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行-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王黼已死,那点幻想自然随风而去。杨志只觉得灰心丧气,哪里还有半点战意。他在地上一滚,顺着河堤落进滚滚的河水之中。
    在落水的一瞬间,杨志还在郁闷,打了这么久,自己居然只来得及砍出一刀。这仗打得还真是憋气呀!
    按说,杨志一身铁甲,落水之后再无生理。可杨志本就武艺出众,顾不得身上的伤口疼不可忍,猛一挣扎,居然将身上那具铠甲扯成两半。
    手中拿着两片如朽木一样的铠甲,杨志浮出水面,心中苦笑,“这样的铠甲遇到龙卫军锋利的长刀,不败才怪!”
    身上的血不住流淌,河水也冷得刺骨。杨志顺水游了几里,见再没追兵,这才爬上岸去,回开封取了家眷往东而去。
    开封他是不敢再呆下去了。
    正文 第二十三章 屠戮
     更新时间:2009…9…18 17:10:12 本章字数:2700
    天开始阴沉下来,先前的大雪突然停止,但黑色的乌云已同灰色的河水沾在一起。湿漉漉的潮气在光滑的板甲上凝结出一层水珠。
    转眼间就诛杀了二十个精锐西军汉子,敌人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这也是杨华新训练出的陌刀阵的第一场实战,战果非常惊人。这也不是才五十人,假以时日,再招收到合适的士兵,一千多陌刀兵纵横于战场,哪又是何等的光景。
    残酷的杀戮吓坏了王相府的家人,在这种压倒性的优势面前,所有人都放下手中劣质的武器,双手抱头蹲在地上。
    “哈哈,哈哈!”杨华掀开面具,纵声大笑,感觉扑面而来的冷风清爽之极,前些日子在开封时的郁闷一扫而空。
    再看看自己手下的士兵,一个个都神情亢奋。这次战斗,没有一个人阵亡,唯一只有一个运气不好的家伙在冲下山坡时摔了一交,把脚踝扭伤了。到战斗结束,这个倒霉的家伙都还没来得及站起身来。
    走到李鹞子面前,看了看他刀尖上挑着的那颗头颅,他甚至还伸出手指翻开那家伙的眼皮,看了看里面那颗粒金黄色的眼珠。
    说起来他同王黼没有任何个人恩怨,加上又不熟悉历史,并不是很痛恨这个所谓的奸臣。奸臣这种东西任何时代都存在,也可以理解。但是,皇帝要他死,而杨华现在不过是以皇帝为代表的国家机器中的一颗螺丝钉,自然要随着这台机器的巨大惯性运转。
    但不可否认,这场酣畅的杀戮让他心中大感兴奋。
    军队,军队就是要杀人的,只有杀人才能保持战斗力。嘴角带着一死冰冷的笑容,就让王黼的头颅来做我的进身之阶吧。不管从公私哪方面来看,都是一次值得庆贺的胜利。
    李鹞子小心地将王黼的头颅用一张锦缎收好,跳下马来,指着那群俘虏问:“杨将军,这群俘虏怎么处置?”
    “还能怎么样,都屠了!”满手都是鲜血的古松突然冷冷地说。
    杨华倒被古松的杀心吓了一跳,不过,古松这话一说出口让扬花长松了一口气。他也有想法将这群人都给杀了,可做为一军之主,这样的事说得却做不得。又古松来决断自然是最好不过,或许,在他心目中,奸臣死有余辜,奸臣的家丁也不会是好人,杀之理所当然。
    这群家丁和脚夫留不得,一旦让他们走脱,回开封之后必然到处宣扬龙卫军杀王黼一事。虽然皇帝深恨王黼,可北宋有不杀士大夫的传统,王黼一死,大可报个路遇金人被害。
    现在若留下人证,将来被有心人一利用,皇帝需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到那时,倒霉的可是杨华自己。
    杨华不是傻子,再说,他也不愿在新旧两党中陷得太深。到靖康二年,两个皇帝,新旧两党被金人一网打尽,现在依附他们任何一方都没任何意义。他只对龙卫军的弟兄,对自己负责。
    这是一个危险的世界,在古中国,走差一步就是一个你死我活的下场。杀戮,也许是解决问题的最直接手段吧。生存就是战斗,战斗就是杀人。
    因此,即便这群人都已经放弃抵抗,杨华还是默许了古松的屠杀。
    古松命令所有的俘虏将手中武器扔进滚滚的河水当中,然后用细麻绳将他们一个个捆起来,让所有人都跪在地上,一一用陌刀砍死。
    没有人帮忙,所有人都沉默地站在一旁边看只古松一个人动手。刚开始时,古松还砍得上劲,几乎是一刀一个。渐渐地,他动作不那么流利起来。显然,这重达十五斤的陌刀让他双臂酸麻。到最后,他只得无奈地放弃了陌刀,只抽出腰上的横刀,随便在俘虏脖子上一抹,然后一脚踢下河去。
    “这家伙够狠!”李鹞子有些悚然动容,“妈的,比我们党项人下手还毒。”那群俘虏号叫着死去,河面上浮着一层鲜红的液体,转瞬就被浊浪吞没。
    “可惜了……”杨华摇摇头。
    “可惜什么?”
    杨华不想再说下去,他突然被自己心中的一个念头给惊住了:如果现在有新兵就好了,让他们也见见血。
    低头看了看满是茧子的手,上面全是鲜血,敌人的,自己的血都曾经在这双如生铁一样的手上流过。杨华心中突然有些难过,这还是我吗,这就是我所想要的生活吗?
    “打扫战场,我们回城。”
    即便皇帝已经下诏查抄六贼的财产,可开封府的人一直没敢动手。因此,王黼虽然被流放,可财产并未受到损失。房产固然只带不走了,但府中金银细软却装了满满六大车。
    杀人花不了多少时间,但打扫战场却很是麻烦。
    等古松带人清点完毕,数据很快报了上来。一共有白银九千两,黄金四百两、绸缎三车、各色玉器四百二十一件、珍珠六盒、皮裘一百一十三条,还有不少叫不出名字的什物。若不是因为他仓促出逃,只怕会更多。
    “好象发财了。”杨华笑笑从盒子里抓起一大把珍珠看了看,又扔了回去。这东西在人工养殖技术泛滥成灾的现代根本就不值钱,可在古代,这玩意却不是寻常人家所能拥有的。
    这六车财物计算下来,价值起码在十万两白银。这个王宰相还真是富裕啊,现在倒便宜了杨华。
    一不小心就成了富翁,果然还是杀人放火来钱快。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事实大凡如此。
    每人发了十两白银后,龙卫军同时发出一声欢呼,拉着大车朝开封城走去。
    道路泥泞难行,走了一整天,累得贼死。天已经完全黑了下去,奇怪的是;雪虽然停了,天上却起了大雾,能见度不足三百步。
    正走到离开封城十里的地方,突然前方浓雾中有一队轻骑冲来。定睛看去,是西军打扮。
    因为天已经黑了,加上视线模糊,怕双方误会,杨华忙提气大喊:“我是龙卫军指挥使杨华,请问是西军哪一部分?”
    听杨华喊话,一个将军模样的骑士一声大笑,从马上跳下来,一拱手,说:“原来是杨华兄弟,我是姚平仲,可想死我了。我部正在巡逻警戒,这不正巧碰到你。太让人高兴了”
    “哦,原来是姚平仲将军。杨华失礼了。”杨华突然有些奇怪,这里可不是姚平仲的防区,他怎么跑这里来了?
    看到杨华眼中的疑问,加之心情激动,姚平仲压低声音说:“杨华兄弟,我部刚得到天子秘令,今夜突袭金人大营,活捉宗望,解救康王。”说着话,他狠狠地挥了挥拳头。
    正文 第二十四章 姚平仲的行动
     更新时间:2009…9…18 17:10:15 本章字数:1210
    杨华一听到这话,脑袋里一片空白,几乎失去了思考能力。2。
    他才离开开封不过两天,却不想事情就变成这个模样了。刚才姚平仲的话传递给他三个信息:一,在他前脚离开开封的时候,朝廷后脚决定同金人谈和,并派出了康王赵构和张邦昌做和谈使者;二,在赵构和张邦昌去金营之后,皇帝突然决定同金人开战,撕毁和平条约;三,皇帝拍板,派姚平仲于今晚夜袭金兵大营,接回赵构。
    在得知张邦昌和赵构已经去金营之后,杨华有些沮丧。依他的计划,自己本打算借这个机会以护卫的名义随张邦昌,陪赵构一起去的。据他所知,宋金第一次和谈时,金人对赵构感觉还是很好的,并没有任何不礼貌的举动。自己同赵构一起去,一来可以近距离观察女真大军的虚实,再则可以同赵构拉近关系。如果能够与未来皇帝共一次患难,对自己将来的发展自然有大大的好处。
    可惜啊,这一耽搁,居然与这个机会失之交臂。如此一来,自己同张邦昌结交就失去意义了。
    想到这里,他不禁有些沮丧。强笑着问姚平仲:“姚将军,这朝廷先是要谈和,现在又要开打,都把人都闹糊涂了。”
    姚平仲神色激动地说道:“你大概还不知道,我西军主力已经全部来了。”
    “主力……全部来了?”
    “对,种师中将军,我叔叔姚古将军,折可求将军的部队都已经来了,现在我东京城外大军云集,已经将金人彻底包围。胜利就在眼前。”姚平仲双拳互击,满面兴奋,几乎要笑出声来。
    姚平仲见杨华发愣,这才将开封这两天发生的一切一一道来。
    原来,赵构的和谈队伍刚离开开封没两个时辰,各路勤王兵马都派出前哨进城报信。
    在宋金和谈的大幕刚掀开的这一刻,久违的西军主力到达开封战场。计有鄜延的张俊、韩时中,环庆的汪洋、马迁,秦凤的种师中以及折彦质、折可求等勤王兵,共二十,占据了整整一层楼房开始吃饭喝酒。
    开封的夜生活丰富,都晚上了,酒楼里还挤满了人,让杨华想起现代的夜市。
    大概是受了点凉,吃了几口酒,杨华觉得肚子有些不舒服,跑楼下茅房蹲了半天,等回来的时候,突然听到底楼有的食客乱糟糟地在议论。
    一个声音飘进杨华的耳朵:“喂,刘先生,你说这次小姚将军去劫金人大营能赢吗?”
    那个叫刘先生的人嗓门很粗,说起话来震得人脑子疼。刘先生见有人问,得意地说:“当然能赢了,小姚将军是谁,西军第一猛将,人称小太尉,金人见了他还不吓得双腿发颤。”
    “对啊,我们赢定了!”众人都是一阵哄叫。
    杨华脑子里突然“嗡!”地一声,浑身都有冷汗。军机大事居然流传于市井之间,事行不密,兵败可期。
    正文 第二十五章 泄密
     更新时间:2009…9…18 17:10:16 本章字数:2768
    杨华忙急冲冲地走上前去,朝那个粗嗓门的刘先生一拱手,小心地问:“请问刘先生,你说的劫营一事可就在今晚?”
    那个姓刘的人个子不高,杨华往他身边一站,倒将他吓了一跳。。2。正要发怒,却见杨华一身戎装,忙客气地站起来,笑道:“对,就是今晚上子时,姚平仲将军将率五千精锐突袭北奴大营。”
    说到这里,刘先生不住大笑,手指西面,“北奴,这次有小姚将军出马,定叫尔等灰飞烟灭。”
    “对,杀尽女真蛮子。”酒楼里的众食客也同时高呼。
    杨华皱了一下眉头,沉声问;“请问刘先生,如此机密大事,你又是如何知道的?”
    刘先生得意地摸了摸下颌上的胡须:“此事我当然知道了,我有个同窗正在枢秘院任职,朝中大事,咱比相公们还清楚些。”
    一个声音恭维道:“那是,刘先生是什么人,又有什么事能够瞒住您这个有名的顺风耳。官家知道的事我们刘先生知道,官家不知道的事,我们刘先生也知道。”
    “过誉了。”刘先生更是得意,满面都是陶醉的神情:“天子和相公们高高在上,天下事未必都清楚,我也不过是耳朵尖了些,人缘好些。”
    杨华听得心头发怒,他心中犹豫是不是把楼上的士兵都叫下来,把这一屋子人都控制住。否则,若让这个消息传播出去,事情就大大地不妙了。
    金人千里奔袭东京,行军速度之所以如此迅速,一是因为有郭药师这个识途老马,再就是他们的情报工作做得极好。一路都有细作接应。
    开封城年前本来已经戒严,可等种师道的大军一道,京城的城防已有保障。有考虑到城中百万百姓的营生,亲征行营便开了几道城门,让百姓出入谋生。现在,折家军等西军主力已经全部达到开封战场,想来城防更是松懈。可以肯定,现在的开封城中定有不少金人的奸细。
    这个刘先生的话若让金人细作听了去,姚平仲的部队就危险了。
    对,先将这一屋子人抓起来。
    杨华刚要转身上楼布置,却听得外面一片喧哗,间杂阵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放眼望出,街上满是奔走欢笑的人群:“金人要败了,金人要败了!”
    “我军大捷!”
    “万岁,万岁!”
    “碰碰!”天上满是焰火的亮光。
    “我的妈呀!”杨华几乎摔倒在地上。
    刘先生见杨华一脸苍白,好心地问:“你没什么吧?”
    “没……不要紧。”杨华颓丧地推开他,用比哭还难听的声音说。
    “那就好。”刘先生笑笑,对屋子里的人喊:“走,我们上街庆贺去!”
    “对,走啊!”屋中众人同时一声欢呼涌出门去,加入街上的游行队伍。
    此刻,杨华哪里还提得起兴致去控制这群人。这消息已经传遍全城了,难不成还把全城一百二十万人都抓起来不成?
    “喂喂,你们还没有会帐呢?”酒楼的小儿慌忙跑来,可哪里拉得住陷入癫狂的人群,转眼,屋子里就只剩下杨华一个人。
    杨华木木地站了片刻,对小二说:“伙计,别追了,算我帐上。”
    “真的……”小二眨巴着眼睛。
    杨华不理那个小伙计,冲上楼去,对众人一声大吼,“别吃了,快,快随我去见李相。”
    “怎么了?”古松诧异地问。
    “姚平仲完蛋了!”杨华重重地一跺脚:“妈的,现在只能找李相,看有没有办法补救。”
    说完,杨华便把刚才在底楼听到话话同大家说了。
    “这!”古松抽了一口冷气,满面煞白,“对,现在只能去李相那里,看能不能制止姚平仲。”
    “还来得及吗?”李鹞子看了看外面已经被焰火笼罩的夜空,突然问。
    现在已经是亥时,大约是后世北京时间十点到十一点之间。
    鞭炮声一阵接一阵,如同一个盛大的节日,整个开封都沉浸在即将到来的胜利之中。
    “妈的,这个东京城的城市性格真他娘操蛋!”杨华粗鲁地骂了一声,“多说无益,马上去李相那里。尽人事听天命吧!”他已经完全将宋金第一次开封之战的始末梳理出一个头绪。
    原来北宋就是这么败的啊!
    金人只要敲掉姚平仲这支精锐部队,北宋就再没有与之决战的勇气。
    接下来就该签定屈辱的卖国条约了。
    杨华痛苦地感到他手头的力量是如此的渺小。而历史依旧以他巨大的惯性向前冲去,自己这一只小小的蝴蝶扇动翅膀而改变方向。
    总得要做些什么才行。虽然这个北宋腐烂透顶,可终究是自己的家园。
    杨华第一次痛恨自己当初没有选择历史专业。
    街上满是奔走相告的百姓,人声鼎沸,热闹非常。因为满城大雾,这么多人挤在路上,看起来形同梦幻。
    “让开,让开!”五十人发出一阵怒吼,对着汹涌的人群一阵拳打脚踢,快速地朝李纲府邸跑去。
    很快,一行人就来到李纲府上。
    杨华也不敢造次,让众人等在门口,走上前去对门房道:“在下禁军龙卫军指挥使杨华,有急事面陈李相,还请代为禀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