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行-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PS:拜求月票。
    谢谢!
    正文 第一百七十二章 清算
     更新时间:2009…9…18 17:13:54 本章字数:3883
    队伍慢慢向前,杨华骑在马上,脸上难得地挂着一丝微笑:“红玉,最近在隆德还好吗?”
    “你是在问我,还是问你的孩子?”梁红玉捂着嘴轻轻地笑了起来。
    杨华:“都问,你,你肚子里的孩子和小陀螺。”
    “挺好的。”梁红玉回答道:“小陀螺着孩子自从他父亲死后,一直嚷着要找爹爹,现在总算把你当成他的父亲了。对了,你是不想问黄公公的事情。”说到这里,梁红玉小声道:“茂先你也不要担心,黄公公也就是一个孩子,挺老实的,人也很善良。一路上,因为我身子不方便,小陀螺还多亏他照顾了。呵呵,这孩子……”
    说到这里,梁红玉脸上露出母性的笑容:“黄公公这孩子还真是个好人,茂先,你可不要对人家凶哦!”
    杨华只是讽刺地一撇嘴:“这朝廷也真是,居然派了个孩子来做监军,还真是没人了。”
    “茂先,太原是个虎狼窝,你嗜杀的名声在外。宫中内侍们都在传,说梁方平死在你手里,来做你的监军,难免不被你找个由头给杀了。”
    杨华气愤地一拍马鞍:“我杨华在世人的心目中难道真就是一个暴戾之人吗?”战马被他这一拍,不满地打了个响鼻。
    问了半天,他总算闹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来,宫中太监们一听说要到太原来做监军,都吓得半死。太原夹在宗翰和银术可之间,随时都有被攻陷的可能。城中虽有杨华这员骁将,可他手头也不过几千人马,二十万西军在山西被金人打得全军覆灭,他那几千人马能顶什么用?
    再说了,杨华这人恶名在外,是主战派领袖李纲手下的得力干将。
    若非杨华是皇帝一手提拔起来地心腹。简在帝心。这次倒李纲、吴敏地**已经波及他身上了。
    也因为仗着皇帝地势。此人飞扬跋扈。居然插手地方政务。截留隆德夏税。换成其他人。早被缉拿回京问罪。可偏偏他屁事没有。反被提拔成河东节度使。并封了侯。
    皇帝这么做。完全是在鼓励犯罪啊!
    一听说往太原派监军。对主战派穷追猛打地唐恪等人装哑巴了。将皮球踢给了皇帝。
    既然文官们不愿意去太原。按照惯例就应该派出太监。
    可太监们地人生信条是:享福我来。送死你去。
    太原那地方是人呆的吗。天天打仗,时刻死人,还没饭吃。不要说去升官发财。能拣一条命就算不错。
    当皇帝开始考虑监军人选地时候,宫中的太监都慌了神,生怕被选派到那刀山火海之所在。于是,有门路的都开始活动,负责选拔人选的大太监收钱收到手软。
    因为皇帝继位没几天,对皇宫的情况也不熟悉,所以,这事还大有回旋余地。几个大太监还都在庆幸捞到这么一个发财的好机会。可收钱收到最后。他们这才愕然发现,适合派遣的人都已经从黑名单上划掉了。
    眼前时间越来越紧迫。迫不得已,他们就随手在名册上一点:“黄彦节。就他了。”
    黄公公今年才十四岁,三岁时就被送进皇宫,虽然从小充满阴谋诡计的宫廷里长大。可这孩子因为地位卑微,阴谋却也阴谋不到他头上去。加上宫中日子也过得刻板而简单,便出落得十分地单纯和幼稚。
    派这种傻瓜过去自然是最好不过。
    唯一的麻烦是他地年纪实在太小,去太原好象不太合适。
    不过,做些技术上地处理还是比较简单的。
    几个大太监一合计,把黄彦节的档案调了出来,把年龄修改成十八岁。
    而皇帝最近正为朝中两派内斗和与金过商议三镇一事头疼,也就随手在上报推荐黄彦节去太原做监军地奏章上写下一个字:“准!”
    听完梁红玉说完这些情况,杨华心中憋气,只叹息一声:“看来,皇帝高高在上,下面的人要想搞鬼实在太容易了。外有强敌,内有政令之不畅,时局危也!”
    说起来,这个黄彦节也是个倒霉鬼。他也就是一个孩子,自小在皇宫长大,突然被调到太原,就好象是离开了自己的家,肯定会不适应地。
    进城之后,张孝纯和王禀二人也被这个监军的年纪弄得瞠目结舌,连连说陛下居然派个孩子过来监军,这也未免太形同儿戏了。
    黄彦节这次来太原,一是在杨华这里做监军,二是颁布封杨华为节度使和东明侯的圣旨。
    进了太原知府衙门,梳洗完毕,等香案一摆开,杨华、张孝纯和王禀眼前都是一亮,齐齐暗赞一声:“好一个英俊的小公公。”
    却见,黄彦节虽然才十四岁,身材也不高,可面白无须,皮肤晶莹如玉,十指纤长,双目黑白分明,比女孩子还漂亮三分。
    他扯开圣旨,清脆地喝了一声:“有圣旨,隆德观察处置使杨华跪地接旨……”
    杨华忙跪下,竖起了耳朵。
    “……封杨华为东明侯,河东节度使……钦此!”
    杨华心中一块石头总算落了下去,至此,他算是大宋军队的主要领导了。有这个名分在,以后只要赖在太原不走,牛鬼蛇神们也不敢来找自己的麻烦。
    “臣谢恩,领旨!”双手高举,接过圣旨,杨华站起身来,随手将圣旨递给身边的杨志,故做粗鲁地说:“收好了,拿去我卧室供好,这可是我的官凭,是陛下地隆恩,我每天都要烧香跪拜地。”
    听到这话,随黄彦节同来的几个军官都面露讥笑,心道:“这家伙果然是个粗鲁地野人。不懂礼数,也就能上阵打仗而已。其实没什么心机的,回去之后若陛下问起,就这么回答。”
    收好圣旨之后,杨华拍了拍王禀地肩膀:“老王,该你了,你也是节度使。”
    黄彦节清脆地童音再次响起:“河东步骑兵马副总官王禀接旨。”
    王禀兴奋地脸都红了,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大声道:“臣王禀接旨!”
    黄彦节的声音还是不缓不急。圣旨上先是表彰了王禀领军守卫太原的功绩。不过。等念完这一段,他话锋一转:“……据查,王禀与逆贼童贯狼狈勾结。着,免去所有官爵,押付有司问罪……”
    “啊!”杨华和张孝纯都大声叫了起来。
    王禀仰首大叫:“我王禀一心为公。浴血沙场,上不负陛下天恩,下无愧于太原百姓,有功无过。天日可表,天日可表啊!”他满面发须贲张,一张饱经风霜的脸涨得赤红。
    黄彦节被王禀凄厉的叫声吓得连退几步,一屁股坐在地上,又哭泣起来:“别过来。别过来!”
    几个皇城司的军官同时拔刀大喝:“王禀。你要造反吗,还不束手就擒。随我等回东京受审?”
    杨华也气得浑身乱抖,他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王禀虽然立了大功。可他终究是童贯的人,而皇帝又恨“六贼”入骨,政治上的大清算那是免不了的。可气就气,人家王禀怎么说也是立下大功地。就算你不提拔他,最多免职了事,现在却要抓回去问罪。这有是什么道理?
    他一阵冲动,正要拔住腰刀,身边地古松悄悄地扯了把袖子一把。
    杨华转身怒视,正要发怒。古松一脸惶急,连连向他做眼色。
    杨华差点吐了他一口唾沫,转身对那几人激动说:“杨华不服,愿以全部军功担保王将
    王禀摆了摆头,“杨侯,这事就这样吧。我去东京,我就不信这个世界没说理的地方。”说完话,他满面流泪地跪在地上,“臣谢恩!”
    杨华一跺脚:“王禀,你怎么这样?”
    王禀惨笑:“还能怎么样。”政治斗争就是这样,他的命运在童贯倒台地那一刻已经注定。也许,战死才是最好的归宿,如果活着,难免不被皇帝清算。
    这就是政治。
    “出尔反尔,不白之冤!”杨华恨恨地转身离去。
    “恭喜杨侯。”古松也不看杨华的脸色,追上来笑道:“王禀若离开太原,那是最好不过。如此一来,侯爷可就是太原府唯一地统帅了。没人掣肘,三晋大地,自由您纵横翱翔,快哉。快哉!”
    杨华忍无可忍地站住,怒喝:“杨志,把这个满口胡柴的家伙给我捆了!”
    杨志不敢动手,只讪笑道:“侯爷息怒!”
    杨华:“古松,你当我杨华是幸灾乐祸的小人吗?我也不罚你,你马上回去起草一分奏折,替王将军分辨。就说我杨华以全部的军功和陛下的恩宠担保王禀将军。”
    北宋虽然有不杀士大夫的祖宗家法,可并没有说不杀将军。再说,清算“六贼”之后,皇帝已经开了杀戒,根本就没有收手的想法。以王禀领孤军坚守太原八个月的功劳和如日中天地声望,若再留在军中,未免不是一个极大地威胁。
    以前,皇帝之所以封王禀为节度使,大概以为他会在太原阵亡,可没想到这家伙居然被杨华救了。
    本来,他是领军大将,皇帝也不好动他。可现在杨华军进驻太原,皇帝没有了忌惮,就发明旨缉拿王禀。
    古松听杨华标榜自己是一个君子,心中很不以为然,道:“是,我马上去拟稿。有侯爷求情,想来王将军应该能保住一条性命吧!”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三章 送行
     更新时间:2009…9…18 17:13:56 本章字数:4010
    “王将军。”
    “王将军。”
    一大早,满城的百姓都走出家门,站在路边,大声呼喊着王禀的名字。
    今天,王禀就要被押送回东京问罪了。
    因为王禀在太原的威望实在太高,杨华建议那几个负责抓人的军官不要给王禀上刑具,并威胁说,如果上了刑具,等下激起了民变,龙卫军不敢担保他们的人身安全。
    这几人一听,知道事情要糟,只得答应对外宣布是来请王将军回去述职的,朝廷对王将军另有安排。
    如此,才将不明真相的百姓给蒙蔽住了。
    这也算是杨华为王禀争取到的待遇吧,否则从太原去东京,千里迢迢,若戴着沉重的刑具,还没到达目的地,王禀先就被折磨死了。
    王禀今天穿着一件干净的便服,骑着马走在最前面,刚一出知府衙门,就看到满街的百姓。
    “王将军来了。”不知道谁喊了一声,满街的百姓都围了上来,同时跪在地上。
    几个押送的军官看到眼前的人山人海,都吓得面如土色,下意识地将手摸在刀柄上。
    “王将军。你还回来吗?”一个老人颤颤微微地端过来一碗浊酒。跪在地上。大声问。
    王禀胸口一酸。接过酒碗一饮料而尽。大声道:“我会回来地。我王禀舍不得你们。”
    几个押送军官听到这话。面色大变。一人低声对旁边人说:“把这句记录下来。禀明陛下。回来。他想回来做什么?”
    那个老人又大声喊道:“浊酒一杯家万里。此去东京山高水长。将军保重。”
    “将军保重。”又有一个老者走上前来。将一碗酒高举过头。高道:“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我晋阳地男儿血。酒入英雄胆。化做一腔豪气!干!”
    “干!“王禀大笑。接了过去。又是一饮而尽。“多谢了!”
    “王将军,还有我呢!”又是一人端了酒过来,跪在他的马前。
    王禀眼睛一热。猛地从马上跳下来。接过那酒喝得前襟全是酒水,他满脸都是眼泪,大声道:“能与太原豪杰并肩作战。共同流血,王禀之幸也!”说完话,他做出了一个任何人都预料不到的举动。猛地跪在地上,对着众人磕了三个响头:“王禀本就该战死在太原城上,能够活到今天,完全是满城百姓的浴血奋战之功。王禀何德何能,得父老乡亲的厚爱!我替大宋,替陛下谢谢你们了!”
    众人都跪下回礼,放声大哭起来。
    不断有人端着酒走上了,王禀也不推迟。酒到即干。短短一条路竟然走了一个时辰也没走完。
    等出了太原城,他已经醉得骑不了战马。
    刚出城门。有五十几个前西军士兵已经等在那里了,都是全副武装。
    几个来押送王禀的军官大为紧张。厉声道:“你们要做什么?”
    为首一个西军士兵跪在王禀身前:“王将军,我三千西军将士在太原奋战八月,只我们几个还活着。太原有杨侯在,已无忧也!愿随将军去东京,一路上也好尽心服侍!”
    “我醉欲眠君等且去!”在马上摇晃着身体,王禀挥了挥手:“我不是个好主管,三千人……三千人到现在只剩你们五十来人……”
    说到这里,王禀突然大放悲声:“我对不起死去的弟兄们啊,我王禀该死!”
    “王将军!”五十几个西军士兵也都在大哭。
    “走吧,走吧,不用你们跟我。”王禀抹了一把眼泪,怒啸一声:“我西军汉子流血不流泪,哭哭啼啼成什么样子?现在,听我命令,立即回城去,加入龙卫军。杨华是个真正地汉子,能够带领你们取得胜利的。军人,以战斗为天职,只有跟着他,才能获取军人应有的荣耀。跟我去东京能有什么出息,滚,都给我滚!”
    这一吼,他发须根根竖起,看起来如怒目金刚一般。
    十几个西军士兵站起声来。
    为首那个士兵用尽全身力气大吼:“捷胜军右厢都头谈百方遵命!”说完话,转身挺直身体进城。
    “副都头黄胜,遵命!”
    “承局尤千斤遵命!”
    “士兵辜富贵遵命!”
    五十多个将士陆续站起身来,大声吼叫。
    在远处的城楼上,古松指着王禀的背影冷笑:“生离死别,生离死别啊……这就是做忠臣的下场,这就是做武将的下场。今天的王禀,没准就是我们的明天。任你功高盖世,一道圣旨下来,你就得乖乖受死!”
    正在城楼上围观地杨华军军官们都默然无语。
    良久,李鹞子才冷笑一声:“将来若有那一天,谁敢动侯爷,动我龙卫军,我第一个反他娘地。我不过是一个党项蛮子,不懂什么大道理,也不用守那些屁规矩。”
    杨再兴点点头,冷冷地回答:“我只听杨侯的,杨侯说什么,我就做什么。”
    “对,谁敢动杨侯,我们就动他!”众军官都大声怒叫。
    等王禀出城走了十里,杨华已经等在那里了。他带着一群人挑着担子,坐在长亭里,见王禀过来,急忙冲了出来,大声喊:“王将军,杨华来送你了!”
    王禀睁开醉眼,看了杨华一样,从马溜了下来,因为脚步不稳,一屁股坐在地上。
    押送的军官们自然不会去扶。
    杨华叹息一声,把他从地上拉了起来,伸手拍了拍他身上地尘土:“王将军受苦了!”
    “受苦,哈哈,受什么苦……老王我才出城十里就被人灌醉了。喝了这么多酒,美得很!”王禀笑着擂了杨华一拳:“杨华,我这就要走了,怎么,你也想来灌我?”
    杨华苦笑:“本打算同你吃几碗的。不过,我龙卫军有军令,任何人不得饮酒。就不给你吃了。”
    王禀摇摇头,指着杨华的鼻子说:“你这家伙富得很,连碗酒都舍不得。也罢。不同你计较。难得你来送我这条落水狗,心领了。对了,张孝纯怎么没来?”
    “张大人另有公务。”杨华心中难过。张知府为人懦弱,气节上差了些。在真实地历史上,这家伙在太原被破之后居然投降金人。后来有做了刘豫伪政权的大官,人品上大有问题。想来也不会来淌混水。
    “公务,理解。”王禀讽刺一笑,突然一拱手:“杨华,我手头还有五十几个士兵,以后就拜托你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