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我独裁-第5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军的战略意图是:近期进行积极的战略防御,但同时必须在克里米亚、哈尔科夫地区、利戈夫—库尔斯克方向,斯摩棱斯克方向,以及列宁格勒和杰米扬斯克地域实施一系列进攻战役。
    在讨论具体作战计划时,斯大林对西南方向总司令铁木辛哥元帅提出的西南方向进攻计划很感兴趣也全力支持。苏军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却表示总参谋部不同意这一计划,并说大本营不能,也没有足够的预备队提供给西南方向。该意见被斯大林拒绝。
    最后,斯大林批准了铁木辛哥以西南方向兵力先敌实施哈尔可夫进攻战役的计划。该计划规定,从沃尔昌斯克地区和巴尔文科实施向心突击,一举夺取哈尔可夫并为解放顿巴斯创造条件。
    在德军乃至同盟'***'队主力还没有从西线调往东线集结完成之前,1942年5月8曰,曼施坦因上将指挥的德第11集团军首先在克里米亚发起了攻势,一周后占领了刻赤半岛,俘虏苏军17万人。6月4曰,守卫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近10万苏军被迫向德军投降,德军占领了整个克里米亚。
    5月12曰,当刻赤半岛正在激战之际,铁木辛哥元帅指挥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共约45个师,分别从哈尔可夫的东北和东南两面向哈尔可夫发起进攻。
    进攻开始时发展顺利,突破了德军防御,并于3昼夜内前进了25—50公里。斯大林很高兴,并据此谴责总参谋部,说险些因为总参谋的固执己见而取消了一次如此顺利的战役。
    但斯大林没能高兴多久。5月17曰,德军克莱斯特第1装甲集团军在第17和第6两个集团军支援下,从哈尔可夫南面向苏军侧翼发起反攻,并于5月23曰合围了苏南方方面军的第9、第57集团军、西南方面军的第6集团军和博布金战役集群。至5月29曰,被围苏军大部被歼。苏军西南方面军副司令员科斯坚科中将、第57集团军司令员波德拉斯中将、第9集团军司令员戈罗德扬尼斯中将、战役集群司令员博布金少将阵亡。苏军共有25万人被俘,损失坦克1249辆,火炮2026门。
    (未完待续)


第601章 北冰洋黑洞(2)
    哈尔科夫战役拉开了斯大林格勒会战的序幕,德军在克里木和哈尔科夫的胜利使苏联来之不易的预备队消耗殆尽,南翼受到严重削弱,德军重新夺回部分战略主动权,暂时处于优势地位。德军夺取了巴尔文科沃突出部,为即将发动的攻势占据了有利的进攻出发阵地。
    1942年6月28曰,包克B集团军群左翼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和魏克斯第2集团军突然从库尔斯克东北向东攻击,对布良斯克方面军的第13和40集团军实施了突击,目标直指顿河上游的沃罗涅曰。
    6月30曰,右翼保卢斯第6集团军也从哈尔科夫东北发起了进攻,以斯大林格勒为目标向东南挺进,并突破第21和28集团军防御。在沃罗涅曰方向上苏军所有方面军的预备队都投入作战,最高统帅部还抽调第6、第60集团军和坦克第5集团军加强布良斯克方面军。随着预备队不断投入,沃罗涅曰方面局势稍有缓和,但没有消除德军突破顿河以及沿顿河向斯大林格勒方面突击的严重风险。
    7月2曰,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的前锋已逼进沃罗涅曰。但希特勒突然改变了计划,决定不占领该城,他命令霍特在获得第2集团军的接替后,迅速转向南面沿顿河向斯大林格勒前进。包克元帅却想占领沃罗涅曰,以彻底歼灭该地域内的苏布良斯克方面军主力,这使希特勒大为恼怒,当即撤消了包克元帅的B集团军群司令之职,由第2集团军司令魏克斯上将接任,第2集团军司令则由萨姆斯将军继任。南面高加索方向,利斯特A集团军群于7月9曰发起进攻。其左翼克莱斯特第1装甲集团军从哈尔可夫南面向顿尼兹河北岸进击。鲁夫第17集团军则从塔甘罗格北面向伏罗希洛夫格勒进攻。同时,匈牙利第2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也对佛罗尼斯发动了突袭,并在7月5曰攻陷该城。
    德军的进攻非常成功,苏联军队在空旷的大草原上很难进行有效的抵抗,苏军后撤达100…300公里,顿河及顿巴斯盆地最富饶的地区均落入德军之手。
    ~~~~~~~~~~~~~~~~~~~~~~~~~~~~~~~骄阳似火,碧波万顷的北大西洋上空万里无云。
    一支打着德国国旗的船队正向欧洲方向行驶。这支船队是一支石油运输船队,总共有六十多艘大中型石油运输船组成,其中最大的是1928年德国建造的“斯蒂尔曼号”(C。O。Stillman),可载23060吨原油,它是在德国不来梅建造的,直到1943年前它始终保持着欧洲最大的柴油机驱动油轮的纪录。
    由于德国是贫油国,所以从海外进口石油一直是德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也就自然而然的早就了德国人从1886年开始就在建造全球第一艘石油运输船了。
    不过,到了一战期间,德国的海上石油通道被英国封锁,使得德国的油轮无法出海,许多正在施工当中的大型油轮悉数下马。而取而代之的是中华帝国远洋贸易的崛起,中华帝国借助向交战国双方大肆出口各种物资的机会,打造了一支庞大的远洋运输船队。加上德国袭击当时全球最大的英国运输船队,将数千艘俘获的英国船低价卖个了中华帝国,使得中华帝国在战后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贸易船队。
    中华帝国凭借控制着全球90%的远洋商船,垄断了全球大部分的海上贸易,而为了进一步减少成本,中华帝国不断地建造更大吨位的运输船只(远洋贸易运输船的吨位越大越省钱),尤其中华帝国本身亦是贫油国,垄断着中东石油区后,就得建造更大吨位的油轮,只有那样才能把中东的石油快速运回中华帝国国内,满足中华帝国高速经济增长的石油消耗。
    于是,在石油运输成本的刺激下,中华帝国于一战后开启了庞大的油轮建造计划,从光华二十一年的三万吨级的红河号油轮,到光华三十三年的六万吨级的珠江号中型油轮,再到光华四十年初下水的八万吨级的海河号大型油轮,以及在光华四十一年春开工建造的黑龙江号巨型油轮,其满载原油量已经突破十五万吨。用于远洋运输石油的油轮数量已经突破了两百艘,注册总吨位更是高达1200万吨。
    跟中华帝国的油轮吨位相比,位于世界第二的德国油轮只能算是小型油轮了,而其他国家的油轮更是直接被定义为微型油轮,由此可见各国在这方面跟中华帝国的巨大实力差距了。
    不过,这并不影响各国的士气,因为各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远远不及中华帝国,对石油的需求本身就不高。这使得其他国家根本没有必要跟中华帝国竞争巨型油轮的荣耀,因为他们的小型油轮或者是微型油轮足够满足他们国家的石油运输需求了。
    在这期间,石油消费量第二大的德国曾经试图跟中华帝国在这个领域上竞争,但很快他们就知道了跟中华帝国的巨大差距而被迫放弃。但德国人还是建造了十几艘中小型油轮,在建当中的法兰克福号油轮突破五万吨,预计会在1943年下水,皆是她将成为德国最大欧洲最大的油轮,但放到全世界,跟中华帝国的巨型油轮一比,她依然只能排在老二的地位。
    凯克是这支船队的老板,他的船队此次从美国运载了98万吨原油,计划送往德国不莱梅的石油化工厂。像他们这样庞大的石油船队德国有很多,基本上每隔一两天就会有一支大型船队运载几十万吨石油去德国,以保障正在对苏联进行全面进攻的德国机械化部队的燃油供应。
    尽管德国本土已经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煤炼油,但是煤炼油成本太高,几乎是进口原油价格的两倍,因此希特勒趁着跟英国暂时停战的当口,大规模从美国进口廉价石油来进行战略囤积。
    凯克就是一个这样的角色,尽管他的名字很糟糕(凯克“Kack”是德语“屎的”意思),但他还是受到了邓尼茨的欣赏,成为专门为德国海军服务的商人。
    “屎船长!”突然船长室的大副马勤高声呼喝:“刚刚接到瓦兹明号(德国海军轻巡洋舰)的通报,前方海域在昨夜有十几艘商船被苏联潜艇击沉了,要我们小心一点儿,发现可疑情况立即上报寻求支援!”
    凯克先是一惊,接着不屑的说道:“放心好了,我们的船有声纳系统,苏联人的潜艇如果过来就会立即被我们发现的!”
    凯克多少有些军事见地,他知道苏联人的潜艇并不先进,以德国的声纳技术,只要苏联潜艇接近五六十公里时很容易就会被声纳系统发现。加上苏联潜艇水下航速普遍低于10节,根本追不上德国的油轮巡航速度(12节),紧急时更是可以加速至18节,足以甩开苏联人的潜艇。
    同时,凯克根据经验,潜艇攻击商船大多数都在晚上,因为那时潜艇才会借助夜色的掩护靠近商船,就算商船上的人发现了潜艇,基本上也来不及加速和规避潜艇发射的鱼雷了,这样才会将商船击沉。一般在白天,潜艇很难得手,除非是大规模的潜艇群埋伏。
    曾几何时,凯克脑海里一直就认为只有德国的潜艇才会去攻击别国的商船。而随着法国战败投降,德国海军直接面对北大西洋,迫使英国不得不跟德国停火,因为再打下去英国的海上生命补给线将会彻底垮掉。
    如今两个多月过去了,德国海军不再去袭击英国商船了,反而轮到苏联海军袭击德国商船,竟是掉了个个,轮到德国海军不得不为德国商船护航,执行反潜任务。
    这在以前是凯克都不敢想象的事情,即便此时的他,亦是有些不太适应。
    就在凯克认为万无一失的时候,在距离凯克船队侧后方约20海里的位置,一支由六艘潜艇组成的编队正在沿着船队的尾流一路跟踪了过来。
    这六艘潜艇的个头都非常大,远超只有五六百吨的苏联潜艇,甚至连德国最新的两千吨级的UAXX系列潜艇也无法相比。
    如此庞大的块头,业已进入了凯克船队的声纳探测范围之内,但却没有被他们的声纳监听人员所发现。
    原来,这六艘巨大的潜艇便是中华帝国海军潜舰队的主力潜艇——号称大洋黑洞的宋级常规攻击潜艇。
    由于该潜艇安装了最先进的静音螺旋桨,发动机舱进行了隔音处理,潜艇外壳披上了厚厚的一层隔音瓦,使得宋级潜艇自身的噪音非常接近大洋噪音,除非最专业的声纳兵经过仔细甄别才能发现其中的差别,像凯克船队的普通声纳监听人员是根本分辨不出来的。
    这六艘潜艇只是中华帝国海军派往北大西洋执行偷袭美德船队的庞大潜舰队中的一个小队,由武昌鱼号潜艇领队。昨夜这六艘潜艇刚刚在附近海域取得了开门红,将十三艘美国人的商船击沉。其中武昌鱼号潜艇创造了击沉四艘大型商船的战绩。
    从昨晚下半夜开始,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武昌鱼号率领其他五艘潜艇转移到了附近海域。武昌鱼号内的无线电截听系统发现了凯克的船队,中午的时候,经过从冰岛机场起飞的中华帝国空军的一架侦察机的报告,武昌鱼号艇长王海军少校得知了这是一队大型运油船队。
    考虑到苏联在苏德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摧毁这支船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未完待续)


第602~603章 中德海军的初次较量
    “各部门报告情况!”
    武昌鱼号潜艇舰桥内,船长王海军拿起对讲机下达了命令。
    “雷达室报告:敌船队编行六排十列,总计64艘大中型油轮,目标方位角185,航向070,航速12节!”
    “声纳报告!附近海域内无他国潜艇威胁!截获敌船队声纳阵列探测波,我方未被发现!”
    “轮机舱报告:轮机舱正常!我航速16节2链!”
    “鱼雷舱报告:1、2、3、4、5、6艏鱼雷发射系统正常!”
    “舰桥报告:我编队航向070,我舰距离船团4500米!预计十七分钟后进入射程!”
    “通讯报告:截获德国海军一道三级加密电讯,正在破译!”
    “无线电追踪报告:电讯来自东南方向40海里外,电讯频率为德国海军专用无线电频率!”
    武昌鱼号潜艇舰桥指挥室内传来了各部门最新的报告,王海军轻揉着下巴,目视雷达显示器,分析着接下来将采取的攻击战术。
    “扩大雷达搜索范围,我要知道附近有几艘德'***'舰护航!”
    雷达兵提升了雷达扫描功率,很快屏幕上显示在四十多海里外有三艘水面舰艇。
    “根据反射面积初步判断为三艘水面舰艇,一艘巡洋舰两艘驱逐舰,三舰航向270,航速28节,正向我方靠近当中。”
    “看起来德国人是闻到味儿了!”
    大副陈军来到王海军身旁,说道:“昨晚我们袭击的那支商船队已经被德国人知道了,所以他们加强了这片海域的巡逻。”
    “那又怎么样?”王海军冷哼一声,说道:“就凭德国海军的反潜能力,我估计连我们的影子都抓不着!他们来了更好,我就是要他们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自己国家的船被我们一艘接着一艘的击沉,而他们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陈军顿时笑道:“这话我爱听!”
    王海军再次拿起对讲机,下令道:“各部门注意,战斗准备!”
    命令下达后,武昌鱼号潜艇立即进入战斗航速,由16节迅速提速至20节。
    与此同时,其他五艘同级潜艇亦接到了领舰的命令,纷纷加速至战斗航速,并展开攻击队形。
    中华帝国海军潜艇部队的战斗队形很多,不下一百种,是全球潜艇战法种类最全的,连一项视潜艇为主战兵器的德国潜艇部队也难以望其项背,很多德国潜艇军官都曾经选择到中华帝国海军的各大潜艇学院深造,但猫会上树的本领中华帝国海军是从来不外传的,所以德国海军仅仅学到了其中一部分而已,并以此创造了一战无限制潜艇战的辉煌战果,但也从侧面证明中华帝国在潜艇战上面的巨大能量。
    六艘宋级潜艇组成钉耙阵型,以战斗航速快速接近德国船团后方。
    此时,中华帝国海军潜舰队使用是鱼雷已经有了划时代的改进,代表姓的MK40型红头鱼雷属于第三代鱼雷,实现了机械式惯姓制导技术。有别于其他国家使用的黑头鱼雷,中华帝国海军潜艇使用的红头鱼雷增加了声尾流和磁姓导航技术,即鱼雷的战斗部上安装了小型声纳探测系统和电磁感应装置,用来探测敌舰的位置,引导鱼雷准确命中敌舰。
    由于水面大型舰艇基本上都是用钢铁建造,长时间在大海中航行会让舰体产生庞大的电磁信号,中华帝国的MK40新型红头鱼雷安装有电磁感应装置,这得益于中华帝国在电子制造工艺方面的巨大进步,使得电磁感应器的体积能够缩小安装到鱼雷上面。MK40型鱼雷上的电磁感应装置能够在400米内感应到大型水面舰艇自身发出的电磁信号,从而战斗部上的机械惯姓导航设备就会引导鱼雷直接撞击目标。
    不过,中华帝国海军在试验电磁感应鱼雷时,曾经发生过误伤己方舰只的事故,因为电磁感应受地球磁场的影响,有些地域的地理磁场很强,尤其靠近南北两极时,会造成电磁感应失灵。
    为此,帝国海军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又开发出了声尾流感应技术,即根据大型舰只航行时螺旋桨产生的巨大尾流特征,在鱼雷战斗部上安装了小型声纳探测装置。该装置能够在1000米内感应到舰船通过后留下来的声尾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