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行-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一定是这样。
    他心中呐喊,该死的,我怎么忘记这一点了。
    西军是童贯的嫡系,虽然童贯带着捷胜军的精锐从开封逃到南方去了。可他主持军队十多年,影响力无处不在,难说在座的将军之中没有他的心腹。
    而现在的大宋除了上面这位皇帝外,在镇江还有一个太上皇。天有二日,政出多门。谁也不敢保证这些将军们之中有人坏有不臣之心。
    这也就是为什么勤王军队来东京之后居然没一支军队获准入城的原故。而自己因为是中央禁军的关系,又是何灌的嫡系,这才得到提拔,居然一口气升到殿前值班指挥使。看来,在皇帝心目中,自己比其他人要可靠得多。
    想到这里,杨华心中好笑,又一阵悲哀。国家现在都变成这样了,还闹内讧,找死呀!
    见皇帝发愣,众人都觉得尴尬。
    李纲心头不快,声音大起来,“陛下。”
    皇帝猛然惊醒过来,有些失魂落魄的模样,忙提起精神道:“今日克平北奴,乃众卿家之功,朕今日召卿等前来,一则论功形赏。二则,此刻宰执和亲征形营的各位将都在,也随便商议出一个退敌良策。还望众卿畅所欲言。”
    这话其实也不过是一个场面话,如果不出意外,接下来就是封官赏爵,安抚军中大姥。可偏偏有人在这个时候不合时宜地站了出来。
    “陛下,臣种师道有本奏上。”军方第一人种师道今年已经七十出头,满头都是白发。可同何灌不同,同为老将的小种经略相公满面都是红光,一看起人来,眼睛里便是咄咄逼人的光芒。
    不待皇帝说话,种师道已经大声说起话来,“陛下,我等听闻开封危急,便一路急行而来。军中粮草器械都未准备,现今勤王大军云集城下,粮草已是不继,许多士兵都还穿着秋装。还请朝廷拨下给养,否则,这仗也打不下去了。”
    有种师道带头,众将也都胆大起来。七嘴八舌地说,是啊,是啊,人说北奴远来,粮草不济。现在可好,牟驼岗一丢,形势扭转,反到是勤王军队没饭吃。若再不拨些粮食和被服,不等金人来攻,我军先要冻死饿死了。
    看得出来,赵桓新登大鼎,威信不立。大家都不怎么将他放在眼里。
    杨华看见,先前还沉默不语的皇帝像受惊的兔子一样,抬起头来,面色闪过一丝青气。
    他将头转向一个白胖的文官,问道:“对了,白卿,江南的漕运什么时候送到,可速速带信过去,务必筹集齐诸军的粮饷?”
    听皇帝这么问,那个文官突然出列,奏道:“陛下,漕运没问题。只不过,太上皇那边有些问题。你也知道,太上那边人多。据那边回报说,太上道君皇帝将这个月的漕运全部截留了。臣也无法可想。”
    “哄!”整个朝堂都乱了起来。开封一座纯消费型城,所有开支都要靠江南一地的漕运支撑。开封城有一百二十万人口,现在城外又有这么多勤王大军,眼睛一睁就要吃饭。赵佶这么一干,不是断了开封的生路吗?
    想到这里,众人都满头大汗。
    种师道等军中大姥是何等精明之人,都相互对视一眼,然后猛地将头低了下去。
    这下,不但只殿中其他人感觉到问题的严重,连杨华这个政治盲也觉察出问题的严重性。
    “白时中,你满口胡说什么?”李纲突然大吼一声,直震得人双耳“嗡嗡”乱响。杨华心中一惊,原来这个家伙就是宰相白时中呀。在看了看他身边,是一大群身着紫袍的官员,看制式也都一样,难道都是宰相。这该死的宋朝究竟有多少宰相呀?对了,里面究竟哪一个才是张邦昌?
    李纲猛地走到白时中面前。大喝:“你挑拨陛下与太上皇的父子关系,意欲何为?”
    白时中没想到李纲一开口就是一顶大帽子压下来,嗫嚅道:“李相,我这也是实话实说。京城这么多嘴要吃饭,河运一日不通,终究是个问题。”
    李纲冷笑:“太上道君皇帝将京城的防御全权委托陛下,自然知道开封的情形。想来漕运很快就会送来。国家大事怎会儿戏,白相你操心过度了。”
    白时中满面羞愤,正要开口,皇帝又说话了,“今日就到这里吧,我也倦了。”
    这个时候,也不知道是那根筋犯了,马忠突然走出来,“陛下,臣有本奏上。”
    “说。”皇帝又是一惊。
    马忠:“陛下,天气寒冷,城外到处都是北奴。而开封城防御薄弱,我听说宣泽门刚被郭药师烧毁。不如让我等勤王大军入城协助防守。”
    “不准!”皇帝满眼怒火地盯着种马忠,狠狠地说。
    “陛下三思。”
    “陛下三思。”
    所有的武将都同时闹了起来,天寒地冻,鬼才愿意呆在城外呢?再说,刚才白时中的一席话让大家都动了心思,妈的,这天下可有两个皇帝,究竟将来谁当家还两说呢。还是先进城呆着静观其变为好。
    何灌大败之后,皇帝在京城的力量已经被彻底削弱了。现在城外全是旧朝的军队,换谁当皇帝只怕都会吓得夜不能寐。
    正文 第四章 表演
     更新时间:2009…9…18 17:09:09 本章字数:2961
    “各位大人请安静。”李纲走到殿心,冷冷地扫视众将一眼,作为一个文官,以兵部侍郎的身份被皇帝擢拔为尚书右丞,本来未必能够镇住西军那群骄兵悍将。可他在朝野之中威望极高,这一眼扫过去,众将却都安静下来。
    “臣李纲有本奏上。”
    见李纲有话要说,皇帝面上露出喜色,很明显地松了一口气,“李卿快说。”
    李纲道:“陛下,臣身为陛下的亲征行营使。既然是亲征行营,手中便得有兵有将。可陛下想来也知道,禁军已全军覆灭,城中健勇又都是新募之兵,守城尚可,退敌却是不能。若要退敌,还得靠各地勤王兵马。臣想问陛下,各路大军是否归陛下的亲征行营节制?”
    李纲这一句正说在要害上,随着各路兵马的陆续到来,开封城下已经云集数十万大军,几乎集中了整个北中国的所有军队。但各军战斗力参差不齐全,若不拧成一股绳协同配合,却给了金人各个击破的机会。
    如果能够将所有兵马统一整合到亲征行营,方能做到军令如一,步调一致。而且,如果能够拿到指挥权和后勤调配权,军中即便有别有用心者,有李纲看着,也翻不起大的波浪。
    并且,如果将各路军马都归李纲节制,大军是否入城自然也变为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一言可以决之。
    此言一出,杨华对李纲是佩服到五体投地。不可否认,古人的政治智谋比起现代人还真是高上了一个层次。举一可以反三,进一步看三步,想不佩服都不可以。
    但是,不知道怎么的,杨华心中却不是个滋味。都被敌人打到京城门口了,自己人还在相互猜忌相互提防,而不是团结一心共同对敌。即便是一代名臣李纲也不能不这么做,想起来真叫人憋气呀!
    皇帝:“当然,你是朕的亲征行营使,代天子以伐蛮夷。军队不归你节制,就是不归朕节制。”说到这里,这个老实的年轻人狠狠地将手拍在桌子上,“不归朕节制,究竟想归谁节制?”
    这顶帽子大得吓人,众将都骇得面色发白,齐声道:“陛下说得是,臣等愿听李相调遣。”
    听到这话,皇帝脸上的阴霾终于散开,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笑眯眯地看着众将之首种师道,说:“种卿,这次退敌老将军立下了大功,朕心甚慰。”说着就朝身边的内侍递过去一个眼色:“宣旨吧。”
    “皇帝手敕:京畿两河宣慰使种师道即日起任同知枢密院事。此喻。”
    种师道此刻虽然被升了官,脸上却看不到半点喜悦,只淡淡地说:“臣谢恩。”
    见小种神色恬淡,皇帝心中突然有些不安。不过,他很快恢复过来,提起精神看着杨华。
    内侍又大声宣旨:“封龙卫军指挥使杨华为右武大夫,殿前金枪班指挥使。”
    杨华心中咯噔一声,暗叫一声不好。若真进了皇帝亲军,自己固然要同龙卫军那五十名嫡系分开。龙卫军现在已经名存实亡,只要杨华一走,那五十来人估计会被编入李纲手下的守城部队,然后在靖康二年时被金人大军消灭。赵明堂、古松、李鹞子、梁红玉……所有的人很快就会被这空前的大劫难中被历史的洪流吞噬了。
    昨日的英雄及红颜转眼变为一捧枯骨。念之让人不寒而栗。
    更可怕的时,只要做了那个指挥使,自己以后就没有再上战场的机会了。如此一来,两次开封大战他也只能在旁边看着发呆,根本就没有机会从这座危险的城市逃出去。
    禁卫军,禁卫到黄龙府去了,那才是最大的惨事。
    老子可不想陪赵家的两个倒霉鬼皇帝去当金人的奴隶。
    事关切身利益,再不容杨华多想。他猛地跪在皇帝面前,“陛下,臣杨华不愿奉诏。”
    大殿之中非常安静,所有人都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跪在地上的杨华。右武大夫,官秩五品。看起来虽然不大,但北宋军官品级都不高,除太尉和节度使为一品外,五品以上的军官并不多。六品已算是高级军官,也就是说,只要品秩一过六品,就有单领一军的资格。
    殿前金枪班指挥使虽然只带一百人,可这一百士兵可都是功臣勋贵子弟,日常做仪仗兵使用,也不用上战场。虽说带不了几个兵,可这些勋贵子弟的人脉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加上有是皇帝的亲军心腹,历练两年,放出去便是一方大员。
    看得出来,皇帝有重用杨华的意思。一来,杨华那日在宣泽门血战时的悍勇给皇帝留下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且,他又是何灌的嫡系,也就是皇帝的嫡系。
    刚听到这个任命,众将心中都暗道一声:走运的小子。
    可没想到,杨华却干脆利落地拒绝了这个任命。
    所有的人都呆住了。
    皇帝面色大变,这可是对他权威的挑战,他猛地站起来,“什么?”
    杨华在地上磕了一个头,竭力装出一副悲伤的模样:“陛下,非是臣不愿做这个指挥使。可臣这一走,龙卫军就散了。龙卫军一散,我禁军也就散了。臣本为一粗鄙武夫,不懂什么大道理。可我深受何灌将军大恩,没何帅的栽培,臣现在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都头。何帅已经走了,但禁军不能亡。陛下,看在何帅为过捐躯的份上,看到他一颗赤胆忠心的份上,给我们禁军留个名号吧。臣不愿呆在城中什么也不干,还请陛下恩准,派我上阵杀贼吧!”说着话,杨华心一横,学着电视剧上的那些明清大臣们的表现,将脑袋狠狠地朝地上撞去。
    只撞不了几下,满头都是热血迸出,再加上他大声的哀号,顿时将众人都惊住了。
    宋朝知时,君臣礼仪尚未像明清时那样严格。赵宋养士百年,臣子的待遇也是极好。而且,当时的士人都还延续着唐朝官场中士大夫坐而论道那一套。见了皇帝心中也不怵,该说就说,该闹就闹。皇帝也拿他们没办法。
    即便是历史上的大奸臣李邦彦这样的小人,见了皇帝也不是一味的卑躬屈膝。甚至还闹出过同徽宗皇帝在宫中大吵,最后爬上大树死活也不下来的闹剧。
    很多时候,北宋的皇帝同臣子的关系更像后世公司中的董事长和部门经理。在臣子们看来,天下者天下人的天下,不是皇帝一个人的。要治理这个世界,但靠皇帝一个人是不成的,还需要与士大夫同心协力。
    到后来,蒙古军南下,崖山之后,汉民族最后一丝血气蹈海而去。
    至于清朝,奴化统治之下,大臣们已经蜕变为皇帝家里的奴才。除了磕头三呼万岁之外,已经不能做事了。
    因此,当众人看到杨华从辫子戏中学得的这一套,都被他满面鲜血和满口的大道理给惊住了。
    连皇帝也被他感动得泪流满面,一想起何灌的死同他死活不放禁军入城有关,年轻的皇帝声音哽咽,猛地站起来走到杨华面前,一把将他扶起。感叹良久才叹息一声:“何灌有你这样的部属,可见其为人。朕有负于他,朕有负于他啊!”
    几点热泪落到地上。
    连李纲也热泪沾襟,大声说:“好,好,我大宋有这样的热血男儿,何愁北奴不灭!”
    正文 第五章 张邦昌的邀请
     更新时间:2009…9…18 17:09:10 本章字数:2798
    杨华拒绝了皇帝封赏,一心要上阵杀敌的事在开封城里传来了。。有回想起那日血战宣泽们是的战绩,事情越传越是玄乎。很快,杨华在开封人嘴中变成了一个身高一丈,手持百斤铁棍,每顿能吃两斤白米饭的猛人。
    城里人都说杨华这人不忘本,为了保留何灌的禁军骨血,竟然不顾自己的前程,大有古人之风。
    于是,不断有人用好奇的目光打量这座园子。
    与此同时,杨华的工作也安排下来了,依旧保留起龙卫军指挥使一职。至于龙卫军,因为人数实在太少,虽然保留编制,却已无法使用,只能暂时放在城中休整。据说,亲征行营有意给杨华补充人马。
    按北宋时的编制,一军应有兵马一千五百人。当然,这只是纸面上的编制,按照军中的潜规则,根本不可能给个实数。一千五百人,枢秘院先要吃五百空额,兵部又扣五百。真正能派下来的士卒有五百就算不错了。
    当然,一军指挥也可以吃掉两三百空额。因此,一军有个三百人也属常见之事。因此,如果在太平年月,杨华这支军队很有可能有一千来人马仅仅停留在纸上作为影子部队而存在。
    上头吃空额是上头的事。杨华还没那份闲心再从中吃上一笔,再说也吃不到几个钱。国家都快要完蛋了,朝廷的军饷也不那么靠得住。还是手头有握有大量的精锐来得实在。
    正式确定龙卫军的番号之后,做为中央禁军硕果仅存的一支部队,杨华很不客气地跑去找李纲要人。李纲手头人马也是紧缺,安慰了杨华几句,双手一摊说要人一个没有。当然,空白告身可以给他一些,以方便他招兵买马。
    李纲身为皇帝亲征行营使,手上握有大量空白委任状。现在的开封,能用之兵本就不多,加上漕运断绝,给养也是困难。可以说没钱也没人,能给杨华的也只有朝廷的大义了。
    杨华本打算在磨上一阵嘴皮子,可李纲为人刚正,一身正气,自己那点小算盘一对上他,不知怎么的心中便先怯了。讷讷几声,只得要了一大叠委任状回去了。
    送杨华出来的时候,李纲一张脸显出一种不健康的苍白,想来这几日劳累过度所至。今日,更多的勤王军队云集开封,无数将军都跑去找他要钱要粮,将他累得几乎吐血。
    形势总的来说对北宋是有利的,随着各路大军的到来,金兵已处于被反包围的态势。只要将时间拖延下去,金兵长途奔袭,一但粮草不继,自然就会退去。
    因此,时间对北宋是有利的。
    不过,金兵拖不起,宋军也拖不起。江南的漕运的船只已经有五天没出现过了。城中已经陷入粮荒。可以说,双方都在硬挺。
    李纲也觉得这么拖下去不是办法,好几次都招集众将商议同女真人决战一事。可众将都说金人势大,我军远来,补给不足,士气低落,若出击只怕会败。
    种师道身为军中第一人,本以为自己能做这次开封战役的主帅,却不想做了李纲的副手,心中也是恼火,自然不赞成出兵。
    看到小种的态度,西军诸将自然以他马首是瞻。
    如此一来,李纲的出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