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光绪中华-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理会。
    正文 第三十九章 练新军
     更新时间:2008…10…11 14:13:07 本章字数:2897
  第三十九章练新军
  这天却出了件事,兵部兵马司一个叫赵钺诚的五品主事,在去步军统领衙门办事的时候,给衙门中两个兵痞给打了一顿,这主事乃是个汉员,而打人的自然是两个旗人,这事情闹腾得越来越大,先是兵部许庚身和步军统领也就是俗称九门提督的惠崇为着这个争吵不休,惠崇倒也爽快,令那两个不开眼的家伙去找那个赵钺诚赔罪,却不料这赵钺诚性子却极想不开,先是被人打了,回家后又被老婆一顿臭骂,一时性急,竟而过了几天偷偷到城外去投永定河死了,顺天府衙门也被牵扯了进来。赵家的人不依不饶,说顺天府包庇步军衙门,将步军衙门杀人灭口说成是投河自杀,官司越闹越大,兵部和步军统领衙门互不相让,顺天府夹在中间极是难办。官司最后闹到最近一直在家没有什么具体职差的礼亲王那里。
  礼亲王世铎做过好几年的领班军机,跟兵部素来关系又不错,而惠崇呢,自然也服他,本来倒是个解决问题的好手。但是自从慈禧出事的事情过了之后,这家伙偏偏养成了一个怕事求安稳的性子,这不,我刚在书房中小憩一会儿,便递牌子进来求见。
  说了事情,世铎恭敬的向我一拱手道:“还请万岁爷圣裁。”
  我笑了笑,这家伙自然不是怕得罪兵部或者步军统领衙门,而是怕得罪我,所以要先来问问我的看法。我能有什么看法?公事公办就可以咯,偏偏还要来问。
  刚要这样回他,转念一想世铎这家伙年纪也不算很大,要是这样子谨小慎微的过下去,倒浪费了他这前领班军机的才华了。于是一笑道:“世铎,你也是老领班军机了,若是以前?是不是也要恭请老佛爷圣裁啊?”
  “奴才不敢。。。奴才自当秉公办事。”,世铎一愣,小心翼翼的看着我道。
  我呵呵一笑,站起身来道:“那依你看,此时秉公来办,又该当如何呢?”
  世铎迟疑了一阵道:“回皇上话,自然是。。。自然是将殴人者抓捕,依律忤逆上官者,判以流放之罪。如今又逼出了人命,该加重处理,发往乌苏里台较为合适。至于死者家属所请杀人偿命,盖因此死者性格所致,倒不应额外加罪。依例,自杀无抚恤之例,然察此事,牵涉颇多,可酌情拨银抚恤。这是奴才的一番浅见,请皇上圣裁。”
  我津津有味的听着,世铎这番处理很是得当啊,既没有为了死者家属而特意让人偿命,二来也没有宽纵滋事者。很是不错,这家伙果然有两把刷子。
  嗯,我点点头道:“很好啊,世铎,便这样去办吧。死者家属那边,以朕的意思,要惠崇出银子抚恤吧,也是警戒他平日宽纵下属的意思,这个事情朕便交给你去办,办完了回来跟朕交办,朕额外还有事情交给你。”
  “喳——奴才领旨。”,世铎领了命,出去了。
  我躺在椅子里,心情颇为激动,这事情给了我一个绝好的机会整肃京城的军队,这些八旗子弟早就谈不上什么战斗力了,不然后世也不会二三十万军队,加上十来万义和团被区区两万八国联军击溃。如今正是一个好机会,从京城卫戍部队开始,锤炼新军,继而推广到全国。
  荣禄既然能练兵,便让他来练吧,礼亲王世铎,看他的样子比较小心翼翼了,便让他也该管着吧。还要有个汉人,不然练来练去,终是满族军队,将来很容易让人攻讦此满人家天下,于我将来的民族融合大事理念不合。
  用谁呢?聂士成。
  北洋陆军第一把好手,旅顺庆字营分统,衔山西太原镇总兵,时驻芦台练军。
  我当然知道他,聂提督,封建时代的中国,最后的将军。甲午时,随直隶提督叶志超入朝,扼守辽东大高岭,与日军激战十余昼夜,收复日据连山关,击毙日将富刚三造,以功授直隶提督。(原直隶提督叶志超贪生怕死,斩之。)
  后义和团扒电线,扒铁路,聂军门力阻之,言“此系国家之物,非洋人所造”,得罪了义和团,奉慈禧懿旨戴罪立功,八国联军至,力战而死。
  外人记载:“华军虽重,皆不足虑,所可畏者,聂军门所部耳;盖聂军有进无退,每为各军之先;虽受枪炮,前者毙,后者又进,其猛处诚有非他军所可比拟者。”后来在聂士成殉国处树立了纪念碑,碑上镌刻:“勇烈贯长虹,想当年马革裹尸,一片丹心化作怒涛飞海上;精忠留碧血,看此地虫沙历劫,三军白骨悲歌乐府战城南。”横额“正气凛然”。
  后世读史时,读到此处,不禁扼腕长叹,时有蓄泪之感。当然,也有人骂他为了清政府镇压义和团,是汉奸。。。嘿,世上有目无珠之人,岂又少了?
  聂精忠报国,聂母亦未恍多让岳母,聂母七十多高龄,仍与乡人子弟每日练武,督促报国。有母若此,子岂汉奸耶?
  正当聂军门在八里台与联军交战之时,义和团在家乡抓了他的老母,聂生不能尽孝,唯有尽忠一途,天大亮了,八里台阵地正面的德军指挥官库恩认出了聂士成,因为他曾在聂军中当过骑兵教练。库恩派士兵充当军使,要求聂军投降。但是遭到了拒绝。据说库恩得到的回答是,他这个“懂中国话”的德国人从来没有明白过的一个中国字:屌!库恩随即命令所有的火器一齐开火。他知道,不把聂士成打死,八里台的战斗永远结束不了。
  聂军门倒在联军乱枪之下,八里台失守。战后,德军扯来一条红毯子,覆盖在聂士成几乎已经破碎的身体上。他命令一名士兵把聂士成的遗体背起来,送还给清军。 
  聂军在运送聂士成遗体的时候,遭到义和团的拦截,义和团的农民们企图抢走遗体进行“戮尸”。他们被联军驱散。 
  裕禄上奏朝廷,请求赐给聂士成抚恤,但是遭到端郡王和刚毅的反对。事后,慈禧下诏称,聂士成“误国丧身,实堪痛恨,姑念前功,准予恤典。”(罗敦融:《庚子国变记》,载《清代野史》卷一,巴蜀书社1998年9月第一版,第209页。)
  在与李鸿章的几次交谈后,我都能得到一些北洋的人员状况的汇报,聂氏如此出类拔萃,我又怎会怜惜官爵虚名?当即下了命令,筹办新军,以京畿附近年轻人为主体,用三年的时间里,训练出一支新式军队来,当然,很像当年的袁世凯小站练兵,不过,我比他提前了。
  礼亲王世铎总统大事,聂士诚为都统,荣禄授提督衔辅之,军员满汉回蒙藏不限,军中严禁擅分满汉,以严苛军纪,高额饷银为练兵手段,兵器一律新式步枪,子弹由神机营制造局统筹供应,着李鸿章郭嵩寿购进马克沁机枪若干,协寻德国教员若干。练新军!
  上谕一经发出,京畿及北京各大营震动,原先的各大营军士贪图那边的高额饷银,纷纷向上司请调。各都统均有无力承受之感,纷纷到我这告状。
  我只回了一句话,只要他受得了那个苦,便由着他们去吧。果然过不了多久,纷纷的又有人逃了回来。此事后话不表。
  倒是善耆刘光地那边有消息传来,荣禄一切正常。回说人手已然筹措大半了,现在唯嫌事情少而已。
  我大笑,嫌事情少还不好办?当下命令清政衙门,加强对载漪父子的监视。我知道,如果有人要反对我,必定先要扶植起一个傀儡来,而曾有过大阿哥尊号的溥俊,便是最好的傀儡。网已经张开了,便看是哪个不开眼的往里面蹦吧。
  其时,正值酷暑七月,京郊新军驻地,正是龙旗飞扬,酷热的阳光照耀下,赤膊着上身的数千条汉子,一个个却都没有一丝的疲累之态。他们正在等待着他们的皇帝,来给他们这个新军开营!
    正文 第四十章 新军新风范
     更新时间:2008…10…11 14:13:08 本章字数:3573
  第四十章新军新风范
  自五月间赴大高殿祈雨以来,第二日便连降大雨,豪雨绵绵连着下了一个月,京畿一片泽国,急电令李鸿章疏通永定河排水,又命顺天府,直隶河南等地加紧赈灾,这件事忙活了近两个月,一方面心忧天灾,一方面又是担忧我的那些强国举措收不到实效,加之这些时日连着铺垫大业,一时心急,便病倒了一个月。
  这不,刚一病好,天色也放晴了,这七月初七,本是千家万户乞巧,天上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我身为帝国领袖,却闲不下来,这日乃是新军成军的日子,事前便跟世铎等人说过,今日我会亲临阅兵,加发犒赏,并给新军定名。
  一路华盖向南,步军统领衙门早早得了通报,路途上甚多军士站哨,军士后无数的满汉百姓簇拥站立,来看我这皇帝。所到之处,我早早命寇连才一路通报,酷暑盛夏,免百姓军民跪礼,更有许多洋人站在一边看热闹,我微笑着看着这些百姓,一路往城南的大营而去。
  大营内早早搭好观礼台,我登上了台子,一伸手,寇连才递上我早已写就的“龙旗军”条幅,交于世铎,世铎迎着阳光展开了,大声念道:“叩谢皇上赐名龙旗军!”
  台下数千人突然爆出如雷鸣般一声吼叫:“叩谢皇上赐名!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数千人一起单膝跪倒,精赤的上身在阳光的照耀下闪映着亮晶晶的汗水反光。
  数千人整齐划一,看来是早已安排好了的,我看了看世铎,聂士诚,荣禄等军官俱都是一身官服,也早已被汗水沁透,于是一挥手,示意寇连才撤去华盖,向前跨出两步,大吼一声道:“所有官员,与朕一起将上身脱了!”
  在所有人面面相觑的注视之下,我当先褪去龙袍,赤膊起上身,将辫子盘在脖子上,只留一条马裤,虽然略显精瘦,但也颇显与将士同甘共苦之情。
  我吐出咬在口中的辫梢道:“将士们!练兵辛苦了!”
  聂士诚等人见我向前,不敢与我同列,早早的到了台下,当下回应道:“不辛苦!”,数千人同时应答。
  我拈起辫子道:“有人说朕近来多有破坏祖宗之法,似考察教育,招募洋人之类,当然,也包括你们新军。有人说,我满洲骑射得天下,善加运用,天下无敌。那么,朕为什么还要办新军呢?”
  台下鸦雀无声,我接着说道:“为什么要办新军!朕今日便告诉你们,不变祖宗成法,不练新军,那么朕不能兴我中华,朕不能强国兴邦,朕也许还会像文宗皇帝那样,抱憾宾天!”
  “所以。。。朕要练新军,朕要将你们这支新军,在礼亲王,聂都统,荣提督的锤炼下,练成当世无敌之师。你们办不办得到!”
  “办得到!”,这次却不用人领喊,一个个汉子自发的喊出了这句话。
  “好,朕没有什么特别的赏你们,但朕在此向你们保证,只要有朕一天,你们月月拿双饷,年年有双俸!但是——你们要拿出精气神来!别像那些个八旗子弟们一样,粘不啦叽的,要对得起朝廷给你们的银子!”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我一抬手,压住了高呼,一转话头道:“练兵之道,朕不知道你们礼亲王,聂军门,荣军门有什么练兵之道,但朕就两条!一为赏,有功者赏!二为罚,有罪者罚!你们拿双倍饷银,自然也是双倍处罚!若是朕日后听到你们新军滋扰地方,行为不轨!该当如何?”
  台下鸦雀无声,礼亲王下跪道:“回皇上话!如此对不起皇上的厚恩的,就一个斩字,绝无二话!”,说完起身回头道:“龙旗军只有两样惩罚,一是轻罪,轻罪就请滚蛋!二是重罪,重罪只有一个斩字,别无二话!”
  这是我与他们领导层商议好的,现下由礼亲王扮恶人,我来扮好人,我笑着摇了摇手道:“诸位将士不用害怕,你们管军纪的荣军门脾气还算不错,也许他会放你们一马也说不定。”
  台下顿时哄笑起来,荣禄上前一步道:“奴才荣禄,但存报国之志,绝不敢循私枉法,请皇上容臣向将士们宣明军令!”
  我点点头示意准了。荣禄转过身去,大声道:“奉上谕,宣军纪,诸位可都听明白了,遵行不逆的,都是好兄弟;妄行触犯的,可别怪礼亲王爷,聂军门和我翻脸无情!都明白了?!”
  “明白!”,数千人齐刷刷的跪下。
  “好!轻罪十三,点时不到者;触犯夜禁者;妄传谣言者;损毁兵器者;蛊惑同侪者。。。。首犯杖责八十,再犯以重罪计!”,哗,这可比礼亲王所说的滚蛋要厉害多了。
  “重罪十三,不尊号令者;忤逆上官者;装病避战者;抢人功劳者;淫犯民间者。。。首犯即斩!奉皇上特旨,龙旗军可即斩即报,先斩后奏,绝无宽宥!”
  “朕还有特旨。。。”,我刚刚一脱衣服,方才感觉到这脑后的辫子在训练时是多么的不便,而且作战时还影响作战,所以当下一举手道:“朕体念将士们操练辛苦,特旨恩准龙旗军上下,可割辫,所有人的头发,不得长于一寸,违令者立斩!诸位是军人,身体发肤,均当奉献给国家,头发太长影响作战,朕特此下诏,龙旗军军纪加上一条,头发不得长于一寸,违令者,立斩!”
  这命令冲击较大,但当过兵的人都知道,头发太长的确有影响,在战时甚至可能影响到自己性命,所以也就是片刻喧哗之后,各都跪谢道:“叩谢皇上龙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一番操练之后,马军步军阅兵结束,我也打道回宫,因为德籍教官尚未到位的缘故,这支一万两千人的军队,目前只是做一个基本的素质操练,等教官一到位,即行开展现代军事教育。我更从翰林院,詹事府,宗学等处选派了一些道德文章极好的年轻人,去龙旗军做思想教育工作。灌输忠君爱国思想。(詹事府是辅导太子的文官办事机构,宗学是宗室子弟上学的地方。因还没有太子,詹事府一直没事做。)
  又一段时间之后,命令载洸带领侍卫轮流排班去受训,侍卫们平时养尊处优,也该受受这样的训练。
  剪辫子一事,如我所料的,引起了大规模的反弹,甚至京城里甚至议论纷纷,坊间有流言传出,慈禧太后乃是皇帝亲手杀死的。这事由善耆亲自在跟,一定要查处幕后主使人来。而荣禄自加入军营之后,好像倒是没有什么异常的表现,我又亲自接见了几次聂士诚,向他强调了这支新军一定要绝对服从皇帝的意志。
  翁同龢等一批人,与宗室中一批老派人物联络颇深,甚至惊动了一直在家养老的奕忻,恭亲王甚至还亲自到宫里来找过我几次,我请他在这当口帮我一把,国家大计刚刚铺开出去,国家最重要的是稳定。
  奕忻这年五十九岁了,他知道我的心意是要走当年洋务派的道路,把国家弄得强盛起来,而且步子跨得比他还要大,还要远。是以他提议由他再度出山,利用它的威望把宗人府署理了起来,更兼了皇家玉牒馆总裁,宗室事务全部交由他来负责。这下我可以集中精力来对付汉人大臣以及地方督抚方面的物议。
  要改变这个根深蒂固的国家,谈何容易?翁同龢在我那幅亮辅良弼的条幅作用下,又见我重新起用了恭亲王奕忻,顿时老实了一点,我又亲自去了他府上几次,多做了几次工作,终于他安定了下来,他做了几个月的领班军机,顿时便隐隐有清流派领袖的风范,他一安静,朝堂上终于也安静不少。
  当然我后来听志锐说起,翁同龢这家伙也怕,他多富才华,自然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