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1958-第5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可恶的美国人,根本就不能相信。”等到里面的惨叫声已经消失,一个克格勃直接拿着枪冲了进去,在他的带动下,几个行动执行部的成员都进去,一个把利比亚军官的尸体拽出来,其他人则挨个补枪,杀人灭口。确保这二十三个美国人再也没有开口说话的机会,血液顺着房门流到了房间外。

整间房屋都被血液浸透,充斥着残肢断臂和血浆,很多美国人死的很不甘愿,不明白为什么来救自己的士兵会反戈一击,对本国的民众痛下杀手。

早上五点,行动完成!几个行动执行部的成员像是死了亲兄弟一样,抱着利比亚军官的尸体痛哭,然后表示需要报告军官的父亲,直接离开兵营,迅速找到了一辆车直奔最近的城市,他们必须迅速进入城市中,而不是进入沙漠,进入沙漠是绝对跑不远的,但是在亲苏国家的城市,他们有自己的渠道安全离开。

一路上四个人换了一套衣服,但是却没有刮掉脸上的大胡子,这样可以减少暴露的机会。

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离开官邸躲避的卡扎菲已经楼面,卡扎菲出现在利比亚街头,出现在媒体面前,表示自己并没有被美国炸死,同时强烈谴责美国对一个主权国家的侵略。

卡扎菲没有死初步的稳定了的黎波里遭受轰炸之后的人心惶惶,同时他仍然没有忘记自己反美斗士的形象,呼吁利比亚人民支持自己抵抗美国人的侵略。

莫斯科的时间比利比亚早了一些,昨天晚睡的谢洛夫已经被小瓦莉娅叫醒,嘴里喊着被塞进来的一块糖,耷拉着眼皮看着这位反美斗士表演。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强烈抨击美国试图在全世界推行新的霸权主义。他呼吁第三世界国家和国际组织团结起来,阻止美国的这一图谋。

据利比亚媒体报道,美国和北约打着人权旗号,肆意干涉别国内政,企图实现它们独霸全球的政治野心,对此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卡扎菲指出,美国倚仗它先进的武器装备,推行新恐怖主义以此来恐吓和威胁其他国家人民,进而控制和操纵这些国家,掠夺它们的资源,实现独霸全球的野心,但美国最终将遭到其他霸权国家同样的下场。

“就这样?你肯定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反美斗士,因为你已经别无选择。”谢洛夫打着哈欠看着第一次露面的卡扎菲,这个人除了亲苏之外,已经没有别的路可以走。

此时的美国则陷入到一片狂欢当中,从军事的角度上来讲,美国将一个用苏联武器武装起来的国家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同时还验证了和苏联军事冲突的理论,以电子战飞机为先导,首先压制干扰对方的防空系统,尔后再出动海空军飞机实施空中火力打击,充分发挥不同作战力量的优长,实现了功能互补,效能倍增。从哪方面来看,都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里根更进一步,下令停止与利比亚的经贸关系,冻结利比亚在美资产,对着自己的支持者说道,“那条疯狗挑战了一个永远战胜不了的敌人,他的命运已经注定就是被我们消灭掉。”

苏联只不过是美国最大的一个敌人,不代表里根就没有其他的敌人,事实上目前符合里根认为的自由国家标准,只有美国自己。英国、法国、联邦德国都不能算是自由国家。不得不说里根的处境比历史上更糟,按照正常的历史,美国的新保守主义者,至少还认为皮诺切克的智利是自由国家。

可惜智利社会党的存在,让本来里根定义的真正自由国家也消失了。

美国打击的结束,除了影响到利比亚和美国两国之外,还有苏联,苏联必须检测苏联防空系统有什么漏洞,所以在空袭刚刚结束,就已经派出由一个将军领衔的代表团,前往利比亚检测这次战争的经验。

“什么?锡尔特盆地附近一处的美国人质暴动,结果被全部射杀了。”刚刚死里逃生的卡扎菲大吃一惊,但是马上冷静下来大喊道,“士兵们做得对,我们谁都不怕。”

第九百五十五章 阴里根一下

“按理来说应该有消息了!”在莫斯科的谢洛夫倒是患得患失起来,被打击的卡扎菲还一点事没有,他倒是开始操心,这位利比亚的领袖是不是太镇定了一点?

这也不能怪谢洛夫,在苏联的战略布局当中,埃及要比利比亚重要太多。人口、黄金水道、领导力这些都是考虑的因素,所以哪怕埃及除了沙漠什么资源都没有。苏联也必须要尊重埃及,还需要围绕埃及制定政策,防止埃及反水。周围的苏丹、埃塞俄比亚都是围绕着埃及作为苏联的盟友进行钳制。

利比亚和埃及相比就什么都不是了,苏联又不缺石油。为了防止卡扎菲反感苏联,谢洛夫也没有主动非要在利比亚驻军。利比亚在苏联眼中更像是模糊地带,因为这样谢洛夫也没有对这个国家特别上心。直到这次里根出手,连他这么小心的人都措手不及,开始策划行动谋取利益。

可卡扎菲为什么没反应?这是谢洛夫考虑的问题。他对年轻时候的卡扎菲不太了解,这位政变上台的革命领导人,早年间的胆子大的狠,主动派出特工攻击美国,甚至制造洛克比空难和美国对着干。

不过这种狂妄的举动都随着苏联解体终止,比萨达姆胆子更大的卡扎菲也不得不低头做人。现在苏联结实的狠,卡扎菲的底气仍在。所以不但没有惧怕,反而主动背锅,算是对美国轰炸利比亚的反应,狂人形象展露无遗。

卡扎菲根本没把美国人质的死亡当做不可接受的事情,可难为了在莫斯科的谢洛夫,召集切布里科夫和门德列夫商量,是不是哪里出现的纰漏?计划失败了?

直到这些行动执行部的人员经埃及回国,总书记还专门从监控器亲眼看着门德列夫对行动过程的盘问,最终才确定,“你特么还真是一个狂人,比我的胆子还大。”

苏联已经到达的军事代表团,会把苏联防空系统的调查报告反馈给国防部,这件事不需要军盲总书记亲自关心,再说丢人又不是苏联自己,法国的雷达预警机制不是也没其作用么,美国这次打脸是打了苏联和法国两国。

深信勤能补拙的总书记,才开始补课,分析卡扎菲这个人,洛克比空难也刚刚被从沉睡的记忆中唤醒。把卡扎菲早期的经历补完,加上脑海中回忆起来卡扎菲后半个人生的经历。算是完整的对卡扎菲这个人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阿拉伯群雄当中,卡扎菲的国家最弱,人口和其他国家相比少得可怜。但却比阿萨德、萨达姆更加胆大。只要卡扎菲觉得自己还有大哥照顾,他什么事情都敢做。

但这个人肯定眼光不怎么样,因为洛克比空难的时候,苏联已经在戈地图的领导下开始走到终点,颓势已经能让所有国家看到,法国还在尽力帮苏联化解外部的压力,卡扎菲还敢操刀这种事情,简直不知道生命的可贵。

“这条疯狗,弄好了真的能咬人。”谢洛夫不得不承认,李根说卡扎菲是疯狗真特么有道理,这次崩了美国人质算是断了卡扎菲的后路。如果这个狂人还觉得不够,未来还能想起来洛克比空难,也不应该被阻止。

总书记能想起来另外一个人和卡扎菲的命运差不多,希特勒早年的偶像墨索里尼。国家不强、领袖爱作死,最终作死成功横死,真的很像……

现在美国人质被杀还没有泄露出去,那么说明这件事还有操作空间。还要补完后续的动作完美收官。因为谢洛夫知道里根早就找好了替死鬼,所以没有在去年年底爆发的伊朗门中落井下石,当然这次也不会。

美国的鸡血效果还在继续,指望死几个人质就让里根滚蛋不现实。何况这么拼命和苏联对抗的领导人也不好找到第二个,弄掉了对苏联都是一个损失。可以说里根如果出现了什么危机政治生命的危机,只要需要的话,苏联**的总书记绝对义不容辞的出来站台。帮助里根化解危机,然后在继续对抗。

现在美国人质死亡的事情,谢洛夫知道,里根暂时还不知道,那么?拿起来电话给斯摩棱斯克广场打电话,让外交部长葛罗米柯来到克里姆林宫,两人应该认真的谋划一下了。

“伊朗门之后,里根也遭到了不小的挑战,这次可能会削弱里根的威望。”外交部长葛罗米柯话语中满是兴奋,里根是美国少见的那种履行自己承诺的总统,而不是为了选举。里根说要和苏联掰手腕,那就是在和苏联掰手腕,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都能感受到里根不加掩饰的敌意。

“葛罗米柯同志,你理解错了!”谢洛夫不得不打算葛罗米柯认为里根会陷入麻烦的臆想,因为这不现实,苏联会认为死了点人把总书记赶下台么?不会!那为什么会认为美国会呢?人权高于一切?这话随便听听就行了。几十个人对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大事,如果对国家有利的话,自己动手清除也是可以的。

“指望这件事扳倒里根,基本不可能。事实上我还希望里根连任一届!我们可以捅出来这件事,造成美国更加敌视利比亚。但是我们要主动出手,肩负起苏联负责人的国际态度,解救美国人质,提供斡旋,保障人质安全。必须抢在里根施加压力之前动手。”谢洛夫站起来一字一顿道,“我不希望里根下台,但是美国人这次必须领情,让苏联解救出来美国的人质,抽一抽美国保守派的脸。”

“那么,我现在开始准备,着手操作利比亚人质危机。”葛罗米柯也笑了起来,这件事么?挺有意思的,佩服的心里是没有的,不过可试试。

“等到美国第六舰队离开在开始!让他们费一点油钱。”这句话暴露了苏联第一巨贪的守财奴本质,没事多算计一下成本,总不是坏事。

挥舞着利比亚国旗的利比亚民众,用游行的方式表达对领袖的拥护。面对美帝国主义的强权,出身底层的卡扎菲十分了解普通人在想什么,如何煽动这些人爱戴自己对他来说并不难,很多人都眼含热泪欢呼卡扎菲平安无事。

的黎波里、班加西的硝烟已经散去,广播中播音员叙说着因为空袭遇难的民众名字,其中也包括卡扎菲的养女,这种混合着悲凉和对美国不满的环境,会转化成对卡扎菲的拥护,至少目前,只要美苏不派陆军过来,还是有用的。

“利比亚中层军官以上竟然在空袭的时候不在岗位,我记得共青团真理报已经提醒过利比亚人,美国的攻击近在眼前了?是这样吧?”一个苏联技术军官有些不满的在苏联地空导弹营检查,和自己的同伴不满的嘟哝道。

“这些阿拉伯人不让我们碰自己生产的武器系统,但是他们自己又不能维护。有时候我宁愿我们的武器让以色列人使用,至少他们知道如何打仗。”另外一个军衔稍高一些的军官也很无奈,和苏联驻这里的技术人员沟通之后,得到了这个不怎么样的答案。

“这话说说就算了,以色列可是阿拉伯人的仇人,再说以色列买不了多少武器。”刚开始说话的军官阻止道。苏联对以色列没有多少负面宣传,但是一直强调以色列是反苏国家,年年都警告以色列不要试图研发核武器,不然苏联保证以色列领国会全部进行核武装。

苏联的军事调查团还在慢慢黄沙中调查防空系统没有奏效的原因,美国那边则陷入一片狂欢当中,这个年代的网络远没有传同传媒发达,传统媒体说什么,人们就听什么。绝大部分美国人都认为里根的决定没有错误,有错误又怎么样?

不论是白宫还是五角大楼,透漏出来的消息都十分满意,对美国来说,这显然是一场大获全胜,但一条消息从利比亚传出,迅速扩散到了整个世界。

美国得到这个消息就好像迎来一场大地震,美国被利比亚扣押的人质因为要越狱被杀,虽然还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是这个消息马上就被全世界得知。

这个消息迅速冲散了黄金峡谷行动中,美国人对军事行动大获全胜的喜悦。利比亚有美国的人质?有多少?为什么普通人不知道这件事!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

很多人都希望白宫和五角大楼出来辟谣,但是随着时间的流失,美国政府没有反驳人质存在的消息,因为整个黄金峡谷行动的决策速度很快,时间比较突然,美国政府也没想到利比亚以一个国家的名义扣押人质。甚至里根和政府高官听到这个消息,脸色更加难看。

喜悦之后的痛苦随之而来,谢洛夫找到了一个好机会,抄起闷棍就对着里根砸了上去,直接给里根则的头昏眼花。

第九百五十六章 苏联斡旋

美国政府的沉默直接让民众炸了,谁让美国一直把人权塑造的高高在上,用来指责苏联。造成了美国人有一种珍惜生命的错觉。觉得美国政府一直都非常尊重本国民众的生命,这个错觉现在被戳破了。

很多人又想起了去年下半年爆发的伊朗门,同样是因为人质危机造成的问题。谢洛夫要知道自己去年捅出来的伊朗门还有这个效果,一定会很欣慰的,加上这次的利比亚人质危机,那就更加欣慰了。两件事加起来,至少能把里根从私德方面扒的连底裤都不剩……

里根离任之后,相信名声不会比水门事件的尼克松要好。美国民众自然不知道大克里姆林宫的特务头子,利用早年间的人质危机和现在的人质危机,造成叠加效应坑了里根。

知道又怎么样?两国可是敌人,美国人难道会指望苏联手下留情,何况苏联这次还准备让美国人感谢苏联,博得好名声的同时,还要把里根的名声搞臭。

抗议才是刚刚开始,任何事情都需要发酵。从效率上来讲,苏联只要不出现接连死总书记的事情,就应该比美国高。趁着美国还在思考应对之策的时候,莫斯科出手了。

苏联首先评价这次军事打击,是典型的帝国主义攻击第三世界国家的不义战争。在苏联表态之后,民主德国、保加利亚、匈牙利、南斯拉夫等一系列国家加入到了抨击美**事行动的行列中,但是话题马上转向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变成了对里根个人的批评。

美国总是用人权恶心苏联,谢洛夫好不容易等到了这次机会,他是绝对不会放过去的。共青团真理报评价,这次的军事行动非常欠考虑,在大批美国人仍然滞留利比亚的情况下,一个国家首先应该想办法把本国民众撤走,至于战争是不是正义,则要看之后的发展,可美国政府却把这个撤侨的过程省略了。

这不是人权的问题,而是战争之前的必要过程。当然在评论之前,共青团真理报把苏联攻击土耳其的先例忘了,苏联和美国国情不同,苏联的出国人员只要接到命令撤离是很快的,一般情况下私人出国的人数很少,这种不同美国人不知道。

苏联的抨击,就等于是确认了利比亚的美国人质确实出现了伤亡,一时间西欧报纸也开始引述苏联的报道,抨击美国的军事行动欠考虑,不顾本国人民的安慰。刚刚在利比亚同时和苏联一起被打脸的法国尤其起劲,这涉及到了法国武器的订单问题,不能马虎。

随着报道的深入,一些早先苏联和法国试图阻止美国进行军事打击的记忆被唤起,在美国人质出现死亡之后,这种记忆会让人不自觉的相信苏联确实是发现了问题。而里根主导的军事打击则十分冒失冲动。

白宫面前,抗议者的人群还是出现了,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人山人海。这些人举着抗议标语,要求政府对美国人质的事情解释。

“苏联人是故意的,甚至没准就是苏联人杀害了我们的人。卡扎菲不敢这么做。”当着众多美国高级官员的面,总统里根绝口不提自己没有擦干净屁股,而是认为苏联故意捅出了美国人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