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狼行三国-第5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限放大,这进军徐南三郡与其说是一场军师行动更不如说是政治斗争。
    青州一战龙骧烈火二军联手与曹军大战,在给予敌军巨大杀伤的同时自己的损失亦是客观,相对而言处于最前方作战夹在青州营与曹军兖州援军之间的龙骧军就更为严重一些。大战之后经过清点,全军上下亡七千六百四十八人,重伤三千六百零二,轻伤三千九百四十七,算上轻伤可以归队的士卒龙骧军可战之兵尚有四万五千,足足去了其总兵力的四分之一,青州这一场鏖战的惨烈之处由此亦可见一斑!
    战后赵云率领全军在青州原地休整有半月之久,龙骧烈火二军则只有八日,在刘毅采纳庞统的建议决定对刘备出手之后徐晃麴义二将作为此次战事的主力已然率军向下邳靠拢,中途接到甘宁的将令,二人又分兵压在了原本二刘之间共分徐州的边界线上,烈火军在西,龙骧军在东,如此安排自然出自庞统之手,对于此战的全局他心中已经有了妥善的安排,此番行军布阵之势便是为了实现他的战略目的。
    在徐州休整之时,两军就得到了一定的补充,燕军每每大战之时都有民夫随军,此举意在让主战部队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全力投入到作战中去。而在此次大战之时,这个民夫队的构成做出了一定的调整。经过数年的稳定发展,如今预备役这个制度在幽、并、冀三州可以说的上颇为完善,田豫的民夫队之中就吸收了很多这样的后背力量,平时为大军搬运军需,运输钱粮,在士卒损伤严重之时更可以做到及时补充,此事经由田豫提出立刻就得到了燕王与一众重臣的赞赏,此次中原大战也是第一次将之运用在实战之中,这样的安排对于增强燕军连续持久的作战能力可以起到绝大的助力,田豫的意见很是及时。
    经过青州徐州的两次补充,龙骧军从兵力上又恢复到了五万余人,近乎达到满员的状态,当然与先前的战力相比此时显然要有所差距,不过之前龙骧军虽然可说是伤筋动骨但毕竟主力犹存,用在对徐南三郡的讨伐之上更是恰如其分,这主动出击之策庞统思量多时,不但有着整体规划且根据大局还有着许多的预案加以补充,参加青州战役的龙骧军遭受损失亦在所料之中,设谋用兵都显得极为周全。
    经过田豫的调整与燕王的建议,在今日这支支援燕军作战的民夫队中不但有着作为预备役使用的年青男子,更有着一支极为特殊的队伍,对外与其余的民夫队并无太大的区别,可田豫及其麾下众人包括各大将在内都清楚燕王将之称为“敢死队”,顾名思义他的作用不问可知。没错,这支民夫队伍有三千之众,全是海岛运来的奴隶组织而成,在战事之中有着很多危险性极高的工作都会交给他们来完成,必要的时候他们就要担当肉盾的职责,虽说这些奴隶一个个身强力壮且个性还颇为彪悍,但看燕王的表示却没有任何将其当做战力来使用的心思,他们肯定不会知道刘毅的真正想法,因其没有后世的经历。
    这几年海岛之上的奴隶交易进行的如火如荼,一开始刘毅只不过是想发泄心中那股憋了几千年的怒火,可随即他便发现了这其中蕴含的巨大利益,两年方略之中燕地的政治经济军事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处矿山、木柴厂亦是极大的成长起来,而战斗在这些很是危险的岗位终日苦干不计生死的就是这些倭国奴隶,当然他们不会主动如此,需要监督他们的士卒采取一些不是那么文明的严峻手段,但不得不说这些奴隶的服从性极好,只要将他们驯服便可使用的得心应手。
    一开始张荣的飞虎军在海岛上是采取直接的武力手段来劫掠奴隶,随着时间的推移手法逐渐变得多元化起来,比如说百目家族作为燕王在岛上扶持的一支傀儡实力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大海那一边的大汉是一个有着三餐温饱有着华美衣服的所在,到那里苦干三年回来就能得到良田十亩还有漂亮的女人!”这便是百目家族在征服每一块土地之后都会做出的宣传,对于这项任务他们完成的极好,倘若没有张荣率领的飞虎军士卒帮助,哪里能来百目家族今日的风光?数年之间他们便灭“国”十余,疆土扩大了六倍,没有什么珍稀的物事可以献给燕王,他们只能在奴隶一事上尽心尽力,只要他们干的好,每年燕王都会给予不少赏赐,在海岛之上这些赏赐之物都是美轮美奂!
    不少海岛之民听信了百目家族的宣传而登上了燕军的海船,然后几乎在进入船舱的一刻他们就感到了后悔,刘毅倒不至于采用西方殖民者运送黑奴的方法来对付海岛之民,但想要保证质量和减少损耗,这环境绝对好不到哪里去,每一趟都有不少的奴隶会死在海路之上,而自海岛前往大汉的旅程成了所有人心中的噩梦,但当他们踏上大汉的土地之后才发现这个所谓的噩梦才是刚刚开始而已!
    大汉的确如同百目家族宣扬之中的那般繁荣,但这些与他们并没有任何一丁点关系,等待他们的将是冷冰冰的矿山与一眼望不到边的树林,此外就是毫不留情的鞭打和种种酷刑,唯一算得上安慰的就是还有两顿饭可吃,这些奴隶干的都是体力活,不吃饱可是极容易出人命的,海岛之上可没有非洲大陆那般丰富的资源,就算他们只是人形工具使用完了也要保养不是?大汉的一些特殊领域还等着他们贡献最大的力量了,其中一些在燕军之中都属于绝密的等级!
    经过数年的严格管理,已经有很大一部分的奴隶对眼前的生活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此时燕王将他们招入民夫队中,并允诺谁立功最多便有能够加入汉籍做汉人的可能,这一来犹如在海岛奴隶之中引爆了一枚重磅炸弹。汉人!这是最美的梦中也不敢想象的事情,有着这个激励,海岛奴隶团在民夫队中爆发出了惊人的积极性,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精神在他们身上发挥的淋漓尽致,令得一众大汉本土的民夫都很是有点汗颜的意思!

第九百二十四章 一步三计
    在田豫与燕军士卒残酷的教育之下,加上入籍大汉带来的诱惑,这三千倭奴是随时准备为燕王的大业奉献他们的生命的,可徐晃率领龙骧军兵进徐南三郡之后除了运输之外就没有可以用到他们的地方,在他看来,一向英明果决的燕王所下的那条军令十分的古怪,这支敢死队只能用作肉盾,无论何种情况之下都不得给他们配发武器,不要说维持治安对待百姓,就是与敌军交战也绝对不能,公明尚且记得燕王下这道军令之时双目之中的那股杀意令得一众身经百战的大将都有凛然之感,不管能不能理解大王的用意,这条军令都必须执行。
    作为军事行动,保密向来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可此次燕军进军徐州却是大张旗鼓生怕天下百姓不知,伏后问责扬州刺史皇叔刘备之事被广为传扬,很是体现了一回燕地宣传喉舌的能力!这条消息在他们的刻意之下很快就传到了庐江,所有的这些自然是庞统之谋,所针对的便是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你既然身为大汉皇叔,对朝廷的旨意就更应该加以遵循,无论刘备如何应对或是诸葛亮对此有再为精彩的解释可因为燕地强大的宣传能力他们的一切反驳都会苍白无力。且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用兵之法更有虚张声势迷惑敌军之效,龙骧军大举出击,烈火军却是原地按兵不动,凤雏会那么轻易将他的目的所在明示出来吗?兵法之中有所谓的虚虚实实之道,庞统可谓得其三味。
    此次公明借问责之名出兵其用意有二,一来是彻底摸清扬州军在徐南三郡之中的布置,此前根据天耳的情报显示,于此处进行守备的刘备军不会过两万之数,龙骧军到此就是要逼刘备表态,是如同曹操放弃青州一般放弃徐南三郡还是想调兵遣将在此与燕军争锋?如是前者龙骧军可以毫不客气的将三郡收回,这本就是甘刺史的所领,而若是后者则更中庞统下怀,如此一来扬州军对燕王兖州之战的牵制就会自然消除,凤雏很有兴趣在徐州战场和他的同门师兄弟一分高下。
    对庞统的这番举动,庐江的应对之法就是保持沉默,估计刘备和孔明都知道在目前这种形势之下他们是多说多错,当年刘毅之所以肯与刘备共分徐州之地除了不愿将自己领地扩张太快之外亦有以此给对方背上包袱的意思,此处与当时贾诩建议刘毅不急于攻击青州的道理同出一辙,无论是青州还是徐南都只是燕军的钓饵,目标就是曹操与刘备主力以及二人要为保存此间而花费的精力。十个手指头要紧握出拳才有力量,一时间将领地扩大过多对燕军而言并非善事,这一点在汉中战场之上体现的就较为明显,雍凉或多或少成了负担!
    平心而论即使易地相处,恐怕刘毅也只能闷声不出静观其变,盖因如今的兖州之战才刚刚开始,燕军与曹军还远远谈不上纠缠一处,燕王亲自统领十数万铁骑按兵不动,此时倘若扬州军贸然过江说不得就要成为燕军的重点打击目标,兵家之事的难测不是仅对北地而言的,不算刘毅自己,贾诩、郭嘉、戏志才等人都绝不乏奇谋!到时候渔翁得利变成引火烧身,刘玄德可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
    庞统的献策开阔了朗生的思路,使得那种患得患失之情大为减少,而一旦进入状态之后,刘毅的出手亦是果断坚决。如今他兵压冀兖之交却始终不动除了对曹军守军保持着一种强大的压力之外亦是对庞统出击之谋的一种配合,士元说的没错,一天燕军还有余力在手刘备的扬州军便不敢渡江,那么兖州战场上节奏的控制就会显得极为关键,哪怕是出于为甘宁庞统等人争取准备时间的目的,朗生都要想方设法的控制扬州军的渡江之举,至于汉中处于劣势的局面他的心中也已经有了应对之策,因此在调兵遣将之时就显得更为挥洒自如。
    凤雏庞统被称为“奇谋巧断,一步三计”,此番主动出击之举乃是出自他手,对于刘备孔明的反应自然会预先有所准备,你可以保持沉默,我也会有逼你表态的后继手段。在他的手中还有着一支名闻天下的精锐,那便是甘宁的飞虎军。徐晃大军行动的同时,轩郎率领的徐州飞虎军一步已然自下邳走海路直奔长江入海口,并会在这里逆流而上行至建业附近江面,整个航程预计会在十二三日左右,而在这十二三日之间,徐晃的任务就是至少要打通一处通往江岸的道路并保证它的安全,为飞虎水军封锁大江提供重要稳定的后勤保障。
    甘宁就任徐州刺史已有两年多的时间,除了日常的政事之外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飞虎水军的操练,恐怕以现在的情况而言以飞虎海军称之更为贴切!刘毅对于水军没有太过深入的深究,他能做的只有为其提供最为先进的船只装备及一些较为新颖的训练思路,至于其他的实务自然要由水战的大行家兴霸来加以安排!操练之中,如何直接在水上进行战略补给就成了飞虎军重要的课题之一,燕王说过这是水军能否形成独立而又持久战力的关键,之间成功的例子实在太多,刘毅的每一个建议都能得到统军大将的极大关注,更遑论是甘宁。
    倘若刘备孔明真的要在徐南与甘宁庞统一战,飞虎水军就能断其后路不停加以骚扰,那时水军的补给多半就要依靠海上运输,假使扬州并无此心,单凭那些留守的士卒又如何能抗徐晃手中的龙骧精兵?燕军必能在长江南岸形成稳定的战略支撑点,也会为水军提供安全的港口作为基地,到那时扬州军过不过江就不是他们说了算了,一天不拥有能与燕军飞虎抗衡的实力,这渡江之事便是危险极大。
    这一次刘毅采纳庞统的计策决定先行对刘备进行战略牵制,他并没有似当年的司隶之战一般给予凤雏什么佩剑印信作为号令三军之用,小说之中描写的诸葛亮火烧博望坡亦只是虚构。一般而言三国中的那些智谋之士很少会有单独领军的时候,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唯有刘备死后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与魏国大都督司马懿,似乎从此之中亦能验证二人的全面,但做到这一点有着一个必须的前提,资历与威望!白帝城托孤的几年之后,孔明在蜀汉的声望可谓一时无两,而司马仲达在魏国的地位也大致与之相当,有了这个基础二人才能单独领军!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问世之前,三国之中最为受人推许的帅才便是周瑜周公瑾,“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即是三国之时顶尖的谋臣,又为难得的三军帅才,周公瑾的确是千古风流人物!今世孙策之所以势力弱于曹操刘备二人主要还是由于他在大局观上的失误,而在战术层面,周瑜的统兵之能绝对无人能够加以质疑,扬州军大将关羽便对之很是推许。
    在之前的数次战役之中庞统为燕王屡设奇谋,立下汗马功劳,与燕军之中已然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声望与地位,不过想要单独统领十余万大军征战一方,无论是资历还是声望他都有着不小的差距,对他而言运筹帷幄之中始终是最为恰当的位置。燕王麾下另一大才郭奉孝的类型也与他相似,不过倘若鬼才单独领军倒不会有庞统存在的欠缺,当然这不是刘毅用人的一贯原则,人才终究只有在最合适他们的岗位之上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在他眼中,几位军师之中能够单独统领大军征战的唯有张虎与贾诩二人,前者统兵则更为多多益善。
    对此庞统心中明镜一般,自冀州之战开始,他与二将军之间多次配合已然形成了足够的默契,此次向燕王进言甘宁也给了他极大的支持,无论公事还是私交二人都很是性情相投,燕王既然首肯了自己的意见,这领军主帅之任必然就会落在二将军的身上,只要尽心竭力辅之便一样能够达到自己的战略构想,还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而对燕王士元心中亦不乏感激之意,虽然没有太多的言语,可他的一系列调兵遣将都在表示着对自己的全力支持,飞虎海军房山分部几乎尽数南调,白虎玄武二营经海运而来,燕王在尽其所能的为他的所谋增加更多的机动兵力,让他拥有更大的施展空间,这才是庞统之前熟悉的那个燕王,一旦定计他就不会有丝毫的犹豫,看如今的架势似乎整个战略方向都在向着徐州倾斜,虚虚实实之道,从过往的实战经历来看,燕王刘毅亦是此中高手!

第九百二十五章 得失俱细
    所有人在一生之中都要有成长的过程,对于王者而言这样的成长则更偏重在心理方面,眼下的这场大战虽然胜负还未分晓,但刘毅已经有了很大的收获,那便是心境的提升,很多时候心理问题都是一个结,没有解开之时任你绞尽脑汁都无能为力,但偶尔的一个刺激或是很小的一件事都可能轻巧的松开这个节,在此时你回头看去,就会察觉出自己之前种种做法的优劣之处,眼界与意识将会更为明晰。
    燕地北平机会所定的方略可说是刘毅来今世之后做出的一个最为重大的决定,不仅仅是在两年之中全面发展自己的实力,更对今后更久的规划与发展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两年方略从现在看来是极为成功的,它的实施大大增强了朗生各方面的实力,倘若将争霸天下比作一场长跑比赛的话,如今刘毅已经将南方三雄远远的甩在了身后,无论从何种角度去看,大汉燕王都处在一个极为有利的位置。
    但这些无形之中也会给刘毅带来巨大的压力,且这样的压力他只能独自承受,无法去尝试和别人分担,此时一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