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行-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世界再没有拿金人试手最好的对象了,军队是打出来的,死出来地。养是养不出强兵地。
    而且,依杨华看来,宗望归心似箭,未必有同宋军在河北死磕的战斗决心。最多大家相互打上几仗,然后偃旗息鼓,两下罢斗,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他不在乎龙卫军在这一仗中再死上几百人,在主将看来,重要手头有钱有粮,又朝廷大义,要征兵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然,这话也不能明着说。杨华只是淡淡地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国家有难,作为军人。岂有袖手不理的道理?”
    “我们拿过朝廷一文钱军饷吗?”赵明堂骨子里的刻薄性子又冒了出来,作为杨华的副手,他敢于说些大家都不敢说地话,“依我看,反正朝廷又没给过我们一颗麦子。我们只管回信说,因为接收了大量流民需要安置,军中乏粮,正等在河东征集到足够粮食再开拔河北战场。”
    “不然。”古松冷笑,“赵副指挥使这话不对。我们是谁。我们是大宋地军队,我们不是割据地藩镇。”赵明堂冷笑。挖苦道:“古虞候,不是自己练出地兵不知道心疼。你老人家在相州享福地时候,我们可在校场上晒太阳。”
    “都住口,你们现在是龙卫军军官,可不比从前在都里厮混。”杨华将目光投向李鹞子。
    李鹞子:“我懒得费这个脑子,反正将军叫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照我看,部队还是要打仗的。”
    “好,就这样,准备开拔吧。”杨华不想让他们争论下去,不管赞成还是反对,部队必须上战场同金人较量一番。遇事,大家可以讨论,一旦决定就只能执行。军中只能有一个声音,那就是他杨华。
    部队开拔的时候,杨华又找古松说了一次调杨志过来的事情。他装出很随便的样子对古松说:“我这里缺人,龙卫军新建,没什么人才,你手下的那个杨志不错,借来用几天。你也知道,我需要人参赞军机。这个杨志做过西军军官,又通军律法,武艺还成。”
    古松嗅到一丝阴谋的味道,大摆其头,“将军,君子不夺人之好。你缺什么人,一千五百人尽你挑,打主意打到我这里了,什么道理?参赞军机,我不就是你的虞侯吗。杨志是我下属,我是你下属,不一样?”
    部队出发前,有个好消息串来。去隆德府买种子地人回来,有了这批种子,流民今年的口粮算是有着落了。
    两万流民同时开荒,到三月播种季节前应该能开出三万亩生地,也不知道这年头的粮食作物产量如何。
    一声令下,一千五百龙卫军隆隆开拔。
    一个老者带着一群百姓拦住杨华,他们都跪在地上。老者还将一碗酒高举过头,大声道:“林虑县的父老乡亲前来送龙卫军将士,为将军壮行,愿我大宋男儿马到功成,立不世功勋。”
    “为将军壮行!”几十个百姓同时大喊。
    杨华有些感动,忙从马上跳下来,一把扶住老者,温言问:“老人家,快起来。”
    老者大声说:“将军。请喝了这碗酒,听说将军要出征杀敌,我十几户人家凑了十五斤上好糯米,这才新酿出这坛上好美酒。请将军饮了此酒。”
    杨华更是欣喜,他没想到自己居然有这样的声望了。说句实在话,他的名声也只开封人知道。还被取了个杨俘虏的外号。可在林虑,因为杀伐果断,百姓畏他多于尊敬。今天居然有百姓前来为自己送行,叫他如何不欢喜。
    他忙端起陶碗,一饮而尽,高举着已经喝干的酒碗,大声说:“乡亲们的心意,我杨华感激不尽。都起来吧。”
    “谢杨将军!”众百姓这才拍着身上地土站了起来。
    杨华扶老者走到一边,“老人家。这里风大,天气又冷,你还是回去吧。”
    “将军有一事小老儿不知当问不当问……”老头欲言又止的样子。
    “但问无妨。”杨华温和地笑着。开玩笑地说:“当然,若事关军机大事,我就不能说了。”
    老头子忙道,“不是军队上的事,小老儿又不懂。我想问……想问。”
    “说吧,说吧。”杨华将鼓励地目光落到他身上。
    老头子一咬牙:“请问将军什么时候能够回来。”
    “这个……说不好,你也知道,打仗这事没个准。”
    “还请将军早日凯旋,早些回来。”老头子胆子大了起来。小声在杨华耳边道:“将军,我们新开垦的地实在贫瘠,村子里的人都指望着龙卫军的茅房呢!”
    “啊……”
    气愤地回到队伍之中,杨华半天没说话。
    “怎么了?”梁红玉关切地问他:“刚才你们说什么了?”
    “说……说了些农家肥的事情。”杨华恨恨地说:“老百姓的觉悟还真他娘地低啊!”
    到傍晚时分,龙卫军总算回到阔别已久地相州城。听到龙卫军回来,汪伯彦大喜,亲自出城迎接杨华,这让杨华大感意外。
    北宋时军人地位极低,在品秩上。杨华和汪大人平级,但实际上,杨华一直都以下属自居。彼此都很习惯这样相处。
    汪伯彦穿着一件宽大的官服,骑着一头大叫驴,在一群人地簇拥下迎了上来。才一段时间不见,汪大人好象老了许多,满脸晦气,面颊上居然长出了两团蝴蝶斑,大概是内分泌失调。雌性激素大量分泌的结果吧?
    看到杨华大军的到来。汪知府伸手在大叫驴屁股上拍了一巴掌,朝他冲过来。
    虽然内心中对这个地方官很不以为然。在杨华看来。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北宋官僚,心机深沉,胆大妄为,却又不肯承担责任。但因为汪伯彦在未来的一段日子里还是相州的地方官,龙卫军驻扎在人家地地盘上,怎么说也得看他的脸色。
    杨华微微一笑,一把抓住那匹驴子的缰绳,“汪大人慢些,我地马凶,可别摔了。”
    果然,话音刚落,杨华座下的战马见那头驴子靠来,一声长嘶,就要发作。若不是他大声呵斥,没准还真把汪知府的驴子给踢了。
    汪伯彦一声轻笑,道:“恭喜杨将军凯旋归来,如此我相州再无匪患了。”
    杨华忙说声不敢,“这都是大人你在相州运筹帷幄之功,若没有大人的粮秣支援,并派出大量乡丁和民夫,这仗还真打不赢。”
    汪伯彦见杨华如此恭敬,心中高兴:“军情紧急,我们边走边说吧。对了,盐路之事可有眉目。”
    正是三月,连日艳阳天,路上积雪都已融化,人一走到路上痛苦不堪。看来,金兵选择这个时侯退兵是明智的抉择。他们那么多人马,又携带大量辎重,走起来绝对是一个极大的负担。
    不过,春风拂面,却让杨华和汪伯彦感觉非常舒服。二人都是宽衣大袍,走在队伍前有些风度翩翩的味道。
    听汪知府问起着事,杨华忙将这事情同他说了。他有些担心地说:“汪大人,眼看着金人大军就要从相州过境,这仗一打起来。我们的盐运回来卖给谁呀?”
    汪伯彦哈哈大笑,有马上压低声音说:“茂先,你是军人,这经济事务你却是不了解的。越是打仗,盐卖得越贵。我还怕宗望不来呢。他一来,你今年地军饷,我今年的夏秋两税就算是有着落了。”
    杨华也不觉得宛尔。
    打仗的事情固然不好,不过看这个汪知府好象不惧金兵,这一点让他颇觉得意外,“对了,宗望的部队到哪里了?”
    “听说已经过了黄河,现正在安利军境内。”汪伯彦笑道:“我看金人归心似箭,我相州城墙高厚。他们上一次都没能打下来,这次估计也只绕道而行了。”
    “呵呵……”原来他还不知道宗望要取相州的粮草啊。不过,这也正常,一个小小地方官员,自然不知道这种紧急军情。杨华善意地提醒他,说:“汪大人,我刚接到小种将军的军令,让我移防相州,据说宗望要打相州城。”
    “啊!”汪伯彦差点从驴子上摔下来,浑身颤抖地说:“我说磁州宗泽怎么这么急要带兵过来,还说什么磁、相两州驻军、乡勇都要统一军令。原来是这样。”
    “宗大人要来?”
    “已经在路上了,估计明天就到。”
    正文 第一百一十二章 防御
     更新时间:2009…9…18 17:11:38 本章字数:5074
    “对了,杨将军,若见了宗泽千万别提前私盐的事情。”汪知府还是有些担心,“这若叫他知道了,到时候参上你我一本,须有些麻烦。”
    做为北宋末年的名臣,李纲和宗泽在朝野声望极高。李纲杨华是了解的,他是一个刚直强悍的宰相,任何事情落到他手里,非得分个是非黑白不可。老实说,这样的性格杨华不是很喜欢,作为一个普通人,性格刚强不算坏事。可问题是,他是宰相,身位宰辅,由这自己的性子来,对国家,对他自己都不是什么好事。
    但无可否认,杨华也深深地为李刚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对与李纲齐名的宗泽,杨华非常好奇。在未来一年多的时间里,他都不得不同这个磁州的邻居打交道。而且,在靖康年之后,宗泽将担任起赵构政府的军事总指挥一职,是杨华未来的上司。
    杨华本不是学历史专业出身的,对历史也只是一知半解。现在如果能从汪伯彦口中了解些宗泽的情况,日后也好同他相处。
    “宗泽啊,这人倒也好相处。”汪伯彦伸出一根手指弹掉袖口上的一小点污泥:“我同他见过一面,觉得这人也算不错。我却弄不明白,他怎么就得罪人了,前年还被交付镇江看管。这才被起复没几个月。”
    所有交付看管,实际上就是软禁。也就是说,被贬斥的官员被流放到地方之后,不许随意搬迁,而且定时去地方官那里汇报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
    汪伯彦见杨华听得入神,心中也是得意:“朝中政局这两年真是风云变幻,宗泽也算是遇到好时候了,否则他这辈子估计再没机会坐到知州的位置。”
    宗泽字汝霖,浙江义乌人。做个龙游县令、山东登州县令。在登州时因为犯了事,被贬斥到镇江。去年才得以复起,在京城做了一个闲官。
    如果不出意外。他这辈子的仕途也就到头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金人入寇了。
    这个时候磁州知州出缺。若在往常。这个肥缺自然是让大家趋之若骛。可问题是。磁州位于宗望大军南下地大道上。而这个时候。金兵正在围攻磁州以北地真定、赵州两地。随时都有南下可能。
    现在去那里做官。简直是送死。
    吏部也派了不少官员去上任。可这些胆小地家伙一听说去磁州。立即如丧考妣。哭着喊着说自己去不了。有关系地自然是托关系走门路。没关系地就躲在家里泡病号。
    吏部见到这种情形。也大感头疼。可磁州不可一日无官。再不派人。皇帝怪罪下来。大家都招架不住。
    于是。这个时候宗泽出现了。说。他愿意去做这个送死地官。
    一般来说。知州上任是一件很风光地事情。怎么说也得弄一个浩大地仪仗。可宗泽去磁州地时候只带了十几个幕僚。低调得不能再低调。
    听汪伯彦介绍完宗泽的情况,杨华心中不禁有些佩服:“这个宗大人也真是个人物。”
    “呵呵。”汪伯彦一笑:“可以理解,宗大人当了一辈子七品小官,现在有这么个机会,怎么肯放过。所谓富贵险中求,他又是一把年纪了。若不冒险一试,这辈子都没有希望做到知州位子。老宗也是个狠人啊,想当大官都想疯了!”
    杨华笑笑,不予评论。汪伯彦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在他眼睛里,这个世界只有利益交换,至于君子这种东西,在汪大人看来不过上一个面具而已。
    进城之后,城中百姓情绪稳定。在所有人看来,金军同上次一样,也不过是从相州借道通过,根本没有攻城的想法。
    可百姓们哪里知道,宗望现在正缺粮,狠下心要拿下相州。
    知道金人要打相州地消息之后,汪伯彦心中有些慌乱,待杨华也热情了许多。他很麻利地将一千五百名龙卫军士兵安置好,又叫来众乡勇的头领给他接风。
    出乎杨华意料之外。曹成兄弟和杨再兴并没有进相州城。看来。这三个家伙是不打算参加这次相州保卫战了,或者说。他们不认为金人有攻击相州的决
    现在的相州城中有乡勇四千人,汪伯彦又征调了五千城中壮丁,一共有九千人马。加上龙卫军,总数刚刚过万。相州城池不小,这点人马往城上一戳,看起来很是单薄。
    还好,磁州宗泽就要到了,也不知道他手头还有多少人。
    种师中的意思是,既然宗望有意攻击相州,龙卫军和相、磁两地军队不妨就地阻击,拖延些时间。
    这也同相州的地位位置有莫大关系。金人不管是南下还是北上,都得从相州通过。相州西面是巍巍太行,东面又是汹涌的黄河,根本没办法绕行。
    因此,宗望要想平安的将部队带回北方,就得打通相州、磁州、邢州、赵州。这一带全是大平原,金人的骑兵固然可以纵横来去。但有一个问题这三州在金人南下地时候已经被他们烧杀抢掠一空,要补给就得去碰那些有重兵把守的坚固城池。
    作为河北西路最富庶的城市,相州应该逃脱不了被攻击地命运。虽然相州现在兵力不足,可好歹也算是一座大城,宗望大概是把相州的守军当成当初汲县的梁方平了,想来个望风披靡,不战而胜。
    嘿嘿,现在有龙卫军在,非让他崩掉一颗粒大牙不可。
    “大家都是老熟人了,多的话我也不说了,这次守相州,还得请各位统领多多协助。”因为有汪伯彦在场,他说话也很客气。若换在林虑,早就直接下命令了。
    众人忙道:“惟杨提刑马首是瞻。”
    “着啊,杨将军叫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谁他妈敢多说一个字,咱第一个不放过他。”说话的是那个曾保正,自从在战场上见识过杨华的厉害后。这家伙现在是死心塌地地佩服杨华。
    “保正你客气了。这次防守相州,还得请各位多费些力。”杨华说:“等下我和汪大人拿个章程出来,大家分片分区,包干到人头。”
    “这个主意好。”曾保正大声称赞,又开始骂了起来:“曹成那孙子,居然没有来。枉杨大人这么看重他,以后见了他,非好好羞他一羞。”
    下来之后,汪伯彦还是有些不放心,“相州守得住吗,实在不行,我们去林虑避上一段时间?”
    杨华安慰他:“大人放心,金人虽多,要想打进相州来也需花些日子。后面又有朝廷十万大军尾随。我等只需要抵抗两天,金人自退。到时候,我等个尾随攻击。说不定能捞些功劳呢!”
    “功劳我就不想了,只希望能平安度过这一劫吧。”汪知府一脸苦涩,“我就怕相州连两天都扛不住。”
    “放心吧,等宗大人的部队来,城防会更坚固的。”汪伯彦反反复复地叹息,杨华大不耐烦,可又不能不应酬,这让他很是头疼。
    次日,宗泽来了。
    同来的还有五千新兵。看来,他把磁州地士兵都抽掉过来了。同时,宗泽还携带有大量守城器械。看他带来的弩炮和投石车,木材都还是湿的,显然是刚做没几天。
    一来相州之后,宗泽立即将皇帝给他地圣旨展示给汪伯彦、杨华和众乡军头领看。圣旨上说,任命宗泽为河北义军都总管,节制河北东西两路所有驻军和乡勇,克日启程。率军救援已被金人围困了三个月的真定。
    也就是说,在名义上,他可以全权调动赵州、邢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