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漠烽烟-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如《沙赫纳美》之中的诗句:他崔马所至之处,都使鲜血掺合尘土。札阑丁正是以这样强有力的作战方式,在蒙古军中左冲右突,然而他的目光却始终不曾偏离成吉思汗的影子。令他佩服得是,那道巨影直到现在为止,依旧没有任何后退的迹象,仍然镇定如恒地屹立于秃黑之下,仿佛对这种程度的偷袭视若无睹或不屑一顾。
         见此情景,札阑丁不禁怒从心起,暗暗咬牙道:少看不起人了!今日定要让你用自己的性命偿还你对花剌子模犯下的一切罪恶!即使这样,也还是便宜了你!
         负责保护成吉思汗的士兵并不算多,只有二百余人。这样,一直在总体战场上处于劣势的花剌子模军竟然在这一刻战据了局部的兵力优势。他们遵照札阑丁的调度,呈扇形合围过来,意图将成吉思汗及其部下一网打尽。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这些蒙古军虽然在人数上居于劣势,但是无论从战技还是统御方面,都有着独到之处,临时组成的防御阵形竟然无懈可击。以至于札阑丁连冲几次都未能打开一豁口。
         这就是蒙古人的怯薛军吗?果然是名不虚传的精锐之师!
         做为一名战士,遭遇强敌本是一件可喜之事。可是,就目前这种生死决于一线的危难阶段,却只能说是很糟糕了。札阑丁几次想利用自己的个人武勇突入,然后一刀斩杀成吉思汗,只是每一次都在敌军的积极防御之下无功而返。
         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札阑丁紧咬牙关,双目如电,扫过蒙古军的战阵。他看出,敌人的采取的是一种圆形阵势,也许就是蛮人们所说的古列延。他们以成吉思汗为主轴,利用骑兵的机动性飞度旋转着,每一名士兵在交锋时,最多不超过两、三招就换成了下一个人。如此一来,使得敌手又不得不改换另一种作战方式,以适应新的战技,因而非但无法有效杀害蒙古人,反而会因偶然的疏忽大意造成自己的损失。
         看来试图全面压迫是不可能了,那就重点突破吧!
         札阑丁深知,任何圆阵都有一个共同的致命弱点,那就是必须面面俱到,因而在战线式作战上足以应付,却往往无法敌挡以点为突破口的针尖式冲击。这正如一只鸡蛋,如果你用整个手掌去接触它,即使用力再大也很难握碎。一旦改为用两根手指去捏,毋需多花气力就能使之破碎。于是,札阑丁将原本采取平行攻击的护卫队分为左右两路,集中突破圆阵的一点,以优势兵力压迫其防御。
         这一变阵果收奇效!突破点上的蒙古军登时寡不敌众,大部死伤,余者后退,豁口被撕开了。
         还有三十步!
         札阑丁迅速计算着自己与成吉思汗之间的距离。三十步,这个距离是怎样的殚精竭虑,怎样的浴血奋战所换来的啊。走到今天这样的距离,正如诗人萨阿迪所说的那样:不播种,哪里会有收获;不冒险,岂能战胜敌人?
         二十部、十五步、十步。
         成吉思汗依旧伫立于原地,札阑丁却在不断逼进。二者一动一静,昭示着各自心中的执念与决心。
         五步!札阑丁已经逼进。他甚至可以看清成吉思汗留给他的半张脸上有几条皱纹,须发之间有几缕银丝。虽然成吉思汗始终没有将目光投注过来,札阑丁还是感觉到他的眼光始终不曾离开过自己的脸。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没有逃过他的眼睛。在肢体上的对决开始之前,精神上的对决早已开始了。
         来吧!让我们用刀剑来了结这一切!
         札阑丁怒吼着催马向前,手中的半月刀化作一团死亡狂风。
         别胡说了,你的敌手是我。
         一声粗豪的呵斥声中,一骑飞驰而来,横住了札阑丁的去路。马上之人虎背熊腰,体魄雄壮,手中的长刀寒光四射,宛如天神临凡。
         你是什么人?
         札阑丁口中发问的时候,手中的半月刀已经疾斩而出。
         摩诃末的孺子果然和他父亲一样卑劣!
         那骑士大喝一声,长刀横击,格挡开来,然后反手劈出。
         对于野兽,没有道义可言!
         札阑丁口中说话,手上不停,挥刀相迎。
         好小子!你不仁,我可不能不义。记住我的名字,然后下地狱去吧!我乃大蒙古成吉思合罕架下四狗之一的忽必来是也!
         听到这个名字,札阑丁心头不禁大为振奋。自己居然遇到了蒙古一流的上将,那么就先一口气击败他,再收拾成吉思汗吧。这样,将获得更高的勇名!
         同样,忽必来也为自己能够截击札阑丁而兴奋不已。这个大汗得之而欲甘心的强仇大敌,如今落在自己的手里,决不能放过!
         因此,二人各憋了一股劲,交手之际立刻碰擦出耀眼的火花。转眼之间,三十几个回合过去了,札阑丁斗得兴起,大声喝道:
         蛮寇,再斗三百回合!
         对于你这样的败军之将,只怕没有这么多时间了。
         听到忽必来这么说,札阑丁的双眼瞪得老大。
         你说什么?败军之将?
         没错啊!你已经彻底失败了!说着,忽必来用手中的长刀一指,你这个无能的蠢材,看看你部下的惨状吧!
    东征西讨 第七十六章    回光
     更新时间:2010…9…6 16:12:59 本章字数:6923
         札阑丁惊回首处,但见眼前征尘漫卷之处,花拉子模军的旗帜如同被割倒的稻谷似的一茬又一茬地扑倒在下去。士兵们的血染红了他的视线,辗转哀号之声充斥了他的听觉。
         卑劣!
         当这声怒吼即将冲口而出之际,札阑丁忽然意识到这是毫无意义的。战争,本来据说全盘的较量。只怪自己陷入了骑士对决的狂热,而忽略了同时所肩负的统帅职责。看来,成吉思汗有一次在智谋上取得了胜利。他以自身为诱饵,使得自己与部队分开,导致了统御作战的极大漏洞。
         又被摆了一道啊。
         他悔恨地想着,虚晃一招,飞马败退而去。
         其实,札阑丁的猜测只能说对了一半。成吉思汗最初并没有料到对方会识破自己的战法。但是,蒙古军优秀的谍报系统却使得他能够迅速了解战场各处的一举一动。因此,札阑丁自以为相当荫蔽的别动队,还没出发多久,就被成吉思汗掌握了全部动向。于是,他将计就计,命令沿途的蒙古军虚做抵抗之势,勿必放札阑丁进入本阵的中心。同时,他命令忽必来率领一支部队荫蔽保护,又命幼子拖雷率领一万骑兵趁机突入花拉子模军两翼之间的契合部,将他们彻底分断开来。此后,他又传令给负责攻击的窝阔台和察合台全力发动反攻。
         他的安排看似有条不紊,其实也是冒了极大的风险。毕竟,没有多少人敢于将自己置于随时可能遭到敌军袭击的危险之地。但是成吉思汗认为,危险从来都是相对的,如果是在战场上,那就更不必担心这些。假如真的被札阑丁得手,那么自己也不过是这种程度罢了。
         失去统一指挥的花拉子模军立刻遭到了无情的打击。拖雷的攻击部队几乎是以闪电般的速度切入了他们的阵营,当灭里和灭明发现这一不利情况的时候,他们却根本无力分兵反击。做为铁王同族的灭明虽然在不如其族兄,但也不愧为一员猛将。当他迎面遭遇到窝阔台的全力攻击时,立刻挥舞长矛挺身迎敌,带领着清一色波斯骏马组成的骑兵队如飞旋地雪片般冲入了蒙古军的阵内。因为他的冲击,使得窝阔台一度向后退却,然而他立刻命令迭该和亦鲁格二将从侧翼包抄过去,将这支凸出花拉子模阵营的敌军一举包围起来。他自己则亲自指挥着部下尽量与灭明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并不停地以弓箭削弱对方的力量。不久后,灭明的身边就产生了许多失去骑手的军马,它们狂嘶乱奔,卷起阵阵尘烟,反而在自军的行列内造成了骚动。
         不要乱!
         灭明大声呼叫着,试图弹压局势。然而,他的叫喊声立刻暴露了自己的方位,蒙古军立刻认定此人是敌军主将,于是无数支利箭从几个不同的方位集中射向了他。措手不及之下,他连续中箭,只觉天昏地暗,身子摇晃了两下就倒撞下鞍鞒,再也没能爬起。
         敌将已被讨取!现在全军出击!
         此时的窝阔台一扫平日不紧不慢地姿态,亲自督率部下,突入花拉子模军队左翼。骤然失去主帅的左翼军阵立时大混乱起来,不可弥补的裂痕渐渐扩大。
         右翼军在铁王的带领下,一度表现得十分英勇。虽然与左翼失去了联系,但是他们的冲锋却已经勇猛顽强,使得察合台一时间一筹莫展。还是身为辅佐的阔阔搠思及时进言,提出派遣猛将缠住铁王,使之无法向军队下达有效的命令。然而,派谁去执行这个危险的任务呢?一想到那个可怕的夺命煞星,蒙古众将都有些迟疑。
         二殿下,派我们三人去吧!
         自告奋勇者正是阿剌黑、速格秃和塔孩三人。他们至今还在因忽毡之战中未能阻挡住铁王的突围而耿耿于怀。眼见雪耻的机会到来,他们当即请令。在得到察合台的同意后,他们立刻飞马上前,向铁王发出了挑战。
         来啊,你这忽毡的幸运儿,今天看你还能逃到哪里去!
         已经杀红了眼的铁王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挑战,立刻与三人发生了激烈的交锋。一旦真正的对决起来,三人才看到了铁王真正可怕的一面。这个如铁塔般的壮汉似乎从不知疲劳为何物,即使他经过连续不断地作战,已经保有着强劲的力量和惊人的速度,一柄巨斧挥舞如飞,将三人的攻击全部接了下来,同时还有乘隙反击的余暇。他每发出一斧,附着其上的力量就将三人逼得透不过气来,他们之中没有哪一个敢于真正招架这一斧,因此只能采取游斗之策,试图消耗铁王的力量。
         能够合力缠住他已经很不错了,幸亏没有和他单独交手,否则早已丧命了。
         三人均做如是之想,因此加倍小心起来。而就在他们战得不可开交之际,察合台已经下令阔阔搠思等人进行反击。对于这支成军不久,尚欠配合的部队而言,除了依靠铁王的勇武之外,其自身的攻防能力着实不能令人恭维。因此,在不久之后就已经显现出不支之状,终于在察合台的猛攻下丧失了斗志,开始向后溃退。
         及至发现这一点后,铁王不禁暗呼不妙,不得已之下只能从三人的包围圈中闯出,追赶自己的部队,企图稳定军心。可是,这支混合部队的士气来源就是依托于铁王的勇名,如今见到心目之中的战神也在败退,更加没有恋战的心思,全线溃退下去。
         随着勇将铁王呈现出下落不明的状态,花拉子模的最后军队完全失去了战斗能力,被蒙古军分割包围成各个小队,进行绝望的抵抗。杀红了眼的铁王挥舞巨斧,开始不断冲击蒙古军的小包围圈,不断拯救着那些行将覆灭的部下。可惜,他纵然勇冠三军,却毕竟只是孤身一人,不可能扭转整体的失败。后来,他干脆放弃了这种徒劳动拯救,带领着千余残部冲击向前,去蒙古人的阵地内寻找札阑丁的下落,正好遇到了被忽必来所追杀的算端本人。
         陛下立刻撤往河边吧,我来抵挡追兵。
         他不容扎阑丁拒绝,就冲上去拦住了忽必来的马头。二人完全没有通名报姓过程,见面就是一场狠斗。几个回合过后,铁王意识到自己遭遇了蒙古军中的最强勇士。由于有铁王的掩护,同时蒙古军也为了贯穿成吉思汗所下达的活擒札阑丁的命令,因此无人向他射出任何一支利箭,却将他的护卫军劫杀得七零八落。
         当此危急时刻,札阑丁已经顾不得别的,只是奋力的从左冲到右,又再度返回。每进退一次,都在敌军阵内爆出一蓬蓬的血雨。受惊的战马驮着无头尸体四处奔跑,践踏着那些身受重伤,无力爬起的不幸人们。
         札阑丁,快快下马受缚,大汗会饶你一命的!
         休想!
         札阑丁用简短的话语和飞舞的大刀做为回答,继续着近乎绝望的奋战。很快,他发现四面包围过来的蒙古军越来越多,自己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小。他情知战况已非自己能够独立挽救,于是一声断喝,飞马杀向南面的河边。尾随着他,蒙古军继续鼓噪不息,因为他们知道,那河边已经没有任何一条完整的船可供其乘坐。
         然而,在接下来一瞬间所发生的事情,却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札阑丁在即将冲到河边的时候,瞅准了一匹从身边掠过的无主战马,飞身跃起,落在它的背上,然后催促着它一直奔到河岸边上的高达十余丈的悬崖,随即象一道电光般,猛地跃入河水之中,如一阵风似的游向对岸。
         在黑色的波涛之中,他奋力脱去铠甲和头盔,只留下手中高擎的花拉子模军战旗,同时用另一只手奋力操控着丝缰,驱使胯下的坐骑与不断汹涌冲击而至的激流搏斗着,向对面泅渡过去。即使在这种时刻,他还不忘回头向已经来到岸边的成吉思汗做出了一个半威胁,半挑衅的动作。
         生子当如此人啊!
         目睹这一惊险场面的成吉思汗发出了惊叹之声。
         大汗,趁他没逃远,让我们下水追赶上去,结果了这个祸根吧!
         不必了,这样一条好汉,还是放他一条生路吧。
         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成吉思汗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犹自在湍急的河水中上下起伏的札阑丁的身影。这一幕,恰如一首古代波斯史诗所写的那样:
         亦思梵的牙儿在他后面遥望,
         发现他在那条河的远方陆地上。
         他说:别把这个人叫做人吧!
         他是头怒象,天赋予威严和雄壮。
         他这样说,
         向鲁思坦走的方向凝望着。
         忽阑王妃醒来啦。
         这个消息是牙剌瓦赤在申河大战后的三天亲自从哥疾宁赶来禀报的。成吉思汗闻报后,二话不说,当即宣布回师。除了猛将朵儿伯多黑申及其所部被留了下来。成吉思汗交给他两个任伤:
         其一,打扫战场,尤其是设法打捞被札阑丁沉入水中的大笔金银财宝;
         其二,准备渡河继续追击札阑丁,同时搜捕在摆脱忽必来的攻击后下落不明的铁王灭里。
         在得知成吉思汗的决定后,牙剌瓦赤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惊叹:
         天啊,您要把忻都(1)人交给这位伊本大牙(Ibn…dāya)’来抚养吗?
         伊本大牙?这是他的新纠号吗?那又是什么?
         成吉思汗将询问的目光转向了这位本地出身的学者兼能吏。过去,那个男子因在讨伐北方森林的秃马惕人时采取了无差别级屠杀方式,被人们称为残忍者朵儿伯。如今,他又将这种残忍带到花剌子模来啦。
         大汗请看,那就是伊本大牙’。
         因着牙剌赤瓦的手指,一群黑色的影子出现在成吉思汗的视野之中。
         哈哈,原来是乌鸦啊。
         看到那禽类展开宽而蓬松的黑色羽翼,盘旋于半空,并不时俯冲向尸横遍野的战场,恰恰与残忍者朵儿伯那袭黑色披风迎风飞舞的背景相映成趣,使得成吉思汗不禁哑然失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