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行-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不得再感叹,这一仗刚打完,还有许多善后工作要做。而且,孔彦舟还没被抓住,他的骨干力量还在。得防止他卷土重来,给自己制造麻烦。
    想到这里,杨华举起杯子,对众土豪说:“这一杯我先敬各位,如果没有你们的协助,我军也不可能取得如此大胜。”
    “为大人贺!”众人忙恭敬地举起了杯子。
    饮尽杯中酒液之后。杨华将杯子放在桌上。话音一转:“今天把各位请到这里来,一来是庆贺胜利,二来想问问大家,这么多俘虏,该如何处理?”
    “没啥说的,我们听大人您的。”曹亮火暴暴地跳起来。对着众人恶狠狠地说:“大人说什么我们只需做就是了,谁敢不听,就是同我曹家作对。”
    “对,大人吩咐就是了。”众人忙道。
    杨华一笑,“那好,这事我做主了。首先说说如何论功行赏的事情吧。先说斩首,每一级赏钱一贯。俘虏一人,赏钱两百。“
    “谢大人。”
    “别急,我还有话要说。”杨华示意大家安静。又道:“俘虏们大多是相州流民,放了他们,须防备他们跑回山上去重操旧业。还得麻烦诸位甄别一下俘虏们的籍贯。各县归各县,自己解送回去交给地方官管束吧。每一个俘虏,我出一百文路费。”杨华这次是居心要捞取政治资本,赏赐加上解送俘虏的路费,一下子好几万贯出去了,说不心疼是假话。
    可这钱花得值,一来可以尽收土豪之心。二来,这些俘虏地人心也被自己收拢了,将来若在相州一带发展。这些俘虏都是自己潜在地兵源和税源,又得了自己的恩惠,想来一定是自己最坚定的拥护者。
    第三,这些人放回去,光安置费就是一笔天文数字,以杨华现在的力量根本没办法消化这么多流民。这一点让汪伯彦自己去头疼吧。他把杨华当枪使,杨华怎么说也得给他找些麻烦才是。
    “是。”众人又万众一心地点头。
    很快,相州本地的俘虏们就被土豪们派人送了回去。
    在这两万人当中,杨华挑选出五百身体健壮的士卒自用。
    至于那两万山西流民。现在送他们回去已经没有任何可能。就索性留在林虑县垦荒、修葺城墙。这群山西俘虏地身体素质也很不错,挑选了半天,又得了一千健卒。
    接下来就该训练新兵了。
    林虑战役到现在已经告一段落,但战争并未结束。相州乡勇也没走,杨华将他们尽数留下,准备用来清剿孔彦舟残部。孔彦舟丢了四万人马,但精锐都在,必须一口气将他们都除了才好。
    龙卫军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新兵,在一段时间内形不成战斗力。再说。孔部在山上同林虑守军打游戏。龙卫军长于野战,山地作战未必有什么优势。还是交给乡勇们去处理吧。
    有了这一场酣畅淋漓地大胜。乡勇们地心气也足了。加上杨华又承诺,一旦剿灭了孔彦舟将上报朝廷,为大家请功,怎么说也也要为各位头领弄上一官半职。而且,这段时间乡勇们的吃喝都由龙卫军承担。
    众人见杨华如此大方,都摩拳擦掌,说定会奋勇杀敌,不负杨提刑所托。
    可是,过不了几天。曹成他们地清剿部队就吃了败仗。
    孔彦舟先带着他们在山上兜了几天圈子,将乡军被拖得又疲又累之时突然杀将出来,突然杀将出来,稍一接触,吃掉曹成他们一路人马后,又翻山越岭溜之大吉。曹成也是无奈,被孔彦舟折腾了好几天,白白损失了两百人马,灰溜溜地跑了回来。
    连续的失败让先前还自信满满的曹成等人焦躁无比,又丧失了彻底消灭孔彦舟的信心。同时,失败地情绪在乡勇之中弥漫,很多人都抱怨着说这仗打不下去了,还不如暂时撤退回乡。等以后再说。
    杨华只得让乡勇们把住各处山隘,准备来一个论持久战。
    看来,要想解决孔军,还得靠龙卫军自己。等训练好新兵再说吧。
    可就在这个时候,汪伯彦叫人带信过来说,金人在同朝廷签订和约之后已经退兵北归了。朝廷命各路勤王军队、京城卫戍部队尾随金兵,送他们出境。
    枢秘院、兵部发文,命龙卫军归属于种师中大军帐下,于三月五日在相州同种师中大军汇合。
    到这个时候;北宋的第一次东京保卫战算是划上了一个句号,最后以北宋签下屈辱的条约和金人获得大量财物而告终。
    金兵在开封城下打了将近两个月。人困马乏,现在再下打下这座坚城已经没有任何可能。一开春,天气渐渐热了起来。一想到中原可怕地热天,女真人都感到一阵害怕。女真人世代居住在北方,中原的气候让他们很不习惯,最麻烦的时。随着天气一天天转暖,又带了这么多人马,一旦军中瘟疫流行,等到他们的将是一条万劫不复的死路。
    在姚平仲劫营的那天晚上,封丘门夜战失利之后,宗望感觉北宋还是一个比金更强大的国家。要想短时间解决问题已经没有可能。现在,不但从北宋皇帝那里敲诈到大量财物,又得了三镇割让之诏,所获得地利益已经足够。所以。宗望也不等北宋把犒军银两交足就匆匆退兵了。同行的还有人质肃王赵枢和他地女婿。
    本来,宗望的意思是让越王赵做人质的。可皇帝赵桓考虑到越王赵是自己的叔叔,让叔叔去做人质于礼法不合。就改派了肃王赵枢。
    至于派谁去做人质,对宋金两国,对朝廷大员和普通百姓也没有任何关系。
    但康王地归来却是一个很重大的历史事件,未来的南宋皇帝这次去金营表现很好,为国人争得了面子。回开封之后,国人皆喜,争相上街观看。而皇帝也异常欣慰,赏给他大量财物。至此,康王赵构总算有了些微人望。将来。等到北宋皇室被金人一网打尽之后,他得继大统也算是顺理成章了。
    宗望刚一退兵,李纲就跑去见皇帝,建议派大军沿途监视。他说:“过去我朝与辽的澶渊之役,大辽虽与我盟约而退,但我犹遣重兵护送其出境,是因恐其无所忌惮、肆行掳掠也。金人退兵今已三日,听说打算系浮桥渡河,一日而毕。我何不仿效澶渊之例。遣大兵护送之?”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沿途监视敌军,以防止他们沿途抢掠;二,敌人长途退兵,沿途补给不足。一旦势衰,可一举击溃之。
    李纲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如果能好好计划,未免没有在半路消灭金人的可能。
    在他地再三请求下,皇帝也觉得可行。就派遣姚古、种师中、折彦质、范琼等将领。带领十万大军,数道并进。紧紧咬住金军跟进。
    现在开封解围,皇帝的精神也好了起来。见李纲用很肯定的语气说,如果可能定歼金人于河北。他突然一阵激动,很愉快地接受了这个提议,答应让军中诸将有临机决断的权利。也就是说,如果有好地战机,不用请示,直接打就是了。
    种师中的队伍行军速度最快,很快,相州就接到李纲的命令,让汪伯彦准备大军所需粮秣。并决定让杨华带着新募之兵加入种师中地战斗序列。
    “看来,是该提前对孔彦舟发动最后一击了。龙卫军也该尽快成军,未来河北还有一场大战在等着我们呢!”杨华看着太行山上的雪峰,心中有些急噪起来。
    野战中,杨华是彻底取得了胜利。大胜之后,杨华也曾经派人去抄他地老巢,可除了烧掉了一大片窝棚外,获得地战利品寥寥可数。至于敌人,更是毛得没少一根。
    太行山横亘千里,山高林密,要想在茫茫林海中把这五百人找出来,无疑是大海捞针。
    现在的形势是,杨华在明,孔彦舟在暗。杨华找不到敌人,而敌人则可以在他们计划好地时间和地点偷袭林虑守军。
    这下,杨华麻烦了。如果现在撤退,先前取得的胜利就变得毫无意义。可军令如山,到时候不去种师中那里报到,等待自己的将是无情的军法。
    不管怎么说,首先还是将这一千五百新兵训练好才谈得上其他。这才是杨华地根本所在。
    时间是如此紧迫,他需要在短期内让新兵形成一定的战斗力,还需要在短期内彻底解决太行山匪患,无论如何看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按照当时的军制来分,一只完整的成建制地军团一般都分为:背嵬军、。前军、右军、中军、左军、后军、游奕军、踏白军、选锋军、胜捷军、破敌军、水军十二个统制军。
    其中。游奕是巡回的意思,主要骑兵组成,在战场上负责侧翼骚扰和追击。杨华手头没战马,组建一支这样的部队根本就没有可能。踏白是武装侦察的意思,也就是军中地斥候。杨华手中的仅有地几匹战马都交给了李鹞子,又从中挑选出几个精通马术的人。算是搭了个架子。
    至于水军,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其他番号也不过是个名字,没实际意义。
    而龙卫军现在才一千五百人,要弄这么大一个架构毫无意义。实际上,如果这十二统制军齐装满员,加上辅兵,总算可达十万。还需要二十二名统制、五名统领和二百五十二名将官。这样的规模就算席卷天下也不成任何问题。
    但他现在还是一个小小的指挥使,大而全对他毫无意义,单一兵种或许是一个最佳选择。
    因此。除了建立了一只人数只有五人的踏白队外,剩余的士兵都被杨华当成背嵬军使用。背嵬是将帅亲兵,也是一支军队地绝对主力。
    就目前来说。杨华只强调士兵们地肉搏能力。只要上战场不惧怕死亡,敢于杀人,就算是好兵。
    至于装备,这不成问题。万千早就准备好了一千五百套板甲个陌刀,现在正好拿来装备新兵。
    杨华只是担心这些新兵地素质,老实说他对这个时代地士兵的战斗素养没任何信心,也不指望在短短地几天内就将这群曾经的流民训练成合格的士兵。唯一让他满意的是这一千多家伙身体素质一流。四万俘虏中挑选一千五百壮汉出来还是很容易的,当初挑选士兵时,身高一米七以下的不要。体重一百二十斤以下的不要,牙齿不好的不要,胸围腰围不够的不要,不能举起一百斤重物地人不要。
    正常情况下,一个老兵可以带七个新兵,还能让军队战斗力不下降。用五十带一千五,问题就严重了。几乎一夜之间,所有龙卫军老兵都做了军官,职位最低的也成了十将。
    军队的军饷朝廷自然是拿不出来的。而汪伯彦则指望着能够从走私中捞钱,他那里也没法子可想。一口气收编了两万流民之后,林虑的经济压力开始变得严重起来。为了维持军心士气,杨华一咬牙从自己腰包里掏出一万贯钱用来安置流民和发军饷。这还只是个开始,未来每个月的军饷都将是一大笔支出。以杨华手头的财务情况而言,尚能支撑半年。也不太需要担
    这个年代,很多人都把当兵当成一个职业,见到钱,那些投降的流民也安稳下来。
    安排好流民的屯垦事务之后。杨华索性下到部队。开始同手下地军官们一起训练起新兵。
    当然,他也可以把训练事务全丢给赵明堂他们。自己当甩手掌柜。可转念一想,老赵自从被金兀术打伤之后,受了很重的内伤,身子一直不见好。将所有的事务都丢给他,只怕他遭不住。再说,杨华打算将这支部队完全训练成自己的私军,需要在部队建立威信。
    在第一次开封战役之后,北宋的禁军制度已经彻底被历史所淘汰。未来将是“岳家军”、“韩家军”等一连串私军的天下。
    也就是说,军队将来将不单纯是一个作战单位。除了作战,军队还得承担起招募、训练、制造军械、征收粮秣、后勤保障得一系列工作。而在以前,这些工作朝廷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军官将领若将手伸向这些领域,就是违制。
    可靖康之耻后,北宋政府机构被彻底毁灭。军队又大多在沦陷区作战,根本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地方政府配合,所有的工作都地靠将领自己一手一脚准备。
    这有些像后世地企业办社会。在二十世界下半叶地几十年里,一个企业不但有生产车间,还有学校、银行、市场、医院等一系列附属机构,活生生一个独立的小社会。现在,北宋队变成一个独立王国地时机到了,各地镇军将领的权利将进一步膨胀,以至于到尾大不掉的地步。
    这也是赵构后来解除岳飞、刘光世、韩世忠、张俊等大将军权的主要原因。
    卧榻之册,岂容大将酣睡。赵宋王朝一直对藩镇割据和军人专权有这异乎寻常的警惕,以至于到变态的地步。
    作为一个穿越者,杨华很明白他、以及这支军队将要面临的机遇。
    那么,就先走一步吧。
    PS:虽然订阅惨淡;可还是有热心的读者投了将近40张月票;这让六军非常意外;也非常感动
    一直以来;历史都是一个小众人题材;读者面偏窄。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