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行-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神色颓丧:“不说这些了。听说宗翰大军已经南下正在攻打隆德府,这事你可清楚。隆德能不能守住?”
    杨华没想到皇帝居然问起这事,他有些跟不上赵桓飘忽的思路,“是,已经南下了。估计隆德守不住。”
    因为隆德府所在在地上党地区紧邻龙卫军老巢林虑,古松在那边也有细作。前几日,据军统司的人来报,宗翰所率的金人西路军正在南下途中。
    说起来,完颜宗翰所率领的这支大军实力上比宗望地东路军还强上三分。本来,金人这次南下地计划是,东路军由河北西路南下,直取东京。而西路军则经太原,南下洛阳。从背后包抄开封,防止北宋皇帝西逃。如此一来,中国精华之地尽丧,北宋灭亡可期。
    可宗望没想到,光一个太原就将他的大军拖了半年。
    此时地西路军粮草匮乏,士气疲敝。现在,宗望的东路军与北宋和谈成功,携带大量战利品北归燕京,可说是出尽了风头。
    反观西路军。打了这么半年。寸土未得,一粒粮食都没抢到。宗翰面子上过不去了。
    现在,宋金和谈,按说他该退兵了。
    可宗翰一想,就这么回去,可就把一张脸丢尽了。
    于是,他留部将银可术用锁城法继续包围太原,自己则带着大军,不顾两国和约,南下劫掠。
    “果然这样。”皇帝脸色突然一白,呼吸也急促起来:“杨华,你说宗翰可能过黄河攻东京吗?”他也是被宗望给吓坏了。没想到刚把宗望打发掉,完颜宗翰又来了。
    杨华见皇帝吓成这个样子,心中更是鄙夷,道:“陛下勿忧,隆德虽然保不住,可沾罕也不可能渡过黄河来。陛下你想,卫州驻扎姚古将军地主力,宗翰偏师而来,未必是他对手。再说了,太原未下,他的粮道有被截断的危险。若他硬攻开封,兵力不足不说,战线一拉长,陷入各路勤王大军包围之中,想回去就没那么容易了。依臣看来,他也不过是需晃一枪,南下出口恶气而已。等拿下隆德,气消了,又抢到一些财物,自然就会回去的。”
    “若他赖在隆德不走呢?”皇帝还是不放心,又问。
    杨华摇头:“不可能,这天热得紧,北奴不耐热,加之水土不服。我估计,最迟五月,宗翰就会回云中。”
    “我倒忘记了这点。”皇帝松了一口气,突然问:“如果我现在派姚古将军出击,应该能取胜了。”
    “应该可以。”
    “那好,这次索性让各路兵马都入晋参战,救援太原,给金人一个厉害瞧瞧,以雪我心头之恨。三镇乃国之屏障,祖宗陵寝所在,绝不能割让。你下去吧,先与李纲一起去迎太上皇回京,不日朕有旨意给你。”
    “臣告退。”
    走出皇宫后,杨华还是一头雾水,这个昏君先是让自己逮捕童贯挟持太上皇,被自己拒绝后,又问起宗翰南下一事。
    最后什么也不提就叫自己退下,他地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不过,皇帝将这么隐秘的事情都对自己说了,要想就此脱身,只怕没那么容易。
    一想到这里,杨华心中就有些发憷。
    他这次来开封地确只带了三百人。不过这三百人可都是骑兵。
    之所以带骑兵过来,主要是想来个长途拉练,实验一下骑兵的长途奔袭能力。
    现在有这支快速反应部队在手,这次去陈留无论遇到什么样地状况,逃跑总是很容易的。
    一想到这些,杨华也安心了许多。
    到兵部拿了行文。刚回到城外军营,杨华就看到一身红袍的李纲站在辕门。
    “见过李相。”杨华大喜忙拱手做礼。
    “茂先,你总算回来了。”李纲一把将杨华扶住,上下端详着他,良久才问:“听说你在相州大战时受了点伤,可好完全了?”
    “回恩相的话,已经好完全了。”
    “好。”李纲微微一笑,“茂先,我先听人说你这次来只带了三百兵马。当时还没在意。今日到你营中一看,倒吓了我一跳。你什么时候组建了这么一支骑兵了?呵呵,这次去迎太上道君皇帝回京。可别惊了圣驾。”
    杨华一笑:“李相,我手下地这群健儿,可都是三晋剽勇之士,上阵杀敌多了,自然带着杀气。对了,这次去迎驾,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明天一早,太上皇的船队就应该到陈留了,我们现在出发。”陈留。子时。
    “什么,隆德陷落!”李纲猛地站起身来,一把抓住前来送信的内侍,“陛下怎么说?”
    那个内侍被李纲紧紧地抓住,胳膊疼得厉害,可却不敢挣扎,只道:“陛下让我火速赶来,就是想请李相拿个主意。”
    隆德果然还是陷落了,不出杨华所料。
    他拿起地图默默地铺在桌子上。
    李纲一把推开那个内侍。在地图前沉吟良久:“你去回陛下,即刻命姚古由怀州出发,救援隆德,命张灏攻击汾州,以为策应。”
    “好,我这就去回陛下。”
    “对了,杨华。”李纲转头对杨华道:“明日接太上皇以后,你也马上赶回林虑,翻过太行山袭扰隆德。配合姚古大军作战。”
    “遵命。”
    “请杨将军借一步说话。”黑暗中。那个内侍悄悄唤住杨华。
    “公公还没走?”
    “陛下有密旨。”
    “哦!我看看。”
    “陛下说,想让将军出任隆德观察使。实领,不寄禄。”
    所谓观察使,全称观察处置使,本为唐后期出现地不常设地方军政长官,由朝廷不定期派出,兼领地方军政,有些像汉朝时的州刺使。职位虽然不高,但权力极大。
    宋于诸州置观察使,无职掌,无定员,亦不驻本州,仅为武臣准备升迁地一个名誉职称,同地位超然地节度使一样,仅仅是个头衔,并无实权。
    这次,未了处理太上道君皇帝一事,皇帝下了大本钱,竟然让杨华实领隆德的军政。
    这让杨华大吃一惊。随即释然。反正隆德也被金人攻陷了,依白天时他跟皇帝说地,宗翰迟早要退兵。还不如给杨华一个名号,让他领军收复隆德。到时候只要宗翰大军一退,地方上的官职必然空缺。到时候,再让杨华留下不走,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事若在平时,只怕早就被大臣们以祖宗之法不可变为由阻拦下来。
    可现在是战争时期。到时候杨华懒在那里不走,皇帝来个搁置不议,别人也没法去撵。
    上党地区,兵家重地,又有盐铁之利,说不动心就是假话了。穿越到北宋三年啦,总算有一个可以开牙建府的机会,难道就这么放过吗?
    富贵,有的时候真地是要走险路!
    杨华心中一震:拼了,不就是闹个宫廷政变,抓个童贯,解除那三千捷胜军的武装吗?失败了,大不了一走了之,回林虑去窝着当山大王。成功了可就是一方诸侯啊!
    他沉吟片刻,缓缓道:“请公公这就去回陛下,臣杨华深受帝恩,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那就好。”那个内侍还不放心:“陛下说,你手头只有三百人马怕出什么差池。”
    杨华淡淡道:“公公放心,我那三百人虽少,可都是杀过人见过血的精锐,而且都是骑兵。”
    “啊,原来都是骑兵啊,还真吓煞咱家了。”那个太监笑着抚了抚自己地胸口:“如果是三百骑兵,灭那童贯的三千捷胜军还不是手到擒来。但这事须瞒过李相。”
    “当然。”杨华一身手:“圣旨给我吧,最迟明天中午,定将那童贯交到陛下手中。”
    送走那个天使之后,杨华立即回到军营,将李鹞和梁云龙招来。
    “鹞子,部队情况如何?”
    李鹞子不知道杨华为什么这么问,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将军有什么话尽管说。”
    杨华一字一句道:“如果叫他们去杀人呢?”
    “这什么什么问题?”李鹞子更是迷糊:“我龙卫军的士兵不敢杀人,那天下就没有杀人地军队了?将军,你不要只说半句话,吞吞吐吐,吊人胃口。”
    “现在有一桩大富贵摆在我们弟兄面前,只不知道你们敢不敢跟我一起干?也不知道,士卒们敢不敢跟我杨华走这条险道?”
    李鹞子:“将军说什么话,咱都是一起从死人堆里打滚出来的,龙卫军上下两千将士眼睛里只有将军,就算是那官家,也未必放被我等放在眼里。云龙,你说呢?”
    梁云龙点点头:“我梁云龙这辈子只服将军一个人。”
    “好!”杨华猛地站起来,抽出腰上横刀重重地刺在地上:“梁云龙听令,命你带五十健儿解除李相一行人之武装,把他们都看管起来。切记,不可伤了恩相。”
    “梁云龙得令!”
    “李鹞子。”
    “末将在。”
    “立即集合部队,埋锅造饭,于拂晓时突袭太上道君皇帝行在,全歼捷胜军,护送太上皇回东京。”
    “遵命!”李鹞子兴奋得眼珠子都红了。连太上皇帝都敢动,果然是一场大富贵啊!
    做为一个党项蛮子,大宋太上皇帝在他眼里就是个屁。
    正文 第一百三十章 移宫
     更新时间:2009…9…18 17:12:26 本章字数:8005
    同一夜,陈留,太上道君皇帝行在,胜捷军大营。
    汴河水轻柔流淌,晚春的夜风带来河水清凉的潮气。太上道君皇帝的大船停在河心,帆已疲惫落下,笔直的锚链在水面上划出一道长长的轨迹。
    在离岸不远处的胜捷军中军大帐中,太上道君皇帝旧朝的两个军事长官,太师、领枢秘院事童贯,和殿前司都太尉高俅正坐在一起,默默地看着河面上的灿烂灯火。
    北宋时期皇帝直接掌握军队的建置调动和指挥大权。其下兵权分成三个部分: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
    枢密院为最高军事行政机关直接秉承皇帝旨意调发全**队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以及“侍卫诸班值内外禁兵招募阅试迁补屯戍赏罚之事。
    其职能相当于后世的军委第一副主席,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当初的童贯是何等的威风。
    而掌殿前诸班直及步骑诸指挥名籍,总管其统制、训练、轮番扈卫皇帝、戍守、迁补、罚赏等政令。
    其职能相当于国防部长,京城卫戍司令,那时的高俅可是天子的第一心腹之人。
    而今,这两个曾经执掌整个大宋帝国全部武装力量的大人物,此刻却只能呆住在帐篷里,望着夜幕中的汴河发呆。
    自随太上道君皇帝从汴梁逃到镇江之后,迄今已逾半年。老实说,在镇江那段日子过得还算不错。江南一带乃鱼米富庶之地,又有漕运便利。太上皇到那个地方之后,立即截留漕运,以为己用。并不停发布命令,对江南政务指手画脚,俨然有另立中央的趋势。
    也不知道是那个王八蛋造谣,说太上道君皇帝已经准备在镇江重新登基了。这引起了朝廷的警觉。恰好太学士陈东上书请求处置蔡京、童贯等老臣。本来,皇帝有心派开封府去镇江直接拿人,大概是皇帝后来觉得这样做有些卤莽,只陆续下诏一步步将他们六人罢官。到现在,太上皇身边的旧人一个个消失不见,只剩童贯和高俅二人。
    “这才是真正地温水煮青蛙。端地是好生毒辣啊!”一想到这里。童贯心中就有些发紧。他不相信。这种老练地手段会出之那个孩童一样任性幼稚地皇帝之手。如此一来。一旦太上皇帝身边地羽翼被剪除。到时候就再没翻盘地机会了。
    “一定是李纲干地。”童贯喃喃地说。一脸地大胡子在吹进帐中地夜风中轻轻飘动。虽然年届七旬。但他依旧有一副好身板。坐在帐中腰杆挺得笔直。再加上他一脸古铜色地皮肤。不怒自威。依稀有往日弹指间人头落地地威势。
    “李纲。就是以前那个监察御使?”高俅诧异地看了童贯一眼。同长相粗豪地童贯不同。高俅生得面容端庄。身材修长。只可惜此刻地他在椅子上不住扭动。看起来很不正经:“他又怎么了?”
    看着身边这个长腿汉子。童贯心中有些不屑。但神色还是很谨慎地问:“高大人。你对太上道君皇帝这次回东京怎么看?是回来好呢。还是不回来地好?”
    高俅生性好动。在这里陪童贯坐了半天。已觉得浑身不舒服。
    他活动了一下手脚。回答道:“当然是不回来地好。在镇江。有太上皇庇护。开封府地人拿咱们也没办法。只要在那里耗下去。日子一长。事情未必没有转机。
    我看蔡太师他们也太老实了,一到诏令下来就乖乖就范,这不是束手待毙吗?别看他们往日风光无限。一离开镇江,还不是一团灰面,是圆是扁,还由得人家搓。
    哎,怪就怪朝中那帮大臣发疯一般上书,说太上皇在东南花费太甚。且经常发号施令,导致长江以南皇帝诏令反而不行,地方官无所适从。因此,应尽快迎太上皇回銮为妥。
    太上也不知道怎么了。居然就这么回来。
    依我看。当初你我就该劝太上留在镇江不挪窝。难不成做儿子的还派兵来抓他老子回去不成?”
    听高俅说出这番话,童贯心中冷笑。暗道:这厮枉做了多年太尉,也算是位极人臣。一遇事自己先慌了,又不想妥善解决的法子,只想挑唆太上皇躲在镇江耍赖,始终脱不了市井浪子的混不吝脾性。
    呆在镇江不动,固然躲得了一时,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策。
    当初开封被围之时,或可以在东南悠哉游哉看皇帝的笑话。一旦那个卤莽天子压不住台面,太上道君皇帝大可从容北上,收拾残局。
    可偏偏没想到,皇帝为了解开封之围,居然全盘接受了金人条件。这样一来,问题就严重了。
    现在,外患已除。皇帝也腾出手来收拾旧朝老臣。
    若再等待观望,一旦皇帝帝位稳固,大势去矣!
    还不如将计就计,同太上皇一起回开封,奋起一搏,或有成功希望。童贯觉得,离京城日子实在太久了些,政治斗争最忌讳地一点是脱离政治核心。若再迟些时日,一旦京城旧人被贬斥一空,那时候就真正是回天乏术了。
    这些,当然不可能对眼前这个只懂踢球的高大人解说分明,就算说了,他也闹不明白。高俅,不过是太上龙潜时的旧人,哪比得他童贯,之所以有今天地地位,全是靠一刀一箭在战场上打出来的。
    童贯也懒得费这个气力,只是叹息一声,道:“蔡太师太老了,老得已经没有了心气。至于太上这次回京,不回来还能怎么样,总不可能让太上父子骨肉分离吧?”
    高俅晃动的身体静了下来,他眯着眼睛看了童贯一眼:“童大人,我是个浪子出身,许多事情想不了那么深,你的话藏而不露。叫高俅好生费解。”
    童贯不置可否一笑:“高大人,记得你初任殿前司都太尉时,蔡攸等人不服,在太上面前说你高俅又不通军事,如何坐得了这个位置。太上笑着说:谁叫你们没那么一双灵巧的双脚呢?”
    听童贯说起宣和年间的往事,高俅摇摇头:“往事不堪再提。”
    童贯摸了摸自己下颌上那部让他得意了一辈子的长髯。冷笑道:“其实,太上的话只说了半句。下半截的大意思,应该是,尔等成日争强好胜,禄惟恐不厚,恩惟恐太薄,只高俅有一人实心用事,不朋党,不争利。不用他。还能用谁?”
    高俅哈哈大笑:“童大人说笑了,高俅是个没本事地人,做了高官。什么也不懂,自然也惟太上的圣命是从了。童贯心中叹息:无知地人虽然过得懵懂,却也少了那许多烦心事。
    高俅笑了半天:“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