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血-第10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木华黎驻于虎思幹鲁朵,窥视西域,同时,这位大将军纳契丹王可敦为妾,打算在契丹人残留的几丝血脉中加入蒙古人的基因。
    这事,很是引起了一些攻讦,赵石也传书斥责其过于狂妄,不知自重。
    朝廷说什么,山高皇帝远的木华黎可以选择听而不闻,赵石不同,书信到日,木华黎琢磨再三,打算杀了自己新纳的妾室,向主人表明心迹,为大将刘彦召所阻。
    纳了也就纳了,朝中人等最多说上几句,晋国公那里,估计心里也没太当回事,来信斥责,只不过为警戒之意。
    若是因此而杀妾,小麻烦也就成了大麻烦,除了证明自己心性凶狠凉薄之外,再无其他好处,也许还让对妻妾爱护有加的晋国公心生不喜,何苦来由?
    木华黎遂罢此念,老老实实向朝廷上书请罪之外,又偷偷留了几件珍宝,秘密送到长安晋国公府,算是向主人请罪。
    实际上,刘彦召说的还真就不错,赵石对这事也没怎么气恼,蒙古英雄们喜欢这个调调儿,以抢夺别人的妻女为己任,越是身份尊贵的女人,他们越是喜欢。
    没什么值得奇怪的,在蒙古诸部混战的时期,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木华黎只是将这个传统保持的很好罢了。
    当然,如果抢夺的不是契丹人的妻女,而是秦人的,就应该是两说了。(未完待续。)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展示
    轰的一声巨响,大地微微颤抖,远处尘土飞扬。
    赵石微微眯了眯眼睛,他身边的一群人,多数都哆嗦了一下,尤其是没见过这等景象的亲兵卫士,皆都震惊莫名。
    当然,能弄出这种响动的,除了火药之外,再无旁物。
    实际上,自平夏之役过后,许多人的目光便已经被火药所吸引,当然,在这个上面真正费心思的,只能是那些匠人们。
    灵州一战,起到了很重要的示范作用,火药的威力,在这一战当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有了范例,也不用谁再加意推动,自然而然的,国武监一些匠人们便将心思放在了这个上面。
    其他的,都进展缓慢,到是在如何提高火药的威力上,国武监匠人们颇有心得。
    而今,终于开花结果。
    因为工艺所限,无法研制出太过精良的火器,所以,匠人们将目标定在攻城之战上,也就无可厚非了。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加大药量,之外,对火药的成分上也稍有改进,于是乎,便有了现在的展示。
    在赵石眼中,效果嘛,声势虽然不小,但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因为外部工艺过于简单粗陋,所以,根本无法用于@野战,连用于开矿,都不成,因为无法具体掌握其威力,过于危险。
    这无疑是最为原始,也最为简单粗暴的火器。
    攻城之战时,可以用于炸毁城门,至于城墙嘛。还要看城墙的组成。不用说长安这样的大城了。就算是筑城时稍微用心一点,多用青砖等物,这样的火器便难以撼动。
    由此可知,什么火枪啊,手雷啊,都是没影的事儿。
    而眼前这东西,说是地雷,真是算是夸奖它了。缺点多多,稍胜之处,只在于它的威力有所加强,效果上,比之灵州之战时用到的那些玩意,算是各有千秋吧。
    而且,想要大规模的装备于军中,很是不容易,运输上就得耗费无数功夫。
    而灵州之战难以复制之处,就在这里。耗费太过高昂,若非灭国之战。很难动用那样的人力物力,将大批的火药运送到军前,又能在适当的时机,使用出来。
    不过说起来,到了此时,中原火器的应用已是越来越多,不说大秦如何,南唐,后周皆有特制之火器。
    如果照这样下去,没有蒙古人南下那样的惨剧发生的话,其实过上百多个年头,就算火器发展的再慢,原始的火枪火炮在中原出现也不值得奇怪。
    就像现在,不用怎么折腾,国武监的工匠们,便已经将火药的威力提升了许多。
    遗憾的是,火器大规模应用,必定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以及工艺的全面提升,才会让这种划时代的武器出现在人们面前。
    赵石明白这点吗?必须是明白的。
    不然的话,他不会对火器的研制,持有这样无所谓的态度,而从他见到南唐突火枪的时候,也更加深刻的理解,在这个时代,想要弄出点像样的火器,到底有多艰难。
    这根本就不是用十几二十年能够完成的事情,所以也就不用浪费太多的功夫和精力在上面。。。。。。。。
    不过,实际上,自觉不自觉的,他已经做了很多。
    新式的投炮,简单的火药应用,以及冷兵器的改良,战马的育种等等,在国武监这里,都在进行之中。
    在没有成体系的数学,化学,物理等人员,科目的这个时代,能做的其实也就只能是这么多了。
    再想要大踏步的前进,许多社会制度进行支持,现在看来,有了些眉目,但离新时代的到来,却还极其遥远,赵石其实也没指望自己能亲眼看到那一天。
    在见证了这个不算是革新的革新展示之后,他拍了拍身旁一个矮瘦老者的肩头,赞道:“做的不错,不过,火药这东西。。。。。缺陷很多,比如说,怕受潮,这么大的响动。。。。。。用的火药不是一点半点,运送的时候,稍有颠簸,怕是要伤人。。。。。。所以,我看啊,还需从细节处下手,不要急于求成。。。。。。”
    “当然,瑕不掩瑜,过后将有功之人报上来,我给你们颁赏。”
    年纪不小,却难掩卑微之态的老者,顿时觉得身子都轻了三分,一矮身,已经跪倒在地,“多谢国公。。。。。。多谢国公。。。。。。。”
    赵石哈哈一笑,一把将人拎起来,“这点赏赐不算什么,要说啊,在国武监操典一事上,你们出力不少,朝廷也不吝厚赏,只是还要拖一拖,不用担心,对你们只有好处。。。。。。”
    这个时候,老者已经激动的根本不知说什么好了,只能搓着一双粗糙的手,不住的傻笑。
    他们无疑是京官中最为卑微的一些人,技艺再是精湛,也难入品级,不过自古以来,匠人们多数时候都是这么过来的,连他们自己,对前程的期望,也不会太高。
    但现在有些不同了,从匠作监来到国武监的匠人们,在这十几年当中,对于这种变化体会的非常深刻。
    在国武监中,他们的身份是颇受尊敬的教授,薪俸上也一年比一年高,七品京官都不定能赶得上他们。
    等到国武监操典开始编纂之后,当面许诺,以及私下里的传闻,都好像意味着,他们也有了一步登天的机会。
    人一旦有了希望,爆发出来的潜力就会非常的可观。
    像是张承提议以国武监合并匠作监之议,可并非是为了讨好赵石而突发奇想,而是这几年当中,相比匠作监的碌碌无为,国武监的匠人们却已经能凭着自己的手艺,取得军功了。。。。。。。
    而他们在大秦一连串的对外战争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才是张承提议的依据所在。
    换句话说,十几年间,国武监匠作科的匠人们,地位的提升极其明显,连张承都注意到了这一点,更何况是国武监匠人们自己了。
    而人的,向来是无止境的,走到今天这一步,匠人们的期望,其实很实际,他们希望改变自己的身份。
    在这一点上,无论是朝廷赐予他们官职品级,或是。。。。。。。真的如人们私下叨咕的那样,能够借此封爵,都将会让他们一举摆脱世代传下来的贱役地位。
    如果说,朝廷赏赐下来的是些金银细软,他们中大部分人,都会非常失望,因为现在生活富裕的他们,最需要的东西不会是这个了。
    而晋国公亲口说的每一句话,在老者听来,都美妙的好像是天上的仙乐,与他们的期许也越来越是接近。
    赵石瞅着远处还未消散的烟尘,继续道:“不过,也不用太过高兴,你们啊。。。。。。。还是那句话,多教点徒弟出来,别老是藏着掖着。。。。。。之后国武监这里,还要在国武监专门设立术数等科目,让你们那些弟子也多听听,多学学,多看看,技艺才能精进,也才能超过前人,你说是不是?”
    “是。。。。是是,您说的是,咱们这些人都老了,总不能让手艺失传不是,儿子孙子的,中用的少,这么下去,早晚有一天断了传承,有些人就是不懂这些道理,小人回去之后,定好好。。。。。。。劝劝他们,让他们将拿手本事都献出来。”
    赵石笑笑,“这你又说错了,什么献不献的,朝廷又不是断道的强人,老话说的好,强扭的瓜不甜,也坏名声。。。。。。。不用太过强求。”
    “是是。。。。。。”
    老者自然听不懂赵石话里隐藏的意思,只是不住的附和。
    而赵石也不会跟他解释什么,他想的是,当匠作监合过来以后,也许用不了多久,能够端起碗的来吃饭的人,就只剩下那些求新求变之人了。
    抱着老规矩不放的人,在国武监这里,会越来越难以适应,别人精心教出来的徒弟,都快赶上你了,你还有什么脸留在国武监?
    这些变化会很快出现,因为国武监已经办了有快二十年了,变化将越来越剧烈,从量变到质变,也许只在须臾之间了。
    不过,赵石对国武监这里的态度还是一如既往,鼓励但不过多的陷身其中,去纠缠这样那样的细节。
    现在看来,他做的还算不错,直到现在,国武监渐渐开始枝繁叶茂起来,更加宏远的目标,差不多是自然而然的便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因为侄女要结婚,当然不是亲侄女,但血缘关系也不算太远,所以阿草要回家几天,顺便算是给自己放个假,估计要五六天的时间,断更不可避免,阿草对大家说声抱歉。
    八月份阿草要加快进度,大家其实也应该能从灭辽之战上看出来,到了现在,摧枯拉朽之势已成,战争上不会占据太多篇幅了。
    呵呵,大家是不是有些失望了?不过阿草觉得还是合理的,阿草现在正在构思结尾,同时也在规划新书情节,很费脑子的工作。
    再加上感冒刚刚痊愈,放几天假应该能够理解吧?)(未完待续。。)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五百零八章将来
    “听说有人来咱们这儿请护卫回去?”
    此时,赵石身边的人已经剩下不多,赵石随口问了一句。
    有的人被问的不明所以,有的人则是心知肚明,宋人逢就是心知肚明中的一个。
    他在赵石身边的时候,从来不会多话,这和他出身来历以及性情都有着关系。
    但这会儿却不得不开口了,因为其他两个知道此事的人,都在瞅他。
    “回禀大帅,确有此事,不过。。。。。杜大人已有言在先,此等捷径,应为国武监上下戒之,非为正途。。。。。。。大帅的意思是。。。。。。”
    他说的有点吞吞吐吐,他算是赵石身边老人,此时身上不但有军职,托国武监操典的福,也已有了爵位。
    虽然听上去,只是赵石随口一说的事情,但在他这里,想的却不能那么简单,所以,回答时,不敢有何隐瞒之外,却也没那么理直气壮。
    所幸,赵石点了点头,“嗯,说的不错。。。。。。。。”
    这事不大,但也绝对不如他说的那般轻巧。
    这是国武监操典刊印之后的副作用之一。
    国武监这样的地方,其实天然呆便是寻找死士的好去处。
    这里的年轻人,能够纯熟的运用军事技能,现在有些人还知道,国武监生员中间,有些人身有秘技,所以免不了便有人窥视。
    至于其中是不是有那心怀叵测之人,谁知道呢?
    但话说回来了,不管有没有人打歪主意,国武监这里都得防患于未然。
    杜瞬卿没当大事来办,所以没报到赵石这里,但赵石相信,杜瞬卿也能想到这个关节。
    国武监到底已经渐渐成了为国选材的地方,若有学员肄业之后,给人充当护卫家将,传出去并不光彩不说。将来一旦有事,还很可能牵累于国武监。
    阴蓄死士,图谋不轨,从来都是重罪之一。抄家灭族,累及无数,一旦事发,便没有道理可讲。
    但纠结之处也在这里,给你大将军赵石当护卫就成。别人只能眼瞅着,不能沾边儿?
    这么一想的话,症结之处也就显而易见了。
    长安国武监,有着太浓的赵石的印记,此时,也已经来到了一个瓶颈之处,而国武监作为赵石的根基,之后是沦为大将军私物,还是越走越是天高海阔,全在赵石一念之间。
    这里面的味道。颇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思,而此事,不过是颇具代表意义的事件之一罢了。
    其实,赵石能问问,也已经不错了。
    现在来国武监要人的人和衙门,真的不用太多。
    工部是老关系,兵部是大户儿,其他林林总总,只要肄业生员最终评考还算出色,就不用瞅今后的出路。像赵方,吴绿蓑等挑挑拣拣走出国武监大门的,更是比比皆是。
    每年肄业生员不算少,但分来分去。也就都没了影子,实际上,这样允文允武的年轻人,走到哪里,都很吃香。
    可以说,在这样一个时代。独树一帜的国武监,散发着异样的活力的同时,也在越来越深刻的影响着这个时代。
    不过,随着国武监的壮大,它的缺点也越来越是明显,在这一点上,赵石无疑是体会最为深刻的人物之一。
    但这事也急不来,他心里也早已有了定计,所以,他心里也没什么急迫感,有些事问上一句两句,也就罢了,他的目光,其实已经到了两三年后。
    又说了几句,便挥了挥手,让众人散去。
    剩下的人如蒙大赦,纷纷施礼告辞不提。
    漫步在林荫道上的赵石,想的却是,杜山虎的辞呈已经递到了枢密院,可能之后又要入宫一次了。
    和张培贤不同,杜山虎。。。。。。可是“有功之臣”,皇帝陛下会不会力保之呢?
    想到这里,赵石嘴角带上了些许笑意,这事其实挺有意思的。
    如果他没猜错的话,以他对皇帝的了解,说不定就要让他开口来办,但作为始作俑者,这个黑锅可注定不会落在他赵石头上了。
    没了他的支持,杜猛林其实还不如人家张培贤呢,在朝廷上没根没基,就算得皇帝陛下看重又如何?
    赵石心里哼了一声,让他耿耿于怀者,乃是当年长安之变前,杜猛林之所作所为。
    就像皇帝陛下收拾张培贤,他这同样属于是秋后算账,只不过,他给杜猛林留下了很多余地罢了。
    说起来,这君臣二人,心胸可都谈不上什么宽广。
    所以,杜猛林回京的时机,要比张培贤好上许多,两位大将军一前一后回到长安,也意味着军中将帅的更新换代正在进行。
    景兴年间的将领们,正在逐渐老去,一直延续到景兴一朝的将帅回京养老的规矩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张培贤不论,到了杜猛林这里就能看的出来了。
    杜猛林回京,朝廷必定礼遇有加,但想要像之前一般,在枢密院或者兵部履任要职却不太可能了。
    这个规矩一旦发生了变化,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后果。
    将帅们会不会握紧兵权,更加不愿放手,或者说到了年纪,会不会愿意回京接受朝廷安置,若是不愿意,朝廷又该如何区处,不让有功之臣寒心,都需要好好思量。
    像这样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