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1958-第5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变大起来。

为什么看起来稳固的国家,往往无法彻底根除军事政变的隐患?因为军队也是由普通人构成的,军队对国家的忠诚不能被无底线的挥霍。巴林军队也不是由寥寥无几的逊尼派民众组成,他们同样来自于绝大多数的什叶派当中,他们代表的一样是民意。当在战争这种条件下被触发,军队做出什么选择也就顺理成章。

得知进攻方是伊朗之后,巴林人首先加入到了破坏当中,整个巴林全国消息蔓延的速度非常快,很难想象这是口口相传的结果,实际上也不是。很快这种有利于伊朗的局势就蔓延到了军队当中,伊朗已经建立起来了世俗化政府,宗教处在被管理当中,可千年以来的习惯并不是容易扭转的,伊朗并没有达到苏联期望的那种状态。

巴林有伊朗潜伏的力量,就在什叶派团体当中,在他们的指引下,大部分军队的倒戈之下,伊朗推进的非常顺利。当然,巴林王国仍然存在着终于国王的部队,这是肯定的。

伊朗的战斗机驾驶员就像之前,在苏联的训练时期一样,将所有的炸弹投向指定的区域,根据情报显示那里是巴林王室拥护者的大本营,并不算密集的燃烧弹朝着显示器上锁定的区域投放下去,在达到地面的瞬间,燃烧弹爆炸散发出来的橘红色火球笼罩了整片南部区域,火球升腾之后是滚滚的浓烟,那些来不及撤离的武装人员直接被火球燃烧成焦黑的尸体。撕心裂肺的哀嚎响彻整个城市。

随后而来的伊朗装甲部队则发起进攻,在武装直升机群的掩护下进攻王宫。战争的硝烟在整个巴林蔓延,不断到来的两国空军对任何军事目标都进行密集轰炸。

伊朗和伊拉克空军分拨次,连续对已经快成为一片废墟的巴林王宫轰炸,但是整个过程中没有对美国第五舰队的基地骚扰,就好像从来没有看见一般。

“两国还是有所顾忌!”已经修仙到了晚期的谢洛夫,耷拉着肿胀的眼皮,寻思是不是要利用药物来振作一下精神,“不过也不是没有先例,大概在五十年代,我们东方的邻国,不也来了一次只打蒋舰不打美舰么?欺软怕硬,任何国家都是这样的,我们国家也愿意这么做,呵呵……”

总书记开了一个地图炮,让全世界的国家中枪无数,但自己还是很自鸣得意的。实际上目前遗留在巴林的美国第五舰队残余力量,无论是做出什么反应对苏联都有利。

把伊朗赶下海其实非常困难,伊朗的陆航师、水陆两栖部队和空降兵,加起来有将近三万人,如果有第五舰队支持的话,谢洛夫相信美帝国主义施展帝国主义惩戒毫无问题,可惜第五舰队不在,当地没有陆军重兵集团,这就非常尴尬了。

如果没有反应,说明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苏联一样乐见其成,还会宣扬一番,让苏联的盟国都看看,美国人面对中东人都不敢动,所以完全不堪一击云云。

“苏联对伊拉克和伊朗的举动表示震惊,再次必须声明一句,苏联对两国的举动并不知情,和所有国家一样都在密切的关注事态的发展。”还在开罗的葛罗米柯,面对着全世界的记者撇清目前的战争和苏联之间的联系,但是还没有忘记上一把火,带着猜测的口吻道,“也许,这也是阿拉伯世界统一的第一步。”

此言一出全世界哗然,对于政治家来讲,阿拉伯世界的统一,是最可怕的事情。几乎等同于第二个苏联的出现,而且会更加可怕。对阿拉伯的善意完全建立在整个阿拉伯世界分裂的基础之上,一点阿拉伯世界有统一的趋势,就是各国携手扼杀,展现帝国主义团结的时候。

阿拉伯民族主义早就在传播,而且埃及现在还在一直恪守着纳赛尔的主张,利比亚的卡扎菲,叙利亚的阿萨德都对此很感兴趣。这个世界的阿拉伯统一的威胁,远远比谢洛夫熟知的历史要大得多。

谢洛夫也知道这一点,但仍然让葛罗米柯支持。作为一个爱踩线的总书记,他很愿意没事去试探试探世界和谐的底线到底在哪。同样这也不代表苏联会支持阿拉伯统一,因为谢洛夫知道苏联支持的事情,美国就会反对,具体到阿拉伯统一这件事,反对的可不仅仅是美国,苏联到时候完全可以摆出众怒难犯的样子,争取阿拉伯国家的支持,顺便让反对的国家背锅。

不到一天的时间中,巴林有组织的抵抗已经消失,科威特王室迅速撤退开始流亡沙特的旅程,宣布在利雅得建立流亡政府。战争当然还没有结束,但已经显示出来了某些大局已定的味道,不过美国并不这么认为。

美国白宫,刚刚做上总统宝座几个月的布什面沉似水,他登上总统宝座的路程并不容易,因为里根最后两年造成的失误,美国对共和党产生了很大的不信任感。但是祸之福所依,事情都有两面性。因为美国国内的一些艰难,共和党反而基本盘扩大。

很多情况下就是这样,经济繁荣的时候圣母心泛滥的党派容易得势。国家经济停滞,往往右翼主张会更加容易得到认同,民粹也就会跟着兴起。布什参加的这次大选,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基本盘都提高了不少。

也是因为这样,这次大选共和党胜利的非常艰难,而且美国两党的主张前所未有的对立,这次大选基本上不存在什么中间选民。共和党能赢完全是因为基本盘更大一些,苏联这个威胁越来越强大的缘故。

“伊拉克的三个师突然越界进攻科威特,同时伊朗抽调精锐部队组成突击集群进攻巴林,我们可以确定,两国在动手之前一定是打过招呼的,因为伊拉克和伊朗空军在协同作战,但是目前我们你不知道苏联在在其中的角色,目前为止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撇清了苏联和这件事的关系。”新任国防部长迪克?切尼发言,洋洋洒洒的介绍着目前最新的局势,判断道,“我个人认为,苏联绝对是知情的。”

“有没有可能是苏联故意派出红海军舰队,把我们引走,为伊拉克和伊朗的进攻创造条件!”国务卿艾迪生?贝克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不得不这么怀疑,实际上太巧合了一点。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不过!”国防部长迪克?切尼艰难的说道,“如果真的是苏联故意这么做的话,会不会太国际主义了一点?”

以苏联红海军两个主力舰队诱饵,为了帮助几十个盟国其中的两个,反正这件事美国是做不出来的,遭受了任何损失苏联都要自己担着,这就相当于拿着苏联人民的财产去赌博,而所有的获益都送给伊拉克和伊朗,谁这么做过?

“不要纠结于苏联有没有动机这个问题了!”布什虽然和里根主张差不多,但他不是那个演员,不会任何事情想让苏联背锅在解决问题,而是想办法先解决问题在去扣锅,“命令第五舰队掉头回去,通知澳大利亚采取协商的方式和印尼谈判。”

“马上召开联合国大会,抨击伊拉克和伊朗追求地区霸权,对主权国家侵略。”布什边想边说道,“让国会召开会议讨论,在此期间尤其注意国际舆论,如果舆论允许!”布什没有把话说完,舆论允许的情况,就是打。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我们不妥协

当各国代表接到通知参加联合国大会,在联想到中东大战的消息,每个人都是心中一惊,战争其实刚刚开始一天,美国这么快就做出了反应,似乎,暴风雨要来了。 更新最快

两伊的顺利进展,和他们本身的战斗力无关,完全是科威特和巴林自己太弱,加上第五舰队不在的因素造成的。这是各**事观察家的一致想法。事实上很多国家也在看美国的笑话,看看这次美国到底会是什么反应。

这点看笑话的心里,谢洛夫是最清楚不过的,美国经过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两场战争之后,无法取胜的美国受到了一些国家的怀疑,敢对美国叫板的国家不是一个两个,很多中等国家对美国都是不服的,认为自己能重演越南战争打败美国。

不得不说这个错觉比较要命,卡扎菲都在这个行列之中。西欧国家也想要通过一场战争看看,美国到底还有多大的军事力量,还值不值得依靠。

“不能让美国以联合国的名义来做事情,如果布什想要推行单边主义,就以美国自己的名义来做事!”谢洛夫对着利加乔夫道,“美国如果以本国,或者北约的名义发难我们阻止不了,但联合国的名义不能用,告诉我们的驻联合国大使,一定要反对。”

“总书记的意见我是同意的~!”利加乔夫坐直着补充道,“如果能让美国接受现状是最好的,毕竟伊朗人并没有对美国的基地进行敌对行为。”

谢洛夫眉头一皱,自己这位第二书记的想法,实在是有些天真。不过他不准备出言阻止,美国接下来的行动,会让利加乔夫认识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这次关于中东问题的碰头会就算是结束,相信这种会议目前在全世界不少国家都在上演。

美国是不会妥协的,两伊联盟吓不住这个苏联的对手,美国也不会后退。换做是苏联也不会后退的,伊拉克一旦兼并科威特,对全世界的格局有冲击性的影响。原油储量将和沙特并驾齐驱,加上伊朗完全超过和美国狼狈为奸的沙特。也就是说加上苏联本国的石油储量和地位,全世界一半的石油都在苏联的掌控当中。

换句话说,沙特的地位不保,如果苏联控制这些国家停产,不管沙特增加多块的效率,也不可能弥补这个窟窿,而且苏联本身加上伊朗,合并科威特后的伊拉克,某种程度上已经锁死了波斯湾。

考虑到这种后果,美国要是后退才是有鬼了,这相当于目送苏联走上世界霸主的宝座。

目前美国和苏联相当于两个肩并肩的运动员,可是他们却要共用一条跑道,在奔跑的时候,时不时地两个运动员的肩膀就会撞在一起,石油就相当于谁能更近一步。现在是互相使绊子的时候了。

联合国大会上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言辞激烈的谴责,两伊在某个霸权国家的支持下,对另外主权国家的侵略,美国绝对不是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如果伊拉克和伊朗不恢复原状,进行无条件撤军,美国不能保证战争不会降临。

“在此之前苏联并不知情,但是我们的态度是,必须考虑其中的史因素,巴林和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的关系,单方面的指责是没有必要的,而且我们反对美国以联合国的名义来行事,不论受到什么压力,这点都不会改变。”苏联驻联合国大使不卑不亢,态度坚决的阻止了美国取得联合国授权的努力。

整个联合国大会这种言辞交锋十分激烈,伊拉克和科威特、伊朗和巴林、美国和苏联、印尼和澳大利亚、埃及和沙特,叙利亚和以色列。不同国家的代表泾渭分明,表明自己的立场对其他国家进行指责。

“日本同意美国的主张,世界上的石油,不应该在某个强权国家的控制之下,他属于当地的国家,对全世界的工业国都十分重要。”日本代表以经济上的成本提醒着其他国家。

“保证世界能源的安全,这是全世界的事情,这不是统一和分裂的问题,这场战争会让全世界的主要国家利益受损!”英国代表推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镜,十分露骨的指出了根本问题,石油安全,全世界的石油完全被苏联影响,这样的结果是其他国家愿意接受的么?

对于工业国来说,一旦战车中的血液被控制,就像是人体中的血管被钳子夹住一样。在这种前景之下,七国集团很容易生出同仇敌忾的感觉,联手扑灭这种威胁。

“反对力度这么强大,资本主义的团结性么?”见到联合国大会的情报传输,谢洛夫也不得不叹了一口气,终于到了阻力最大的时候。当苏联真正有了一家独大的趋势,这些美国体系下的既得利益国家,还是选择紧密团结在美国的周围。

当然这不是美国独有的,东欧国家和苏联也是这种关系。所以苏联一旦本身出现了问题,肯定会连带着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覆灭。东欧国家跟着苏联,当然是为了胜利之后取得西欧国家目前的地位,不然他们为了什么?为了国际主义精神?

“他们不愿意接受苏联超过美国的未来,所以才会坚定的支持美国。”利加乔夫知道,自己错了,美国根本不会接受中东政治平衡的打破,动武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

现在帝汶岛的争端已经不重要,美国第五舰队和第七舰队已经离开,而且一些消息声称,美国似乎正在从太平洋舰队和大西洋舰队抽调兵力,对第五舰队进行补充。美国国会正在谈论重启被封存的航空母舰、两栖登陆舰,种种消息表明,似乎美国这一次玩真的。

“让葛罗米柯同志辛苦一下,和美国进行中东问题谈判。”谢洛夫突然开口道。

“总书记,我们是妥协,还是希望美国接受现状?”葛罗米柯是比较惊讶的,他一直都知道谢洛夫对美国的观感。简单来说就是能让美国早一点死,绝对不会晚上一点。可这么一个人现在说要进行斡旋,他一时间也不明白谢洛夫到底是怎么想的。

“妥协?斡旋只是为了争取一些时间,让我们进行必要的准备。谁要和美国妥协?”谢洛夫咬着牙道,“到了这一步我们已经没有了妥协的资格,如果不表现对盟友的坚决支持,负面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我们几十年来在中东的经营都会毁于一旦,伊拉克和伊朗都是石油储备丰厚的国家,同样也是中东军事强国。苏联如果连他们都能放弃,还有不能放弃的国家么?其他国家会怎么看我们。”

揉着自己的额头,谢洛夫用非常郑重的目光看着众人,一字一顿的道,“这一次的对抗关乎于国家的命运,任何人都不能退缩。在欧亚大陆上,在我们眼皮子地下的邻国,我们没有后退的条件,一点我们妥协,这个后果是灾难性的。国防部长同志留下,散会……”

“我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它有着苦难而且辉煌的史。它的首都曾经被焚烧,它广袤的国土和丰富的资源,曾经引起过强邻的窥视。当底层的人们麻木的生活,像是行尸走肉一样的工作,却不知道希望在何处的时候,革命开始了。”

“革命当然伴随着流血,某种意义上它非常残忍。但是部分人的死亡却带来了全体人民的希望,他们终于像是一个人一样活着,懂得了一个人的价值和意义。”

“伟大的祖国诞生之日起就处在全世界的敌视当中,多国联军打上门来却最终失败而归,到了今天,我不否认国家出现过很多错误。可至少目前为止,国家总体上对得起当初的承诺,我们也一直在努力实现当初的理想。”

“我们尽量给每一个人民公平的教育机会,没有像是美国一样用公立学校扫盲,私立学校培养社会精英。不可避免的,我们某些人忘记了理想,可我们一直都在保证,会给民众一个满意的交代。我坚信,我们能赢,击败美国,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主义国家。”

“阿赫罗梅耶夫元帅,这就是我想要对抗的理由,你是军人我是警察,我们都明白一些通常都不能说,但是却很直白的道理。”谢洛夫指着中东位置的地图道,“这场对抗,是必然要发生的,我们弱小的时候有妥协的理由,因为我们实力不够。可是这一次,这个理由已经不能再用了,我们怎么妥协?难道说热爱世界和平么?”

“我会制订一份真正的作战计划,我一直都坚信,我们的军事力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防部长阿赫罗梅耶夫敬了一个军礼道,“我一直都相信,我们的制度更加优越。”

同一日,美国总统布什谴责伊拉克的行动是“裸裸的侵略,对美国的国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