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二十四监-第3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门城现在就是一个吸金窟窿,投下了海量的资金与俘虏的苦役,收益的效果还得再等上一二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现在来了这个房地产的契机。朱由校想到这种收益明显会提前了。
    在中国来钱最快的有几样,其中就有房地产、采需、修路,现在采需条件所限,效率低了点,修路是自己掏钱,又没有高速路收费之说,倒是有轨马车可以运货载人,这个当是驿站的收入,但隐xìng的,那是一个长期的经济发展效果。不过这个房地产是个来钱最快的行当,在京城的朱由校就首先打起了这个主意,在城墙之外开始进行之中。没想到在那偏远的岱海,也有这要的机会,这是他所没想到的。
    本来以为此事最快也得在‘羊吃人’之后,隆重推出‘鄂尔多斯羊绒衫,温暖全世界!’这个金手指之后,来一场工业革命的前奏。那里的地皮才会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没想到,现在已经有人开始了。
    织羊毛这个是交给蒙古俘虏的与平民妇女在天城之外进行的,但没有机器,那个效率谈不上什么革命,看来这个进程得需要求极宫去参与进行了。
    不急,现在搞还不行。是人都有一种心理,轻易得到的,那就不是最好的。现在天门城的地位刚刚显露了一点点,那房价就是能赚钱,也就是赚个地皮钱而已。想大暴利是不可能的。而且宗室子弟好不容易在天门城安定下来了,现在图几个小钱,把房子给卖了,以后又怎么办?
    传旨二年内天门城不许这样的房地区交易,大明皇室在天门城所为,目的是为宗室所谋万世之福。岂可因贪一时之利,买卖皇家恩典,私下交易的不受大明律保护。沿街门市。为方便商家,可以租赁使用,亦不可买卖。
    这个帽子一扣,买卖之声立刻停了。是啊,这是皇上的恩典,花了这么多钱,不是变相给宗室银子的,是一个万世之福。这要的东西就是买了也不受保护,买了何用?
    秦良玉、卢象升的扫荡进行的很是顺利,千人一队。一共十一支队伍,分向了辽阳以东以西各地,来时也大约的掌握了一下,辽阳南边,这些皇庄之类的庄子,就有不少,那是因为辽阳这里曾经是建奴的都城的原因。但庄子的分布太广阔了点。要知道建奴是侵略而来,以前的这里都是有主的地,本来辽东就是地广人稀,占地就大,把‘地主’赶跑,建奴们划的庄子当然也就更大了。这点倒和大明的官田有相似之处。
    明军虽然来到了辽东,但明军的活动区域实在是太小了,仅仅是局限在了官道两侧,并没有扩大控制区域。即便是一路从盖州而来,也没有过纵深之感。
    这一番秦良玉与卢象升的四处劫掠,起到了建奴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前都是明军屯田,等到收成的时候,建奴去抢粮,现在好了,风水轮流转。明军过来抢粮了!这个惊喜让守护皇庄的建奴一个个的惊慌失措。根本不明白这天到底怎么了,变的如此之快。
    皇庄的守卫,这样的力量,面对千名骑兵,他们也只能算是一个渣!在辽阳这个地界,他们所要防的从来不是明军,而是暴动的汉民,那些汉民的暴动对于他人来说,是不值一提的。所以防卫的力量对于千名骑兵而言,反过来又是不够看了。看到来势汹汹的明军,他们想到的就是一个字‘跑!’跑的越远越好。
    明军当然象征xìng的追了一下,但除了被汉民们给拦下来的,其他的根本追不上,只能任他们去了。
    而在皇庄里被建奴圈养着,当牛作马整rì劳作的汉民们,一下子惊呆了,这是天兵天将来解救他们了。所到之处,跪拜下来,高呼万岁。
    有了汉民情报的支持,附近庄子的位置,粮仓的位置,很快就被一一的定位。皇庄是打下来不少,但收获却并不是太多,一个皇庄加起来,也就是两三万斤粮食。因为明军在盖州的二次袭击,事后又在渤海湾控制,相对来说掐住了建奴的脖子,造成了粮食的奇缺。所以贮存量并不是太大。
    这让卢象升很失望,要知道一个皇庄,那田亩数都是万倾,都是良田,一亩地收成达到一石二石当属正常,留下消耗的七成八成,也能剩下二三层,就算是只剩下一层,这一倾百亩,也能有一二十石,也就是二三千斤,这万倾得是多少?这样的数字应当是相当恐怖的,只有这少少的二三万斤,p》
    媸侨萌瞬惶娣p》
    好在每出去的队伍不小,路走的也远了点,从只抢大庄子,最后发展成了,是个庄子就抢,反正这里没有汉民的地,就算是有了,也只有汉jiān们,也有这样的殊荣。
    那些庄子果然不出所料的有料,人躲在了辽阳或者沈阳,但不耽误学着大明的一些文人阶层,尽最大力气的置办田地,只有田地才是最大的资本。这是建奴最先富裕起来的少数人,他们当然的就成了建奴的土豪。
    三rì来的奔波,收获是不小的,第一就是极大的打击了建奴的探子,他们仗着马快,游走在大明军队的附近,掌握着明军的动向,但这次不行了,十一只队伍如同十一支触手一般,从明军的本部一下子向着四面八方伸了出来,这一下,最先受难的就是这些探子了。
    第二就是代善部与黄台吉部的游击队伍了,他们在茫茫雪原之上,力量虽然不小,但很可惜,他们没有望远镜这种神器,明军更有隐密的光报系统,在雪原上,总是被白杆兵、天雄军先行发现,把握住他们的行军轨迹,有了这种作弊器,建奴们的遭遇可想而知了。
    第三当然是解救汉民了,这此被建奴圈养着的汉民,他们与建奴俘虏的待遇基本是一样的,就是个免费的苦力而已,只有过区别在于,建奴俘虏要被宫刑,而汉民的这些苦役则是要世世代代为奴。现在看到明军来攻,总算是见着亲人了,当然是誓死景从,纷纷表示自己带着干粮跟随着明军。他们与建奴都有着血海深仇,亲人朋友死在了建奴手上,自己也被建奴奴役了十几年之久,这种恨是发自骨子里的。这种现象让所有的明军感动,这些汉民与自己是同根同源的同胞兄弟,他们基本上都是懦弱的弱势群体,与自己没有参军之前没有什么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处在了辽东这种地方,遭遇了建奴这帮畜生而已。那是命运的折磨,现在他们看到了希望所在,纷纷的想着舀起武器,跟着大明的部队来报仇了,如果不是仇深似海,哪里来的这份勇气。
    扫荡的规模越来越大,时间也越来越久,收获也越来越大,有了汉民的配合着运送,总算收集到了这六十万斤粮食。
    这三rì来,身在辽阳城的建奴们可就不一样的心思了,从各个庄子逃出来的护卫、管事,纷纷的跑到了辽阳或者是沈阳,他们的遭遇很快就在辽阳城里传开了,这样的事情让建奴们相当的震惊。
    曾几何时,明军也开始抢他们的粮食了?与明军交手这么多年,也只是他们抢明军的。就象后世唱的那样,‘没有吃没有穿,明军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明军给我们造’,但现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轮到明军抢他们的了。
    纷纷的大骂明军无耻,这可都是大金的粮食,现在大金不缺别的,最缺的就是粮食。本来就奇缺无比,现在黄台吉为了打仗,把粮食都集中送到了前线。这粮食的价格已经不断的刷新着,一次又一次攀登的价格的高峰,现在明军这样一搞,那无疑成了雪上加霜了。在这要一个青黄不接不时期,粮食被抢那是多么恐怖的事情?虽然这些粮食就算是不被抢,也跟他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有一些识时务的建奴对明皇的这种学习jīng神不持反对态度,他们倒是希望明军真的能把建奴的抢掠jīng神贯彻到底了,他们不怕抢,怕的是被屠灭,抢点粮食怕什么,反正饿不着他们。但明军这种劲头哪里是来抢粮这么简单呢?
    耀州的撤离就不是那么彻底,留下了一部分粮食,相当于是资敌了,而从海州、鞍山的的撤退,那叫一个干净,一两粮食都没有给明军留下。但这城里集中的好撤,各个庄子如此分散,要撤的时间的确是失去了,一旦明军不缺食,无须一个漫长的运输线,这场仗可就更困难了。

第687章万事俱备
    黄台吉当然将明皇的所作所为看在了眼里,他与其他人不一样,对于明皇的打算,他当然看的清清楚楚。撤退几个城池,已经算是另类的坚壁清野了,大金国想要胜明军,首先就要控制住明军的补给,只要在粮食上掐住了明皇的脖子,那明军在辽东不会有什么太大的作为。这一点他早就在做,对于官道沿途的村庄,已经把粮食扫荡的差不多了,而且对于皇庄、官公、贵族庄等也纷纷的让他们上缴粮食,以供军需要。但没想到,这些人阴奉阳违,还是留下了这么多的粮食,给明军做了最大的贡献。
    其实黄台吉这些粮食当然是有原因的,粮食现在是建奴这边最大的硬通货,每个皇庄、官庄、王公贵族的庄子,都是要养活一大家子人的,都捐了也不现实。这些人家人口众多,手下的奴才也多。战争一开始,粮食只会更加的紧张,留下点粮食用来笼络、收买人心,是最好不过的了。而且他们留的粮食比例真的不多。
    但明皇此举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筹备粮食这么简单吗?打击了敌人壮大了自己,这种四处扫荡所得到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起先,黄台吉也是这样分析的,但越想越不对劲,他感觉明皇肯定有更深层次的目的,一个大国的帝王,不可能把眼界放的如此之短小。
    这个目的是什么?最终黄台吉想到了,但越想他是越不敢想。因为一旦成真,他将一点招没有,只能无奈的看着,除了退,大金还能有什么作为呢?明皇为了进攻先是放弃了盖州,直奔耀州,显然是因为盖州没有堵在他的路上,他的目标是沈阳。现在的他同样可以放弃辽阳。
    如果是其他的季节,辽阳是通往沈阳的必经之路,除了辽阳城北的可以渡河之外。在没有浮桥的情况下没有其他的方式。但现在是冬季。河面上有冰,完全可以让明军的大部队顺利的过河,然后再行走上官道,甚至明军也可以顺着河道。通过太子河绕道浑河。来个冰上行。一样也能到达沈阳。他倒是这样想,但明皇不会如此做,给他一个炸冰的机会。
    现在的黄台吉都愁死了。他最后的宝全部都押在了辽阳城,但再一次,明皇不给他机会,如若真的放弃了辽阳,直奔沈阳,谁还能挡住明军?那个时候,大金势必一朝而溃。
    扫荡的第三天,终于都回队了,收获不小,朱由校高兴的表扬了一番,什么打击了敌人、训练了自己、提高了士气、增加了收入、、、、、、这样暖心的话,说了出来,让将士们大为受用。
    而且让朱由校惊异的,东厂所建的情报网里,在这个时候竟然又碰上了。在汉民之中,主动的过来对上了暗语。情报一直是朱由校重视的地上,在这上面花费的银钱、精力可是不少。关键的时候却掉了链子,这让他相当的不爽。
    从李奇鹤嘴里,得知了消息被封锁的一些原因,这些建立的暗桩,一个个的因为陆路、海路的封锁,而无法传递消息。而现在这几个暗桩人员则因为他们的上线被抓去当了劳力,而没有了任何办法。
    通过这几个人的嘴里,朱由校更是了解到了辽阳城,本来有二万多人的常规部队,但被建奴调到了盖州一大半之后,看似风光,其实城防能力严重的不足,这也是建奴将海州、鞍山的兵力、民力全部都调到辽阳弃守的主要原因。另外现在的辽阳城,许多的建奴都被武装起来,甚至是抓了三城的汉民,协助守城当炮灰。已经算是全民皆兵了。
    这些消息让朱由校对于攻打辽阳更是兴趣缺缺,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天时地利人和的书他读过,犯不着玩其下攻城。
    他主要问了问,在辽阳城有没有什么士兵失踪的事件,几个暗桩真摇头,这些东西他们不在辽阳城,不知道,但说辽阳城里的暗桩知道。本来暗桩约定的传递信号是在城墙上写信号的,但现在已经封了墙,倒是不行了。而且,建奴调动频繁,这个失踪也无迹可查。
    这让朱由校很失望,他想问的其实就是关于建奴是不是在辽阳城为他准备了烈火焚城计划而已,他坚信这个计划不会缺少。
    “皇上,三天的时间,我军只是在这里造攻城械具,没有围城,臣恐建奴那边已经洞悉了我军的动向。”孙承宗道。
    “无防,朕之计策,与黄台吉那些阴谋不同,为堂堂正正的阳谋,不怕建奴洞悉。而且朕也相让他们洞悉,面对一座巨城,就这样放弃了,朕心也有所不甘。”朱由校有点高深莫测的样子说。弃攻辽阳城,的确让其不甘,但其下攻城,这个道理谁都明白。辽阳的确有许多的建奴,但辽城不是终极,至少现在它只是个配角。把时间精力放在这里,显然不是他的本意。
    而且这里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如果按自己所想,黄台吉在这里布下了烈火焚城计划,怎么可能舍得自己就此而去呢?应该在第一时间卖个破绽给自己,让明军轻松的拿下辽阳,然后入驻才是,这样就干干的走了,倒是显得无趣了。自己识破这个计划,黄台吉要么是蒙在鼓里,要么已经通过自己不知道的方法得知。如果知道了,那无所谓,如果还蒙在鼓里的话,他肯定会在辽阳来个故计重施。
    朱由校当时传旨给何可纲,嘱咐其悄悄的行事,其是在港口之战时同时进行的,而且事后一直是严密的控制着城门,但朱由校想盖州城里的事情,黄台极肯定会知道,因为记号的事情太简单了,看过电视的人都知道,窗户上放个花盆,都能有表示个意思,更不要说这种事关两族生死存亡的大事了。
    将盖州城里的人一网打尽,这么多天了,若说建奴还是蒙在鼓里,那自己就是个棒槌了。之所以紧封城门,就是给黄台吉一个意思表示,识破了,但偏偏的还捂着盖着,就是想玩个将计就计来着。这番算计也不知道会有什么成果,黄台吉会不会上当,这就全看黄台吉的辽阳表现了。如果黄台吉没有动作,辽阳城还是按兵不动,说明他没有中计,甚至是不知道盖州城被发现了;如果辽阳城出兵了,给明军一个机会,说明他还是想闹妖。(未完待续。。)

第688章欲擒故纵
    五更时分,已经算是黎明了,大明军开始了出发渡河,大军对于渡河相当的谨慎,早早的就对渡河十里内的河段进行了严密的监视,以保证渡河的安全性。建奴玩的炸冰冰半渡而击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大军进行当中,这也是最危险的时候,这方面注意一些,是再正常不过了。
    到了辽阳城西方十里处,太子河边,明军一字长蛇阵摆开了开始渡河,如此渡河的速度可以加快上许多,三万人,十里长的队伍,用不了多少时间。
    朱由校站在座驾之上,他的肩头立着白闪,小家伙相当的好奇看着眼前几万人的大军,不明白他们要干什么。朱由校也在期待着,明军一旦渡过了太子河,将一路北上,一百多里的距离,顶了天的,三天就能到达沈阳那个建奴的政治中心,令出之所。那时候才真正是决战之时,意义无穷。
    这个时候辽阳方的建奴再没有回应的话,那只能是擦肩而过了。
    好象是为了应和朱由校的想法似的,辽阳建奴真的来了。辽阳西肃清门、正北镇远大开,建奴骑兵喊杀声嘶力竭,鱼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