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1958-第5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联邦德国的化学武器已经秘密转移过数次,但是一直都没有逃过克格勃的眼睛。从这点来说,德国人还是非常严谨的,要是换成阿拉伯国家,估计十年八年都不会换一次地方,等着敌人过来轰炸。

谈完所有问题,谢洛夫在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给自己灌了一点毒鸡汤才平静下来。有时候他都觉得自己蓄力的时间太长了,心中时不时的就会心急的状态。

“几十年都等了,两三年时间就可以了。”心中臆想了一下推到人类希望国的场景,痛饮毒鸡汤的大特务又恢复了良好的状态。

“对了,忘了一件事。”谢洛夫拿起电话打给斯摩棱斯克广场道,“告诉卡扎菲,苏联不会卖原子弹给他,也不会提供图纸,把我的话转告给葛罗米柯。”

苏黎世已经准备谢洛夫和里根的第二次会谈了,这时候他可不会主动找里根麻烦。一个中程导弹条约比利比亚重要多了,那点小钱他还看不上,美元迟早会成为废纸。

第九百七十一章 疲惫的两国

现在看来,还是种田比较重要。今年的时间已经过去大半年,谢洛夫对于内部的调整还在继续,当然在常规工作的时候,也需要一点调剂。比如说在空闲的时候轮一轮戈地图,苏联共青团真理报刊登了,关于总书记谢洛夫的讲话,指出了干部阶层和群众脱离的问题。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作为边疆区第一书记的戈尔巴乔夫心事重重的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很具有标志性的脑袋不再高昂,而是显得有些垂头丧气。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也是一个苏联著名的疗养胜地,在长久的时间里,作为这里的第一书记,戈尔巴乔夫接待了不少莫斯科来到这里的大人物,包括前任总书记安德罗波夫,还有前前任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不过很凑巧这一任的总书记谢洛夫,并没有来过这里疗养。

谢洛夫比较喜欢去人少的地方,身为苏维埃炮王的他,必须选择不被注意的地方,才能和众多毛妹完成权色交易,所以疗养的地方就是,别人去的地方他不去。比如西伯利亚那边,或者就直接出国去保加利亚,没有给戈尔巴乔夫认识自己的机会。

勃列日涅夫和安德罗波夫时期,曾经几次传出过戈尔巴乔夫要进入中央的消息,最终抱着希望的戈地图,随着时间的流失渐渐地不在抱有幻想。有交情的两任总书记都先后离去,现在的苏联掌控者,他都没有真正的见过一次面。如果中央全会也算是见面的话,那算……

“米莎?怎么心事重重。”赖莎?戈尔巴乔娃见到自己心事重重的丈夫回家,关心道。

米莎是戈尔巴乔夫的昵称,就和谢列平亲近的人叫他舒里克一样。面对着陪伴自己几十年的妻子,戈尔巴乔夫收敛了心中的担忧安慰着,但却瞒不过赖莎的眼睛,反而引起了后者的追问,最后只能一五一十的坦白。

共青团真理报刊登的干部和群众关系的文章,直接点名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第一书记戈尔巴乔夫,源自于总书记谢洛夫和里根对话时候,里根总统讲的苏联笑话。这个笑话让总书记非常生气,于是在谢洛夫面前作为比蚂蚱结实不了多少的戈尔巴乔夫,直接被轮了。从共青团真理报文章刊登的时间开始,戈尔巴乔夫这个名字,被苏联人民所记住。

“我明明非常努力的工作,为什么会有这种谣言出现,看来那群老头子说的对,有些事情并不是一味的怀着善意妥协,就会得到人们的原谅。”戈尔巴乔夫有些气愤的说道,“还有那个美国总统里根,他是一切问题的源泉,我真希望代替总书记去和他对抗,总书记说的没错,里根就是一个脑子里都是浆糊的老年痴呆……”

“别生气了,大不了我们退休。”赖莎安慰着自己的丈夫,做干部虽然有了一点方面,但是却一点都不安全,尤其是谢洛夫出身克格勃,近几年总是大批量的把干部送进监狱。现在丈夫已经被共青团真理报点名了,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不,我要写信公开道歉。”戈尔巴乔夫摇头回到了自己的卧室,准备对这个问题进行回应,他并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自己为主角的政治笑话出现。

奋笔疾书的戈尔巴乔夫当然不知道,因为这种搞臭他的笑话,是当初安德罗波夫很看好他的时候,谢洛夫让克格勃假宣传部放出去的。要不是契丹人地位太低没有牌面,这对黄金搭档早就在苏联打开知名度了。

很快就收到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第一书记戈尔巴乔夫检讨的总书记,倒是不知道这一次常规轮了戈尔巴乔夫的后果,就是这位完全被里根吊打的反面角色,忽然开窍了,培养出来了对里根的仇恨意识,不过就算是知道,谢洛夫也不会提拔他。

“政治笑话的传播,体现了群众和干部关系的紧张。这是我们改进的工作,不过我不会因为一个段子,就追究地方重要干部的责任,我还是相信戈尔巴乔夫同志完全有能力,把一个州治理的很不错。”谢洛夫摆出了高姿态,放过了本来真正的总书记一马。他不会一次把戈尔巴乔夫解职,那多没意思,无聊的时候想起来,还要拿出来轮一轮。

而且还专门给戈尔巴乔夫的道歉信进行了回信,信中勉励了戈尔巴乔夫要努力工作,被吓出一身冷汗的戈尔巴乔夫松了一口气,擦干了地图头上的汗水。

苏联的政治笑话以前大多数都是克格勃放出去的,不过现在,源头却不在国内。谢洛夫想起来一件事,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十年代的时候中国也出现了很多谣言。

以那个时代的传播力度来说,现在身在莫斯科的谢洛夫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应该是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都存在,那源头就很清楚了。不过这是小道,不会影响大局。

多想这些事情,还不如做一些具体工作。苏联也存在贫富差距,最富裕的地方和最贫穷的地方存在十倍之内的财富差距,这种财富差距并不是体现在工资上。

远东地区就算是苏联比较贫穷的地方,居民生活水平非常糟糕。当地盛产木材,居民却只能去遥远的中亚买家具,居民吃不上蔬菜瓜果,孩子们夏天吃不上冰淇淋,沿海的渔民住房短缺。在远东,苏联人口稀少,却面向美国阿拉斯加、中国北方和日本,国防工业运行成本高昂,军费开支逐年上涨,经济负担十分沉重。

“这里的人太少,在追求大而全的部门和企业就没什么意义了。”准备去瑞士的谢洛夫在临行前,开始对远东地区进行考察。至少在八十年代,很多工作确实需要人来解决,而不是什么都能用机器来代替,苏联本身就缺人,远东尤其缺人。

一江之隔就是中国,按照时间来说谢洛夫的本体应该没出生,也不一定会出生了。不过林区的生活应该是不会变的,他脑海里还存留者一些印象。

别的总书记都能理解,唯一理解不能的事情就是,林区竟然无法把家具自己解决,木材加工业竟然距离这么远。仔细回忆了一下,似乎上辈子的林业局生活,比苏联这边的布局要合理一点,至少雪糕厂、火柴厂、家具厂、吉他厂、地板厂全都有,不过后来都倒闭了……

这些工厂是在谢洛夫长大的过程中渐渐消失的,到了后来整个林业局都是闲人,已经没有工作让这些人去做了,一般人的出路就是离开东北去南方,人口一直流失的地方就要谈发展,苏联的远东也是这样。

东北至少比苏联远东人多的多不是么?关于一个林业局如何布局,这件事算是总书记为数不多比较了解的东西,缺人就以集体农庄和林业企业的名义,和中国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既然开放了,能中日合资,没理由不能中苏合资。

回到莫斯科之后,谢洛夫开始着手研究林区的生活改善计划,然后准备去瑞士。在今年年,美国的外交环境比较孤立。美*队以反恐为名,对利比亚发起多次攻击,成功摧毁利比亚诸多军事设施,予卡扎菲政权以沉重打击。

近两年发生的事情比较多,美国驻贝鲁特大使馆发生汽车爆炸事件,去年,美国环球航空公司817次航班客机发生劫机事件;去年年底,罗马和维也纳机场遭到武装分子袭击,多人死亡,一百多人受伤。

虽然谢洛夫一时疏忽,导致本来没有原型的校车爆炸案出现在了苏联。可和平教咬人是不分国家的,尽管美国以几乎零伤亡的代价摧毁了利比亚大量军用目标,但是,除英国的撒切尔夫人外,美国的军事行动没有得到北约盟国的支持,其举动引起国际社会的恐慌。

全世界的人好不容易刚刚习惯了苏联战略进攻之后的环境,一时之间还无法习惯美国也这么来,再者谢洛夫不是里根命中注定那个他,对美国的反击一直都在激烈抵抗。

两人对抗的后果就是,目前苏联和美国的国际威望都在受损,只是表面上苏联阵营的小国没有出声,而以法国为首的老牌帝国主义敢指责。

马上准备和里根进行第二次会谈的谢洛夫仍然在补课,美国的国际威望受损只是一个方面,还有今年美国经济数据分析,众多宏观和企业层面的经济数据表现黯淡,引发投资者恐慌,美国经济发出与目前类似的衰退信号,但最终美国经济在剔除通胀后增长多少,因为今年还过完,大特务还不知道。

而记忆中的美国股灾则是明年年底,里根剪羊毛加上砍福利的鸡血,应该效果不会再持续两年以上,实际上苏联的情况也不好,只是因为苏联的新盟国因为太差,而且往往人口都很多,才让苏联经济看起来无懈可击。谢洛夫要是顶不住里根的进攻,丢掉几个人口大国,表面上毫无问题的苏联,也会让里根看到虚弱的一面。

这几年的缠斗,结果就是美国和苏联都进入了一个疲惫期。

第九百七十二章 中导条约签署

苏联有着印度、中东、东南亚作为依靠,才能一直保持着现在的增长速度。人口多当然是一种财富,势力范围扩大就会打开更大的市场。这也是苏联必须顶住里根进攻的原因,本身自己的盟国就没有美国的盟友有钱,就是靠着地盘大人口多才能越追越近。

可就算是这样,到了一九八六年,美国和苏联两国经过几年的颤抖,也到了疲态尽显的时候,就算谢洛夫和里根两人不服输,其他国家也受不了了。

“有一点我是可以确定的,扣除核武器的话,当今欧亚大陆苏联将没有对手,我们现在的军备完全可以支撑东西两面同时开战。”国防部长阿赫罗梅耶夫元帅,充满自信的说道。

“我相信!”谢洛夫毫不迟疑的回答道,贝阿大铁路建设完成并开始正常通车。贝阿大铁路的运力远超过西伯利亚铁路,将对中国进行大规模战争的准备时间从两个月缩短到十五天以内。如果加上苏联在远东大量配置的战略储备仓库,苏联可以在两周内完成对中国的大规模进攻。事实上从现在开始,苏联已经改善了远东的局势。

不过么?谢洛夫对着国防部长阿赫罗梅耶夫元帅双手一摊道,“连我们自己国家远东都已经落后了欧洲部分,你还准备让我多养八亿人么?斯大林总书记也做不到吧。”

中国为什么不在印巴战争中,从东边进攻印度,不就是害怕印度东北部两亿多的人口炸弹么?能合作的话,苏联绝对不会选择和中国对抗,中国最好富一点,不然太穷了真的没有顾忌,会成为苏联的大麻烦。

“鉴于无产阶级同志情谊和兄弟感情,加上远东地区有迫切的需要。让远东的集体农庄和林业企业,和中国相关企业合作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谢洛夫口中的同志情谊,其他中央主席团委员只是随便听听,当然了,总书记也是随便说说。

远东和东北只有一江之隔,省的很多必要的物品还要从中亚经过西伯利亚铁路运过去。肯定会更加方便的,事实上苏联解体就已经注定东北的没落。

把关于远东地区各企业和中国企业广泛合作的书面报告通过,谢洛夫深沉的说道,“从今年开始,我不想见到的事情之一,就是从工厂出来的产品,直接把价格印在上面。我们的物价已经几十年没有变化了,可现在的环境已经和几十年前完全不同。任何产品都是一样,如果我今天买一把扳手,不需要从上面看到钢印告诉我价格,运输费不是费用么?”

“我们苏联的价格相对上比美国公平很多,当然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做事。事情发展还是非常乐观的,今年里根刚刚在美国通过了大减税的政策。从目前反馈来的消息来看,美国的处境并不好。等待机会,完成超越,这就是我们应该做的。吉洪诺夫同志,这件事就由你多费心了,罗曼诺夫同志会帮助你。”谢洛夫冷静的叙述道。

里根减税计划发布后,股市中的各种股票价格很快上涨,呈现出快速上涨的局面。一年后美国股市就会崩溃,现在苏联手里的美元,基本上就是能买点什么就买点什么。因为到时候苏联会把几十年来积攒的外汇储备都抛出去,不但苏联自己这么做,苏联的盟友都会这么做,就算他们不愿意,大不了谢洛夫撤掉那些不听话的小伙伴。

“放心吧,总书记,我会亲自关注这个问题。”吉洪诺夫还要站起来,被谢洛夫阻止了,对于这位八旬老汉,他现在要重点保护。

“两天后,我会去苏黎世!”谢洛夫准备提前出发,因为他准备先做火车,然后前往意大利,最后到达瑞士首都苏黎世,那个欧洲最大的黑钱中心。

在苏黎世这个地方,是不区分阵营的,克格勃的黑钱也在这里流动。谢洛夫不是第一次来这个地方,他已经在这里经营了很长时间。和很多大型机构都有非常好的关系,还有很多声名显赫的大型公司,根本就是他的。

再路过意大利的时候,谢洛夫还和意大利部长会议主席贝林格敲定了不少合同。每当意大利**的选举形势不太好的时候,苏联就会签署一些大合同,尝试挽救意大利**的民调,有时成功有时失败,这一次也不过是故技重施。

签署中导条约的地点就在苏黎世,里根倒是想要让谢洛夫去华盛顿,显示美国占优势的情况,可谢洛夫是绝对不会去的。最终两国把签署地点定在瑞士首都苏黎世。

“还没有签署,美国那边的媒体就已经为里根歌功颂德了。”外交部长葛罗米柯面色平淡的道,“那些报纸,片面强调美国销毁的核武器比苏联少。”

“这种言论不要在意,古巴和美国的距离,根本用不到中程导弹。我们和美国的对抗,完全可以依靠洲际导弹来威胁,中程导弹只有对欧洲有用。现在早已经不是古巴导弹危机的时候了!”谢洛夫不为所动的回答道,“环境变了,到底谁更加合算,以后他们会知道。”

在他看来,打不到美国的导弹不说完全没用,可也基本上说是没用。

作为见证人,法国总统密特朗、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和苏联这边的罗马尼亚**总书记齐奥塞斯库、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总书记埃里希?昂纳克、保加利亚**总书记日夫科夫,也同来来到了苏黎世。

科尔和埃里希?昂纳克在正主到来之前,首先代表了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进行了一次会谈,广场协议之后,有整个西欧支持的联邦德国虽然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德国加息,欧洲各国为了平衡利差只好跟着加息,某种意义上西欧经济一体的市场维持住了德国。

民主德国目前负责支援苏联战略进攻之后的很多盟国的发展,情况也很好。谢洛夫曾经告诉过埃里希?昂纳克,因为西欧国家同时和法国和德国一个政策,这就让另外一个国家非常尴尬,就是游离在欧洲之外的英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