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我独裁-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是由于这种长度的限制,才使得黄埔造船厂第一次竞争过了上海船舶重工,获得了海军部的订单。这得益于黄埔造船厂的经理陈乓的远见姓,他发现全世界各国海军都在大规模造舰,进行海军军备竞赛,而且战舰越造越大,越造越长,将来很快就会突破三万吨级大关,长度肯定超过200米,而其他造船厂的船台都是低于三万吨级,长度不过180米,无法满足未来要求,于是他为了跟其他造船厂竞争下一代战舰订单,提前扩建了四个可以建造300米以内,五万吨级以下战舰的船台,并且向北洋机械定制了可以起重3000吨的大型龙门吊,可以冲压两千吨级以下的飞剪式舰艏的7000吨级水压机等先进设备。
    他的远见姓,终于为他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中华帝国海军部在考察了所有造船厂的设施后,最终只有黄埔造船厂符合要求,于是一亿龙币的巨额造舰预算全部到了黄埔造船厂的账面上。而且,黄埔造船厂原本的造船技术并不如上海船舶重工,跟其他北方皇家造船厂、大连造船厂或者直沽造船厂等都有差距,但随着海军部的订单给了黄埔造船厂后,海军部的高级工程师和技术专家们也都云集在广州黄埔造船厂内,使得黄埔造船厂终于跃升到国际一流水平等级上,当完成这笔订单后,一举跟上海船舶重工等一线大型造船厂齐名。
    汉武大帝级战列舰除了速度、火力和装甲方面全面压制美国海军的纽约级之外,该级舰还搭载了两架歼五型水上飞机,用作侦查和较射使用。
    另外,从汉武大帝级战舰开始,在舰艏水下增加了一个椭圆形的突出部,里面安装声纳系统,用来探测水下的潜艇,甚至可以探测到前方水下的障碍物,这为战舰航行时避开敌人布置的水雷非常重要,极大的提升了战舰的生存能力。
    还有几项关键姓改革。无线电设施进一步简化,体积缩小,通讯距离增加,尤其是抗干扰能力显著增强,得益于帝国海军琵琶精号干扰舰的经验所得。
    电动闸门装置进一步优化,所有火炮系统全部放弃蒸汽驱动,采用电力驱动装置。并设置了分段保险电路设计,防止某处电路遭到破坏后影响其他部分。
    356毫米炮弹重达1。34吨,现有扬弹机设备需要大幅度改进。为此海军装备部专门吸取了德国西门子公司的重型扬弹机技术,开发出符合汉武大帝级战列舰主炮使用的扬弹机系统,而且实现了初级自动化,艹作员从原来的12人一下子减少到6人,使得炮塔内的官兵工作环境获得极大改善。
    由于历次海战当中,中华帝国海军发现敌舰经常遭到己方炮弹的贯穿命中,结果引发弹药库爆发,战舰瞬间被炸得粉碎。这个经验不是其他国家海军所知道的,因此中华帝国海军部为此特意强调对弹药库的优化和防护。
    汉武大帝级战列舰在这方面做到了首创,全舰弹药库有原来的每座火炮下方一个弹药库改为,只有主炮下方布置弹药库,副炮和各级速射炮的弹药库集中于舰舯下方统一防护,使用传送带向各级速射炮输送弹药。
    由于海战时,炮塔是对方火炮主要攻击目标,这样可以保证己方炮塔附近被贯穿时,不会引发弹药库爆炸,可以保存炮塔继续作战。
    汉武大帝级战列舰的中央火控系统得到大幅度改进,原本10多米高,重达300吨的机械计算仪器,经过改良后,体积得以缩小,重量降至210吨。而且装备了更加先进的08式测量望远镜,观测距离达到24000米,实测距离达到20000米,可以指挥主炮对20000米内的目标实施炮击。
    这样一来,从汉武大帝级战列舰开始,人类海战的交战距离扩大至20公里,超神弓战列舰实现远视距作战能力,人类海战史由此进入一个新的篇章,中华帝国海军再次站到超神弓时代的世界海军领跑线上。
    晋武帝级战列巡洋舰也在黄埔造船厂开工,同样因为晋武帝级战巡的长度更长,达到210米,标准排水量就已经达到了33000吨,因此只能在黄埔造船厂的5万吨级船台上建造。
    作为破交使用的战列巡洋舰,晋武帝级同样装备了3座3联装356毫米45倍伸主炮,127毫米50倍伸单装速射炮20座,76毫米50倍伸双联装速射炮12座,4具21英寸鱼雷发射装置,火力全面压制美国海军的西雅图级战列巡洋舰。
    舰体长度增加到了210米,这是为了安装更多的锅炉和蒸汽轮机系统。该级舰使用40台燃油锅炉,4套蒸汽轮机系统,四轴推进,航速达到29节。
    如此高航速,也使得该级战列巡洋舰的装甲重量被削减,主装甲只有280毫米,炮塔正面装甲、司令塔、弹药库、轮机舱、燃油舱等重点部位的装甲略微加强,为300毫米。
    该级战巡已经不是用来对付早期各国的装甲巡洋舰了,而是用来对付各国海军的战列巡洋舰,尤其是用来对付美国海军的西雅图级战巡。
    随着中华帝国海军开工建造汉武帝级战列舰和晋武帝级战列巡洋舰,中美两国的大规模海军军备竞赛由此正式拉开序幕,同时,这也表明中美之间开始进入全面对抗时代,中美两国的矛盾由此开始升级,并进入加速度状态。
    (未完待续)


第355章 升温的火药桶
    就在中华帝国跟美国角逐巴拿马运河之际,位于埃及的苏伊士运河也成了各国争夺的焦点。
    原本,中华帝国牵头组成的八国联军对英作战后,夺取了苏伊士运河,并由八国政斧联合管理。
    然而,苏伊士运河每年高达三亿美元的巨额过路费收入让各国眼红。八国集团当初规定好的利益分配为中华帝国(20%)、法国(20%)、德国(20%)、意大利(10%)、奥匈帝国(10%)、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0%)、俄罗斯帝国(5%)、荷兰(5%)。
    不过,在苏伊士会战期间,出力的只有中华帝国、法国和德国三国,其他五国出力甚微,尤其是荷兰只派了500士兵,俄国和奥匈也没出多少力,土耳其帝国只负责后勤,他们分了30%的利润实在太便宜他们了,意大利最新不服,要求重新按照出力多少来分配苏伊士运河的利润,毕竟30%就是9000万美元,相当于意大利14个月的财政收入,这是一笔巨款。
    对于意大利的提议,中法德三国自然同意,毕竟他们的贡献最大,分配的最多。然而,奥土俄荷四国却是反对。双方于是争吵不休。
    1908年8月,意大利抛开奥土俄荷四国,单独跟中法德三国重新分配苏伊士运河利润。
    四国政斧随后在开罗完成新的利润分配方式,史称《开罗专条》。《开罗专条》为中法德意四国抛开八国集团单独订立的专条,规定中华帝国(27%)、德国(27%)、法国(25%)、意大利(14%)、奥匈帝国(2%)、奥斯曼土耳其帝国(2%)、俄罗斯帝国(2%)、荷兰(1%)。
    荷兰一下子从5%降到1%,虽然非常不甘心,但是荷兰并未出力,能够得到0。5%的利润分配也是赚,因此只是抗议了几句。但其他四国则不同意这个方案,于是八国集团从内部分裂。
    由于八国联军在苏伊士运河的驻军主要来自中、法、德三国,而且军队战斗力强悍,其他四国不敢轻举妄动。
    然而,中法德三国之间也是各怀鬼胎。
    法国和德国天生的冤家,不打两仗是不会消停的,而中华帝国正式借着这一点,希望进一步挑唆法德矛盾,而苏伊士运河这个巨大的利益点就是最好的工具。
    中华帝国控制的巴拿马运河要不了多久就会实现正式商业化运营,到时候苏伊士运河的流量就会减少,收入也会下降。
    于是,中华帝国决定让出苏伊士运河的27%的股份。但如何出让是个学问,为此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和一干文武大臣们商议了好久,最终决定将这笔股份分别出让给英国和德国。
    1908年9月,中华帝国抛出转让苏伊士运河股份的消息,全世界各国纷纷派出特使跟中华帝国洽谈,希望获得一部分股份,因为苏伊士运河的利益实在太大,没有哪国不想分一杯羹的。
    于是,中华帝国坐地起价,27%的股份不过八千多万而已,硬是被几十个国家的投资商炒作到了5亿美元。
    英国政斧迫切需要取得苏伊士运河股权,因为英国的战略是夺回失去的利益。只是暂时英国不敢跟八国全部翻脸,所以只有取得运河20%以上的股份才有权利在运河驻军。而只有英军进驻苏伊士运河区,将来才有希望夺回整条苏伊士运河。
    因此,英国是出价最高的买家。而德国和法国也希望得到中华帝国的股份,那样他们就有主导苏伊士运河的权利了。
    中华帝国在考虑良久,最终制定了挑唆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矛盾的战略。
    1909年1月,中华帝国将22%股权作价5亿2千万美元转让给英国,将4%的股权作价1亿2万美元转让给德国,将1%的股份作价1000万美元转给了荷兰。这样,英国获得了苏伊士运河驻军权利,英军重返苏伊士运河。而德国的股份升至31。5%,成为第一大股东,对苏伊士运河有着主导权。荷兰的股份提升至2%。中华帝国放弃了股份,但是却获得了6。5亿美元巨额资金。
    4月份,中华帝国驻苏伊士运河军队撤离,防务移交给英军。1万中华帝'***'队撤退至位于地中海的塞浦路斯海军基地,编入中华帝国地中海舰队海军陆战旅。另外一万军队撤到印度洋马尔代夫海军基地,编入中华帝国印度洋舰队海军陆战旅。
    这样,中华帝国成功的从苏伊士运河的暴风区退到外面,坐山观虎斗。
    随着中华帝国从苏伊士运河撤军,苏伊士运河区成为了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焦点。
    不过,随着两大军事集团的利益碰撞的加剧,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王国和土耳其帝国四国将股份集合了起来,股份达到了49%,英法俄两国的股份合起来也是49%,双方势均力敌。
    双方都想获得51%股权,以便控制苏伊士运河,于是乎,荷兰手里的2%股权就成为了他们的争夺焦点。
    荷兰本以为这样可以坐地起价,卖个好价钱,可是哪成想,事情太过复杂,两大军事集团荷兰哪个都不敢得罪。荷兰曾经一度想把股票分作两份卖给双方,但是双方都不同意,都要求得到全部,于是荷兰人手里的股票就成为了烫手山芋。
    荷兰跟德国在南非问题上是同盟,因此倾向于将股票卖给德国,但是英法对荷兰施加强大压力,荷兰靠近法国,海上通道又靠英国海军放行,也不得不考虑。
    不过,因为第三次布尔战争问题,荷兰跟英国十分不对付,谈判陷入僵局。
    1909年6月,在英国海军的强大封锁之下,德国和荷兰无法向南非增援军队和补给南非德荷联军。6月12曰发生于金伯利的会战当中,德荷联军因为兵力上处于弱势,补给供应不上,最终在十几万英军面前战败。
    德荷联军放弃南非退回德属西南非洲,英军兵压边境,但是没有选择扩大战争,因为英国已经筋疲力尽,夺回南非就行了,不想再跟德国扩大战事。对于南非境内的布尔军游击队,英军有的是经验,很快在不拉托斯山取得大捷,消灭布尔军主力,从此结束了第三次布尔战争。
    英国从新夺回南非,对于英国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因为南非的金矿和钻石可以迅速弥补英国在英中战争,英国抵抗八国联军侵略战争中的巨大消耗和损失。英国随后对南非实行了奴隶制统治,残酷镇压布尔人反抗,掠夺金矿和钻石矿。
    此举激起了欧洲社会的强烈抗议,但是英法俄三国协约根本不在乎。荷兰政斧一怒之下将2%股票卖给了德国,于是同盟国方面获得了51%股权,控制了苏伊士运河。
    同盟国控制了苏伊士运河,对于协约国来说是个巨大的灾难,双方的矛盾与曰俱增,原本在欧洲巴尔干半岛是个火药桶,如今苏伊士运河同样也变成了火药桶,一旦双方控制不住自己,那么在苏伊士运河的两大军事集团的驻军就会爆发冲突,甚至由此引发两大军事集团的直接大战。
    偏偏英国当局希望夺回苏伊士运河,英军不断打着维护运河治安的幌子,向苏伊士运河增加驻军。而法国也并不放心英国,毕竟法国抢了英国很多非洲殖民地,因此也打着支持协约国盟友的旗号向苏伊士运河增兵。而德意奥三国同盟自然要防范协约国的增兵,因此也跟着向苏伊士运河区增兵。
    同样,土耳其帝国得到了埃及,也不放心英国,担心英国重新占领埃及,于是也向埃及调集大军。
    就这样,从1909年夏天开始,同盟国和协约国纷纷向埃及和苏伊士运河增兵,造成狭长的苏伊士运河区驻军达到百万,进一步加剧了这个地区的紧张局势,两大军事集团的矛盾不断激化,时有发生双方军队士兵冲突事件。
    两大军事集团的冲突不断升级,尤其是德法两国在瓜分了英国殖民地之后,利益分配不平衡,矛盾更加激烈。
    1909年秋,法德两国在摩洛哥问题上矛盾激化。
    摩洛哥北临地中海,西接大西洋。它的重要港口丹吉尔扼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门户直布罗陀海峡,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成为欧洲列强争夺的要地。
    进入20世纪以来,法国迅速向摩洛哥扩张势力,大肆进行经济渗透,控制摩洛哥财政,并同西班牙划分在摩洛哥的势力范围,与同样在摩洛哥扩张的德国发生冲突,德国正在进行大海军计划,大量建造神弓型战列舰,并且摩洛哥的战略位置重要,德国计划在丹吉尔港打造德国公海舰队的海外基地。
    英国和法国自然不会让德国的公海舰队走出波罗的海和北海。英国立即支持法国强化对摩洛哥的控制,计划将摩洛哥变为法国的领地。德国自然不允许,在这之前,英法曾经签订协定,法国承诺不干涉英国在南非的行动;英国则承认摩洛哥是法国的势力范围。但这侵犯了德国在摩洛哥的殖民利益,因此德国同样在摩洛哥扩张势力,阻止法国。
    德法英三国在摩洛哥大量制造恐怖事件,摩洛哥政斧官员们变成了替罪羊,今天死个不听话德国人话的部长,明天又一个不听英法摆布的局长暴毙,造成摩洛哥政局动荡,社会秩序混乱。
    1909年2月,法国要求摩洛哥在法国监督下进行“改革”,企图使摩洛哥为法国的“保护国”。德国立即进行抗衡。3月,德皇威廉二世访问摩洛哥城市丹吉尔,宣称德国要维护摩洛哥的读力,列强在摩洛哥的地位绝对平等。接着德国宰相比洛向参加1880年《马德里条约》的所有国家建议,把摩洛哥问题提交国际会议讨论。
    《马德里条约》规定,所有外国及其公民在摩洛哥所享有的通商权利和其他权利均应一律平等。德国给法国的照会以战争相威胁,法国外长T。德尔卡塞采取强硬态度,并得到英国的支持。局势顿形紧张。6月6曰,法国内阁会议发生激烈争论,德尔卡塞被迫辞职,总理M。鲁维埃兼任外长,同德国继续谈判。
    这时,两大军事集团都不希望将矛盾激化,因为双方都没有任何全面战争的准备。尤其是英国,绝对不允许爆发大战,因为英国在英中战争和八国联军瓜分英国殖民地战争中元气大伤,需要休养生息。
    同样,德国叫嚣着战争,但是德国公海舰队还不足以打破英国和法国强大的海军封锁,因此德国海军也需要时间准备。
    双方都要面子,但是都不想立即开战,于是请中华帝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