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启大明-第5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司马和首辅、诸阁臣、部院首领官佐,都不同意把大明第一师转为镇海郡王府的护卫,说是此例一开,虽然其他诸王无人愿出海就藩,但以后要是有宗室愿意,是不是也要调一个师给出海就藩的宗室当护卫?”怀恩很有点为丁一不平,“这大明第一师,却是大哥练出来的兵马!”
    丁一笑道:“没事,先生和诸公说得在理,不需要这样的。治河缺钱也不用紧张,打完倭国,就有钱了。”
    谁知边上却就有人不太客气地说道:“这节却不必王爷操心,还请王爷即日按旨就藩!”(未完待续。。)
    ps:  实在咳得厉害,下午还要去看医生,今天就一章吧,见谅见谅!

第三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一)
    可是让李绍惊讶的是,他所指责的不臣、附逆罪名,那就是造反了。但是刚刚带着一个营的警卫团士兵回来的曹吉祥也好,匆匆赶过来的刘吉也好,担任宿卫的文胖子也好,居然全无一人有震惊或是惶恐之态。
    甚至曹吉祥听着眼睛发亮,跟突然走路上捡着和氏壁差不多;刘吉则是松了一口气,连脚步都缓了下来,原来一脸愁容的面上,居然有了微笑;文胖子则是一点表情也没有,依旧是那副人畜无害般的脸嘴。
    只有李秉听着,气得戟指李绍骂道:“克述!尔安能血口喷人?以先生之权柄威望,若要行不臣之事,何须等到今日?你疯了么!”项文曜也在一旁劝说李绍,劝他不要冲动,有话好好说,不要胡乱诬陷。
    刘吉和曹吉祥那是天天盼、夜夜想,就盼着丁一造反的了,怕?有啥好怕?他们是觉得丁一终于肯造反,自己从龙日早,这日后封赏必是少不了的;李秉是觉丁一要造反也不会在这时节来弄,这根本就是扯蛋。
    “先生教汝等入内述话。”这时便有警卫出来,对着门外几人这么传话,李绍冷哼一声,提了袍裾就入内去,项文曜无奈也只好跟着入去。不过李绍的从人要跟入去,却就被警卫伸手拦住,未等他们叫嚷,出鞘的刺刀已顶着喉咙,教得他们将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李绍入得内来,也不与丁一见礼了,怒视丁一喊问道:“殿下欲谋反乎?”
    正在看着地图的丁一没有理会他。李绍无奈,只好自己接下去:“为何不论朝鲜兵或是华夏兵卒。岂不听从下官及项侍郎的指派!筑前的倭人,居然也对下官的命令无动于衷!他们只知道丁容城。却不知道朝廷么!”
    “你觉得我很好欺负?”丁一终于抬起头望李绍,很好奇地向他这般问道。
    李绍一时语塞,还没等他开口,丁一就笑了起来:“把自己有无能推脱到别人的身上,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不过你似乎弄错了对象,李克述,你想清楚了,再和我说话。”然后他又低头去看地图。把李绍晒在那里。
    李绍在那里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留也不是,走也不是,脸上真是青白不定,一时颇为尴尬,尴尬之后就是愤怒,觉得丁一这拔了爪牙的老虎,还在拿捏着腔调。不知死活地给自己难堪,一时之间,当真连袖子里的拳头,都捏得拳骨发白。
    过了一会。丁一头也不抬对刘吉说道:“让维贞过来,项侍郎,你来看看。”项文曜这决了心找大树荫护的。也就顾不得李绍了,脸上堆笑。弯腰过去,却见丁一指着地图向他道。“要是给你三千朝鲜籍士兵,在若狭你能守住多久?一个月能行吗?当然没有舰炮支援的,舰队把人员投放到了,就会撤回来。”
    “怕是不行。”项文曜听着摇了摇头,苦笑道,“此地周围,有丹后、丹波、山城、近江、越前数处环伺,这边又是大海,虽说舰队撤走,成破釜沉舟之势,退无可退之下,士卒应能奋勇。不过一鼓作气之后,恐怕不能见效,便将崩溃四散逃命去了,别说一个月,一旦接战,五天都防不住。”
    项文曜品行不行,但这人还是有能耐的,丁一也正是因此,才会教他来参详军机,此时听着他的答复,丁一不予置否,指着地图上另一个角落:“给你一万兵,从登陆之后,直插京都,你可能做到?外籍兵团的士兵素质,你刚才也看了一番的了,虽说弓刀技艺不如边镇兵卒,但胜在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要比往昔年的边镇军兵好许多,我在济州训练了三个月的。”
    “下官无能啊,不能为殿下分忧!”项文曜摇了摇头,长叹了一声,他是刚才随着李绍过去,看了朝鲜籍士兵的训练了。的确士兵素质就跟丁一所说一样,他倒不是认为士兵不行,对于兵事还是很有能耐的项文曜,很清楚这样的兵,单对单的话,大明边镇的精锐,一个能打五个,但百人以上,却是比大明边镇的精锐还好使,能结阵啊!
    丁一抬起头来,向他问道:“给我个理由。”在丁某人面前,想一路装傻糊弄过去,那是行不通的。
    不过抛开节操这玩意,单纯说军事才能的话,项文曜倒还是不错的,他除了提出一个粮草的问题,敌方军兵构成、人数不清的问题,还向丁一提出了更为尖锐的问题:“没有骑兵,倭国的马不行,太小了,如果这些披甲的刀盾兵,骑倭马的话,根本就没有速度。若有一支边镇骑兵,三两千人足矣,下官也敢为殿下前驱!”
    丁一听着就连连点头了,这厮是真有点水平的,倭人用竹甲,不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样防护比铁甲强,而是马承了这么重,它跑不起来啊。东洋大马,那是几百年后,被大炮轰开国门,然后和西方的马杂交之后,才有的品种,现在的倭国马,那是比蒙古马还低矮的。
    但边上李绍就受不了了,因为丁一完全当他透明一样,他就戟指着丁一咆哮道:“镇海郡王,妄顾皇恩,居然不肯就藩……”丁一感觉思路被打断了,抬起头冲曹吉祥望了一眼,然后李绍就没有再说下去了,因为疼痛让他蹲在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曹吉祥是很有眼色的,丁一这么一眼,他毫不犹豫就把李绍指着丁一的左手食指扳断了。
    然后曹某人挥手让两名警卫员过来,就要把李绍拖出去,却听丁一说道:“让他呆在这里,一会还有事找他,别让他吵就是了。”于是那手上骨折的痛,稍稍缓了过来,刚想破口大骂时,就觉后颈一痛失去了知觉,却是曹吉祥一掌刀就把他砍昏了。
    说话之间杨守随跟着刘吉就过来了,入内来先向丁一行礼:“恭喜先生。”
    “嗯。”丁一微微颔首,示意他过来,然后对项文曜说,“项侍郎和维贞参详一下,看看如何在一个月之内,平定倭国大势。如果用这三万外籍兵团的士兵没法做到,那只好用荣一团,登陆之后,直推京都了。”
    项文曜有些心不在焉,和杨守随商量几个方案觉得不可行,就试探着对丁一说道:“不如还是请先生教荣一团将京都碾平吧!”荣一团是大明第二师和龙骑卫出来的老兵骨干,这点项文曜是清楚的,加上荣一团的装备,项文曜刚才也是有看着,以他的理解,这都武装到牙齿了,他不明白为什么这样的强兵不用,这样的利器不用。
    有仗让那些用冷兵器的朝鲜人去打,那荣一团这支虎狼之师,就来倭国赏樱花的么?
    丁一坐在边上,曹吉祥从筑前回来,弄了些小食,又在边上煎茶,正好是当做茶点,丁一压根就把事情抛给杨守随与项文曜,他是不管了,一副就等茶煎好了,好喝下午茶的模样。
    “项侍郎怕是会错意了。”杨守随从地图上抬起头,温和的笑容,很宽厚地对项文曜说道,“荣一团和学生一样,都是没再领朝廷的俸禄,可不是大明的兵马,他们都退了役,只不过仰慕先生,所以跟随先生身边,以供驱驰罢了。警卫团的官兵,兵部的花名册上倒是有记认的,不过他们的责职是护卫先生安全,除非请了旨意来,不然的话,无论是苏叔还是丁团长,都不会允许警卫团去冲锋陷阵的。”
    他的语调很平缓,笑容也温和,只是柔中有刚,每一点都撕撸得极为分明,竟教项文曜无言以对。这时却就听有人愤怒地说道:“普天之下……”却是李绍醒转过来,恰好听到杨守随的话,结果他刚开口,曹吉祥挥手又是一记手刀把他砍得软倒在椅上昏了过去。
    至于他想说什么,在座的人都知道,无非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那一套,人在说战争,他来讲大义,这真是莫名其妙,要是真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话,英宗也不用北狩了吧?朱元璋也不是用“手执钢刀九十九”去浴血奋战,驱逐鞑虏了吧?讲大义不就得了?
    杨守随继续跟项文曜说下去:“包括这舰队,从来就不是归属兵部,项侍郎可以去兵部查档,它们是由兴安太监派人督造,用的是内库的木料。也不是大内对先生的赐予,是皇室与先生合作,投入的本钱,要不然为什么不论西去或东来,一船船银子,要往回运?而且户部也从来不对此呛声?因为给国库的钱,是先生和将士们捐的;给内库的钱,是分红,有本钱,就有分红,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这舰队跟荣一团一样,都不归兵部节制的。倒是外籍兵团,才是归兵部节制的兵马,他们的名册,上次运银子和粮食回去的船,就附了一份报备兵部了。”
    项文曜在那里不停地赔笑点头,中间李绍醒过了两次,又让曹吉祥不由分说,砍昏了两次,到了再次醒来时,他老实了,终于不敢开口,于是也就没有遭罪。
    “李克述,你仔细听着,一会民治上的事,你要没个章程,那你就死在这里,而且是通倭叛国事变,被当场正法。”丁某人一边吃着那日式小吃,一边对着李绍这么说着,极度没有形象的作派,也是极度不尊重人的表现。
    但本想反唇相讽的李绍听着,不知道脑中灵光一现,还是门缝的秋风吹醒,突然之间他发现,周围数万他指挥不动的军民,筑前完全不听从他命令的倭人,这当口丁一杀了他,还真是说他通倭就通倭!(未完待续。。)

第三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二)
    官场上的人物,向来很少有黑白分明的。之所以一开始李绍说要接收民权、兵权,丁一会没去计较笑笑答应了,是因为李绍这人先前给丁一印象还不错,当时土木堡之役,英宗在猫儿庄的时节,多少朝廷官吏纷纷南迁家口,觉得大明药丸了!丁某人门下第一走狗徐珵,不还跳出来说天象启示得迁都么?
    而这位李绍,却能说出“主辱臣死,奚以家为?”的话,没有跟着别人把家口往南迁。
    就冲这一点丁一是敬他的,因为这个时代的人,知道于谦能扛下也先十万铁骑的,也就丁某人了,别人是不知道这历史走向,能有这骨气扛住,这算是大节无亏。这样的人物,所以丁一才会没在意他的冒犯。
    但越过越后面就不对劲了,感觉这货是要替士大夫阶层来打脸的,那丁一自然也就不客气了,别说李某人有骨气,真到发现对方是要来打自个脸,便是岳武穆当面,丁一也不能等着扇吧?
    “我向来很讲道理,汝说我欲行不臣之事,敢问从何说起?”丁一边吃着一串类似章鱼丸子的东西,踞腿而坐,就这么很不客气的向李绍问道。说完他随意地扔掉了竹签,拿了筷子夹起一块生鱼片,吃得有滋有味。
    李绍习惯性要站起来戟指怒骂,结果看着一脸微笑的曹吉祥,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咽了口唾沫才开口:“殿下暗中下令军民不听下官调派,拥兵愚民以自重,这岂不是要图谋不臣之举么!”
    “噢。是这样。”丁一看是吃够了,放下筷子向曹吉祥挥了挥手。端起泡好的茶,喝了一口才慢条斯理地说道。“看来但凡考评中下的官吏,都可依着克述这腔调,向朝廷申诉,说是上一任官员要谋反了,要不然怎么自己调派诸事不顺,导致赋税交不上去,民生也凋零,对吧?”
    李绍被丁一这么一呛,对于他来说。真如手指被拗得骨折还痛,要知道打架这事,这年代士大夫在奉天殿都能上演全武行的,还真没什么,就是痛嘛,这瓦剌围城敢不把家口南迁的李绍,痛过之后还能忍住的,不过被丁一这么嘲讽,一时无言以对。却就快要憋到内伤了。
    不过他很快又寻着喷点:“公文上是写得分明,由下官与项侍郎参赞军民事,殿下直接行文,却不把各级官吏与下官两人引见。不将军民事务一一交接,这却就是殿下的不是!”至于先前他诬陷丁一要谋反,那似乎就被秋风吹过一样。他选择性就不提了。
    丁一听着点了点头,对刘吉道:“把旨意取来。”于是刘吉就去架上把供着的圣旨取了过来。丁一指着李绍道,“克述看来怕是有耳疾。教他看真切了才好。”说着又把刚才李绍递交的兵部、吏部公文也推了过去,向李绍道,“这旨意最后五字,克述识得么?”
    最后五个字,除了后面落款、日期、部阁签押、御宝等等,就是“余如故,钦此。”
    丁一站了起来,又指着兵部和吏部两份公文上同样的字眼,向李绍问道:“克述可有眼疾?识得字么?”丁一指着的字眼,是“参赞”两字。李绍一下子就愣在那里,一时想不出什么反驳的词句。
    “上面写着是‘参赞’啊!”丁一操起那案上的兵部和吏部公文,不停地往李绍脸上抽,“你瞎了么?你是眼瞎还是心瞎?哪里有叫你和项侍郎来总督军民事?”丁一真是越说越火,边问边抽,李绍想躲,倒不是疼,公文嘛,能痛过刚才手指骨折?而污辱性太重了,可哪里躲得过去?讲道理他说不过丁一,论动手他更不是对手,丁某人是一抽一个准,连着抽了十几下,直是把脸都扇红了。
    “什么叫‘余如故’?你也是进士出身,你到底有什么毛病?”丁一却不放过他,把公文往他头上一甩,连乌纱都抽落了,一巴掌就往李绍抽了过去,“啪”的一声,极为响亮的耳光,“哪一处说是教我卸了两大都督府的差事?哪一处是说让我停了代天征倭的军务?”
    丁一说着,抬手指着文胖子和曹吉祥两人:“你们这两个孬货,一点长进也没有!听着他说我要谋反,就高兴得三岁小孩都看得出来。这种皇帝轮流坐的戏码,华夏大地上演了这么几千年,还没看腻?有本事就外面折腾去,一天到晚盯着华夏本土这一亩三分地,多大出息?”
    文胖子和曹吉祥算是躺枪了,但丁一正在火头,他们也不敢出言分辩。刘吉看着,心中不禁暗暗钦佩,方才他觉得丁一这么痛快就行文交割,还觉得太便宜李绍了,现在才发现,丁一是挖了坑让丫跳啊!而且回头想来,李绍就算明知是坑,还不得不往下跳!
    其实丁一没有刘吉想得这么猥琐,他就是觉得李绍这人气节还行,那他要是能搞定倭国这边的战后安抚重建工作,就让他干吧,东亚的土地,丁一真没有什么留恋的,再过几年小冰河就来了,他现在想着是快点回广州,看看杜木把那两广工场的搬迁,进行到了哪一步。
    但是这李绍自己没本事,还要来把屎盆子扣到丁某人头上,那丁一当然就不能容忍了。
    “说吧,这倭国民事,你有什么章程?”丁一也懒得再抽他,要想出手, 怕就把这手无缚鸡之力的李绍抽死了,所以回身坐定之后,对曹吉祥说道,“这杯茶喝完,他要还说不出个章程,就不用说了,报个通倭卖国。然后老曹留下来抚民,等朝廷那边派了人手过来,你再去广州跟我会合。”
    曹吉祥谄媚地躬身答道:“老奴遵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