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启大明-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丁一微微笑了笑,抬手一揖,一言不发转身而行。
    他并不在意景帝的态度,这种愤怒是可以理解,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现在不是景帝独处。
    于谦这种能打赢京师保卫战、有看不起王骥水平的人在场,他能分得清什么真话,什么是大言。
    丁一很洒脱地出宫,挂着他那铁如意。
    回到金鱼胡同的时节,文胖子和丁君玥已经从京郊杨府回来了,听着陈三的安排处置,丁一笑了起来,不错,陈三真的是个人才,毫无疑问,他所做的处置,于当时来说,是最为合适的反应了。
    “快马派人追上他们,一切行动取消。”丁一笑着对刘铁吩咐道,“胡山、邢大合、许牛,马上赶回驻地,做好交换,跟他们说明白,很快我就要召他们回京,如果在当地除了同门师兄弟之外,他们有什么得力人手,可以收入门下,到时一并进京来。速去。”
    刘铁领命快步奔了出去,丁一又向文胖子和丁君玥吩咐道:“你们马上回容城,把警卫队按着先前的章程,人员配备好了之后,按这数日所学的东西,推广下去,马匹按着一人两马也装备上,不用上京了,就在容城等待命令……若是不出意料,明年一月上旬,就是要你们出力的时节,所以挑选人员等等事宜,刻不容缓……文胖子!”
    “小的在,侄少爷有什么吩咐?”文胖子在边上应着。
    整个大明都紧缺的马匹,容城那边倒是不缺的。丁一上回带着八百学子回来的,都是一人数马,后来觉得在京师停滞太过张显,安排着杨守随带着没有受伤的学生回容城,那些马匹也就都放养在容城周遭牧场里。
    但马术就是大问题了,当初杜子腾带着一千正军和几百学生去援丁如玉时,那些学生虽然在吉达训练下,能骑上马,但要说策马奔腾也是够呛的,骑在马上都是全神贯注,哪还顾得上其他?至于保持大致队形或是奔跑中转向,那更是不要指望,这连龙骑兵的标准都达不到。
    “马术方面,吉达在密云前卫,警卫队这边的骑术训练就全靠你了,那几个来投吉达的蒙古老头、少年阿鼠等等,工场绝对不能让他们进,但马术方面,你要把这些人用上,懂么?让警卫队的学生,没事也学点蒙古队,说不准,以后他们还要进草原……”零零碎碎地叮嘱了,又写了信给王越,丁一教他们吃了饭便出城去。
    然后丁一让朱动去寻有司索要广西方面的地图。事实上这个年代的地图,真的还不如丁一凭着记忆画出来小比例地图精准,但要大比例尺的地势图时,丁一不是计算机,特别是要细化到一座山头,一个县城时,那丁一就弄不出来了。拿来这个年代的地图,多少做个参照,还是有益于对于当地地形的了解。
    朱动有点头痛,这年代地图是个军国重器,他不知道自己去了会不会直接被人抽回来。丁一看到他的困惑,便对他说道:“若有问题,你便去兵部寻郎中出头,或是去寻项待郎、于先生都可,于先生是知道这事的。”这年头,要是安全衙门刑求普通百姓或是低级官员,就不小心也好,故意也好,弄死七八个人,带来的麻烦,还不如要去借调一份地图的麻烦大。
    然后丁一对朱动说道:“对了,差人去请思公过来。”
    景帝此时在宫中依旧愤怒得不行:“快则三五年,长则十来年!这是什么话?这是一个臣子说出来的话么?国家有难,正是需要忠臣烈士之际,丁如晋竟如此嬉闹,安是国家养士的回馈?此等人,所谓声名……”
    “皇帝慎言。”于谦在边上,不冷不热地截住了景帝的话,“若老夫居于如晋的位置,只怕连这样的承诺,也不敢说出来。此子心高气傲,回禀的语言是些狂妄了。”他没有回避景帝望向他的目光,“若问计于臣,老臣却不敢作答,只有一句:若不胜,这一腔热血,便洒于南疆!”
    于谦喷景帝不是什么稀奇事,要迎回英宗时,景帝在担心英宗回来他自己怎么办?也是被于谦喷了一通才镇定下来的。可见景帝对于被于谦喷,还是不抗拒并且会认真听进去的。此时他听着于谦这么说,也不得不冷静了下来。
    一腔热血洒于南疆,话虽然比丁一说得壮烈和解气,但细想下来,景帝也不是笨蛋,当然明白,这是完全没有把握克敌取胜,也更没有一个平叛的日期与把握,只不过就是表示要是平定不了,就自己以身殉国罢了。
    景帝要的哪里是送多一个官儿去死在广西?
    他要的是维护朝廷的脸面啊,或者更直接地说,是维护他身为大明统治者的权威!
    从二品大员被反贼干掉,这得多丢脸?这样各地百姓也好、乡绅也好、读书人也好,不人人自危才怪呢!从二品大员都没有任何安全保障,何况于他人?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安定可言?(未完待续。。)

第八十三章 其血玄黄(十八)
    景帝冷静下来之后,却发觉丁一给他的承诺,其实已经很不错了。事实历史上侯大苟这位反抗封建暴政的少数民族起义军英雄,到了成化元年才被用十几万大军击败的。也就是离此时大约十四年左右的时间,在这十四年里,广西各个州府,侯大苟所部真是如入无人之境。
    他坐了下去,将朝中能派出到广西,力挽狂澜的大臣从头到尾仔细地一一检视,实在是找不到足以托附的人选。如果可能的话,景帝不会打算让丁一离开他的视线,不论如何,他总是觉得丁一这样的人,就是必须在视线之中,不能给予兴风作浪的机会。
    所以先前丁一说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年的时间,他第一时间就叫丁一滚回家去了。但现在被于谦点醒之后,他却就不得不重新去审视这个问题,朝廷中有谁可派?于谦绝对是一刻不能轻离的,没有于谦在身边,在这景泰元年,景帝是真的放不下心来的。
    那么,王骥?不算王骥跟英宗的关系,国事到了这样的程度,王骥又有一个大家族在身后,他就算想干出什么事,总得顾忌自己全族被夷的下场。但就王骥从正统六年征剿思机发,到了十四年还搞得不清不爽,又回师惹得民变——那还是大明准备了许多兵马等等的前提下。
    不是王骥不够优秀,凭心而论,王骥在这年代也绝对是名帅了。问题是类如思机发还是侯大苟这样的人物,哪个是简单的?哪个是易与之辈?不论是思机发所在的麓川。还是侯大苟以为根据地的广西,都是极为凶险的地形。
    麓川过去就是缅甸,思机发就是在腾冲、怒江那一带。不用翻看地图,单看这地名,就知道地势如何险要了;至于广西,那真的是没有提的必要,十万大山不是开玩笑的。从地利上,就很艰难了。
    而当地的群众基础,自然也不见得对于大明便有多少归属感。反而对于这些义军的认同,倒是更为轻易,若是这些义军首领在当地没有人望。谁会跟他们起来造反呢?所以明军入到那地界,基本上有什么动静,义军很快就能掌握了。
    “若以王尚德督广西军务,先生以为胜算如何?”景帝想了想。实着也没有什么太好的选择。便这么跟于谦商量着。于谦压根就没抬眼,只是淡淡地笑着,回了一句“皇帝圣明。”景帝明白于谦的意思,那言下之意,就是除非景帝硬要点王骥的将,要不然的话,大约没有别的原由,可以支持王骥去总督广西的军务了。
    景帝想了想。却又问道:“武清侯如何?”武清侯就是石亨,石亨自景帝上位以来。倒是打得不错,毕竟团营这股募兵就掌握在他的手中,本身兵员的素质,就要比一般种地为业,被上官如奴仆呼唤的军户强上许多。
    所以巡边之时遇了敌,倒也打得出彩,不时都有斩获。
    这回于谦倒是拈须开口了:“武清侯可不比丁如晋,只怕宣大边事时有警起,也是脱不得身。”于谦也不是一味的乱喷,石亨不比丁一,随便就能辞官,但不止是石亨贪恋权位,更重要的是宣府、大同,的确时有鞑虏犯关,真要把石亨调去广西,只怕这边要出漏子的。
    “唯有如晋?”景宗不得不悲哀地发现,丁一真的就是他唯一选择。
    大明不是除了丁一就没人,问题云贵不还在打?宣大也是战线啊!能任事,早就派去了。
    其实这个结果,不是现在就得出来的。
    关于王骥和石亨,也不是现在景帝才能问于谦的。
    而是第二次。
    在召丁一进宫之前,君臣两人就进行了一场差不多的对话。
    于谦此时却摇了摇头:“如晋怕是不肯去了,皇帝又不是不知老夫这劣徒的脾性。他便是一个顽劣的性子,若是托之以事,信他,用他,重他,他便生死不离,明知无路可行,也要硬趟出一条路来……”这说的就是丁一对英宗所做的事了。
    “但若轻他,疑他,自然便推托得一干二净。便是硬逼他从了,也是心中生着倒刺啊。当日老夫便是提了那么一句教他去任少卿,结果京师危急他倒是没有推托,战后此子便硬要辞官。方才皇帝有些过了,只怕……”于谦苦笑着摇头对景帝如此说道。
    “先生何以教朕?”景帝向于谦求援了,实在没有法子。
    于谦想了想道:“先前与圣上提过,徐珵也是号称知兵的,又随丁如玉在南厮杀过……”
    “此人不必再提,当日提议南迁之事,朕不曾忘怀!”景帝一脸的厌恶神色,摇头道,“虽说后来自辩说是观星之术不精,又在丁昭勇军中历练过。但此等人,安能托得军国大事?还是由他去治水吧!”
    于谦着实也是不怎么看得上徐珵的,于是苦笑道:“韩雍倒是声名无亏,于平乱之中也有功绩,皇帝却亦不愿用他……”这是他所推荐的另一位,弱冠进士任御史,现时也是做到右佥都御史的官职,此人也是颇有军略的。
    “先生,韩永熙虽历叶逆、邓逆之乱,然后于平叛战事,泯然众人矣!”景宗是嫌于谦推的这位,在平定叶宗留和邓茂七的起义之中,没有特别的功绩,因为那时的韩雍还只是一个巡按御史,主要是右佥都御史张楷在负责战事。
    至于张楷,那就不要提了。连王骥都看不上,都觉得不能济事,何况张楷?王骥回师,还被派去南京总督了一段时间的军务。张楷平定了叶宗留与邓茂七的起义,回师正是景泰元年,结果廷议无功,直接要把他撸掉官职扔进狱里去,结果还是以平寇之功赎罪才得以放归回家,王骥都看不上,这位更不要提。
    其实如果让丁一听着,他绝对会大吃一惊。因为于谦所推这位韩雍,就是原本史上平定侯大苟起义的提督两广军务的角色。于谦的眼光是很毒辣的,只可惜景宗没有于谦的眼光,而他也不是丁一,他并不知道还没发生的事情。
    “天下之间,劣徒抚兵之能,应是一奇。”于谦不得不这么对景帝说道,“若以如晋至,或如他所说,于广东、湖广就地募兵,操练以三月为期,而后以战代练,或有胜算。若他人,恐难如此。”
    景帝无奈地点了点头,不得不承认,于谦说的便是事实。
    这个事实,丁一同样也是清楚,现代军队的训练方法,绝对要比这个年代更加快捷、有效,至少前期从士兵的服从性和纪律性上,是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而再深入下去,涉及到小队战术上,那更是远远强于这个年代的军事水平了,毕竟要到戚继光的年代,才是系统性的小队战术训练。
    “若大事成,杨哥能制住武清侯么?”丁一坐在书房,便这般向着杨善问道。
    杨善没有说话,脸上也失去了往日的嬉笑洒脱神色。
    丁一却继续追问道:“吾师虽有贪图身后名留汗青之嫌,然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本便是我辈读书人应立之志,以此相责,有失偏颇;或谓,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虽好权柄,然其功不可没。武清侯能容得家师么?”
    于谦计算着丁一,丁一不是不知道,但于内心深处,对于私德无亏,又领导了京师保卫战的于谦,他始终是抹不去那一丝敬意的。英宗复辟,并不是一复辟英宗就能掌权的,杀于谦,就是徐珵和石亨的主意,因为英宗回到大明之时,于谦还是依着臣礼拜见的,将英宗囚于南宫,也不是于谦的主意。
    而且于谦这样的人,实在也是难得,能做得了事,又不贪钱——甚至更重要的一点,于谦活着,还能起到牵制石亨的作用!或许就是这样,英宗甚至还很为难地说过于谦是于国有功的啊,结果徐珵说不杀于谦,师出无名。兵权又尽在石亨之手,英宗其实也是不见得就愿杀于谦的。原本历史上于谦被害时自己都清楚这一点,根本不分辩,反而跟王文说道:“这是石亨他们的意思,分辩有什么用?”
    “如晋以为,吾等大敌,实非拥立当今的于大司马,而于与吾等附署以谋太上复辟的武清侯?”杨善放下拈须的手,抬起头来,望着丁一这般问道。这不是一个问题,这是一种试探。
    如果丁一所说的答案,不符合杨善的思路,那么也许今日之后,他与丁一就是互为仇敌了。别提什么喝过血酒了,朝堂争斗之间,向来就是利益为重的事,要真是喝了血酒就有用,景帝当时还不愿当皇帝呢,还许诺要让英宗儿子继位呢。
    “不。”丁一摇了摇头,笑着对杨善说道,“那份纲领,杨哥仔细看了没有?”
    “看了。”
    “军队国家化,杨哥觉得武清侯会作如何感想?”
    杨善听着,突然笑了起来:“杀了你,他会杀了你。”(未完待续。。)

第八十三章 其血玄黄(十九)
    要把石亨视为命根子的军队国家化,也就是等同于剥下石亨的保护壳,石某人哪里会答应?此时没有事成,他自然答应附署,但若真的事成,到时可就由不得丁某人来说话安排了。
    “若我奉皇命……”丁一提出了一个新的说法,但他还没有说完,杨善已经在摇头。
    这就是和聪明人说话的好处,所谓闻弦歌而知雅意,没等丁一说完,杨善就开口道:“奉皇命,诛不臣!但武清侯百余亲卫从不离身,便是于老夫处歃血为盟,亲卫也随时候在房外,一呼即应。武清侯更是跻身于张軏、曹吉祥之间。”
    这亲卫当然不是和丁一那样皇帝亲赐的殊荣,而是以别的名目存在,这个于军中向来如此,行伍之中的潜规则。例如千百年后原本正团以上才有勤务兵,但实际连、营便有名义上是其他职务的士兵兼着这事情。类似之事,以后便不赘述了。
    看着丁一想要开口,杨善伸手止住,却又接着说:“好吧,便是你丁容城名动天下,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反掌,奉着皇命诛了石某——你诛得了天下军头么?连迎太上复位的石某,都说诛就诛了,其余拥兵之人,安有宁日?若是这般轻易,任你丁容城楚霸王再世,京师二十万团营,早将尔斫成肉酱了!”
    他这是实在不过的大实话了,如若不是怕天下人心寒,在他迎回英宗之际。景帝要是能下手,早就把他和杨善弄死一百回,可以下毒。可以设伏,有着众多法子。但景帝和那时还没收他为徒的于谦,却是不敢做的。
    甚至,后来得知瓦剌人要刺杀他,还得老老实实,一而再,再而三。给他派亲卫。
    因为就算瓦剌人杀了丁一,景帝也不可能去跟天下人解释说不是他下的手啊,这是会让天下人心寒的事——危及大明统治基础。当时本来景帝就得位不正,这样给朱家卖命的人都杀,谁能心中有个安稳?那是在逼有造反能力的人,全都揭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