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启大明-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着他的话的曹鼐没有说什么,只是喝了一口茶,淡然地笑望着丁一。
    丁一也看着曹鼐,他有许多问题要问。
    是不是真的如王振所说,曹鼐专门让经年老吏,去为难要调派粮食的人,使得军粮供给出现问题?现在英国公张辅也在军中,能不能请他出来挂师?毕竟是四平安南的老帅!再说当初在容城,这身躯被逼到上吊,是不是首辅在幕后主使的?为何曹公身为首辅,面对胡乱指挥的王振,却不据理力争?
    茶有清香,但终究帐外还是隐约透一股子臭脚丫子味道。
    捧着手中的茶,那热意却使得丁一如同融化了某处一直没有通畅的所在:
    姑且不论这许多的问题,首辅可愿意回答;
    亦不论这样的问题不应该由丁一来问;
    便是问了,对方又答了,又怎么样?
    重要的不是说的人说什么,而听者愿意相信什么。
    想到此节,丁一自己却不觉失笑,也许自己并没有问题要问首辅曹公,只是面对狂澜无力挽回的此际,瞬时的无奈使得自己变得柔软,而想寻求一根心理上拐杖。不,无论是王振还是曹公,无论他们的阅历如何、能力如何、见识如何,他们都改变不了什么。
    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只是他的笑,倒是让曹鼐愣了一下:“小友,何故发笑?”
    “算了,刚被训了一通,学生不想在曹公这里,再被训一通。”丁一摇了摇头,对着曹鼐这么说道。
    曹鼐微笑着点了点头。
    丁一很快就告辞了,他没有去问。
    不单因为他的心已恢复坚强;
    更因为,他其实一早就预备着接受这样的结果。
    只不过二十万条活生生、将要逝去的生命,使得他有了方才的无奈。
    他终于证实了,备用方案不可行,那么就按原定的方案来进行吧。
    相对于其他人,他更愿意想信自己。
    历史的轨迹并没有因为丁一这只蝴蝶而发生改变,王振依旧一听前方战败,马上就主张撤退,并且根本就没有因为丁一的进言,而原路撤回,而依然是希望从紫荆关的方向撤兵,可以让皇帝驾临蔚州,以让他光宗耀祖,而行至半路,又是担心作物受损,大军又再往撤退……
    看着成国公朱勇领了五万骑兵,威风凛凛杀将出去,陈三和胡山他们,看着无边无际的骑兵出击,只觉马蹄如战鼓擂在心头,不由得一腔热血沸腾,恨不得也跟着前去厮杀。只有丁一就长叹着摇头:“这五万骑便是这样就死了。”看来,自己所能依靠的,也就是手下这些军士了。
    若果说当时骑兵出战,胡山和陈三此时,只是出于对丁一的尊重,才没有出声反驳,那么到了今日,瓦剌大军包围土木堡的现在,他们对于丁一,已经从崇拜转为盲从了。因为这期间丁一的预测从来没有出过错。
    一开始他们很难相信五万骑兵就这么全部被歼,但事实上,那五万骑兵就没有再出现过,连报告战况的传令兵也没派回来过一个。如果不是被全歼,不论胜败总得遣人回报的。
    而明军派人去寻水源,丁一又说出:“南方十五里有水,但已被瓦剌军马占据。”(未完待续。。)

第二十一章 独立顾八方(四)
    陈三他们不知道丁一是如何知道的,但仓惶回奔的那些明军,无论他们惊恐的表情还是负伤者身上的箭,都在证明丁一预言正确性。
    所以当今日瓦剌人包围了土木堡,也先遣使前来谈和时,丁一下达命令:“大军很快就会溃败,该到我们上场的时候了,准备作战。”六十余人没有任何一个人有疑问,纷纷按着马上要作战的节奏,准备武器结束整齐。却听丁一对陈三道:“挑上一个人帮手,马上去找我大兄。”这也是入紫荆关时就定好的方案,陈三一直都在注意李贤那些文官所在方位,此时听得丁一的命令,立时便应了,叫了一个军士,匆匆而去。
    就算也先的使者谈判之后,包围土木堡的瓦剌军队开始缓缓撤离,丁一这边的六十余人依旧毫不放松,“五人一组,到中间去。动作快点。”胡山对着手下军士命令。明军之中,除了皇帝和首辅、王振之外,谁还有水喝,有东西吃的,那么就是丁一他们这六十多人了,因为丁一一早就让柳依依在左近埋设好炒面和食水。
    其他六十人麻麻密密围成方阵,把中间吃东西喝水的五人遮拦起来,否则一旦被人发现他们有东西吃有水喝,绝对会被撕成碎片的。在他们边上的明军,都对这伙锦衣卫很不以为然,觉得他们就是在装模作样,明明瓦剌都撤军了,还在这里摆规矩给谁看啊?
    不多时便有多个传令兵从御营驰出,却是王振下令移营就水。
    丁一他们这六十多人,都已经吃完东西喝好了水,纷纷绞合了长枪,盘腿坐于地上。
    明军的大军向南方水源移动,不少营头在经过他们身边时。嘲笑丁一这小小的部队,但根本不需要丁一或是胡山他们说什么,这六十余人没有人去怀疑的判断,丁一说瓦剌军马等一会就杀过来,把这二十万人杀溃,那便一定是真的。
    饥渴难忍的军士在奔走之中,渐渐便乱了阵营,各个营头掺杂混合着,一哄而起奔向河边。如同印证着丁一的话,瓦剌人的牛角声便在这一刻响起。一条黑线从视野里如潮涌来,而正在争先恐后奔向水源的明军,完全失去秩序和建制,也有人觉得死前也要喝上一口水;有人想要换挡抗,却不知道自己该在什么位置;有人觉得往东逃或都活命;有人觉得跳进河里也许更稳妥……
    二十万军队里。整整二十万大明军里,连御营的亲军宿卫也在拔营之中被乱军冲散了;
    只有一支六十余人的小部队。保持着建制在行进。他们的队列后还有几辆辎重马车。
    看着瓦剌军队在屠杀那奔向河边的大明军队,王振站在军帐之外只觉得手脚冰凉,边上的小黄门吓得不住问道:“老祖宗、老祖宗……”他话没有说完,就被丁一劈手一掌砍昏过去,然后丁一不由分说把王振信身边队列里一推,七八人把锦衣卫衣甲往他身上套了上去。
    陈三马上把一辆辎重马车揭开。从里边翻出一个人,不由分说拔刀往颈上斫了下去,将人头扔去丁一,后者把持首级高声呼喊:“为国诛贼!王振已死!”
    这是早就准备好的替身。从一开始丁一就不认为王振能够听从自己的劝解,从而改变历史的轨迹;所以入了紫荆关之后,他马上回京把这个先前王振——在他的再三叮嘱下——准备好的替身带上,这也是他要装扮成辎重兵的一大部分原因。
    他终是不忍看王振死于此地,无论历史上对他如何评价,至少他对丁一,是无可挑剔。
    这时那七八个帮王振换了衣甲的,解开辎重马车上的马,它们本来就是战马,把王振扶了上去,七八骑由许牛领着,冲丁一问道:“先生?”
    “依计行事!”丁一这时根本就没有时间废话,应变对策早已安排好的,如果出错也绝对没有时间去弥补了。
    许牛知道此时分秒必争,也不再多话,扯着王振的马缰,带着那七八骑狂奔而去,不论是谁阻碍于前,刀劈马踏绝不留情,冲了五六十步,人潮尽皆纷纷避让,却又有三骑冲将出来,正是陈三带着那一个军士,护着李贤硬挤到此。
    两队人马合成一队往南冲去,挤出乱军人潮,许牛和陈三便各奔东西,自有去处暂且不提。
    此时在御营之前的丁一,大吼道:“甲!”那几辆辎重车一一揭开,五十来人一人一领鱼鳞甲披在身上。丁一将手中人头扔在御营门前,领着那五十来人,如一块坚硬的礁石,便守在那里峙立不动。
    有一队瓦剌军砍杀明军杀顺了手,砍翻了几个明军却见丁一他们阵列于前,那百夫长看着不禁冷笑道:“明狗就是贱,横竖都是一刀,就不知道让老爷们痛快些!杀了他们!”那一众部下甚至连骑弓都没有摘下,便这么咆哮着策马狂冲而来。
    丁一冷然一笑,对胡山道:“交给你了。”便转身走进了英宗所在的帐篷。
    大帐里的人不多,只有三个人。
    有个看上去就是蒙古人的家伙身上也穿着侍卫袍服,一个奉御的小黄门索缩在一旁,倒是英宗盘腿坐在帐,身披华丽甲胄,战刀置于手旁,看着丁一入内,颇有点让他惊讶。丁一这时一把扯起那小黄门问道:“樊忠去了哪里?”
    “去、去、去取水……”那小黄门哆嗦了半天,上下牙齿打战才挤出这么一句。在这马蹄声、喝杀声、惨叫声、刀刃入肉声、弓弦崩响声里,这个小黄门和外面的溃兵并没有太大分别,他的精神明显也已崩溃了。
    英宗此时抬头道望着丁一,平静地说道:“逃命去吧
    并没有大难临头时的仓惶,也没有说出一些类如加官进爵的诱惑,来让丁一替自己卖命。英宗的眼中也没有惊慌,有的只是平静,他又再重复了一次:“逃命去吧。”倒是那被丁一扔下的小黄门,抱着丁一的腿,流露出乞求的神色,似乎希望想让丁一带着他离开,大多数的宦官都习惯于是依附强者,并且他们吃相都不太好看,例如司礼监的大太监手下总是有许多的“孩儿”、“孙儿”之类的阉人,而一旦这大太监失了势,这些“儿孙”们,多数便又急急改投门庭。
    丁一在此时就是小黄门眼中的强者。
    但回应他的,是被他视为强者的丁一,一脚就将他踹开。
    “你是我的朋友,尽管我对你来说,只是路人、臣子,还是其他什么杂七八糟的身份。”丁一微笑着弯下腰捡起皇帝身边的那把战刀,把它塞到皇帝的手里,然后对他说,“我不会扔下自己的朋友。”
    英宗挣扎开丁一想要搀扶他的手,自己站了起来,看着丁一没有说什么。
    他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更知道此时什么也不必说。
    当丁一和英宗走出大帐时,“王振”,或者说他的替身的头颅已经不在那里了,因为丁一安排的计划中,这个头颅将被送到首辅或英国公他们面前,如果他们并没有那么快于乱军中死掉的话。
    而先前向胡山那五十余人冲杀过来的百夫长,已经和他的部下死于前方,只留下十余匹战马被胡山他们所缴获。当然胡山他们并没有全歼这百来人的小部队,在密集的弩矢给予了对方二成以上的伤亡、并且干掉了他们的首领之后,这支来自草原上的小部队的崩溃了。
    但这改变不了什么,大明军队依旧在溃退四逃,丁一护着英宗出来时,正看见胡山拉扯着每一个从小方阵边上经过的士兵,对他们呼喊:“不要慌!瓦剌人也是一个头两只手……”很少有人听他的,那些溃兵喊叫着甩开胡山,甚至有人向他挥动手里的刀枪,以求胡山不要再阻止他们逃亡,尽管他们压根也不知道要逃到哪里去,但远离这个屠场,是心中唯一的愿望。
    “大势已去。”英宗站在帐前看着这些奔逃的溃卒,望着不远处提马横刀肆意砍杀的瓦剌人,淡然说道,“朕不逃,你自去吧。”看着丁一压根就没理会他,英宗不觉有些气闷,“身为朝廷命官,为何不从君命?”
    丁一没有回头,却是笑道:“得了吧,还朝廷命官呢?”英宗不禁愣住了,他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敢这样对他说话,只听丁一又说道,“知道为什么我会在这里没有逃?我视你为知己;知道我为何视你为知己?因为你一出世便是太子,享尽锦衣玉食,却依旧有血性。如此而已。”
    他没有再说下去,不是他不想说,本来现在就是洗脑、攀交情最好的时节了,正常来说,人的意志在这个时候最为薄弱。丁一是不敢说,因为英宗绝对不是好忽悠的人,反而,英宗是一个非常强悍无比的大忽悠!(未完待续。。)
    ps:  列位看官,弄点月票来行不?弄点推荐票来行不?打滚撒泼卖萌卖腐求月票求推荐票求收藏求打赏啊!

第二十二章 独立顾八方(五)
    历史上同样被俘的皇帝,有赵佶爷俩、李后主等等这些人,李后主就不要提了,连自己女人都保不住,最后还被毒杀;赵佶父子比李后主更苦逼,不单自己被百般折辱,同被俘的后宫、宗室之女被任意糟踏,最后也是屈辱死在五国城。
    英宗却就不同了,他去瓦剌虽说被俘,但他能忽悠,虽说生活是苦点,也没受什么折辱,身边还有服侍的人,感觉被当活佛供着一样;连背叛他投向瓦剌的卖国贼汉奸喜宁,都能被他用计杀了,并且也先也并没有因此发作而为难英宗;最后还能忽悠得也先把他送回大明。
    什么谈判专家、心理医生能和这位比忽悠?
    丁一是真不敢说太多,在这位面前,说多了怕就露怯。
    周围狼狈逃窜的明军足足是瓦剌军队的十倍,但数日来的粮草短缺已经让他们的体力跌到了谷底;至于士气那更是不要提了,当初在京师出征,作为跟随御驾亲征的士兵斗志昂扬自然是有的,但去到大同又听着前方战败,然后就灰溜溜地撤军,向紫荆关走了一段,又生生被叫回头换成出京的路线撤退,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么折腾之下来,哪里还有士气可言?
    更别提成国公带了五万骑出去,到此时一点声影也没有,倒是瓦剌人大军逼近。
    若说还几分意志在支撑着,这边厢皇帝又与瓦剌人议和,眼看瓦剌军马都撤走了,没饭吃还说咬牙死撑着,没水喝呢?
    正常来说是七天,没水喝七天基本就脱水死了;也有说三天。就是不进食任何含水分的东西,例如水果等等;若是沙漠,一天左右,就差不多了。
    不论七天还是三天,这些明军还要行军啊!
    多少人都在喝自己的尿撑着了,没什么羞噪的,都快渴死了。真是连尿都拉不出的时节,一看瓦剌人撤军,河水就在边上,谁还撑得住?
    就这十多万明军都是现代军队。都是铁人,也扛不下啊。
    丁一是暗暗庆幸自己知道这情况,事先做了准备,这也是为什么先前喝水进食,全都是列出阵势把那几人围在中间的原因——边上人是连尿都没得喝!丁一感觉要不是事先做了安排。就算是他,撑到此时也绝对是在河边被瓦剌任意砍杀的一员。
    都快脱水死了。还谈什么意志?
    难不成还能大伙就站这等死?邱少云也就那么一例好吧!
    所以当瓦剌人回头杀将过去。那些严重脱水又全无阵形明军是全然没有能力反抗的。要不然英宗的禁卫也不会被溃兵一冲而散,这再怎么强悍的人,不给水喝又来回行军,别说铁人,机械人都扛不下,更别说是血肉之躯。
    在史书上看来。土木堡到底有多少明军?有说二十万,有说五十万;瓦剌军有多少人?有说二万,最扯的一路说到七八万……但不论是到底多少,这些其实对于后人来讲。都不过是一串串数字。
    而站在战场上丁一才感觉到生命的无力:所能做的就是跑到河边喝足了水,然后逃命;或是在跑到河边之前让瓦剌人砍死;或者喝完了水,让瓦剌人砍死。
    没有第四条路,别说转身就逃,不用提两条腿的步兵跟四条腿的骑兵之间的速度差距!严重脱水的人,怎么逃啊?那些喝不上水的明军,不是让人潮踩踏死了,就在瘫在地等被挤倒,然后被踩踏至死。
    这就是战场。
    倒下的,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鲜活的生命,犹是深闺梦中人。
    这些溃逃的明军,大都是去喝过水并在河边逃过一劫的,他们才有气力逃命。胡山那五十余人的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