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左 青 石-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常常满身汗水。傍晚,他总要在校门前的溪流里泡上个多小时,随后,如果是夏天,便躺在夕阳映照的河滩上歇息好一阵;冬天,则顶着飞雪寒风吟哦漫步。大多数的夜晚,他不是引来一群三教九流的人谈笑哄闹,便是外去兜风逛荡,以至常常深夜不归。

  这种反常的举止不仅在同事中引起许多议论,或者说他疯颠,或者指他狂妄,而且,也让小镇上的土豪绅士们看不上眼,认为这有伤风范,不足为人师表。但是,他为什么能在小镇站住脚呢?据说姚太如也是官宦人家的子弟,他的叔父与李寿凡的兄弟李德凡同在军*事,更何况他来小镇时还握有县府新任秘书周朴给李寿凡的一纸信函呢!周、李二家算得上世交,周朴与李寿凡小时也曾一度上过全县出名的私塾。后来兴办新学,李家二位小姐都曾在县城当过周朴的学生。有了这样的背景,几句闲言冷语伤害不了姚太如。

  对于一般的平民百姓来说,除了觉得姚太如有几分神秘而外,并无什么恶感。他的力气很大,能与当地的大力士角斗一场,百七八十斤的谷子,他也能从田间小路上一气挑到晒谷场上去;他快活爽朗,能吹能打,能弹能唱,谈笑风生,与谁都能接上几句。他也慷慨大方,见到缺纸少笔,交不起学费或遭遇上灾难的学生与家长,还常常有些帮助接济。

  很快,小镇人没把他当外人看待了。

  姚太如少不得去李家大院走动,在那里他认识了田伯林。面对这位小镇的一保之长的热情邀请,姚太如也自然少不得去登门拜访。然而,姚太如去田家还有另外一层思考,他刚筹办起一个国民夜校识字班,急需聘请一位语文老师──这个人最好有一定的身份,不惹人猜疑顾忌,而且又能尽义务服务。他来小镇时就已经从周朴那里了解到李家二位小姐的有关情况,最近又从张炳卿那里听到了李青霞出走与李墨霞送别仇道民的事情。姚太如没见过李墨霞,但对仇道民则早已相识。他想,李墨霞或许就是夜校教师最合适的人选。

  姚太如上田家已经好几次了。第一次便见到了李墨霞。李墨霞毕竟不少大家风范,从外表也可以看出,她热情而又文雅,心情还很轻快似的,对国民教育的话题颇感兴趣。出人意料,是她自己首先主动表达了希望在学校谋个差事的愿望,并说保长也已经同意。姚太如一听,自然说服高兴,他说:“你若是不嫌学校池小水浅,这事情就太好办了,学校正缺人呢。”

  当时,田伯林也在座。像平时来客一样,他照例礼节性地陪在一旁,维持场面,尽丈夫的职责。当姚太如投来征询的目光时,他虽然含笑点头,却并无明确表白,继而便把话题引开。姚太如是个聪明人,他猜测到其中必有缘故,也不多问。

  后来,姚太如才从旁了解到,对这件事情起决定作用的只是李寿凡的态度。李寿凡思想的守旧,姚太如已有感触,不过,并不知道他不仅包办了李墨霞的婚姻,而且还介入了田家的这类琐碎事务。李墨霞的苦衷在于:不管用什么方式,用什么言语,只要她提出离家外去找点事做,李寿凡几乎每次都是面目肃然,他不只是认为女人出门办事挣钱毫无必要,还觉得有违妇道。李墨霞的态度越坚决,越强硬,越可能导致兄长的不高兴,甚至造成兄妹关系的破裂。遇着那种情形往往是李寿凡和有关的人打个招呼,说上句什么,李墨霞想干什么便什么都干不成。其实,即使按照旧的规矩说,嫁了的女,泼了的水,这该是田家的家事,可田伯林哪能做得了这个主?即使田伯林心甘情愿想放李墨霞出门,两人都图个轻松自在,但在主子寿公的面前,他怎么也不敢完完整整地说出这句话来。

  姚太如知道这件事要在实际上办成不会很容易,不过,他认定田伯林不像是那种顽固不化的卫道者,也不像那种攀附着裙带死不放手的无耻之徒,他只是软弱驯服而已。所以,有时姚太如也有意拿话来激发他。

  姚太如善侃健谈。在田家的来往多了,他从劳工神圣,到男女平等,到个性解放,到封建共和,到科学*,这些题目都能高谈阔论一番。田伯林跑过不少口岸,这些时髦的话题也听到过一些,但他都无动于衷,唯有听姚太如说起来,时有触动。有次扯到婚姻家庭问题上,姚太如眼珠子一转,发出了一通宏论:

  “恋爱,婚姻,家庭,这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社会责任。从本质上说,它首先是追求人性的完善,所以,它应当是自愿的,自主的,平等的;没有感情的婚姻,没有平等人格的家庭,无论是谁委屈了谁,谁压抑了谁,谁凌辱了谁,那都是一种不幸,一种灾难。而从当今的现实来看,真正幸福的婚姻与家庭实在是太少了!因为权力、财势、门户、欺诈、社会偏见、历史传统从各方面介入了婚姻的选择和家庭的组合,而这一切又往往假以父母恩德,亲友关心种种名义,使个人的反抗很不容易凑效,这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不幸,也是当今时代的一大悲剧!但是,除此之外,更有另外一种可悲的情形,那就是:环境已经给某些人的婚姻提供了选择机会,当事者却不自知,依然麻木地生活,苟安于现状,这实在让人扼腕叹息!”

  “高论,高论!”田伯林虽然是以惯常使用的客套话来附和,但他也意识到这话是冲他说的,反正他此时的心境可以接受这段说词,只不过是,他不愿意与人直接讨论自己家里的事情,倒是有兴趣提出了一个反问:“听说姚先生是位独身主义者,这话可否当真?”

  “我说过要独身生活,但那不成什么主义。”姚太如闭上了眼睛,甩了一下头,又睁大眼睛说,“不必说我——情愿独身的人这世界上不少。有的人在婚姻问题上干脆认为:苟且不如无呢!”

  “如此说来,姚先生是主张非醴泉不饮,并无超脱红尘的意思了?”田伯林颇有点深究的意味。

  “不要说我吧!这个‘苟且不如无’并不是指我,我肯定不属于他们这一类。”对自己的事比对别人的事往往更难说清。姚太如字斟句酌地说,“嗨——我的情况可完全不同,是生活让我做出了这个选择!也可以说,这做作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问题是二者不可得兼呀...我只是为了追求某一方面的事情而不得不抛舍另外一些方面的事情罢了!”

  “原来是这样。。。”田伯林似乎有所领悟,“那你定是个志怀高远的人了?”

  姚太如马上发现此时此地不是深论这些问题的时候,便刹住了这个话头。他噤声闭目了好一阵,像很有些抑郁似的。他也是在愁着这夜校的教师一时无处可找,感到要帮助李黑霞从这个旧式家庭中解脱出来,难度不小,可能要让人失望了,他不觉两手一摊,一声长叹:“嗨——天不助我也。。。 ”

  当时,田伯林对姚太如这种神经质的惊叹感到有点莫名其妙,但随后就把它当成了对“志怀高远”这个问题的回答。

  随后,几个人的谈话便愈显空泛,夜校教师的事也就搁置下来了。

  但只又几天过后,事情出于意外。一天晚上,田伯林从外面归来,敲开了李墨霞的卧房,说他有事。看那神色,像是喝了些酒。李墨霞知道他喝酒很有节制,他今天也没有醉,只是显得有点兴奋。李墨霞给他倒了杯水:“你真有事情要说?”

  “墨霞,你说过想要离开家去教书么?”田伯林从没这样提出过问题,“小波子你也愿意带走?”

  “我不是跟你说过多次了么?”李墨霞不解其意,“怎么你这会儿突然提起这话来?”

  “我想你说这话会是认真的,这样,我也不打算拖累着你了。”田伯林第一次爽快地答应了放妻子出门去教书。他心里当然明白,这不仅是让李墨霞去教书的事,很有可能导致他们最终走向分手。

  “这也不能说是你拖累了我。。。 ”李墨霞想分担出自己的一份责任,但又不好多说,便问,“你是答应去我大哥那里说话了?”

  “姚太如有些话也说得有些道理,不是两厢情愿的事多为不幸。不过,他并不完全明白,真要是把这件事情办妥却不是我张口便成的。如果我去跟寿公说起这事,他同意自然好,他如果不同意呢,我又能怎么办?甚至,他要动气,教训我一通,事情不反倒弄僵了?”

  李墨霞想,这不还是在拖拉么?再一想,他说的也是实情,“那该怎么办呢。。。 反正我已铁心了!”

  “我看你我暂时都不要去与寿公说这事,最好先写封信给你二兄德公,我想他会开明些,还可以给你的老师周朴写封信,让他们先给你我说了话,寿公再问起时,便好回话了,这样,事情或许能够办成,你说呢?”

  李墨霞一听,心里豁然明亮。怎么这些天来自己就没有想到这迂回的一着?二兄德公以前曾经极力主张过她从教,老师周朴更会给她说话,她抗婚那时,周朴在信中就出过这个主意。他们的意见也一定会产生作用,事情至少有*成可能办妥。她朝田伯林看了一眼,点了点头。

  在一个保守闭塞的环境里,即使是做出一个很小的决定也会显得十分的艰难。这是田伯林第一次主动采取行动来促成李墨霞离家,只是李墨霞尚不知道,这不仅是由于姚太如的鼓动,还有着更为重要、更为复杂的情景激发了她丈夫的思绪。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31
李墨霞与田伯林仍然维持着夫妻关系,平心静气地交谈反倒使他们相互加深了理解和同情,甚至还生出些好感来。有时,李墨霞也让田伯林在自己的房子里过夜,但那是真正的同床异梦,他们对这场婚姻都有了清醒的认识。李墨霞明白自己不通经商谋利的事务,对这些全无兴趣,不可能成为田伯林的贤内助,而要让她无所事事,作为田家的摆设,那又无异于一种幽禁;田伯林则同样明白,既然两人情趣各异,风牛马不相及,再小心也不能侍候这位姑奶奶到头,分道扬镳只在迟早。因此,他们都在心里盘算着今后各自要走的路,只是一时间碍着李寿凡的脸面而踌躇徘徊。

  李墨霞给李德凡与周朴各写了一封长信,可是,好些天过去,一直等不到回音。正当她和田伯林陷在焦虑不安的境况里时,姚太如给李墨霞送来了一封信。这是李青霞托人捎来的。这信几经辗转周折,在路上竟耽误了三个多月。信上没有联系地址,但从信的内容来看,可以肯定,李青霞已经到了她那个心驰神往已久的神秘处所。

  这封信给李墨霞带来了几分忧虑,可也带来了更多的鼓舞。她思量再三,认为有必要把这件事情告诉田伯林。待田伯林算完了一天的往来账目,李墨霞走了过去:“伯林,有件事情我想向你说说,有空闲么?”

  每逢李墨霞招呼田伯林,田伯林总是立即放下手头的事,一脸认真地等李墨霞发话:“你。。。 请说。” 

  “青妹来信了——托人捎来的。”李墨霞直截了当。

  “啊,啊,这样。。。 ”田伯林颇感意外,惊讶,但脸色平和。 

  “这信在路上辗转了几个月,她到那边去了!”李墨霞说。

  “没说具体地址么?她好吗?”田伯林问。

  “她只说已经到达了一个充满光明和希望的圣地。她为自己庆幸,说这是决定她人生命运的一次选择,这能是什么地方呢?”李墨霞注视着田伯林的神色。

  “这。。。 ”田伯林紧蹙了眉头,他似乎比李墨霞更为忧虑,“我也听到好些传言了,他们那边的势力还不小,现在双方已经打了起来——这来信的事,你可千万不可能对别人讲啊。”

  “我当然只是跟你讲。”李墨霞点点头。

  “她在信中没有跟你家兄长说点什么?”田伯林问。

  “她说给二哥德公那里去过信了,估计不会得到回音,二哥不可能同意她对时局的看法。青妹还说,我们这个家里的人将无可避免地站在两个对立的阵营里了。她甚至说,历史可能做出的无情判决,不能不让她为兄长们的前景担忧,当事者迷,要他们摆脱历史的、家族的成见又是那么困难!她让我相机劝导一下大哥,可这——时局真是太逼人了!”李墨霞一样有着家族的忧患,“青妹在信中也提及了你,她感谢你从小对她的关照和爱护,她相信你能够明了大局。。。 ”

  田伯林沉默了好一阵,终于悟出:“许多事情都是天意难违,大势所迫,识时务者为俊杰,青妹算得是巾帼英豪,你是不是也想。。。 可那却是一着险棋啊!”

  “我并不想要像她那样,我没有她的胆识。只是我现在觉得,我去教书,谋个职业,也许能图个洁身自好。不论哪个时候,教书总还算称得上‘清高’二字。”李墨霞说。

  田伯林连连称是,又试探着问,“你不是给德公和周朴去信了吗?可怎么会不给你片言只字的回答?”

  “姚太如让我别等他们的答复了,说那没有必要。我也已经答应他去担任夜校的语文老师,明天便出招生广告。”李墨霞决然地说,“你不是已经同意了?这就行!”

  “我倒是同意,”田伯林还是担心,“但你可以不去请教兄长么?”

  “我不打算去问他。”李墨霞胸有成竹似的,“他如果不同意,他就该来找我们。青妹说的话没有错。青妹在信里说,她希望我过自食其力的生活;依赖和寄生于旧家庭,最终不免成为它的殉葬品。我不打算为这件事再与大哥去论个是与非,现在女人离家去谋个职业毕竟不同于以往了!”

  “那倒是,现在女人外去谋事的不少,只是在我们这个小镇上还没有兴起来。”田伯林仍有顾虑,“但如果寿公不让姚太如聘请你呢,该怎么办?”

  “姚太如说他知道如何应付,”李墨霞却象考试田伯林似的,“怕就怕我兄长找你去,他如果问你的态度,你该如何回答呢?”

  田伯林想了想,一笑,说:“既然你已经定了,这就别担心,到时候我会有话说的。”

  田伯林认为,只要李墨霞态度坚决,他在寿公面前装个无可奈何就能够对付过去,现在,他只用等着听消息就是了 。

  夜校的招生广告贴出去了,李墨霞为报名的事忙过了好几天,却不见李寿凡问起这件事情,心里又不免有些忐忑。

  这天,李墨霞上完课回家,见田伯林独自坐在灯下,悠然地品着茶,他在等候着妻子。待李墨霞坐定,他说:“墨霞,下午你家兄长让我过大院那边去了一趟。”

  “他说些什么了?”李墨霞急切地问。

  “看来,他对时局的发展也十分担忧。当他说到现在世风日下,人心浮动,当局无能,前线吃紧的时候,还摇头叹息不止——这世事怎么会弄成这样呢!他还让我把在外地的账目及时结清,尽快催收回来,以防不测,为这事,过些天我得外去一趟,十天半月不定,也顺便打听一下外面的情势。小波跟着你,如果忙不过来,可以请龙嫂来帮些日子的工。”田伯林讲了这些之后才说及,“办夜校的事你兄长也问了我几句。”

  “他怎么说?”李墨霞以为兄长必定会持反对态度,干脆摊牌说,“今天姚太如让我写了份求职报告寄县,他说周朴已经答应,如果小镇不能安排,我可去其他地方就职。那意思是我们不必去我兄长商量了。现在,我更加觉得我的选择没有错。”

  “我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