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二十四监-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得接触接触。
    第六件事是原任巡抚登莱武之望,告毛文龙的,说他为大家都不和,而且还和朝鲜那边不和。说上次毛文龙的捷报是假的。看来这个毛文龙的确是不招这些人的待见是真的,但这事朱由校根本没放在心上,本来也不能指望这些辽东兵和东江兵能把建奴的八旗给干翻了,查查他们的捷报,算一算战功的话,估计建奴那边已经灭绝好几回了吧。还是等净军和锦衣卫练成之后,发挥一下战力搞出点战果,然后扩编。而让这些辽东兵回到地方上去搞点行政工作,治安、城管、环境监督等等的事情都需要退伍人员,留在辽东除了浪费粮食钱饷,也没什么太大的用处。
    第七件事倒是很得朱由校心思,是河南道御史贾毓祥,上奏称,辽饷的加派是枯竭了全国就为了辽东那一个角落,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战胜?这是竭泽焚林的事,老百姓被逼急了就会斩竿揭木而起。一番长篇大论,说的朱由校暗暗称是,古人的智慧也是不容小视的,这样简单的问题竟然给看了出来,此人的话很重,但的确说到了点子上,
    看着群臣一个个jīng采粉呈的表情,估计是恨极了这个多事的‘聪明人’。这样的道理连朱木匠都能看出问题,大明的jīng英能不知道?官逼民反这个词可不是大明独创的,这几年的战乱也不是没有人注意到。难道群臣都是傻瓜不成?但如此明目张胆的在朝廷上大肆宣扬,以取悦圣听,置朝臣何地?让群臣情何以谌?其心可诛!
    一时对此‘险恶用心’、‘妖言惹众’扩大其词的批评滚滚来而,大有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之感。
    朱由校却对此人的见解非凡来了兴趣,(他一政治小白当然把jīng英们的城府当成了笨蛋,而直言的人方有真材实学。)传进京见驾吧。
    书中暗表,贾毓祥却是明亡后少有的忠臣,虽然没有以死名节,或者杀死全家,但和宋应星一样,隐居大泽山中“钓台”之下,足迹不入城市,终不肯为清朝效力。当抗清死节的南明使臣莱阳人左懋第(字萝石)的灵柩由běi jīng运回故乡路经平度时,他却亲到路旁哭拜,仰天长叹:“做臣子的都应当像萝石这样才对啊!”
    老年时写下了“升高北望泪潺潺,旷野萧条白rì闲。霜叶如今凡几变?犹留老眼看青山”,这样怀念故国的诗句,重阳登高,望的是北方的故国旧京,老眼昏花,浊泪纵横,青山依旧,人事已非,悲凄之情,溢于言外。
    这也算朱由校瞎猫抓个死耗子,碰上了一个忠臣,但不知以后会如何动用了。
    群臣一听群起而攻之,大肆的批评皇上,要求皇上不能见此居心不良的小人。老魏挺身而出,大叫“皇上要召见谁,是由群臣决定的吗?”结果表明老魏的能量还是不错的,果然不出所料反对的声音没了,还真有些王八之气。也难怪人家说,只知魏阄不知皇上了。
    接下来没什么让朱由校感兴趣的事了,昨天放纵了一下午,今天得把功课补上。
    捱到了下朝,回到乾清宫,已经快十点了,朱由校刚刚到,已经有人在等了,是针织局的杜永明。来了就见吧,自己就是cāo劳的命。随着皇上进屋后,先把这几天赶制夏rì军装的事情汇报了一下,进展的情况很好,估计四天的时间就可以全部完成。
    接着就把一件厚厚的‘羽绒服’递了过来说:“回皇上,已经将羽绒服做了出来,请圣上御览。”本来以为就象做个棉衣一样的事,挺简单的,但这个出绒问题,的确还真是个事。不断的从布料、针缝中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终于把这件羽绒服做了出来。
    “不错,没有羽绒出来。”把衣服拿了过来之后,首先的感觉就是这含绒量不是一般的大,估计得有二斤羽绒,那叫一个厚实。反复的拉扯了几下,重重的抖了抖,也没有羽绒出来,这个技术看来可以通过了。
    “回皇上,内胆用的布是专门处理的,不仅羽绒出不来,还不透水,如果冬天穿上这个,肯定和抱一暖炉一样热。”制这件东西,杜永明可真没少费功夫,这几天都是天天盯着的,对于他来说也的确难得。
    “好,再赏你一百两银子,回去按朕这个样式,”写着朱由校拿笔在纸上画出了后世羽绒服的款式,后面带着帽子,“外面的面料就耐磨的厚棉布做,棉布上再涂上绿、黄、茶、黑等颜sè组成不规则图案。羽绒倒无须这么多了,这一件用的量够五件用的。做出来后再拿给朕看。”朱由校这一次并不打算拿这个来赚钱,现阶段仅仅是提供军用,羽绒实在是太少了,根本没办法解决。而全国范围的大量饲养禽类又因为粮食的短缺而无法实施,慢慢来吧。
    现在有了羽绒服,冬天打仗也不会有严重的非战斗减员了,这东西的保暖效果不是一般的好,有了它别说是辽东,北极也能去得,一路向上先把地盘占下了,什么老毛子俄国的,现在这些地方都是无主的,一路开过去,等宋应星造好了发电机、电动机,弄个有轨道电车玩玩,一路到白令海,再修个大桥,直接到北美大陆玩玩去,有了这个羽绒服,人类的完全可以征服那神秘的北极。拿着这件羽绒服,朱由校不由的开始YY起来。
    杜永明高兴的领了旨,接着就回去搞研究了,走的时候也是yù言又止,心里也想着是不是也投案自首,但由于皇上现在也算是用着自己,还赏了银子,会不会以后不再追究此事了?在这种侥幸心理下,还是没有提这事,走了。
    “刘掌印,这个压水井是你监管造出来的,朝会上朕的话你也听到了,朕打算让你主持此事,你看如何?”朱由校把刘若愚叫了过来说。
    “谢皇上隆恩,奴才一定把此事办好。”这千万两的差事而且是白送给百姓东西的差事,那可是善事中的善事,流芳百世的名声啊,这可是刘若愚连想都不敢想的,急忙的谢恩,做保证。
    遇到这事谁不想把手伸过来?特别是朝中的大臣们也是眼红,别说涉及的数额如此之大,就算是一分钱的银子不贪,要这个事上只要能留个小脚印,那也是一代功臣,看刘志选现在把那个胸脯挺的高高的,为什么?人家有义卖的功绩政绩在身,提拔一下是早晚的事。
    但朱由校可能把这差事给他们吗?宁予家奴不予外臣,原因很简单,外臣太复杂了,又是贪污又是帮派的,不好控制。而宦官就好解决了,有东厂、内厂看管着,稍有乱伸手的地方,马上就把你办了,无须任何手续。这是改变宦官形象的关键时刻,如果拿着银子往外送再得不到百姓认可的话,那这种百姓也无所谓救不救了。
    “其实不象大臣们所说的如此多的数额,只要在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宁夏这六省,远离江河水流的地方,让打井的专业人仕普及一下基本的打井知识,再发动群众相互帮趁着去打井,宫里给些补贴,打好了井随时帮他们装压水井就可以了。这里注意了一点就是此次赠送是针对所有交纳农业赋税的农户,不用交税的人不在此赠送范围内。如有需要可以购买,价格就是十两银子,还得自己打好井,才去安装。明白吗?”朱由校仔细的想着说着,自己可不是冤大头,那些乡绅地主、士大夫一个个都富的流油,自己充什么大头蒜。‘一口饭是恩人一斗米是仇人’这个道理还是明白的,别说给他们一口压水井,就是十口百口,他们能觉得什么?能对自己感恩吗?饱时一斗饿时一口,把钱用在真正需要帮助的贫穷之家,那才是雪中送炭,给富人,连锦上添花都不算,谈不上什么恩情。

第九十七章恩及万民
    而在此大旱的危难时刻施以善举,方能体现当皇上的仁慈和良苦用心。作为老百姓的君父,心里应该始终装着老百姓,急其所急,想其所想,担其所忧,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对于皇上这样的关爱和信任,老百姓心里会备加感激,从而增强了同舟共济的责任感,并自愿与皇上站在一起,同挑重担,共度时艰。
    当然,皇上对老百姓的的关照,不能仅止于话语的安慰,还必须施以实实在在的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皇上的切实的关怀与仁爱。只有这种及时管用的帮助,才能真正唤起老百姓的感恩之心。饱时一斗,不如饿时一口,这压水井正是这“一口”的恩惠,朱由校就是要无限发挥这一口的作用。让老百姓每次用的时候都能看到感到来自京城、皇宫里的那位皇上的关怀。从而使老百姓为之感动,铭记一生。反过来,老百姓则会表现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心理,身边就会凝聚起团队的巨大智慧和力量,摆托大明这种内焦外困的局面就指rì可待了。
    “这点奴才记住了。”从上林苑开始,刘若愚就感到了朱由校在为民生不断努力,从对欺压、鱼肉百姓的宦官的处理中,也可以看到皇上的决心,应该是有悲天悯人情怀的伟大君主。此次的示恩也直接针对那些急需帮助的百姓,自己跟着他更加的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
    “压水井无须去买,而是造,这个成本就低多了,也就是挖煤、铁矿,然后打造和运输的工钱而已。不仅要在京城这边挖煤挖铁去造,而且还要去山西、河南等省去挖铁矿、建作坊去造。有一点记住了,每个作坊、工匠造的压水井都是编上号,并把所安装的位置进行登记,这样做一是容易查到所造压水井是不是落在实处,避免一些人从中捣鬼;二是避免有的工匠图省事,造出不合格的产品来糊弄百姓,最后搭了钱费了力,结果只是给百姓一块废铁,那可非朕所愿。这点明白吗?”对大明的质量问题,朱由校也不敢大意,自己花出了如此大的jīng力、钱粮,要被个劣质产品打败,那才叫冤枉。
    “奴才明白,一定把各处的作坊建好,严把质量关,对每台压水井进行登记,让东西落到实处,防止有人伸手乱拿。”
    “去宫里招人去办,给他们说明了,这次是朕要示恩天下百姓,从中捞不到任何的好处,除了辛苦跑腿风吹rì晒外就是把仁慈之心传播到百姓中间。每个去的人都要明白这一点,如果怀着到了处面飞扬跋扈展示威风,那朕会把他抄家发配浣衣局。这次去的人要完全自愿报名参加,不去不要紧,但去了,就要把朕的仁慈传递出去,让百姓知道朕心系天下万民、真正的视他们为朕的子民、让百姓把朕真正的视为君父,而不是说出苛政猛于虎之类的话语。这个jīng神你要传达下去,切记!”
    “皇上真乃一代仁慈的圣君,有此情怀,万民之福啊!”一番话说的人倒没感觉到什么,但听的刘若愚却是心cháo澎湃激动不已。“‘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皇上如此情怀,百姓当视皇上为真正的君父!”刘若愚跪在地下向皇上表示着认同,跟随着一位明君,成就一番事业,不正是自己的追求吗?
    “这次派出去的宦官,不仅要帮助百姓安装压水井,而且还要把百姓的困苦记下来,对特别穷苦的,朕还会那出钱财来救济一二,让他们登记好了,带回来给朕。当然不是直接给他们钱粮,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的道理朕还是懂得,朕会尽量的安排一些产业过去,让他们赚些工钱。”
    “奴才替这些百姓谢皇上隆恩。”
    “刘掌印可代表不了这天下百姓,还是别谢了,做好差事是正经。”
    “皇上仁慈,奴才真的无以言表了。”
    “那就别表了,安心做事就是刘掌印最好的表达,你这次先带二十万两,先在西山那边练铁、建作坊造压水井,然后再去河南那边,找地方建作坊。慢慢的再向其它地方进军,钱不够了随时给朕来信。技术方面去找崔尚隐,他在西山那边正在建作坊炼钢。明白了吗?”
    “奴才记下了。”
    “那你去招人吧。”
    和刘若愚谈完已经快到饭点了,没别的,去净军那里吃吧,今天这个作业还没交呢。
    现在的净军已经有了量变的积累,向着质变不断的接近了,一排排的走起来也整齐了许多,那jīng气神可不一般,和刚刚成军之时的麻木有着天壤之别。皇上天天陪着,好吃好喝供着,心气再不高,那就真无药可救了。
    就在皇上和净军一起共进午餐的时候,西山的霍启飞已经把作坊的生活设施安置了下来,此时正在和崔尚隐商量着:“崔公公,这形势不对啊?”
    “怎么?霍管家看出什么不对了?”崔尚隐在技术上还可以,已经把巨大的石碾子设计好了,照皇上的意思,在这西山找了一个靠着河,造了水车利用水力可以把大铁锤挥起来、碾子推起来,现在又在设计眼前这口溶炉了。照这个势头,十天就可以开炉了。这口大炉可真不小,一次能投进去五千斤的铁矿石粉,基本上一炉能练出一千多斤的铁来,这要是排开了,这生产规模在大明绝对是头一号的。
    现在宫里因为造屠虏神弩,存的铁矿、铁根本不够看的,就是造三千只弩都够呛,更别说三万支了,皇上催的又急,不快点不行啊。
    “崔公公,有几波人已经来这边探了好几次了,看面相不是好东西。”
    “哦,难道真有人敢过来惹事?那胆还真不是一般的肥。”虽然皇上说注意别把身份爆了出来,就以霍家的名义干这买卖,但到底是皇上的差事,敢打矿的主意无异于谋反。
    “利令智昏可能就是这意思吧,不过他们就是来人了,咱们也不怕,不说东面那三千正训练的人,就是小人带来的家丁也够他们喝一壶的。嘿嘿”霍启飞可正想着好好的干一场,能帮着皇上站脚助威,这对霍家将来的好处可不是一般的大。
    “咱家对这个事倒不拿手,也不方便出面,到时候还是霍管家多担着吧。”这个分工是非常明确的,皇上早安排好了的,否则争斗就不是在西山了,而是在朝廷上打口水战了。
    “崔公公且放心,没有三两三不敢上梁山,来的时候我家少爷早已算好了的,管叫崔公公看场好戏,小人这就先和锦衣卫那边通通气,好好的布置一番。”霍启飞相当自信的说道,然后离开了。
    在离矿山不远的地方,三千锦衣卫已经扎好了营盘,基本上也没cāo什么心,在霍家的银子面前,生活的设施建的很快,只是住的是帐篷而已,宫里提供的。穿的衣服当然是便衣,皇上发的新衣马上就做好了。
    从繁华的京城发配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说锦衣卫们没想法那是不可能的,朱由校对此的做法除了安慰、暗示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好在许诺了锦衣卫和净军之间的大比,这三千人是最jīng锐的锦衣卫军,是一定会参加比赛的,苦也就苦个二十来天的事,忍吧。
    物质供应上当然是最优厚的对待了,甚至比锦衣卫平时家居生活都要好上许多,也算是弥补了些许的不足。
    霍启飞就是在一片忙碌之中走了过来,刘若清、张家驹、庄海鸣,三个千户,不分大小左右,三千军队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各自为战。说皇上jīng,又搞这又搞那的,赚钱养兵,大政上还可以算的上jīng明,但安排这样的事却又如此的糊涂。
    这个统兵权倒让三人有了些许的为难,‘会不会是皇上故意在考验?’这样的小心思很正常,锦衣卫一帮吃饱了没事干的公务员,那脑袋转的可不是一般的快,对权力的yù望也不是一般的强。三个人相互较劲的同时,霍启飞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