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二十四监-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全国免税的政令一出,现在逃户的问题已经有所缓解,最起码的,有田地的人不再逃了,这可是个好事,至于已经逃在外的能不能回到土地上去,倒不一定非要强求,只能等等慢慢的水到渠成。。在外不归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已经在外地安家落户,不愿意回来的也多的是;更有在外面想回来,但并没有盘缠的,等等形式不一。而这种情况,只要让土地‘工作’起来,不断的产粮,逃户们自然的就会回来,那粮食的缺口自然就会补上。
    江南富商不知道往哪里送,原因是因为没有明确的价格,或者说是每个地区的价格,这里面的悬殊可大了,商人的趋利的,他们当然想赶快的交付了大米,好再运一趟,
    有路远路近的,有路平路陡的,有用水路省事的,有只能用旱路的,有道路安全的,也有道路匪患不平的、、、、、、朱由校给田尔耕几句话:越远了越贵、越偏了越贵、越难了越贵,这是定价的原则,不要去怕让商人们‘赚到钱’而是要怕商人‘赚不到钱’,。目的就是受灾的地区要把粮价抑止住,把粮食运到了,不要让人饿死。手段就是用钱把这些商人给勾住了,更让更多的商人进来赚这些钱。”这样让他们有点赚头,才好不辞劳苦的去运粮食。
    而对于粮食到了地头,直接的交给了官府、驿站、锦衣卫、钱庄四家共同派人发放、销售、监督。无论是钱庄,还是商人,他们看到的就是利字,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皆为利往。朱由校可不想自己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弄来的粮食,成了他们谋利的手段,你们zì yóu经营生意,朕管不着,但朕这是来送救命粮、卖平价粮,你们再伸手,那就让人说不过去了。所以朱由校定了一个限购令,粮食平价销售,每户购买粮食凭户籍者,可打八折,但每户不能购买超过一个月的存粮。凡从事粮食经营或家里有大量粮食储备者,不得直接或者间接购买此粮,否则家产充公。
    这个限购令一出,可以有效的让辛辛苦苦运来的粮食不被商户们哄抢而空。另外运粮食已经亏了这么多,也不在乎这个打二折了。但体现了一个政策,那就是户籍的重要xìng,没有户籍就没有这二折的优惠。现在大明的户籍相当的混乱,瞒报、不报户口的遍地都是,为什么?因为户籍是一种负担,不是一种福利,所以没有几个人愿意拥有它。现在就要不断的把这个观点给纠正过来,无须强行的去,只要这个限购令一出,想享受这个粮食,并有二折优惠的人们,肯定会挤破了头去办理户户籍的。这个可以开个现场办公,让薛凤翔领导的户部来办理此事。
    而通过朱由校让驿站送来的情报,现在的百姓们秋收刚刚过去,手里有粮食,而北方地区,因为旱的原因,收成不是很好,根本支撑不过青黄时节。这还是手里有地的,如果是租他人之地的佃户,能支撑到青黄时节就算不错了。他们手里有钱的倒是好了,没钱的怎么办?所以必须把粮食三分九等了,拿出一部分免价粮,做为救命粮,只要你有大明户籍,就可以凭着户籍,在chūn节时起,领取这份十天的救命食。十天后还可以接着来领,直到夏粮的收获。
    本来朱由校想的是可以让百姓们以工代赈或者是直接从钱庄里借无息的贷款,以后再还上,但一想首先这得多少手续要折腾百姓,生存权、健康权、居住权、受教育权等,这些都是人类最大的权利了,现在自己是大明朝的总舵主,自己的治下有饿死人的现象,那就是自己的失职,现在的大明又不是什么一穷二白的状况,为什么就非要饿死人呢?那就是政策的原因。所以朱由校打消了这个想法,而是采用了免价粮的无条件发放,带上户籍,当然也是限购令一样的原因了。
    自己现在的粮食反正也是‘抢’的江南富户的,再收粮钱,只有过是为了让这个运粮多维持一下而已。
    宋应星,改造的战车已经设计完毕,在皇上的设计前提之下,又做了一些小小的改进,比如可上升的‘沙发’到了天窗位置上时,有的甚至是可以坐到车顶,那沙发转圈的有一环形把手,通过绳索,可以让弩手,牢牢的固定在沙发之上。有的只是头露了出来,这些都是为了战车的shè击弩手闲置、以及车顶之上相同高度的原因弩手挡住视线的原因所设计的。
    朱由校一听,宋应星这效率结果还是可以的,一共四天就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还给了这样的补充,果然是相当的好,赶快的下旨照办,这样下一步的战车生产就是‘第二代’战车了。
    又想起了自己设计的水泥船,的确是坚固,凭着这个特点,根本无惧任何‘坚船利炮’,但那蜗牛的速度放在海战上,只能是一个防御超强的活靶子,因为追不上任何船只,连转个身,都相当的成问题。因为太沉了,基本上是别的船只速度的十分之一。
    袁可立的报告的确是让自己陷入了两难,正好请宋应星去一趟,看看能不能通过加大加长加高风帆,或者是减少船本身的重量,来提高船的速度,总靠上木帆船来拖拉也不是个办法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416章试试火枪
    要知道木头船被替代是早晚的事,人家欧洲上百年前就有了比大明先进的大炮,靠着木船,那肯定是要吃亏的,虽然厉害上老是记载了郑芝龙如何如何的扬我国威,打的西洋人如何如何,但最后的结果却是人家荷兰东印度公司,仍然稳稳的在海洋上纵横,也不是简单的被摧毁了。而有了水泥船,就如同拿了竖盾和别人比箭术对射是一个道理,只要速度跟得上,哪里还怕什么西洋船舶。
    这些东西得抓紧时间,有了郑芝龙这个‘幕后指挥’,建起了一直水泥船队,先把马六甲海峡用水泥船给占上再说,那边海道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用水泥船一封锁,南海这一的战略要地先给占过来再说,那里就是中国的南大门。
    御药房徐少华所带领的同仁堂,一大发明、一大突破,终于还是出台了。大发明当然是青霉素了,费了三个月的时间,终于是有信了,经过了反复的临床试验,当然拿的是一些蒙古或者建奴的俘虏来试验的。终于出现了相当好的临床效果,这让太医们瞠目结舌为之感叹。
    神效当然就是了,历史上青霉素一出台就有人称之为神药呢。回复:再多研究研究,多临床试验试验,再试个几百例,确认没有副作用后,再进投产。
    第二个问题是对人体解剖学的研究的突破,终于发现了男性人体的‘输精管’,只要把它扎起来。可以照行房事,但不会有子嗣。
    这本是朱由校一再要求的,让一些异族变成了太监,让他们肢体残缺,的确有些不人道了,对大明犯了不可饶恕罪过的还好说,来个‘赌债肉偿’。但对于那些‘无辜’的普通百姓,只是他们的子孙后代‘将’会对中国犯下罪孽的或者威胁到中国的,这些人本身就没犯过罪,总不能象日本人对待琉球人一样。全赶到海里来个一了百了吧。大明对不教而诛是相当反对的。如此残暴的事实那是要受到天谴的,朱由校不喜欢杀戮,还算是比较仁慈的。
    而以这种结扎的技术,还是比较适合他们。让他们这一辈子‘平平安安’。不需要受肢体残缺不全之苦。照样行周公之礼。只不过没有后代而已,这又算什么呢,前世的时候。多少人都崇尚丁克家庭,即便是特立独行的基友婚姻,不也一样没有子女吗?没关系了,养儿的目的是为了防老,以后朱由校出钱,让地方政府给这样的‘绝户头’养老送终,完全的给他们来个从婴儿到坟墓的福利待遇。只不过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绝种!
    所以朱由校立刻回复,立刻完善开刀技术,努力用麻沸散之类的东西实验,务必要做到‘无痛结扎’不留后遗症。并招收学员培训这方面的技术,要多做实验,俘虏有的是。并注意保密,省得以后那些异族对此事有异议。
    特别现在朝鲜战争打的是如火如涂,下一步将会有大量的‘移民’来这里,这东西马上就要用上了。
    处理完这些琐事,当然是由孙承宗陪着,去看了新送来的燧发枪。这次送来的是这近一个月来的存量,六千支,火药枪子基本上管够,这东西生产还是不费什么劲的。
    “皇上,这个炸膛率有没有查过?”孙承宗是比较善良的,一方面不想看着有炸膛事故发生,一方面知道皇上不对着国人擅动刀兵,但如果真的炸伤了他的心肝宝贝,那就不是小事了,但以看是提前打打预防针的好。
    “嗯,孙老师所言极是,朕一直在强调质量问题,这种因炸膛而导致的非战斗减员,其实是大明军队失败的罪魁祸首之一,朕对此种人更是深恶痛绝,他拿帝国的军人开玩笑,朕就抓住一个宫一个苦役终身,绝对严惩不贷,拿他的一生开玩笑。”朱由校深有感触的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军工厂’里的当然也是队友的一种。
    其实他也知道,这种质量问题,并非完全是匠户上的责任,因为制度的原因,又是克扣工钱又是少给工料等等道道才导致的这方面的原因。但自己的作坊里目前还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内厂的眼睛可是雪亮的。对于敢中饱私囊损公肥已的,立刻开除,下场?这些从低层过来的宦官、工匠们当然明白的很。
    可以想象的到,一排人拿着火枪之时,这时不时的来个被枪炸伤的,这东西也的确让人堵得慌,死在敌人的刀箭之下,怎么说也是个为国捐躯了,弄个与敌同亡,留名千古;但这死在自己人造的武器之上,这算什么事?
    所以朱由校从燧发枪的诞生之日就着重强调了质量,对这一批‘军火’还是相当有信心的,同时态度端正。
    孙承宗一听竟然把工匠的高度上升到了这个位置,可见了皇上的重视,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了,连忙的点头称是。
    朱由校随机抽出了十把燧发枪,让身边伺候自己练枪的十个宦官一人一把试射一下。效果很好,质量没有问题。再试了三十支,均为质量信得过,和孙承宗相视一笑。
    六千杆枪发给了六千位净军,但也大差不差,有不少都玩阻击弩去了。倒不是每件事都偏心,把最好的武器都先尽着净军,实在是净军的确是身边立功最多的,也是最忠心的,更是技术最好的。这几个优点,不先给他们给谁呢?
    六千净军拿到燧发枪,一个个的爱不释手,这东西做的相当的精致,虽然火枪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太佰生,大明玩枪的多了是,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但手里这个,的确不是‘凡品’,有了皇上神弩的经验,这种皇上出品的,想想也想象的出他的不凡之处,更何况手工、结构、材料都是如此的精耕细作,让人也是越看越喜。
    把净军的三大监军、七千户和下面的百户都叫了过来,仔细的演示了一遍,让他们记好了。
    这东西的确是麻烦了一点,但也不是多高科技,所以很快就学会了,能打响了。
    技巧性也不是朱由校会的,也就是这几天现学现卖的而已。但不如孙承宗,还把一些注意事项说的明白透彻,什么捅火药的力度和后座力的问题解说了一通。
    朱由校宣布那就去练吧,谁练好了,那就是战车的神枪手,一战车两名,由其他八人为神枪手服务,装火药装弹等。这样的规定立刻引起了净军们练习火枪的热潮,这招也太狠了点,整个是让净军争破头的练,最后射击的那一下当然是最爽的,但在背后打杂的活可就让人苦逼了,这为别人作嫁衣的活,可没有几个人想干,虽然说一个部队里讲究配合讲究个‘我为人人’,但这样都是相同起步的,当然要争取一个‘人人为我’的机会了。
    朱由校正津津有味的看着净军训练,这时卢象升的急报来了,“十二日夜,大批蒙古军突袭双山堡,堡内整体的投降,打开了城门。现蒙古军越过了双山堡,闪电战打败了榆林边兵,占领了榆林卫。现白杆军和天雄军正全力赶去。”
    “孙老师,如此说那三万蒙古军最终出现了,加上鄂尔多斯部的五万人,共计兵力八万人。如今最让人担心的事情发生了,蒙古军越过了边墙。”听完了光报,整个就是一晴天霹雳,这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啊,从知道了蒙古分兵三万,朱由校就相当的重视,他实在不想看到,大明本土再次遭到入侵,但这样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所以不无担忧的说,最怕让异族的军靴踩在自己的脸上,没想到,现在还是被踩了,蒙古人的德性他是知道的,动不动就是个屠城,那榆林的百姓、、、、、、
    而自己布置的白杆兵、天雄军和一万锦衣卫,也没有能提前挡住他们,只能和在大同时一样,再行消灭入侵者了。
    “皇上,集体投降?那榆林的百姓可如何是好?怎么会有人如此的丧心病狂?”孙承宗一听竟然是这样的原因把边墙的防范更破的干干净净,更是又急又气。
    “孙老师不要着急,天雄军等已经赶去,八万蒙古军,不一定能讨了好去。百姓们、、、、、、唉!丧心病狂?辽东将士不一样全体的投降了吗。”想到三支军队已经到了榆林,二万余军队,对付四倍的蒙古兵还是有把握的,而孙承宗所提的集体投降,更让他对边兵的忠诚性表示怀疑。
    “这,”听了这话,孙承宗一怔,是啊,辽东的将领已经投降了好几批了,这才投降了一个双山堡而已,这还真是无可否认的事实。皇上不信任边兵,边兵里最精锐的就是辽兵了,但辽兵的答卷就是整体的转身投降。现在西北边兵又有如此作派的,也真让他这个兵部尚书,没脸为‘掌管’的大明兵将辩驳什么。(未完待续。。)

第417章急援榆林
    “孙老师,走,看地图谈。通知所有人集合,准备出发,召集何、满、曹等将军,总督府议事,”朱由校立刻下了命令,这个时候他是不可能待在大同了,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更何况,他还不是一般的匹夫。
    回到了总督府,总将军已经等待在哪里了,展开了地图,一看从这里到双山堡,大约**百里路,比岱海那边走,少了大概有一百里路,孙承宗首先把战报的信息报了一遍。
    “孙老师,林丹不远千里,非要往那边赶,估计根本就是为了这个双山堡,以便来个里应多和,兵不血刃的进入边墙,否则他们为什么单单的挑了它呢?”看着地图,朱由校不由的说。
    “皇上分析的甚是,林丹狡猾如狐,不会奔袭千里随意找个地方,而且双山堡此次集体投降,也显示了图谋已久。而且臣怀疑林丹的西进,也跟前会去他们会和。”孙承宗点头称是。
    “鄂尔多斯部落此事参与其中,他们的位置在西边三百余里,林丹的目的地不是鄂尔多斯,就是榆林。而我军的位置比他晚了一天的路程,所以现在就得起启了。”朱由校的计算是,林丹比自己早动身二日,虽然从边墙外的距离比边墙内距离远了一百多里,战车的速度在长途奔赴之中,并不慢于马队,所以朱由校如此计算。
    “皇上还要亲征?”
    “是的,榆林此次百姓的损失一定小不了。朕自认应该给他们一个交待,而且本次定要一举解决了林丹这个蒙古的大麻烦,河套地区的西部也急需解决,目前归化已经打了下来,鄂尔多斯是这次攻打榆林的帮凶,朕不会放过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