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1958-第4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济层面的汇报,谁都不能穿着看裆裤、饥一顿饱一顿的去和对面掰手腕,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撑,怎么和美国对抗?

反怠工运动开始之前,苏联的经济也没有到停滞的状态,这是当然的,苏联控制和影响的国家已经比历史上多了这么多,安全得多的外部环境。加上多出来的物产和人口,苏联当然会更晚的遇到瓶颈。安德罗波夫的反怠工运动开始之前,苏联的经济增长还是比绝大部分国家都要快……

“看来经济层面是没有问题了!现在我来说说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里根推出的星球大战计划,目前已经开始投入。乌斯季诺夫元帅认为,我们必须要对太空加大投入,防止美国在太空取得优势,同时对我们国家造成威胁。”谢洛夫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就看见乌斯季诺夫元帅点头,军方的态度当然是迎战。

“总书记说的就是我想要说的!”乌斯季诺夫元帅很兴奋的道,他当初倾向于契尔年科,不过谁知道这件事?他最终还是看见这么多人支持谢洛夫,等到自己的时候大局已定,给了谢洛夫一个友情票。

“从现有的技术来讲,美国的星球大战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或者说一点成功的希望都没有!里根只不过是认为美国经济优势很大,想要和我们军备竞赛对经济造成影向。”谢洛夫很自然的笑道,“可是计划一旦开始,如果我们应战的话,美国也不会退出,因为这种竞争是相互的,美国害怕我们成功,相反我们也害怕美国成功。”

“一旦我们决定跟进,美国得知之后更是会加大投入,其实这个游戏不难理解,谁先挺不住,对本国的经济造成影响,它就输了。”谢洛夫低着头想了一下道,“所以我的决定,迎战!”苏联的经济已经达到美国的百分之九十,美国的盟国虽然是富国,但苏联的盟国人口多,没有理由害怕美国的。

第八百八十八章 红星大作战

“以目前我们掌控到的美国星球大战计划,可以判断出来这是基于核劣势条件下,美国对我国弹道导弹进行防御的计划,简单来说,这是一个防御计划。目的是削弱我们的核优势,这既是美国人口中让我们的弹道导弹失效的计划。”乌斯季诺夫压抑着内心的激动,谢洛夫支持对抗的原因不管是什么,反正令他很满意。

“我们要一个攻击计划,既然美国要一个防御,我们就必须告诉美国人,他们防御不了,只要跑不出地球,就都在我们的攻击范围当中。”谢洛夫打着哈欠道,“一个单纯的攻击计划!”

“不考虑防御美国的弹道导弹对我们的进行攻击?”外交部长葛罗米柯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个计划就算是完成了,那就是一个随时告诉美国,我随时可以和你同归于尽。这种计划就算是完成,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考虑!就是进攻计划,准备防御计划国家不可能承受住,从攻击手段和防御手段上来看,穿甲弹永远比复合式装甲更早取得进步。美国选择难度更高的防御计划,已经算是给我们机会了。”谢洛夫眼睛直勾勾的看着葛罗米柯道,“单纯准备一个进攻计划,我们不但可以节省成本,比美国人花更少的钱,更快见效。”

“可是这种拼命的姿态,会让我们的国家有些危险。”葛罗米柯的声音不大,他只是想要准备的更全面一点,谢洛夫的想法就是把盔甲都脱了,直接拎着双手大剑上阵。要么一下子劈了对方,要么自己挂掉。

“我们的国家?其实一直都很危险!”一个进攻计划和一个防御计划,肯定是进攻计划更容易出成果,单纯考虑防守的话,那考虑的东西就多了,后者肯定比前者花费更加巨大。

没错,从危险程度上来说,苏联一直都被美国的弹道导弹威胁,现在的情况已经比以前好多了,毕竟相对核优势是在苏联这边,古巴导弹危机之前那种力量对比才叫绝望呢。苏联的核力量当时都要第一书记用嘴炮弥补,还忽悠住美国不少年。

债多不压身,谢洛夫知道这个年代玩导弹防御计划,根本就是没有一点成功的可能。所以针锋相对把所有资源和精力全部放在进攻上,针对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进行反制。

“那么我们的计划,就叫红星大作战。立足于先发制人彻底打破核平衡,全面发掘出核武器作为攻击性武器的一面,让美国知道,只要苏联一个念头,美国会首先不复存在,击垮美国人民的安全幻想,我准备了几个后续计划,针对美国的选举体系在未来布局。”谢洛夫说完话后等待其他人的意见。

没等到,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消息,难道他刚刚上台一个月,就取得了勃列日涅夫上台十年才取得的权威?事实当然不是这样的,而是谢洛夫面前一群老头子,确实没什么精力和自己进行长时间的辩论,这么一个老头子多也是有好处的。

谢洛夫有一定的信心,因为苏联对太空军事化的研究起步比美国早,从六十年代晚期就已经开始了,一旦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和苏联的红星大作战计划竞争。在开始阶段苏联的很多技术储备都能用得上。当时的消息是美国正在进行利用外层空间进行空间战的可能性研究。于是,苏联政府立刻开始了相关计划的研究,那时正是登月工程的最"gao chao"时期,主要的空间技术研究单位如科罗廖夫设计局、切洛梅的52设计局、扬格利设计局等都承担了大量的任务,所以这次,为了避免登月计划的覆辙,出于节约时间和经费的考虑,军方提出了建立2套计划的设想,其中1套为空间激光武器平台,另1套为火箭平台。最后,由能源公司承担了空间火箭武器发射平台的设计。

研究论证和技术储备一直都在进行,这里不得不提勃列日涅夫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决定了相关的计划一直持续没有被打扰。这要从航天飞机的出现开始说起,一九六九年美国首次提出了航天飞机的概念,这件事被勃列日涅夫知道之后,这位实际主义者的总书记,当时就认为这就是运载核导弹的太空战机,所以一直要求苏联制造真正能用于太空作战的飞行器,在伟大领袖的亲自关怀下,这种研究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现在这种空间作战的系统,基本已经分成两个,一个是太空激光发射器,一个是建立太空核武器发射平台,难度最大的不是在地面上的论证,而是怎么把苏联科学家在地面上设计的武器平台送到太空当中,这需要推力更大的火箭。

十年前,苏联开始了对能源号火箭的方案论证工作。正如NASA用航天飞机取代土星五号的计划,能源科研生产联合体提出了祝融星计划,计划设计一种以质子号火箭为基础,使用与质子号相同燃料、比质子号更大、推力更强的、采用模块化设计的火箭。八年前苏联成立了著名的能源公司,主要研制大功率运载火箭。

谢洛夫能确定一件事,那就是苏联现在和美国就算是有技术差距,肯定也比真实历史上要低得多,谁让世界经济危机的时候,他指挥克格勃在全世界寻找倒闭企业支持呢?联邦德国的莱茵金属有苏联股份在内,鬼道的半导体企业被苏联注资过,很多企业的研究成果一旦面世,马上就被复制到苏联来。

这绝不是克格勃偷的,那个企业本身就是克格勃的,谢洛夫还没找欧美要夸奖,我们这群特务给你们解决了多少失业问题?虽然你们国土上的和平教徒和黑人,本身就是克格勃送过去偷渡的,但这也是你们需要低成本劳动力对不对?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要不是你们有需求的话,克格勃的偷渡生意会这么红火?

什么应该偷,什么不应该偷,没人比谢洛夫这个几十年后的人更加清楚,所有资本主义强国都有克格勃的企业,而不是一般欧美国家认为的,苏联的合资企业主要在意大利。明面上和暗地里的区别,这里多说一句,里根上台之后,意大利已经被踢出了巴黎统筹组织,因为美国不相信意大利这个国家对苏联还有什么秘密。

谢洛夫必须要为意大利人说句话,这句辩护就是,其实法国对苏联同样没有秘密。

苏联和美国都有限制战略性进攻武器的协议,这就相当于一个老鸨说自己是处女一样可笑,当然这个限制战略性进攻武器的协议还是有点作用的,作用就是能让里根明目张胆的说美国进行的是防御计划,多可笑?谁相信?

所以在名义上,苏联这个红星大作战的计划,也要以防御美国弹道导弹的名义进行。就连削减美苏在欧洲的中距离导弹谈判也要接着谈。不过所有苏联中央主席团委员都知道,苏联应对星球大战计划的红星大作战计划,其中没有哪怕一丁点是准备防御。

当然现在他是总书记了,不能因为里根一个动作马上就跳出来骂对方老年痴呆。总书记不能总是冲锋陷阵,所以对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苏联还是要先造势,让苏联民众明白,这个计划就是对着苏联来的,由此证明一句话,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大特务头子这么多年,用各种各样的谣言忽悠苏联人,散步了多年的假消息,对苏联人民对什么消息喜闻乐见,久病成良医的他早就一清二楚。

首先邀请共青团真理报以担忧的口吻,对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进行柔和的指责。这当然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一个正规的渠道先对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进行一个大体上的了解。

当然必要的改动一些,让苏联民众看出来这不是一个防御计划,而是准备对苏联的进攻计划,如果这么简单的要求,宣传部那群人都搞不定,那谢洛夫只能让他们去见苏斯洛夫了。

随后克格勃假宣传部开始散步令人眼花缭乱的谣言,而且头一次使用了建构完毕的苏联英特网,以电子邮件的方式散步谣言,以时刻更新的模式,对苏联民众进行轰炸。

“特别调查部说,现在一些私下的场合,很多人都在谈论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小瓦莉娅换了一个舒服的姿势,在老男人的怀中蹭了蹭,安逸的道,“总书记,你不准备反击么?”

“再等等,先制造一下舆论。”克里姆林宫内,谢洛夫伸了一个懒腰打着哈欠道,“太晚了,今天就不回家了!”小瓦莉娅闻言嘴角浮起笑容,解开了衣服上的纽扣道,“总书记,检查身体的时间到了,岁数大了一定要随时注意,可不能躲避检查,听医生的话……”

第八百八十九章 升级计划经济

“这样不好吧,别人别以为你是帝国主义派过来的间谍,专门过来让总书记身体下降的!”谢洛夫觉得自己怎么都是总书记了,不能再一副大特务头子的样子,一身正气的问道,“今天可以么?”

“没问题,今天是安全期。”小瓦莉娅很熟练的脱下外套,一点都不害羞的说道。

实践证明,年龄并不是问题,至少现在谢洛夫应付这个凶猛的小毛妹还是一点问题没有。

目前的问题,是苏联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对外政策当然是社会帝国主义。大特务头子出身的谢洛夫也就会这个,可在国内的问题上,总不能也拿这套玩意往上套。

很多理论在苏联都存在,就连现在中国的理论在苏联也有影响,不过被处在压制状态。开放是不可能开放的,做梦。谢洛夫又不是没见过开放,更不要提自然条件远远不如中国的苏联,什么指导思想都没有科技的进步有意义。既然不能开放,那就要反着来,强化苏联本来就很强势的方面。

很正常而且符合逻辑,烂船都有三寸钉,苏联要是一点优点都没有,怎么可能有今天的地位和国力?肯定在某一个方面苏联是很强的,支撑了这个国家的发展。

在克里姆林宫中,穿着斯大林同款军大衣的谢洛夫,和苏联中央科学院一些学者友好的见了一面,一批苏联控制论学派的学者。包括几个中央科学院的院士,以及数学专家,以及计算机专家,总共不到一个人。

为了不能在这些学富五车的专家面前露怯,谢洛夫直接拿出朗道十卷中的统计物理学放在自己手边,作者,世界最后一个全能物理学家郎道,此时谢洛夫应该问一下这些人,“嘿,年轻人,你渴望力量么?这才是真正的力量……”

“很多年前,就有学者指出,计划经济的突破性进展和难度成正比。最大的瓶颈是越来越超出能力的复杂计算能力,以及中央和地方党委之间的渠道。我们要随时随地的知道,这个两千两百万平方公里上面两亿多民众的需求。二十年前,我第一次听到了控制论学派的主张,一直都记在心里。”谢洛夫看着这些为数不多的科学家,控制论在苏联中央科学院都只是一个学派,有影响力,但是没有一般人认为中的巨大影响力。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天才,能够战胜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而且计算机可不仅仅是会计算,再说了,计算机才刚刚发展。”谢洛夫这么说,是因为八十年仍然有不少哪国出现的神童,算数比计算机快这种新闻。这个年代出现这种新闻是很正常的,计算机一点都不强大。不说别的,克格勃的秘密部门就有这种人的存在。

包括中央科学院院士阿布利耶夫在内的这些学者都点点头,控制论者早就认为随着苏联的发展,中央计划委员会的工作会越来越重。甚至早在二十年前,控制论学者就指出,再过五十年,不找到办法的话,苏联的人力几乎都要进入中央计划委员会工作。这种论调略有些危言耸听,不过确实很容易让苏联碰到平静。

计划经济本来就有一些偏差,需要随时修正,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总不能和朝鲜学,每一个五年计划之后,就来一年作为调整期吧?苏联面对的压力和朝鲜面对的压力完全不是一回事,苏联要一边和美国对抗一边发展。

“总书记,你是准备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控制论实践么?”阿布利耶夫院士表面上很淡然,心中还是很高兴的。这是他们一直以来的主张,虽然历任总书记都吸取过其中的部分方法,可从来没有像是这位克格勃出身的总书记这样,真的开始考虑升级苏联的计划经济体系,这里面的牵扯也不小。

“只是试运行,克格勃经济管理总局下属一共三千五百家国有企业,这是长时间以来克格勃试运行的企业,当然了,这些企业的运行都很良好。甚至比一般的企业都好,我决定就用这部分企业进行试验,来实践控制论。推动全国自动化系统,尽最大可能削减国家的人力负担!”要说最信任的一批人,那当然是肃反工作者,以及那些克格勃系统的人。

开拓社会主义的电子时代,他称这个充满巨大野心的项目为——全国自动化系统,旨在使用技术手段合理流畅地对整个计划经济进行控制。系统将依据国家制定好的计划而非市场价格作出经济决策,这样就能在事情发生之前由电脑模型加速预测出经济的平稳走势。

“用最适合管理人才来维护最为良好的管理机制,基于电脑的自主发展和信息传输。对苏联每一个民众进行平等的技术武装,这样给予了民众自主权,同时也能压制官僚。在往上,可以让我们摆脱对总书记的依赖,要知道,不是每个人都有斯大林总书记的能力。”谢洛夫想了一下道,“后面的畅想都还很遥远,目前还是想办法扭转计划经济的瓶颈,虽然这种瓶颈现在还没有让人感觉出来。”

谢洛夫忽然闭口不言,因为他差点就把不远了、不远了这个被民众嘲讽的口头禅说出来。但相信这些专家能明白自己的意思,英特网已经有了,苏联能不能实现技术治国,摆脱对苏联总书记的依赖,他也不知道,必须试试,不试试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