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光绪中华-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那一拨合流。
  我转眼向载滢望去,只见他却丝毫不慌,兀自躺在椅子上晒太阳,左腿跷了起来,悠闲的哼着小调。我不禁微微一笑,心中不禁佩服这么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亲贵子弟。
  便收回目光的时候,突然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几个洋人已经走进***,径直向总署衙门门前那个对峙的***走去。
  “站住!”,这时候那大胡子已经指挥手下数十骑不住在原先那个***外围绕着***,马鞭挥扬着,不时抽在马臀上,而步军更在外围架起了枪,抢拴哗啦的声音响个不停。
  那大胡子伸出马鞭,对那几个洋人道:“奉上谕在此戡乱,无关人等不得擅入,违禁者立斩!”
  当中那洋人朝左右一笑,耸了耸肩用蹩脚的汉语道:“瞧,这个猪头还不认识咱们呢。”
  我皱了皱眉头,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恰好伍廷芳赶了回来禀报道:“皇上,俄国公使卡西尼来了。《泰晤士报》记者宓吉也早就在此了,臣这会子才发现。”
  我扬了扬手不说话,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不管有没有记者,再去后悔毫无意义,转过头去看着那大胡子,只见他听了喀西尼的辱骂也不生气,只冷冷一笑道:“奉上谕,违禁立斩!你尽可以试试!”,说完扬起马鞭,刷的一声将喀西尼的帽子削去。
  喀西尼吓得面如土色,气愤地拔出枪来咆哮道:“是该好好教训教训你们这群猪!”,却不料刚刚抬起手臂,突然发现面前已经有数杆长枪转过了枪口。
  大胡子冷冷一笑,哼了一声,向前走去。
  我点了点头,这家伙处理的很是得体,问伍廷芳道:“此人是谁?”
  “回皇上话,他回说是龙旗军骑军营统带冯国璋。是淮军出身。”,伍廷芳躬身回道:“臣擅专,已经告知他圣驾在此,不可轻举妄动。”
  “嗯。。”,原来是他,我点点头道:“没关系,你去跟他说,除开那个大鸟小老鼠,其余人杀多少也无所谓。另外,叫总署出人去应付喀西尼,最好让他滚蛋。”
  伍廷芳去了,我则继续摇着纸扇看着眼前这一切,一边转头吩咐载洸去找那个宓吉来见我,不一阵载洸捂着嘴笑着拉了一个洋人来。
  我一见有些眼熟,载洸笑道:“爷您知道这是谁吗?可巧了,奴才在威海见过的,这回来北京给神机营送机器来的。他住天津,兼给怡和洋行做点中介生意。”
  “哦?幸会幸会。”,我笑了起来,朝宓吉点了点头,制止住他想说话的欲望,朝那团人群努了努嘴。
  只见伍廷芳与冯国璋耳语了几句,冯国璋点了点头,右手一台,奔驰的马队立时停了下来,冯国璋背手走了进去,载滢见了他哈哈一笑,坐起身来,竖起拇指道:“好样的,你那一手鞭子甩得还真是厉害!你叫什么啊?回头爷赏你。”
  冯国璋谢了赏回了话,便一招手,马队向后退去,又恭敬的请载滢和他的随从离去,又招了一招手,让原先的清兵退防,马队在浪人身边不住穿行,雪亮的马刀在阳光下分外刺眼。反射的阳光往那些日人的眼睛射去,不少浪人纷纷抬手遮挡,原先的杀气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面面相觑的表情。我心中暗笑,估计是在犹豫到底是死撑下去,还是继续赌下去?
  载滢悠闲的伸了个懒腰,朝我看了一眼,点了个头,笑了笑道:“让丫的耗吧。爷累了,冯国璋,你给爷陪着丫的耗!”
  冯国璋点了点头,见载滢进了衙门,命令道:“倭人听好了!我数到十,若是再不退去,格杀勿论!长枪队,担任外围警戒!马队!准备冲刺!”
  “砰!”,总理衙门的大门重重的关上,此时的这块空地上,数十骑正对浪人,后排是一队步兵持长枪警戒,那群浪人有些懵了,愣愣的看着冯国璋数数:“一!二!。。。”
  喀西尼那一伙见势不妙,也扫了锐气,抬眼向我这边看来,虽然他不知道我是谁,但是见伍廷芳不住跑这边请示,自然知道我身份非凡。
  喀西尼看了看我,又看了看那群日本人,听到冯国璋已然数到七,再也忍不住了,大叫道:“慢着!慢着。。。”,边说着边跑到我面前,结结巴巴的道:“那些都是外交使臣,你们,你们不能这样!”
  我冷笑了一声,止住要说话的伍廷芳道:“那些人的作为不像外交官,老实不客气的说,阁下也不像个外交官!在这里侮辱中国人,都要付出代价!”,边说着边朝顿下声音来的冯国璋点了点头。
  “九!十!杀!”
  伴随着冯国璋冷酷的声音,马队的第一次冲锋开始了,马上的勇士们探出身子,闪亮的马刀轻易的突破细细的武士刀无力的阻拦,开始收获下一排惨呼和丑陋的头颅。
  顿时一片静寂,连马儿的嘶鸣也没有一声,马队拖着大刀缓缓而回,调转了马头,准备第二轮冲锋。
  “去叫冯国璋停了,让顺天府衙门收尸,剩下来那两个大鸟小老鼠的,也押了起来,回头叫载滢递解出去,严加斥责!”,我对伍廷芳说道:“今后在各衙门前滋事的任何人,均照此办理,着为永例,去办吧。”
  说完招呼了载洸,让那个宓吉也一同离去。
    正文 第六十九章 翁同龢
     更新时间:2008…10…11 14:13:22 本章字数:3193
  宓吉是个亲华的人,再加上他在新闻界练就的敏锐嗅觉和与中英外交人士的良好私人关系,他早就知道中英即将缔结同盟,说话自然更是得体。
  这是个闹中取静的好地方,门前的马路上人流熙攘,卖膏药卖糖葫芦的,卖艺耍把式的,枕着大车晒太阳的闲汉,坐在路边等主顾的苦力,摆摊算卦的瞎子,不一而足,使得这个地方看上去极富生活气息。而上了阁楼,却又是另一番天地,清雅的一排湘妃竹后淙淙的流水声不息响过,几只翠鸟在笼子里不时发出几声鸣叫来,迎面一堵大大的照壁,上书四个苍虬有力的大字:别有洞天,落款很小,瞧不清楚是何人的墨宝。
  载洸带来的十几个侍卫四散开去负责关防,我们三人则上了楼上的雅间,正是上次在此偶遇高静的地方。
  这家“源福记”茶楼我已经是第二次来了,因为宓吉的身份特殊,我不想把他带进宫去,于是便来到了这家茶楼来说话。
  宓吉看上去与载洸很是交好,有一搭没一搭的用纯熟的中国话开着玩笑。我坐了下来微微一笑,二人立时不说了,一起转过头来看着我。
  我笑了笑道:“宓吉先生上次也在威海吗?朕怎么没见着你?”
  “哦,是的陛下,我只是在演习当天在威海,与这位王爷,李中堂大人,丁军门还有我国的萨尔曼将军说过几句,并没有福份觐见陛下。”,宓吉回答道。
  我笑了笑看看载洸道:“嗬嗬,朕还没晋你王爵呢,倒是你这洋人朋友先叫上了。嗯,你给朕好好办事,总跑不了你一个郡王亲王。”
  载洸谢了恩,退开了几步,让宓吉与我说话,宓吉看上去是个面相很和善的人,不过见了我终是有些拘谨,我与他闲话了几句今儿个这事,宓吉也不发表意见,只是说会如实写稿,发回英国。我点了点头,加了一句道:“你是老新闻了,也应该有些嗅觉,在你看来,那喀西尼来的这么巧,可有什么名堂吗?”
  “呵呵,陛下明见。”,宓吉点了点头回道:“依我所见,日本虽然近来整军经武,经过革新国家实力也有了提高,但是就我个人理解,日本人还未必敢狂妄到如此地步,在贵国重要政府部门门前闹事。陛下请继续看看吧,如果事情真如陛下所猜测的那样的话,俄国人与日本人的动作不会就此停步的。”
  “嗯。”,我点了点头,其实我心中也是有这个疑惑,喀西尼出现的时机很巧,也许他本来是要做些什么的,不过却被冯国璋的威势所慑,而数十个日本浪人的死去更加摧毁了他残余的意志。也许,这件事是他们一手挑拨起来的也说不定。日本本来已经递交过抗议书,没有理由这么快就来总署衙门闹事,而且明显是有备而来,若不是载滢这么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在这,仅仅由李鸿藻这老学究在这主理的话,日本人的流氓招数估计给中国的脸面损害要大上许多。
  嘿,载滢虽说鲁莽了点,不过这次事情还真是干得漂亮,该开枪就开枪,又毫不畏险,孤身与倭人对峙,很是得体。只是此事可一不可再,不能让他养成了这个习气,所以就不封赏了吧。
  宓吉又想问起那些日本俘虏的处理意见,我仍旧以明年海军访日时一体送回回答。这些人,可不能轻易的就放了回去,总要狠狠地折折他们的傲气,不要老是以为中国人好欺负。
  又说了一会子闲话,宓吉便告辞而去了。我又坐了一阵,叫上载洸去醇亲王府看了看两位老福晋,又跟载沣说起幼兰的事情,窃喜的发现他居然没什么特别兴奋的感觉了。
  回到宫中,我召来善耆和刘光第,交待他们严查最近几类谣言的源头,写密报交我。又召来翁老头,向他说了今天总署衙门前的事情,让他立刻把此事写份上谕,发给沿海各地将军督抚,严加防范倭人滋事,若有异常情况,可就地开火无需请示。而辽东,库伦,迪化,伊犁各地,加强戒备,整饬防务,严防俄人滋事。翁脸色有些难看,但还是应诺而去。
  我想了一想又觉得不放心,于是叫回翁老头在书房外候命,自己亲笔写了一封信给袁世凯,封好了交给翁老头,命他将此信与上谕一同发给袁世凯。要总署衙门派一能员严厉斥责日本,并交回大鸟和小松两员被驱逐的外交官。并让他回去交待那个琉球的尚德全,设法与在东京的琉球王室后裔取得联系,视情况而动,不过不可轻举妄动。翁老头一一听了一直没说话,到了却欣喜地问道:“皇上下定决心了?”
  我看了看他,不知道为什么,自从谣言事件之后,这个老头在我眼里渐渐有些讨厌起来,我点了点头道:“是啊,倭人犯了失心疯病,自己又找不到药来治,咱们只好给他开两剂清凉泻火的药方子让他凉快凉快。毕竟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嘛。。”
  翁看上去却是很高兴。我绝对不怀疑他是忠于我的,但是我就怕他自以为做什么是都是忠于我,却在什么事情上让别人利用了。凝视着他看了几眼,叹了口气道:“翁师傅,你。。。”
  “皇上。。”
  “近来京师莫名多了许多流言出来,你位居中枢,也不可大意了。”,抬手止住他说话道:“你听着就好了,朕入继大统以来,殊不以满汉之分待人,你以一汉员充领领办军机,你可知这是多大的荣耀?我朝哪个领班军机不是皇亲国戚,王公亲贵?现在流言四起,照朕看,总有一天这流言要流到你翁师傅头上去啊。”
  翁同龢怔住看着我,犹豫了片刻道:“臣领会了,皇上还有什么吩咐吗?”
  我沉默片刻,终于摇了摇头,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挥了挥手道:“没了,你去办事吧。”,翁同龢的背影渐渐远去,我看着这个渐显老态的背影,又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一旁的寇连才瞧见了,体贴的送上一碗奶子,温热的乳汁喝了下去,心情平复不少,叹了口气道:“小寇子,你看翁师傅是个忠臣呢?还是个奸臣?”
  “奴才不知道,皇上您累了,歇息一会吧。赶明儿皇上要是还是心烦意乱,不如去天桥听说书的,好多新鲜事哪。”,寇连才红着眼睛接过空碗放下,体贴地说道。
  我点了点头,不再去想翁老头的事情,坐到椅子上,拿起军机处刚刚送来的一堆奏折看了起来。
  第一份是天津盛宣怀的,奏请在北京,山东开办分行,山西与当地钱号商人合营,请求我考虑发行正式纸币事宜,理由是方便汇兑,而且也减少各地银两运送的消耗等等。这条只见军机处翁的批复是“我朝向无此例,况新币推行极难,历代均是如此,该行长知否?”
  这是好事,不过难处也不少,防伪便是头等大事。想了想便提笔批道:前军机处复已阅,翁同龢老成谋国,该行长宜应仔细体量其中的难处和弊端,另应派员赴洋,考察列国纸币事宜。”
  下一条是李秉衡奏请开办机械维修学堂,以在威海,旅顺开设船务维修机构,以取代过去的雇请洋人公司修理的体制。奏请户部拨银一万四千两,或由山东自行筹银先办,次年税饷一体提留。翁同龢的批示是“兹事体大,不过何用专开学堂?又何必威海旅顺同时办?耗银岂不加倍?可由户部拨银四千两,在威海旅顺择地开办厂坞,择精熟之洋员领带匠人即可。”
  我真是哭笑不得,这老头根本不懂,还要故作高明的批复,还真是为难他了。靠,既然这样,我倒是有桩正经事情交给你办。你不是讲王化吗?用圣人之道去训诫蛮夷嘛。好嘛,我就让你去日本训斥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吧!如果你能用圣人之道教化了这些倭人,我让你进贤良祠,让你进宗庙配飨!
  当下提笔回复:该巡抚奏请合当,户部即刻按所奏数拨银,该巡抚应良加筹备,今后海军各舰,每年均需作保养,由该巡抚一体节制。此朱谕明发,福建广东诸水师,亦应一体效法。
  再下来张之洞奏请在汉阳开设兵工厂,仿江南制造局体例,开造枪支与行营炮。台湾巡抚唐景松奏报台湾遇灾,请银抚恤。以上翁都准了,只是挖苦他的老对手张之洞的话,却是免不了,什么张制台又有银子办事了之类的。
  黑龙江将军依克堂阿,中俄双方渔民冲突增多,请旨派兵护渔,又询若与俄人冲突,可否动武?这条翁同龢的答复甚是得体,答曰敌不动,我不动,敌方动,我必动,戒谕严防俄人启衅。
  唉,这老头,大义还是有的,不过就是迂腐了点。
    正文 第七十章 中俄护渔纠纷
     更新时间:2008…10…11 14:13:22 本章字数:3131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管外交,派驻使节,兼管通商,海防,关税,路矿,邮电,军工,同文馆等等诸事,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自然是忙得不可开交。而不中用的李鸿藻却又在这个时候被日本人气的犯了半身不遂的老毛病,一时之间载滢是忙得不可开交。
  这天朝会上,因为突发意外的原因,我与奕忻并未执行制定好的计策,而是都皱眉听着总理大臣载滢的诉苦。
  尽管以前那个老爱挑毛病的御史吴大瀓前段时间已经被翁同龢先升了左副都御史,又外放出去做了广东巡抚,不过总还是有几个言官弹劾载滢有失国体与倭人闹事有失国体,又有弹劾龙旗军世铎聂士诚荣禄在京师妄动杀戒,有失大国风范的。都被我在朝堂上狠狠地驳斥了回去,大大褒奖了载滢处事得当,因为奕忻只有这么一个世子,所以只好赏了载滢的几个儿子,都加一等云骑尉。(云骑尉是最低级的类似爵位的东西,年俸80两。)
  有几个言官还要说话,我一拍御案发疲气道:“李鸿藻还躺在家里养着呢,若不是载滢,还不知道要给倭人欺负成什么样呢!照你们说,该怎么办才能宣示大国风度,才能避免在京师生事呢!倭人敢到衙门口撒野,你们都没有一点点羞耻感吗!混账!你们读书读坏了脑子了!翁师傅,你是首辅大臣,你倒说说看,该怎么办吧!”
  翁同龢出列,清了清嗓子,抬头道:“皇上训诫的是,总理大臣是没有错的,只是后来龙旗军入城又再开杀戒,臣以为有些过了。”
  “行了,这些废话少说,朕不是叫你来说对错的,是让你说说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