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光绪中华-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我笑了笑道:“好事啊。朕来帮裴村一把吧。唉,说到人际,这也是个事,以前翁老师与李中堂,李中堂与张之洞,都有这个毛病。你梁启超新晋红人,想必你这头也是烦恼不少吧?”
  梁启超苦笑了笑,躬身道:“此臣早有所料矣,臣蒙陛下抬爱,以一新晋直入中枢,有人眼红臣也是能想到的,有人钻营到臣门下,臣却不易推托。幸而臣随驾,京城故旧也少,是以臣能抵挡得来。臣所愿者,唯尽心办事,助我圣君,成万世基业。”
  我笑着点了点头道:“朕的基业,无非中华之基业也,爱卿尽心办事,你将来也必青史留名啊。”
  “陛下刚刚说道翁老师,臣斗胆,皇上让翁老师致仕归乡,臣不敢说陛下罚罪重了。只是翁老师他。。。”,梁启超面色沉静,跪在地下似乎是想为翁老头讲情。
  真奇怪,翁老头跟他们也没什么私交啊,我心中疑惑,摆手止住梁启超道:“爱卿不用说了,让他致仕,正是朕对他最大的爱护,若是他还在朝中,所犯过错将会更大,交结敌国,受伊藤博文蒙蔽,居然为日本张目,这还像个大臣吗?让他回家去,也是为了成全他,成全朕这段师生之谊。”,我脸色也不太好看起来,想了想,马上要让人去办大事,我要做决策,不能用这种心理状态。
  于是想起了后世有个余姓所谓大文豪,将致仕当作获得官职的意思来讲的典故,不禁莞尔。便在这时,寇连才来报,刘光第递牌子觐见。
  让刘光第进来议事,说起大理寺正卿出缺的事情,刘光第果然荐了沈家本,沈家本目前充任刑部左侍郎,相当于第一副部长的职务,所以,让他去做大理寺正卿,正好我又要抬高大理寺的位置,对他来说是一个摺升。他之前之所以跟刘光第闹别扭,无非是当年的下属突然跑到自己头上来作了顶头上司,一时之间的不适应而已。此人之常情,不损他的人品。
  交待刘光第尽快筹备各州府县厅的巡检司的改组工作,增派专门官职,各知府,知州,道台等行政首长,将不再监管刑名事务,改由刑部派员垂直管理。而待日后大理寺司将组织结构铺设到基层单位时,这两个部门就可以将法律方面的事务完全接管。行政首长将专司行政,比之过去要清闲很多,也可以有更大的精力来解决一些民生上的问题。
  待刘光第去,又召来沈家本,告诉他他的新任命是来自于刘光第的推荐,沈在我的教悔下自然是颇感羞郝,我让他办的第一件事,便是整肃大理寺的职权与刑部的职权的权利分配,在这件事情办完之后,第一个法律,就是由皇帝亲自定稿的《与天海关系法》,条文自然是写的冠冕堂皇,所谓为维护东亚和平安全与稳定,并为了大清人民与天海人民之间的商务,文化等等各项事务之间的交流的自由,促进大清与天海之间的友好关系,特颁此法。
  该法共计十八条三十余款,详细表述了大清对于天海安全的防卫义务,以及平时对于天海军队的支持等内容,以及约定在何种情况下,大清将派出军队对天海实施有效支持的条款,总之,天海正式立国,归入大清藩属,凡对天海有任何敌意行为,均视为向大清宣战。
  同时,大理寺颁行了新修改的《大清律例》,新增了一些新的条目,以适应目前商业的蓬勃发展,一些商业上的犯罪也被纳入到律例中,另外还取消了凌迟,枭首,戮尸三项骇人听闻的酷刑。在新律的颁行典礼上,《中华时报》的记者还采访了寿山和永山,对于当年袁崇焕被凌迟的惨状进行了反思,表达了一种人文关怀和朝廷有意对过去进行反思的信息。此举一出,对于民心的掌控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也是孔令贻的知人善用起了作用,康有为升任右侍郎,专掌舆情,正是在他的亲自指导下,这次的修律行动才受到了最广泛的欢迎。而孔令贻居功也是不小,正是他通过他特殊的身份,号召天下学子“为圣君宏仁恕,为黎庶解忧惑”,各地的学子纷纷响应,只要报纸一到各地,当地的学子就会纷纷将报纸上的意思广泛的讲解给大众。所以,尽管当时的文盲率达到了九成以上,但是朝廷的新政,还是很快的就让所有的人民都知道了。而且,大部份人都了解了当今的圣主,正在努力的为人民谋福利。
  而促使我颁行《与天海关系法》的,是松平志男在日本出乎我意料之外的顺利的进展,由于日本政府的穷兵黩武的行政策略,国内对明治政府的不满日益加剧,在此情况下,松平志南利用北海道刚刚开发一二十年,明治印迹尚不是很重的条件,与一些屯田兵的首长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而且,由于海参崴在大清手中,从那边对天海的支援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当八月份大清皇家海军宣布海军巡防范围时,就规定了北至庙街都是皇家海军的行船作战范围,所以,以奥尻为基地的松平志南,很快通过旗下一些人才展开反明治政府的宣传,而且分发食物等等生活用品给穷困潦倒的普通百姓,在这样的情况下,天海国在地下蓬勃发展。明治政府的精力完全集中在发展军备上,居然没有想到在自己的北方,新出现了这样一个***的势力。北海道屯田兵不到五万人,北海道岛北片一万余人基本上已经在松平志男的遗幕势力的控制范围下,而北海道周边各小岛,在我皇家海军的协助下,更是完全的牢牢抓在天海国手上。
  这一切,都是山东新军讷钦的驻日镇军的功劳,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他们为天海国训练出了两千余人的天海国自己的武装,全部采用武汉枪炮厂的鄂造十六型仿毛瑟1888步枪,以及少量行营炮,采用新式训练法,比之明治政府的北海道屯田军,在装备上还要更加好一些。
  在这样的情况下,到了1893年下半年,松平志男上表请求正式立国,我慨然允之,同时下旨颁行了《与天海关系法》,派出以教育总署副大臣文廷式,皇家陆军指挥学院副掌院徐世昌为领队的观礼团。同时,皇家海军派出一支舰队,宣布对澳尻岛进行协防。所以,尽管澳尻岛没有战略纵深,而北海道岛也没有在全盘掌握之下,但是天海国仍然宣布立国了。
  立国当日,松平志男宣布了天海国的目标:恢复旧虾夷国故土。此为公开的目标,内里的目标不言自明。而文廷式宣布了大清朝廷对天海国负有全权宗主国的责任。此事一经由《中华时报》报导,日本报纸转载,明治政府这才知晓了孤悬北方的北海道岛,已经出了大麻烦。而北海道开发大臣此时还是否站在明治政府一边,由于之前从来都没有向东京报告,现在看起来,他的立场已经是个未知数了。
  日本舆论大哗,松方内阁的寿命已经到了极限。在愤怒的声讨声中,天皇抛弃了松方正义,伊藤博文组阁了。
  我原本以为日本政府会立即对天海用兵,却没想到,伊藤博文忍了下来。他的第一步,尽然是默认了现状,反而派出陆奥宗光来京,向总署衙门质询此事。
  载滢来请旨问应对方略,我一时有些摸不清伊藤博文的牌路,当下便定下了一个基调:中日友好是主流,中日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大清朝廷绝不支持天海独立,也不支持一日一天,一天一日。但是,天海人民的选择,大清必须要考虑,也要尊重,所以,大清不希望看到日天之间发生任何形式的战争,希望日本方面保持克制,以谈判的方式来结束纷争和分歧。在此之前,大清海军将负责天海国的安全。
  这,就是大清目前的立场,无可动摇。
    正文 第一二二章 甲午将至
     更新时间:2008…10…11 14:13:51 本章字数:5373
  陆奥宗光,于明治政府的早期,在外国事务局历练过,后来又巡游出访欧美各国,进入外务省,又出任过驻美大使。与伊藤博文有着良好的私人关系,所以,伊藤博文第二次出任首相组阁后,这位先生便出任了外务大臣。在天海立国之后,清国皇家海军在奥尻与津轻半岛一线巡防,伊藤首相否决了陆军省的开战提案,并且说服了军界的首脑人物小松宫彰仁亲王暂勿轻举妄动。反而是派出了陆奥宗光来到中国,开始了日本的外交攻势。
  当然,说是攻势,但是陆奥宗光先生绝对没有表现出任何要作战的态度,相反,他十分的谦卑,在拜谒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之后,便老老实实的呆在总署衙门为他安排的驿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耐心的等待着总署衙门的回复。
  载滢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人,陆奥宗光的这种态度,反而让他不好意思起来,终于在得到了我的指示后,他在总署衙门以总理外务贝勒大臣的身份接见了陆奥宗光。
  载滢向他表达了朝廷的宗旨,也在某种程度上安慰了陆奥宗光。大清并不是想与日本为敌,尽管在过去的几年里,中日关系走上了一条对抗的道路,但是这几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中日关系友好的时候要占到百分之七八十,只有百分之二三十的时光是中日对抗的时间。所以,中日之间的主流是友好。
  “作为日本过去的宗主国,日本也应该能够了解现实作为天海国宗主的大清对于藩属事务的一贯态度。日本近几年发展很快,我们也衷心的祝福日本人民能在明治天皇的领导下,在以伊藤先生为首相的内阁努力下,能够尽快的好起来。但是,在此也有必要向贵大臣说明:大清对于天海人民也有着同样的良好祝愿,大清圣君对于天海人民的生存状况非常的怜悯,所以对于天海人民送去了一些必要的生活物资。并且,不希望任何人加刀兵于天海。这一条,希望贵大臣了解。”,载滢嬉笑怒骂有长处,没料到他说起这样的官面文章来,也是井井有条,这些年看来他的成长不小。
  一旁的双方文秘人员紧张的记录着,由于这是一次正式会商,双方都有大批随员在座,随时准备展开唇枪舌剑的较量。
  陆奥宗光仍旧谦恭,微微笑了笑道:“贵大臣所说的,似乎有误,虾夷国,自古便是大日本帝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而大日本对于虾夷的有效管治更可上溯至神武天皇时代。贵国现时言说虾夷乃贵国藩属,似有欺凌日本之嫌,大日本帝国无法接受!”
  “虾夷?”,载滢又开始卖他的呆了,作瞠目结舌状左右询问道:“诸位同僚,这位先生在说什么?本大臣不太明白呢,愿诸君有以教我。。。。没有??你们都不知道?唉,你们这些人,都是干什么吃的啊,连虾夷都不知道。。。噢,对了,好像本大臣也不知道。。哈哈。陆奥先生你能再说一遍吗?”,一旁的一众官员自然知道这位贝勒爷并非是真的责骂自己,一起嘻哈起来。
  可怜陆奥宗光五十岁的人了,给个年轻的小毛头弄得毫无脾气,脸上肌肉抖动了两下,喝了口茶,恢复了笑容道:“抱歉,是我说得不清楚,虾夷国,即贵国所言之天海国。正如我刚刚所说,天海国即虾夷国自古以来就是我大日本帝国神。。。”
  “慢着慢着。。。”,载滢笑嘻嘻的伸出手道:“贵大臣喝水。。喝水。。”,将身子往椅子上一仰道:“本大臣注意到贵大臣刚刚在说到天海及虾夷时,其后都有一字曰国,本大臣请问:何为国?”
  好问!许多原本对载滢隐隐有些瞧不起,以为他就是靠着祖上余荫上位的纨绔子弟的大臣们,也不禁在心里暗暗为载滢叫好。当真好问,既然日本承认天海为一国,那他们的谈判立场就不是那么稳当了。
  “这。。。”,陆奥宗光脸上一沉,似乎有些要发怒的样子,刚要说话,载滢又笑嘻嘻的探过身子道:“这是北京,天子脚下,贵大臣千万不要放肆。前两年有个什么鼠公使的,在本大臣的总署门前撒野,脑袋骨碌碌的砍了几十个。”,又嘻嘻一笑道:“好好说话,好好说话。来,告诉本大臣,何为国?”
  “国者,邦也。”,旁边重回总署衙门视事的老李鸿藻轻咳一声,他毕竟是正统的老官员,似乎对载滢这个样子也有所不满,插话顺带为陆奥宗光解围,但是话里的意思却又将陆奥宗光逼入到死角:“既然贵大臣也自认天海自为一国,那又何来天海自古为贵国之领土一说?”
  “李大人!贝勒大人!”,陆奥宗光郑重其事的起身道:“即使虾夷为一国,那亦是我大日本帝国旧藩,自然是我大日本帝国之故有领土。大日本国不能接受贵国分裂日本的做法。”
  载滢向李鸿藻嘀咕了几句,也站起来道:“曾为贵国藩属即为贵国固有领土?是不是?”
  陆奥宗光不知所云,铁着脸点了点头。载滢嘻嘻哈哈的笑了,向他示意坐下,点头道:“多谢贵大臣赐教,贵大臣请坐。”,言毕自行坐了下来,向李鸿藻点了点头。
  “1784年,贵国自九州志贺岛上,出土了一枚金印,上面的文字是什么老朽已经记不清楚了。”,李鸿藻朝载滢笑了笑,转头对陆奥宗光道:“似乎是汉倭奴国王?”,见陆奥宗光要说话,扬手止住道:“我中华汉朝末年,三国分立,这段历史贵大臣想必也应是知晓了的,贵国的邪马台女王,似为贵国的信史第一,此前所谓的天照大神,神武天皇,似神话为多吧。邪马台女王又号卑弥呼,朝贡于魏,得授封号‘亲魏倭王’。。。”,笑了笑,摇摇头道:“那么是否我大清可以说,日本曾为我大清藩属,乃我大清固有领土?”
  陆奥宗光一开始就知道不好,但是李鸿藻所言,句句属实,要辩驳都无从驳起,怪只怪自己一开始为什么非要在虾夷后面加上一个国字。
  “所以,贵大臣所说天海国乃贵国固有领土之说,大清亦无法接受。”,李鸿藻是个厚道人,见陆奥发窘良久,开口道:“天海,乃吾皇亲善之国,和妃娘娘的故国,天海是我大清一定要保的,贵大臣自知,是战是和,在于日本。我大清的宗旨,贝勒大臣已经向贵大臣说明,本大臣也不介意向贵大臣重申一遍:大清与日本的主流是友好,不支持天海国分裂贵国领土,事实上天海国的领土,仍有一部在贵国手中,天海蕞尔小国,想要分裂贵国本州岛,似亦力有不逮,贵国尽请放心。至于一日一天,一天一日,大清也不支持,天海与日本,毫无关系,乃我大清藩属!日本即贵国本州岛,九州岛,四国岛之故有领土,大清不支持,也不承认贵国对天海国的非法侵占。”
  陆奥宗光也算是忍得,起身鞠躬道:“抱歉诸位,刚才是在下口误。。。”
  “啊。。。昨晚粉子胡同那场花酒喝的太累了,本贝勒爷有些犯困了,就到这儿吧。”,载滢起身伸了个懒腰,左右吩咐道:“今儿就散了吧。刚刚这就不用记了啊,本贝勒怕被哪个御史盯上。。。还有,陆奥大臣的口误一说,太过荒谬,也不用记了吧。”,说完,打了个哈哈,四方拱了拱手,扬长而去。
  李鸿藻佯作遗憾,摊手道:“这浪荡小王爷就这样,那。。。只好就这样咯。”
  中方一行人自行撤离,留下议事室内一堆面面相觑的日本人。
  没错,《与天海关系法》,乃是我从后世美国《与台湾关系法》脱胎而来,这是一个高明的策略,我借用也是应该的,如此一来,在日本的国内钉了一个钉子,明年就是甲午了,让你们先忙活那一砣的事情吧。日本常备兵力二十二万人,其中还有两万与天海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为了防备天海国,起码还要牵扯进去五万人,还剩十五万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