国运动登陆的部队,并且舰载机会掩护英国远征军登陆,夺取马岛。

“我们绝对不能容忍,阿根廷的侵略行为!”稍晚的时候,美国总统里根代表美国第一次公开对马岛战争表态,并且表示愿意协助英国尽快结束战争。

随后里根表示将在半个月后对英国进行访问,在里根表态的同时,美国本土舰队还是对英国特遣舰队补充油料,调集了一批钢板对英国特遣舰队进行修补。

此举一定会激起拉丁美洲的反美兴趣,不过单纯评价这场战争,“阿根廷完了!”

“下一代的陨石反舰导弹并不顺利,几次发射都失败了,很麻烦。”谢洛夫不在关注阿根廷的事情,美国介入,除非外星人帮助阿根廷,几天之后估计阿根廷就会投降。

第八百六十六章 国际民主同盟

这款导弹是苏联花岗岩反舰导弹的下一代替代品,不过研制的并不顺利。。。历史上一直到一九八六年停止试验的时候,成功率也一直只有百分之五十。虽然理论上的数据绝对吊打一切,可巨大的不可靠性也足够让人挠头。

苏联建立独立体系和美国针锋相对,确实让苏联的科学家不知道愁白了不少头发。理论上的成功率只有一半,真到了实战当中还不知道要降低到什么百分比。

可是只要研究不中断,谢洛夫相信希望总是有的。反舰导弹不一定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