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行-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末将愿往!”
    众将都站了起来。
    杨华看了众人一眼,道:“杨再兴去。”
    “多谢侯爷大哥。”杨再兴大喜。
    杨华站起身来:“去告诉宗望,要么无条件撤兵,要么战斗,我大宋绝不签屈辱的卖国条约!”(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返回目录(快捷键:回车)          下一页
    正文 第二百五十二章 天王殿
     更新时间:2009…9…25 15:31:31 本章字数:3692
    再兴自去准备议和事项等众将都退下后杨华还是毫一天两夜没合眼身体虽然异常疲惫但神经却是十分兴奋
    河东军的中军行辕设置在大相国寺的天王殿中,殿中的墙壁上都绘着精美的壁画。
    李鹞子选择这里做中军行辕是最好的选择,实际上,这一带也只有这里地方宽敞些。大相国寺是北宋的皇家寺院,占地五百余亩,有僧侣一千余人。开封战事一起,院中的僧侣讨逃了不少,到现在只剩余三百来人。所以,河东军几千人进驻其中虽然觉得挤,却也勉强能够住进去。
    为了腾出地方,河东军甚至拆了几面围墙,又将花园里的花木都砍掉,在寺庙里竖起了帐篷,活生生将一个佛门净地变成了大兵营。好在寺院的方丈很开通,并不为此事同杨华扯皮。
    说起大相国寺,就不得不提天王殿中的壁画。据说,这几副壁画都是唐朝大画家吴道子手绘。
    宋神宗熙宁七年时朝鲜的崔思训带了几位画家来寺,将寺内所有壁画临摹回国。
    杨华前世也是一个大学生,对于这种难得一见的古迹自然有相当的兴趣,就命人燃起蜡烛,仔细地端详起来。
    话说,吴道子的画也没什么开头,壁画上绘制的不过是一些佛门神话故事。杨华看了半天,感觉不到其中的妙处,正要叫人准备早饭,突然听到身边传来金属般的嗓音:“听说这大相国寺本是战国时信陵君的府邸,地方果然大呀!”
    杨华回头一看,原来是李鹞子。他笑道:“你一个党项人也知道这段故事?”
    信陵君本名魏无忌,四战国时代的魏国人,是魏昭王的儿子,魏安釐王同父异母的弟弟。信陵君在魏安釐王时期官至魏国上将军,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楚国春申君黄歇合称为战国四公子。
    李鹞子长途奔袭开封,又接连苦战,但精神依旧旺健,嗓子很是清亮,他一拱手:“禀杨侯,我也是听庙中方丈同我说的。听完他的话后,末将想了半天,有件事怎么也想不明白。特意前来请教杨侯。”
    “呵呵。你李鹞子自来就是个鬼精灵。也有想不明白地事情。”杨华指了指案桌边地蒲团。示意他坐下。“说吧。”
    李鹞子坐到蒲团上。道:“末将想不明白。信陵君那么大地功劳。魏王为什么不大用。但将他驱除去了赵国。战国时。魏国地处中国心腹。从来就是暴秦东进地必由之路。若魏王重用信陵君。魏国未必那么早衰落。有贤人而不用。魏王真昏庸吗?”
    杨华皱了下眉头:“昏庸?不。我倒是觉得魏王精明着呢。是个有为君主。战国末年。七国政治体制正由封建分封制向大一统地君主集权制转变。只有集中国家所有力量。魏国才有力量与秦国抗衡。而信陵君门下有食客三千。并有自己独立地封地。加上威望日显。俨然是一个独立地力量体制。不管对国家来说。还是对魏王地君权而言。都不可能忍受这样一个脱离控制地小集团存在。”
    “那么。请教杨侯。我们河东镇是不是一个脱离国家控制地小集团?”李鹞子问:“信陵君好歹还是魏王地弟弟。也被逼得远走他国。侯爷可不是皇室成员啊!”
    杨华沉默着将脸藏在烛光地阴影里。问:“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没意思。我们河东镇这么多人地身家性命都压在侯爷身上。总得要有个盼头啊!这都打到开封来了。只要你说一句话。什么事情不能做?”李鹞子大着胆子说。
    “错了,你真的弄错了。”杨华叹息一声:“你我都是多年的生死弟兄,今日你既然说起这话,咱们弟兄就把话说开了吧。”
    “末将洗耳恭听。”
    “赵家的国云未衰。”杨华轻声说。
    “末将听不明白。”
    杨华:“鹞子,若我河东军此刻逆而夺之,未必不能成事。可以后该怎么办。一边是占据半个城市的金人大军,一边是汹涌而来的讨逆军。到时候,赵家人未必不将整个河北都送给北奴,全力征讨我河东镇。我河东现在只有太原一地,现在加上开封一座孤城,能支撑多久?攘外必先安内,国人最擅长做这样的事情。退一万步说,真有那一天。官家肯定会认为,金人不过是要他的土地和金银。而我,要的是他的命。孰重孰轻,很好选择的。
    若我中国再起内乱,金人贪婪,未必肯满足于河北之地。
    而太原扼守山西门户,金人势必取之。我河东一镇将独立应付整个金国大军。背
    各路讨伐部队,灭亡指日可待。
    所谓国运就是民心,鹞子,你现在上街去随便抓住一个百姓问他是什么人,他一定会回答你,他是宋人。知道吗,是宋人。而不是河东人、开封人或者南人。”
    杨华将脑袋从阴影里探出来,焦躁地在殿堂里走着,一边走一边喃喃地说:“我知道你,还有河东镇所有弟兄的心思。可是我不能呀!民心不在我。”
    “辽国得燕云十六州百年,这才收尽民心。现在的北地汉人多称自己为北人,而以南人称呼宋朝百姓。而宋朝百姓也叫他们为汉虏。一百年,花了一百年时间,耶律家才收尽了北国汉人的民心。我们河东镇崛起不过一年,路还很长。”
    杨华越说越激动:“鹞子,我当是真正兄弟才跟你说这番掏心窝子的话,那顶皇冠人人都想戴。可我不行,力量不足啊!也许,我们这一代人都不可能看到那一天。现在起事,最大可能是汉人的力量被相互消耗殆尽,反便宜了金人。只有女真才是我们的最凶恶的敌人,一天不打倒他们,我一天不能鼾然入睡。
    我就是要在这一仗中打出河东镇的名声,打出我杨某人的人望。军事政变是最等而下之的手段,只要力量够强,自然天下归心。润物细无声,我们这一代人就做我们应该做的,最有价值的事情吧。至于将来如何,那是我们的儿子该去操心的事情。”
    李鹞子站起声,跪在杨华身前默默地磕了个头:“请侯爷不要忘记今天这番话,弟兄们都憋着一口气。杨侯你天神一样的人物,却缘何跪倒在姓赵的小子身前,您的耻辱也是我河东军将士的耻辱。”
    “杨华也是个心高气傲的人物。”杨华走到李鹞子面前:“我今日跪的不是那个废物皇帝,我跪的是天下百姓。我要这天下生灵都团结起来,共同应对我们的敌人……………女真。我答应你,从今日起我将不在跪拜任何人。我将让你们都有一个好的将来。”
    李鹞子眼睛里有些湿润:“鹞子永远追随侯爷,李鹞子就是侯爷手中的刀和箭。”
    杨华淡淡一笑:“好一个刀和箭,那么我问你,我若是命令你去屠杀党项,烧光他们的家园,抢劫他们的牛羊,你该如何选择。”
    李鹞子沉静地说:“刀和箭没有自己的选择,李鹞子虽然是个党项人,却早已被他们视为叛徒。我的妻子,小妾都是汉人。我的六个儿子,三个女儿也都是汉人。我也是。”
    杨华抬头看了看西方,喃喃地说:“西夏,或许是下一个目标吧。”
    太原夹在金、夏两国之见,战略回旋余地实在太小,若能西进,获得河套地区的马场,河东军将插上腾飞的翅膀。
    那却是后话。
    开封战役必须在短期内结束,不管是对河东镇、对大宋、对金人都是一样。
    杨华扶起李鹞子,嘿嘿一笑,道:“从现在开始,我是不打算去皇宫的了。皇帝不是笨蛋,难免不起什么心思。以后有禁中来人,一概推说我受了风寒,让黄公公去应付。”
    “恩,侯爷不可在单独进宫了,实在太危险。现在大敌当前,宫中别有用心者虽然不敢动候爷,可一旦战事缓和,难免不会出一两个妖怪。”李鹞子深以为然。
    天亮了,杨再兴很快准备好了行装。在去见宗望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自己品秩实在太低,现在也不过是一个七品的武官。若去和议,根本就是对金人的一种侮辱。当然,能够侮辱一下宗望固然大快人心,可坏了杨侯的事却大大不妙。
    要去同金人谈判,怎么说也得弄一个二品的官员挂个名字才好。
    在请示过杨华后,杨再兴决定去寻一个朝廷大员,这个挂名的大臣不但要品级高,而且得有胆色,不能丢了大宋的脸。可这一寻才发现事情非常麻烦,现在朝廷已经乱成一团,皇帝的旨意出不了皇城。而且,各部公卿的府邸大多在城北,现在城北都落到宗望手里,一时间当找不到一个合格的大臣。
    杨再兴犯了难,在城南商业区翻了半天,终于找到一个叫张浚的文官。他很不看好这个家伙,住在城南的文官大多是穷困潦倒的废物,估计也派不上什么用场。不过,现在也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等下警告他不要乱说话就可以了。
    进皇城请了圣旨后,杨再兴带着二十个健卒气势汹汹地朝张浚家走去。(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二百五十三章 傀儡
     更新时间:2009…9…25 22:31:17 本章字数:3734
    岳行宫,金军大本营。
    天已经破晓,骚动了一整夜的东京城好象累了,城市中各地的喊杀声逐渐归于平静。
    站在山顶,望着渐渐清晰起来的东京街景,宗望觉得身上有些发冷。雪积得很深,按说这种气候最适于金军的活动。可现在的情形是,几万女真大军被东京百姓死死地困在互不相联的各个点上。
    即便整个开封城北都落在金军手里没,但宗望还是不得不承认这一仗自己打输了。尤其是河东军进城的消息传来后,胜利的天平开始朝宋人那面倾斜。开封,世之大城,城市中粮草物质充足,人力资源取之不尽。完全可以用巷战同女真大军长期对峙下去。而女真人是死一个少一个,后勤补给线漫长得令人绝望。若就地征集,每抢劫一颗粮食,都要面对宋人激烈的反抗。
    在金人打进开封的那一刻,宗望幸喜若狂。他本以为,开封已经变成一颗煮熟了的饺子,只要张口咬下去,就能尝到其中鲜美的肉馅。可是,当他狠狠咬下去的时候,突然发现那馅已经变成了骨头,几乎崩掉了他的门牙。这块骨头就是杨华,就是那阴魂不散的河东军。
    仗打到现在,战前制定的捕获宋朝皇帝,逼迫宋朝皇帝向大金国投降的预定目标已经无法实现。作为东路军的统帅,在西路军已经被打残废,宗翰不在的情况下,还保持完整战斗序列的东路军此刻应该考虑的是如何体面的结束这场战争。
    可是,就这么退兵,宗望觉得回国之后无法向皇帝和全体女真人交代。就算要退,也必须拿到能够让全体女真人满意的战利品才行。
    可是,现在的东京已经由那个姓杨的家伙做主。他会答应吗,他不会的。
    宗望突然一惊,他发觉怎么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把杨华和河东军当成主要的对手。那个男人值得这么重视吗?
    天一亮,雪就停了,太阳也出来了,又是一个好天气。
    随着气温的上升,岳行宫的各处山丘上腾起多朵朵白色的云气。这些云气还带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怪味,据说,当初在修葺这种行宫的时候,赵在上中修建了不少所谓的仙人洞天,在人工洞穴中放忙了炉甘石。只要温度一上升,炉甘石便会挥发。
    现在。这座行宫因为在第一次开封之战时已经损毁。洞中地炉甘石也不多。否则现在只怕已是白云朵朵。好一派神仙府邸。这也就是开封著名地八景之一…………岳行云地由来。
    第二次开封之战也就这样了。现在。河东军已经成为决定东京战场地关键因素。稍微思索了一下。宗望很快想就得出河东军也不想打下去地道理。
    首先。河东军千里奔袭。放下太原不顾。离家日久。不可能在东京长期呆下去。杨华捞到足够地人望后。自然会找个合适地时机还镇。若是自己通知真定地守军做出佯攻太原地态势。杨华自然就会退兵。在宗望地心目中。杨华就是一个军阀。
    军阀考虑问题都会从自己地切身利益出发。他好处捞够了。若不走。难道还留在东京篡位不成?以杨华现在威望和实力。还不至于走到这一步伐。
    其次。宋朝皇帝懦弱胆小。自然也有意和谈。
    可以说。和谈符合三方地利益。
    这个大前提已经没有任何疑问,接下来就该是大家讨价还价了。
    在宗望看来,这次打进东京来,若要撤退,金国的条件自然要比上一次要苛刻上许多才行:宋廷向金称臣,同意割让河北全部土地,收缴民间武器,付给金军犒劳费绢一千万匹、金一百万锭、银一千万锭。
    对宗望来说,金银财物不过是为了安抚国内的百姓和部族长老,对他来说,这些不重要。至于称臣,宗望更是不以为然,不过是一个称呼而已,屁钱都不值一个。
    但是,河北之地却是他势所必得的。
    一直以来,宗望都有一个大国梦想。金起于白山黑水之间,虽然尽得辽地,军事力量强盛,却也不过是一个北方小国。若能拿下河北之地,开疆拓土,得千万百姓,那才谈得上强国、大国。
    有河北之地在手,未来,金国实力将进一步大涨,席卷天下廓清海内将不再是梦想。
    河北在宗望未来的战略布局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若能借这个机会逼宋朝割让河北,也不枉白来开封一趟。
    杨华不过是一个军阀,最大的野心不过是做一个山西土皇帝,这次来开封,拿到他的所需要的人望之后
    山西也水到渠成,这一点毫无疑问。因此,河北割会触动他的利益,估计他也不会多管。
    宋朝皇帝只要能让金军退兵,什么条件都是会答应的。
    所以,宗望觉得,其他条件都好谈,唯有河北必须割让。他有信心拿到这一片广袤的膏腴之地。
    现在,他所想的是将来如何治理河北一地。显然,汉民对臣服大金还有抵触情绪。而相州的赵构也组织了大量的民兵,这些都是未来金国的麻烦。女真人就那么多点,若陷在河北战场,根本就不够用。
    要想治理河北,必须以汉治汉。
    在河北弄一个新的隶属于金国的小王朝做为缓冲带是最佳选择,至于这个王朝的皇帝和大臣由谁来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搭那么一个架子。
    本来,宗望还在为未来这个小王朝的傀儡人选而头疼,但是昨天夜里,当金军彻底占领城北地带,俘虏了几百大宋朝的官员之后,一切都不成问题了。
    从这批人中找一个人当皇帝,然后把这些官员全送去河北,各司其职,文武百官都是现成的。
    “哈哈,就让他汉人自己去打自己吧。将来,山西、河北、大宋相互攻伐两败俱伤,等汉人势弱,我大金自可从容收拾乱局。”想到这里,宗望得意地大笑起来。
    这一笑笑得他浑身发热,说起战略眼光,宗望认为自己怎么说也比那蛮横无礼只知用武的宗翰不知强上多少。他扯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