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行-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杨华等人吃了一惊,抬头望去,李纲身边正站着一个身穿红色公服的年轻人,正是皇家钦定样式,不是皇帝又是何人?
    “陛下!”一百多人都同时跪了下去,大声号哭,“陛下,快放我等入城吧。”
    杨华楞楞地站在那里,直到身边的赵明堂扯了他一把,这才不情愿地跪在地上,心中嘀咕: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说废话,早点放我们进去正经。
    皇帝的声音清朗响亮,“尔等皆是虎贲之士,又奋勇战斗了一夜,为国家立下大功,这些朕都知道了。”
    “万岁!”皇帝每说一句,下面的人都欢呼一句。
    “你们都是朕的好儿郎,是国家的依靠。”
    “万岁,万岁!”
    “现在,敌人就在后面,朕希望你们再接再励,阻敌于宣泽门前,援兵就要到了。等援兵一到,齐歼北奴于开封城下。朕就在上面看着你们,看着你们这些大宋的勇士奋勇杀敌的英姿!”
    “万岁,万岁!”所有的人都激动得流下了热泪。
    队伍中只李鹞子和杨华满面灰白。
    皇帝这是要我们去送死呀!
    二人都相互看了一眼,同时苦笑。
    李鹞子本就是党项人,对赵宋没任何忠诚可言。至于杨华,他对赵家王朝也相当地不感冒,现在被人当炮灰使,肚子里早就将赵匡胤、赵光义的子子孙孙骂了个便。可转念一想,换成自己在城墙上,也绝不肯放他这队人马进城。
    倒霉,真他娘倒八辈子霉了!
    现在只能再苦战一场,希望城里的援兵早一点过来。
    好在有皇帝在,自己也不用去鼓舞士气。看到激动万分的士兵,杨华又想骂娘:老子辛苦拼杀一夜把你们带回来,也不见你们感激。现在好了,皇帝一句话就让你们哭成这样。封建,真是封建啊!
    等皇帝说完,众人也不用杨华动员,三呼万岁,飞快地穿着铠甲,在赵明堂的指挥下开始布阵。
    城上,李纲又开始大喊了:“杨华,我在上面用弓弩和炮石支援你。只需支持两刻钟援兵就会过来。”
    “两刻钟!”杨华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只能装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高喊:“请陛下和李相放心,龙卫军但有一人活着,绝不放北奴踏进开封半步。”
    郭药师终于杀过来了,一艘又一艘小船撞上码头的青石台阶,一声呐喊,两千人马朝开封扑过来,准备顺着大火烧出的通道杀进城去。
    前面,一百浑身铠甲的龙卫军排成一排,手持长矛静静地等在那里。
    正文 第二十二章 困兽
     更新时间:2009…9…18 17:09:02 本章字数:4288
    漫天都是羽箭在飞,有城墙上射下的,有敌人从船上发来的,火光闪闪,码头亮如白昼。。两军相距不过三十米距离,随便一箭射出,就有人发出一声大叫。
    杨华手中的长枪卡在一个辽兵胸口,怎么也拔不出来,只能抽出腰刀胡乱地砍着。身上不断被人射中,转眼就了十来箭,若不是铠甲厚实,早见阎王爷去了。可即便如此,被人不断射中的感觉也非常不妙,他不知道自己身上的盔甲还能支持多久。一把大刀砍过来,正中肩膀,火星跳跃中,右手失去了感觉。
    铠甲被火烤得快要穿不住了,热风一吸进肺部,烫得血液都快沸腾了。脚下依旧很软,眼前的景物不停旋转。
    古松冲到他身前,一矛将那个敌人刺翻,喝道:“杨将军,我军快崩溃了。”
    即便有皇帝站城上督阵,敌人强大的压力还是让龙卫军非常难受。好在大家士气都还高昂,也不至于溃败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杨华瞪着凶狠的眼睛看着古松:“你是虞侯,回后面督阵,后退一步者杀!”
    这一双血红的眼睛让所有人都是一寒,借着他这股悍不畏死的气势,一百龙卫军又向前冲了一步,直逼码头台阶。
    下面,蚂蚁一样的金兵还在不断从船上跃下,蜂拥着反冲过来。
    杨华只觉得面前是一道橡胶墙壁,你冲一步他就退一步,可等你一停,他又反弹过来。
    整个码头到处都是鲜血,尸体不断倒地,然后被疯狂的人群踩塔着,推挤着扫下水去。
    一个宋军被一群金人从队列中挤了出来,在这样的战场情况下,脱离部队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十几把刀同时砍下去,一阵打铁般的铿锵,那人的双手被斩得飞上半空。可这人也是硬气,强忍着疼痛合身扑过去,将两个金兵扑下水中。敌我双方都身着重铠,这一落水,顿时如秤砣一样直接沉下去,再没有浮出水面的可能。
    惨烈的厮杀已经将城墙上那群宋军给惊呆了,有的人甚至楞楞地站在那里忘记放箭。
    皇帝何时见过这样的修罗杀场,腹中一阵翻腾,“哇!”一声吐了一口黄水,直吐都满眼热泪。
    战到此时,一百多龙卫军已去了一半,活着的人都在大喊:
    “背嵬之士!”
    李纲已经激动得浑身颤,真是汉家好男儿。有军如此,何愁北奴不退?
    他大步走到鼓前,提起鼓锤用力敲着,大声吼:“放箭,放箭!”
    更家密集的羽箭射下城去,满河都是白亮的水花。
    弩石“呼呼”飞去,落到船上,只打得木屑纷飞。
    “两刻钟到了没有?”李鹞子半边铠甲已经被人砍飞,露出瘦骨嶙峋的胸膛,他提着一口长刀,大声问。
    杨华哪里还有心思回答这个问题,时间对他而言还有意义吗?穿越到北宋三年,这是他所遇到过的最大一次危机。
    一个高大的辽人从台阶下跳上来,手中长枪径直一刺。杨华手中腰刀一磕,以他的力气,若是往常,这一刀自可将这来势凶猛的一枪卸开。到时候,只需顺手一划就可将之砍倒在地。这也是他在血腥战场上总结出的经验,也不知道有多少好手坏在这一刀之下。
    可等杨华磕开敌人的枪杆子,挥手朝他面门上划去时,手却突然一软。顿挫的大刀竟然嵌在敌人的颧骨上,再割不进去了。
    原来,接连苦战,一身力气早已耗尽,此刻的他只感觉身软如棉,如何还能动弹。
    那敌军没想到杨华这一刀如此快捷狠辣,疼得长叫一声,弃了长枪张开双臂环抱过来。
    “完了!”杨华心中一凉,若真被人家抱住,乱军之中,自己立即会被踩死。眼前上一张满是鲜血的脸,狰狞恐怖如地狱恶魔。
    正待闭目受死,耳边“呼!”一声,一条大枪射来,将那个敌人钉得退了一步,然后无声无息地落到下面纷乱的人群之中。
    回头一看,一个高大女子冲了上来,手持大斧,“喝!”一声将一个敌人连人带重甲劈成两段。“啊!”敌我双放都被这猛恶的一斧惊住了。
    “梁红玉!”杨华想嘶声大叫,可话刚一出口,却细不可闻。
    “杨华,坚持住,坚持住!”那个女人大叫,“时间快到了,我们的援兵就要来了。”
    杨华哪里还有力气说话,回身凄然一笑,。
    背后城楼上,雨点一样的羽箭还在密集射下,一个清俊的中年人正奋力擂鼓舞,借着火光甚至能看到他眼眶里的热泪。
    可惜杨华对此并不以为然,这最后的时刻他只想看着身边这个不停挥舞着战斧的女人,直到最后。
    大地猛地一震,一片“哗啦!”的铁甲传来。从远方泻出一道铁流,一片无头无尾的铁甲步兵如奔流般不可阻地涌来。
    杨华知道这不是幻觉,绝对不是。
    “西军,西军!”有眼尖的士兵高声叫起来。
    这是大宋国的精锐步兵西军,看数目至少在五千以上。没想到,城中的援兵没来,前来勤王的西军反先到了。
    见西军已至,郭药师部知道事已不可为,都弃了杨华等人跳上船去,发出一身大喊,划着船仓皇而逃。
    “终于活过来了!”杨华嗓子一酸,再也发不出声来。只张开双臂将梁红玉用力地抱住。火光中,他泪流满面,梁红玉也激动得浑身轻颤。
    “万岁,万岁!”侥幸活过来的龙卫军都大声欢。
    古松突然跳上一个船墩,挥舞中三足乌红旗大吼:“龙卫军!”这个时候,这个浑身刀痕的虞侯身上再看不出半点文人的模样。
    “百战不败!”所有的人都在大吼,包括城墙上的人。
    铁甲步兵军团终于走到城门下面,一个矮壮将军从一头枣红色大马上跳下,走到杨华身前,一拱手,“在下姚平仲,敢问将军是谁?”
    听他说自己叫姚平仲,杨华慌忙放开梁红玉,指了指自己的嗓子。姚平仲在军中名气极大,是西北姚家军的第一猛将。人称小太尉。这次他是随伯父姚古前来开封勤王的,却不想一来就救了杨华等人的命。
    梁红玉倒也大方,“我们是禁军龙卫军,这位是我们军主杨华。”
    姚平仲没听过杨华的名字,只一楞,就转身对城上一拱手,“在下武安军承宣使姚平仲,城上何人,快开门放我等进城。再不开门,我就杀进来了,宰了你们这群胆小鬼。”姚平仲平素脾气火暴,见杨华的惨状,知道定是城中守军不肯开门,这才逼得龙卫军背城一战,心中已大为鄙夷,说话也不客气起来。
    听到这么是或,城上的守军都大为羞愧。
    城上的李纲见他说得难听,大怒,提气道:“姚平仲你放肆,圣上就在城上,还不前来叩见?”
    姚平仲大惊,忙跪在地上,“臣姚平仲扣见圣上,死罪死罪。”
    皇帝的声音怯生生传来:“姚将军免礼,还不快快进成来。对了,请龙卫军的勇士们也都进城来,朕要褒奖他们。”
    姚平仲:“谢陛下!”
    关闭了许久的城门缓缓地打开了,李纲率先走出来。
    “见过李相。”姚平仲鼻子里哼了一声,手朝部下一挥,“进城去。”
    “等等。”李纲怒视姚平仲一眼,“圣上只传你一人进宫见驾,大军就驻扎在城外吧。”
    “李相!”姚平仲不满地大叫。
    “你想抗命吗?”
    “是。”姚平仲不甘心地应了一声。他却不知道,皇帝心中对西军本有顾忌,如何肯让他们进城。
    李纲说完话,转头欲招呼杨华等人入城,可一回头却呆住了。却见,活着的那五十余人都趴在岸边大口起喝着混合着人血的的河水。
    李纲的眼睛有模糊了,轻叹一声,走到杨华身边,愧疚地说:“杨将军,你且带着将士进城找个地方休整一日,免得惊了驾。不日便有恩旨下来。”
    杨华的声音细不可闻,“何帅怎么了?”
    “何帅已经殉国了。”李纲的眼泪又流了下来。
    “大帅!”古松一声哀号,一众龙卫军士兵都大声号哭起来。
    杨华本以为自己会很悲伤,可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却一片平静,他是点点头,应了一声,“是!”眼睛却斜视城楼,上面,皇帝正在一群太监的簇拥中下城回宫。
    他心中冷笑,再也无话可说。
    当夜,龙卫军被安置在一座大院子里,据说这座院子是太尉高俅的产业。
    疲惫的士兵都抱着武器倒在床上睡着了。只杨华不着,他将一床被子盖在昏沉沉的梁红玉身上,手持满是缺口的腰刀走到院中。
    天还是漆黑一片,封邱和酸枣门那边传来隐约的杀声。这一夜,金人的进攻就没停过。
    不管怎么说,宣泽门大战也算是宋军开封之战的唯一胜迹,又是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打的,封赏应该会不错的。这官大概也能升上一升。
    只不过,我下一步该怎么走呢?该打的仗都打了,该流的血也流了,未来却还如这天上的夜色一般漆黑难明。
    杨华心中一片迷茫。
    正在这个时候,睡着的士兵中突然发出一声大叫:“敌袭,敌袭!”
    五十多沉睡的士兵大声惊叫,抱着武器冲了出来。
    刚一冲到院中,却看见杨华正在在一棵光秃秃的树下,平静地对他们说:“战争已经结束了,都回去睡觉吧,我值夜。”
    “都头,我们真的还活着吗?”
    “我禁军四万人打到今天只剩五十人了。”
    “将军,弟兄们死得好惨!”
    哭声四起,五十多条汉子满面血泪。
    “都回去睡觉吧!”杨华叹息一声,“我们再不能打这样的糊涂仗了,我向你们保证,以后绝对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我要带你们活着。”
    长风掠过树梢,光秃秃的树枝如长枪大戟截住它的来势,满院都是冷风的澎湃。
    第二卷终
    正文 第一章 献祭
     更新时间:2009…9…18 17:09:04 本章字数:2775
    执讯连连,攸安馘安。。是类是祃;是致是附;四方以无侮。
    ------《诗经&;#8226;大雅&;#8226;文王之什》
    艮岳行云,太庙,靖康一年正月初十。献祭大典。晴。
    几百颗肮脏的头颅堆在大殿正中,对面,满墙挂着赵宋历代君王的画像。香烟缭绕中,空气散发出一股檀香与人体臭味的混合气息。
    一把式样古怪的刀子握在手中,杨华缓步走到那堆金人头颅前。那些被砍断了脖子的脑袋胡乱地堆在地上,脖子上刀口也用清水洗得苍白。他们刮得趣青的额头无奈地贴着地板,似乎仍在为自己的死亡而迷惑。
    手中这把小刀是精钢所制造,锋利如同剃刀。只一下,左耳便被杨华麻利地割了下来。
    这里是赵宋王朝祭祀先祖的太庙,也是最神圣的地方。
    靖康一年开头这一个月,形势正在朝有利于大宋的方向发展。种师道西军的到来无疑给开封城中的守军打了一剂强心针。
    这一夜,李纲在打退水西门之敌之后并未回府歇息。他正布置好人手修葺宣泽门垮塌的城墙之后,转道封邱门,率领汴梁男儿激战一夜,终于打推了完颜纵弼的进攻。
    与此同时,种师道道贺范琼、马忠的队伍在诈攻牟驼岗之后,宗望迫不得已退守大营。
    金人第一次攻击无果。
    如此一来,三支军队,加上姚平仲的铁甲步兵军团对宗望大军形成隐约的包围态势。
    不日,更好的消息传进东京,姚古的姚家军主力和折可求、折彦直的折家军主力已在半路。只要将时间拖延下去,大宋最强的部队西军将尽数汇集在开封城下。
    一时间,开封战场将星闪烁。
    这天夜里,金人在开封城下碰的头破血流,丢下了一千多具尸体,死伤可谓惨重。
    “贼军退了!”满城人都在欢呼。金人满万不可抵,自开战以,河北战场宋军丢盔弃甲,开封战场宋军弃甲丢盔。如今,太行山以西的太原一带还被金人西路军围得如铁桶一般。大多的失败让大家都变得麻木了。如今,胜利的消息几乎让满城百姓接近癫狂。
    一大早,满城都是鞭炮声,喧嚣的人群奔走相告,久违的新春佳节开始了。
    作为皇帝亲征行营使的李纲是这次战役的主要指挥员,在获得如此大胜之后,威望一时无两。所有的人都说,有李相在,东京城无忧也!
    在经历了长久黑暗之后终于看到了一丝光明,即便这次胜利的战果是如此渺小,却也足以振奋人心。小道消息长了脚一样在市井间流传,金人死伤数目也由一千升至五千,最后达到骇人的两万之巨。
    当然,这也不过是老百姓一相情愿的美好愿望而已,真正了解这次战役的人知道,这次大胜除了李纲的运筹帷幄,还有那么一支小小的军队在城外辗转浴血。金人丢下的一千多具尸体中有几百具就是杨华群禁军将士所为。
    为了鼓舞士气,朝廷特意弄了这么一个献祭太庙的仪式。作为开封之战的首功之将,杨华很幸运地做了持刀者。
    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