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行-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怜那三个被炮弹击飞的女真士兵在半空中已然断气,落地后已经不**形,就那么软软地蜷缩成一团。
    “啊!”宗翰惊得说不出话来……………女真炮手的准头还真是精准啊,直接打到自己人头上。
    再让他们这么打下去,没等他们打死几个宋人,这四面街垒先得被他们轰平不可。
    宗翰忙下令:“炮手停下,不要再打了!”
    所有的投石车偃旗息鼓,只发射臂上的皮绳垂头丧气地空中摇摆。
    发现金人的投石机不再射击,开封义勇军同时欢呼起来,攻势更加猛烈。到这个时候,他们已经付出了四百多人的死伤,而金兵也被这翻卷而来的人浪吞噬了一百多个。
    宗翰被这种不要名的人海战术打得痛苦不堪,他看见,南面的街口处,一个浑身闪亮铠甲的年轻人跳上街边的栓马桩,手擎红旗大声呐喊:“汴梁营弟兄听着,杨破虏将军有令,杀宗翰赏猪一口!”
    “杀宗翰赏猪一口!”
    ……
    “该死的人海战术,杨华,你这个不要脸的牲口!”宗翰大声嘶吼。
    *********************
    PS:**打滚,浑身抽搐地求月票啦!(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二百六十章 另一片战场(三更求月票)
     更新时间:2009…9…28 19:42:00 本章字数:4073
    康二年一月四日,岳行宫,金国东路军行辕。
    清晨,天波门战役还没打响的时候,宋金两国的和议再次举行。
    往昔豪华的如同神仙宫殿一般的行宫已经破败,到处都是残垣断壁,但宗望会客的大殿在稍做修葺之后,依旧显示出大宋鼎盛时期强盛的国力,富丽堂皇得超出人的想象。只大殿两侧镏金大柱上布满了刀痕。
    张浚身穿一件大红官袍神色恬淡地坐在客席,看起来好象非常从容,但袖中的双手却紧紧地捏成拳头。虽然他不认为这次谈判能够得出什么结果,照他看来,这桩关系到两国前途和未来的大事没一两个月时间拿不下来。未来还有得谈,还有得烦。
    可一坐到谈判席上,他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同昨天不同,张浚这次并没有带多少甲士,炫耀武力的目的已经达到,再没必要激怒宗望。总的来说,宗望在金军将领中最为奸诈,但却是一个睿智的人。和聪明人谈话很轻松,可你得注意不要让他变得糊涂和冲动。此刻,敌我双方需要的都是冷静和客观,客观地看待彼此所处的地位,冷静地商议出一个彼此都可以接受的条约。
    张浚身边坐着六个随员,其中四个是朝廷理藩院和礼部的郎官,两个是河东军的书办。四个郎官显然被金人吓得够戗,一坐到椅子上都瑟索个不停,脸色一片煞白。倒是河东镇派出的两个书办都挺直地坐在椅子上,胸口上绣的两只三足乌展翅欲飞。二人面上带着自信的笑容,看那气势,不了解的人还以为他们是朝廷中官威凛然的大人们呢!
    张浚看了看那四个猥琐的家伙,不为人知地皱了皱眉头。同如日初升的河东镇比起来,朝廷中的公卿大臣们一个个垂垂老矣,仿佛再看不到一丝活气。
    不但张浚看这四个官员不顺眼,连站在旁边的金人也对他们很不以为然,反倒是对那两个河东镇来的书办持礼甚恭。的确,这两人实在太抢眼了,一样的十**岁模样,一样的高大英俊,像武士多过文官。
    金人尊崇武士,自然要高看他们二人一眼,对四个宋朝文官却极为鄙视。
    来的路上,张浚还曾经试探得同他们聊了两句。二人告诉他,他们一个姓夏侯,一个姓高,以前也是太原府的士子,有功名在身,也曾在太原被围时在城上同女真人战斗过。后来杨华进了太原,二人就投进了杨侯府做了小吏。同样的士子,杨华的侯府还有二十多个。
    当时张浚还感叹说。难怪两位士子英气逼人。原来是太原地读书人呀。
    现在一看到二人雄姿勃发地模样。张浚不知怎么地。心中突然咯噔一声。回忆起昨天夜里连夜进宫面圣地一幕。
    昨天白天同金人谈判结束后。张浚被火速召进皇宫。
    当时皇帝刚服用了一粒仙丹。光着脚在冰凉地地板上来回走动。一刻也不停歇。好象是想通过运动畅通血脉将药物化开。皇帝穿这一件极单薄地白色道袍。游走之间。冷风习习。看起来就像是要羽化飞升一样。
    见了张浚。皇帝并没开口。就那么绕着张浚转来转去。身体带来地冷风吹得张浚身子一缩。
    反倒是皇帝面色潮红。额角隐约有汗珠子闪烁。
    气氛压抑而诡异,被皇帝那双白多黑少的眸子连看几眼,张浚觉得冷到骨子里去了。上一次见皇帝还是靖康一年正月,那时候的皇帝还是一个皮肤红润,精神旺健的年轻人,想不到一年没见,就变成这样了。
    张浚不敢多说,只将身体匍匐在冷冰冰的地板上。
    终于,皇帝也受不了这种压抑的气氛,他走到张浚面前,突然停了下来。冷冰冰的声音响起:“太上道君皇帝还在邪?”
    张浚一呆,他本以为皇帝会首先问和议达成没有,却没想到第一句就问太上道君皇帝的死活。脑子里顿时“嗡!”地一声,极度的恐惧从心底升起。眼前这个身着白色道袍的皇帝走起路来轻捷无声,就像是一团幽灵。
    他猛地一磕头,眼泪落了下来:“陛下,北奴无礼,臣没有见到太上皇。”
    “哦,那么说来太上皇帝还在北奴手里,你该去见见他的。”皇帝的声音飘忽不定:“谈判进行得如何?朕自继位以来,一连两次被金人打到家门口,这一次更是杀进了东京城。市井之中,已有人说朕失德,以至又此天谴。”
    张浚心中更是惊骇,眼前的景物已被眼泪糊住,背心起了一层毛毛汗:“陛下,市井之言不可信,俱死无知狂悖之徒。”
    皇帝喃喃地说:“这一关朕无论如何也要度过去,和议必须尽快达成,即便多给北奴一些犒赏钱……也是可以的。我中华大国,煌煌天朝……不缺那些金银……说说,你们是怎么谈的。”
    “臣已经见了宗望,也按照杨华提出的条件同宗望谈。无奈宗望觉得条件太苛刻,不愿接受。这个时候,宗翰来了,要杀臣等。”张
    手抹了一把脸,细细将昨日的情形一一同皇帝说了。
    “哦,原来是这样,不怪你,不怪你……”皇帝叹息一声:“杨华提出的条件是什么?”
    张浚挺起腰,精神一振,朗声道:“杨大人的条件是:金人释放太上皇帝和被俘的百官,无条件撤军,并归还河间、中山二镇。”
    “什么,贼子敢尔!”皇帝突然暴怒,一脚踢过来,正中张浚的肩膀。
    大声嘶吼:“这个兵痞,他就是想打仗,想要他自己的荣华富贵。朕已经让他当了节度使他还不满足,怎么,还想在战场上立功,让朕封他为王,让他进枢秘院吗?”他一张脸涨得血红,满脸都是雨点一样的汗珠:“朕那日是怎么对他说的,让他退让,让宗望能够体面地撤军。现在好了,这样的条件一出,宗望怎么肯回去。兵痞,兵痞!”
    一阵剧烈的咳嗽响起,一点红色落到张浚面前。
    张浚浑身一震,忙抬起头看去,却见皇帝嘴角竟带着血丝。
    “陛下保重!”张浚连连磕头:“杨大人这也是为国为君啊,国事如此,能争一分算是一分。陛下,现在我大宋国库空虚,根本拿不出钱来送北奴回去,割让土地总不是办法。陛下,市井商贾做买卖的时候讲究一个漫天要价,坐地还钱。杨大人现在开出的条件虽然苛刻,但臣听他的意思未免没有退让的意思。和议这种事既然要谈,大家都要慢慢磨,你退一分,我让一寸,到时候自然水到渠成。陛下请勿忧虑。”
    听张浚这么一说,皇帝面色的红色消退,突然扑哧一笑,摇头道:“这个杨华,果然市井小人出身,居然将商贾那一套用在军国大事上面。这么说来朕倒是错怪他了。”
    皇帝乍怒还喜,让张浚心中一阵叹息。这个皇帝也已经快三十的人了,做人做事怎么还一副孩童性子,他忙接口到:“依臣看来,杨大人是一个大大的忠臣,是忠于陛下和国家的。”
    “那就好,那就好。”皇帝心情变好,他笑着扶起张浚,道:“你去对杨华说,让他赶快同金人达成和议,必要的时候退让一些也是可以的,朕信任他。只要北奴退兵,我封他做王,让他入主中枢。还有你,张卿,我也要大大封赏。”
    “陛下,这事急不来的。”张浚说。
    皇帝又有些不高兴了,恨声道:“怎么急不来,金人要土地,两镇割给他就是;要钱,给他就是。至于河北……”这事实在太严重了,由不得皇帝不犹豫,半天,皇帝才期期艾艾地说:“已经被金人占领的河北之地就给他们也成,反正……他们也不可能把土地还给朕。”
    皇帝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河北之地出两镇外,还有泰半国土陷落,如果都割了,河北也保不住。
    张浚心中突然有些颓废,自己和扬华一文一武,殚精竭虑为国家争取最大的利益,却不抵不过皇帝求和心切。罢了,还是抓紧和谈吧。
    回去之后,皇帝又派了四个文臣协助。虽说是协助,其实也算是一种变相的督促吧。
    这一点张浚心知肚明,心中烦闷,就去找杨华商议。没想到杨华好象很忙的样子,并不把和议一事放在心上,只说张大人尽管去谈吧。说完话,转身就走了,倒让张浚郁闷了半天。
    本来,张浚对杨华的公忠能还是很佩服的,可一看到他的态度,又看到身边这两个如初生雏虎一样的河东书办,心中突然一震:杨华实领一镇,手下骄兵悍将如云,现在又公然养士,意欲何为?
    心中正乱糟糟地想着,宗望已经走进殿中。
    张浚忙收拾好心情:“见过二皇子,可以继续和议吗?”
    宗望笑眯眯地看了张浚一眼:“张大人,我所提出的条件你们大宋朝可愿接受?”
    张浚:“我大宋皇帝陛下的意思,立即释放太上皇和百官。犒赏银不妨多赏赐些。但河北之地方不可割让,两镇不可割让。”
    “真没有可以商量的吗?”宗望笑了笑说:“犒赏银我觉得可以少些,甚至不用给。但河北之地必须割让。”
    “没什么可以商量的。”张浚保持强硬的姿态。
    “那……”宗望叹息一声,“看样子,今日是谈不出什么了。这样,你先去见你们的太上道君皇帝吧。”
    **********************
    PS:那个同学,我的加更已经兑现,你应该投出你承诺中的月票了,呵呵!
    再PS:
    各位读者朋友,六军一直都不是一个速度型的写手,今天突然写了一万字,感觉还真有点累了。
    最后三天,为抢月票,六军拼命了!
    请把你手中的月票都砸给我吧,让《宋行》更加精彩。
    谢谢!(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今天的更新安排 并求月票
     更新时间:2009…9…29 8:09:50 本章字数:234
票双倍期间,照例三更。今天的更新时间是下午两+章。
    作者存稿已经耗尽,只能随写随发。
    因为题材关系,六军每写一个字都感觉要耗费莫大的心力,但六军一样咬牙坚持,只需要这月票战争快点过去吧。
    《宋行》在分类月票榜上很不乐观,求大家月票支持。
    多的话就不说了。
    谢谢!(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二百六十一章 老拙(求月票)
     更新时间:2009…10…1 1:53:26 本章字数:3997
    Iu张浚去见赵,宗望打的就是让太上来出面给宋庭施加压力
    赵就是一个窝囊废,他这几日在金营之中被金兵不断恐吓,精神早已经崩溃只要能看到一线生还的希望,肯定会像落水之人一样拼命去抓那根救命稻草
    显然,宗望这一目的达到了
    张浚带着和议使团刚到偏殿就看到了一个形容憔悴的老人,他一身道袍上沾满了肮脏的污垢,头上的香叶道冠已经不见,头发蓬乱,满面都是疲惫的皱纹,不是太上道君皇帝又是谁?
    其实,赵今年也不过四十来岁,可在金营呆了不过两天竟然衰老成这个样子
    赵是认识张浚的,张浚当处中进士还是赵钦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张浚也算是他的天子门生
    见了突然涌进来这么多人,太上道君皇帝以为出了什么状况,面色顿时一白但一看来人都身着宋人官服,心中一松,又认出是张浚,禁不住泪眼婆娑:“原来是张卿”
    张浚见太上道君皇帝如此狼狈,心中也是难过,忙带着众人跪下,垂泪喊了一声:“太上皇啊,你吃苦了,臣来迟,万死”
    众随从也跟着跪下,放声大哭
    “不迟,不迟”赵忙整理了一下衣服,伸手将张浚,悲戚地说:“不迟,不迟大家也不要哭了,激怒了金人不好”
    众人这才收声
    “陛下这几日过得可好”张浚忙抹了一把眼泪问
    赵小声说:“朕一切都好就是有些饿饮食起居都很不好”
    “北奴辱我大宋太甚!”张浚恨恨地看了一眼偏殿门口地那一排卫兵:“主忧臣辱主辱没臣死臣与北奴势不两立”他本就是一个刚强之人性子同李纲有些相似太上道君皇帝被敌人侮辱成这样张浚立即将想发作
    听到张浚说出狠话太上道君皇面色一变忙道:“宋金正要和议张爱卿不可再生事端”他叹息一声说:“张卿大才可就是性子就是烈了些当初我之所以没有大用想得就是将你放在一边打磨性子现在金人正得势我等只可虚与委蛇却不可再让宗望心中不喜”
    听他说出这样一番软话张浚有些发愣
    还没等他再说什么太上道君皇帝又急急地问:“这次和议进行得如何了金人说什么时候放我回去?”
    张浚忙小声在他耳边说,皇帝的议和条件是只割河间和中山两地金人已经占领的土地,并赏赐金人一定数量的金银作为犒赏,这不但是皇帝的意思,也是我大宋全体臣民的最后底线
    “金人的条件是什么?”太上道君皇帝沉吟片刻,说:“这个条件有些苛刻,只怕他们不会答应”
    张浚有些气愤地回答:“北奴的条件是割让河北,大宋向金国称臣,收缴河北乡军武器,付给金军犒劳费绢一千万匹、金一百万锭、银一千万锭臣这次来见太上也是皇帝陛下的意思,天子想问问太上,这样的条件可接受否?”
    太上道君皇帝用手摸了摸额头,思索片刻,斟酌语气地说:“河北无险可守,割让也无妨至于金银,我大宋广有天下,也不缺那几个钱称臣纳贡……这个样商量商量”
    张浚心中突然感觉有些悲凉,照太上皇帝的意思,再参照昨天晚上皇帝所说的那席话两代君王在和议一事上竟如此一致,好象都有意全盘接受敌人的提出的苛刻条件只不过,太上还顾及着自己的面子,不想向金人称臣而已
    对比这两个陛下,皇帝的话很隐晦,而太上则**裸地表明了要投降的决心
    宗望让自己见太上道君皇帝这招让张浚始料未及,他惨叫一声:“陛下,河北无险可守,难道丢了河北,东京就要险可守了?是不是连开封一起割让给北奴?河北不存,东京不存;东京不存,天下不存犒赏钱可以给金人,但地不可割让至于称臣纳贡,那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