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求生记-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操身边的一个青衫文士笑道:“主公,就让我去和这个陆仁打打交道吧。老实说,我对他很感兴趣。”
  曹操笑道:“奉孝肯出马,自当无往而不利啊。”
  奸雄和鬼才相视一笑,心有灵犀的不再多说什么。只是他们不知道,曹操口中这个“胆识”过人的陆仁,一回到自己的帐中立刻双腿一软瘫在地上,如同一堆烂泥一般一动不动。不是他不想动,而是他根本就动不了……
    正文 第三回 盗来一曲
     更新时间:2008…5…6 23:42:45 本章字数:2931
  深夜,曹营中一片寂静。
  这会儿大概也就是晚上十点来钟,大多数人都已经睡去,可是经常上网的夜猫子陆仁却根本就睡不着,心中烦燥的他躺在帐边的草地上望着天空发呆,回想着这两天所发生的事。想着想着也不知他哪儿来兴致,居然轻声唱起周杰伦的《发如雪》来。一曲唱罢,忽然一旁有人轻轻鼓掌道:“曲美辞妙,而且不拘一格。此等韵律,嘉闻所未闻,难道说是义浩所作?”
  陆仁爬起身向那人望去,见是一青衫文士。看着有点面熟,应该是白天在曹操帐中见过。只是当时陆仁的注意力全在曹操身上,对其他的人并没有太留意。
  文士见陆仁不说话,又问道:“义浩,此曲是你所作?”
  陆仁厚着脸皮点点头。这文士来得太突然,令他一点准备都没有,根本来不及编词。
  文士笑道:“想不到义浩不但胆识过人,连文彩也这般出众。哦,我来得唐突了,都没自我介绍一下。在下郭嘉,表字奉孝,现为主公帐下司空军祭酒。”
  陆仁顿时嘴巴张得老大:“你就是鬼才郭嘉?”
  郭嘉奇道:“义浩你听说过我?只是我什么时候有了鬼才这个名号?”
  陆仁哑然。这“鬼才”是后人给郭嘉的评价,他一不小心说漏了嘴,眼下也只好接着胡说:“我流浪四方,曾听说过先生的名号。传说先生有鬼谷子之才,故称鬼才。”
  郭嘉道:“居然有人如此评价我,还真是看得起我啊!算了,不去管他。义浩你也不用先生先生的叫我,叫我的表字即可。总是被人先生先生这样叫,叫得我跟个老头子似的。我还年青着那!”
  陆仁无语。很多书上都说郭嘉是个放荡不羁的人,现在看来的确如此。
  郭嘉见陆仁呆住,又把话题引回来:“义浩,我也是常常浪迹于青楼欢场的人,听过的各地曲乐不在少数,可是你方才的那一曲真的与我听过的曲风完全不同。”
  陆仁心说废话!这是1800多年之后的流行乐,你听过才怪!还好,这首《发如雪》有着古风韵味,对郭嘉来说不会太离谱,要是换上摇滚乐之类的,不闹个惊世骇俗才怪了。
  郭嘉细细的品味了一下歌词道:“义浩是否心中曾有深爱之人,却不能亲近?”
  陆仁再次无语。这郭嘉的想像力还真是丰富,让人无所适从,只好无奈的点点头,省得还要编词应付。到是郭嘉马上就颇有兴致的凑过来,很八卦的要陆仁说来听听。
  无可奈何的陆仁只好再次现编故事:“年少时我流浪至洛阳,身无分文,只能以乞讨为生。当时我在洛阳城外的一间残破祠堂中安身,结识了一个和我一样乞讨的女子。”
  郭嘉眼神突然变得怪怪的,似乎对陆仁所说的心有怀疑。
  不过陆仁没注意到,而是用心编故事:“那女子和我年纪相仿,只有个乳名叫阿秀。我和她在一起有一年多,一起讨饭,一起拾柴,甚至一起偷点吃食。后来年岁稍长,一户大户人家见秀儿长得不错,就收养了她,而我则去了一间学堂当杂役,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也不知阿秀现在怎么样了,算算年岁也该嫁夫生子了吧?”
  郭嘉突然问道:“义浩曾在学堂杂役?那义浩所学,该不会是旁听而来的吧?”
  陆仁点点头,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可不能说他是1800多年后的人穿越到这个时代,闹不好会丢掉小命的,所以在编故事的时候尽量的和他现在的情况靠点谱。现在看来应该是蒙混过去了。
  郭嘉叹道:“青梅竹马,却天各一方吗?也算是造化弄人吧。明月当空,轻曲思愁,真想喝上几杯。可惜军中不能饮酒,只能喝水……”说着拿出个葫芦灌上几口,又递给陆仁。
  陆仁不好推辞,只能接过来也喝上几口。刚入口就觉得味道不对,这哪里是水,分明是酒嘛!
  刚想说话,就被郭嘉止住,悄悄的在他耳边道:“别说出去!主公知道我一天不喝酒就浑身难受,所以每天就暗中给我这么一小葫芦酒,稍微过过瘾而已。”
  陆仁明白过来,那几句话原来是说给刚刚巡夜过去的士兵听的,便点点头。
  郭嘉收回葫芦,又变戏法般摸出两小袋煮好的大豆:“一时半会儿的睡不着,所以出来走走,见义浩也没睡就过来聊聊。”
  两个人就这样一边吃一边聊开。一开始陆仁还有一点小心,不过过了一阵子之后就放松许多,和郭嘉谈得不亦乐乎。郭嘉虽说看得书多,但见识并不广,到是陆仁由于现代传媒的关系,乱七八糟的事比郭嘉了解更多,听得郭嘉津津有味。偶尔和郭嘉看到的书中记载的不一样,陆仁一句“可能是书中和现实的记载有些出入吧”就带过去。
  其实郭嘉这次来,目的只是想大概的摸下陆仁的底细,看看能不能劝他投奔曹操。而现在陆仁的胡吹乱盖,到是让郭嘉大感兴趣。男人们坐到一起喝酒吹牛本来就是男人之间喜欢做的事,而陆仁所说的事物,很多郭嘉更是闻所未闻,心中认同了这个所谓“浪迹天涯”的人,更想把他拉入阵营中来,聪明的人往往求知欲也旺盛嘛。
  又聊了一会,郭嘉见天色不早,也就开始切入正题:“义浩,你今后有什么打算吗?难道说你还是想就这样浪迹天涯?”
  陆仁叹口气道:“我也不想啊。只是我除了流浪四方,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这次曹公赠我重金,本想回乡买上几亩田地,过上安宁的日子,可是我好像把曹公惹恼了……”
  郭嘉笑道:“主公可不是那么小气的人!其实主公对义浩之才也极为赏识,想招揽你在帐下出力,不知道义浩你意下如何?”
  陆仁吃惊的问道:“曹公要招揽我?我怎么觉得曹公是要杀我啊?”
  郭嘉道:“真要杀你,你现在能坐在这里吗?”
  “这个……”陆仁沉吟半晌,心中盘算:“到曹操手下当官?我没听错吧?曹操看上我哪点了?不过,在曹操手下混饭吃好像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啊……”
  郭嘉道:“义浩,你意下如何?”
  陆仁犹豫道:“我也很想,只是我没什么才干啊。”
  郭嘉道:“义浩怎么会没有才干?你的见识之广,我是自叹不如啊。就算你真的没什么大的才干,只要认认真真做事,主公也绝对不会亏待你的。”
  陆仁仔细的想了一下自己看过的书,觉得曹操的确是一个这样的人。再说先找份事做安下身来再作打算也不错,便应道:“好吧!即然曹公不嫌弃我,我愿意为曹公效力。”
  郭嘉微笑着点点头,他来的目的已经达成,也该回去休息了。想起陆仁唱的《发如雪》,又开口道:“义浩,你方才那一曲,可否将辞写与我?”
  陆仁道:“当然可以……哎!?”
  郭嘉道:“怎么,义浩难道舍不得?”
  陆仁不好意思的搔搔头:“我不会写字……”
  郭嘉恍然大悟:“哦,我忘了义浩所学都是旁听而来的……这个简单,你说我写就是!”
  陆仁当然不是不会写字,而是不会写这个时代的字。汉代的主体文字是隶书,陆仁可从来没学过。而且这时叫他用毛笔和竹简,还不如给他一刀。至于现代的简体字,那更是写不得!
  没多久,郭嘉便拿着记有《发如雪》歌词的竹简,一路“妙妙妙”的离去。剩下陆仁哭笑不得的呆在帐里,见郭嘉走远了,扬起手狠狠的给了自己两记耳光:“对不起了周董!你的歌被我拿来当人情,还说是自己写的,你可别说我盗版啊!我这也是为了活命不是?”
  巡夜的士兵刚好经过,听见响声好奇的问道:“陆先生在里面干什么?”
  陆仁没好气的应道:“打蚊子!”
    正文 第四回 于路胡闹
     更新时间:2008…5…6 23:42:46 本章字数:3374
  夜已深,但曹操还没有睡。好学的他正披着衣服,就着烛光在看书。
  “主公,郭祭酒求见。”
  近卫的声音让曹操放下书:“有请!”
  郭嘉走进帐中,笑道:“主公,还没休息啊。”
  曹操也笑道:“奉孝这么晚跑来,是不是那一小葫芦又喝完了?你啊,少喝点,多注意些身体。”
  二人相对又是一笑。曹操与郭嘉不仅仅是主臣,他们的关系亦师亦友,曹操很多时候更把郭嘉视为知己。
  郭嘉道:“主公,我刚才去过陆仁那里,探了探他的底。”
  曹操道:“哦?奉孝眼中,此人如何?”
  郭嘉道:“不太好说。苦论才干并没有什么太突出的地方,不过他少时曾游历天下,见识很广。另外这个请主公过目。”
  曹操接过记着《发如雪》的竹简,细看之后道:“这是辞……还是赋?韵律不合啊!不过细细品味之下,又觉得朗朗上口,且颇有意境……嗯?字是奉孝你的字,不过奉孝你从来不写这些东西,难道是陆仁所作?”
  郭嘉道:“正是陆仁所作。主公,这《发如雪》既不是辞也不是赋,而是歌。我到陆仁那里时他正轻声吟唱,曲调很美,只是声音太小听不确切,有点遗憾。之后和他谈了许久,顺便就把这词要了来。”
  曹操又看了几遍,点头道:“文笔不错!对了,他可愿意投效于我?”
  郭嘉道:“依我看他十分愿意,只是担心自己能力不够,不能得到主公的赏识,还有些犹豫。”
  曹操奇道:“怎么会这样?他不是在推辞吧?”
  郭嘉道:“不,陆仁他确实是担心,因为他连字都不会写。”
  “不会写字?”曹操又看下手中的竹简,有些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如此文彩,当是饱读诗书之人,怎么会不会写字?”
  郭嘉笑着把陆仁所谓的“身世”说了一遍,听得曹操连连摇头:“可惜可惜!他如果是自幼开始读书,有人指导的话,以他的悟性会是名动一方的文士吧。真是时不与人啊,可惜!”
  郭嘉道:“正是如此,我看陆仁觉得自己出身贫寒,自觉卑微,所以并不自信。只要让他多多历练,必是有用之才。而且我感觉以陆仁的头脑,日后对主公的霸业很可能会大有帮助。”
  曹操沉吟道:“那依你看给他个什么官职比较好?”
  郭嘉道:“现在可能还为时太早。一则陆仁没有名望难以服众,二则他还有很多东西要学,所以我想让他暂时作为我的书吏,历练一段时间后再作打算。”
  曹操笑道:“奉孝是想徒不成?”
  郭嘉道:“他如果小上十岁,我会考虑考虑。”
  二人大笑。而陆仁要是知道曹操与郭嘉对他的评价,诂计会挖个坑把自己坦了。别人不清楚他的底,他自己能不清楚?
  笑罢,曹操道:“奉孝,不久前文则派出的斥候回来了。”
  郭嘉面色一正:“情况如何?”
  曹操道:“和陆仁所说的有些出入。青州田楷那里并没有什么动静,但北海那里似乎有支万余人的部队正在前往北海。只是当时天太黑,斥候们不敢靠近,就火速回来禀报。”(PS:陆仁当时是记错顺序,所以会有这种结果。而北海的部队,是黄巾余党管亥)
  郭喜道:“这么说来陆仁的军情并不确实?”
  曹操道:“实不实先不去管他,北海和青州一路确实不可不防,前面九江边让不也曾带着五千人来援徐吗?就算陆仁是为了活命而说的谎,但他的观点却很可取的,就当他是给我提了个醒吧。”
  郭嘉道:“主公下一步打算怎么做?”
  曹操道:“明日我会让元让和妙才各领五千人马,分别挡住北海和青州。我这里加快行军,尽快赶到徐州城下立起营寨,能一鼓作气打下徐州最好,打不下来也能和元让、妙才各自呼应,来援打援,就势围困徐州。”
  次日,夏候兄弟分别带兵出发,而陆仁跟着曹操主力向徐州进发。当然,他被郭嘉“引荐”成功,成为郭嘉的书吏。
  说是书吏,到更像是郭嘉的跟班小弟。郭嘉翻出几卷书扔给他,稍加指点就让他自己去看。好在这些隶书和繁体字陆仁勉强能看懂,到也省下郭嘉不少事,就是陆仁抓着毛笔写出来的字让郭嘉大感头痛。
  两天后,曹操主力到达徐州,而这两天陆仁到是做出几件让众人掉眼镜的事来。怎么说呢?用衣食住行来解释吧。
  衣——
  陆仁身上的旧衣服本是老人送的,在成为书吏后郭嘉换过了一身给他。而令陆仁头痛的是裤子没有腰带扣,完全是靠长长的腰带绑在腰间数圈来固定,不方便不说还一点都不舒服。于是他自己缝了五个带扣上去,腰带只要一圈再打个活节就行。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可偏偏与郭嘉一起“放水”的时候显得远比郭嘉方便省时,郭嘉惊呀过后也跟着改成这样,然后曹军将领也跟风一并改,连曹操都不例外。等到士兵也开始改的时候,甚至出现诺大一个军营中到处是借针线的人的事。再就是改好的人平白多出一米多长的帛带(将领)或麻带(士卒)。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加装带扣的裤子既稳固又方便,还舒服得多。至少不会像原先那样,用力一扯裤子就会**,还能省下不少布料。曹操暗下决心,仗打完之后就大力在领地内推广。军中几万人的腰带布料节省下来,那得多少钱啊!?
  食——
  陆仁这几天胃一点也不好过!行军中吃饭的事让他大呼受不了——他怎么样也没想到汉代居然没有锅!
  汉代的煮食工具只有鼎和其他几种蒸煮工具,且不说鼎的沉重不好携带,这还是军中将领一级的人物才能享用的东西。而士卒们用的是一种大陶盆,到烧饭的时候,先用土堆出一个灶,然后放上陶盆,把水、粟米、菜扔里面一起煮,熟了就大家分着吃,至于味道那是可想而知的。
  陆仁实在受不了,就问郭嘉要炒菜吃,闹得郭嘉瞪大眼睛反问他什么是炒菜。无奈之下陆仁只好自己动手,才发现从厨具到材料可以说什么都没有。最后想尽办法,用郭嘉自带的大豆挤出些豆油,行军时采集到的冬笋,再就是用竹片当锅铲,勉强在陶盆里炒出一道“笋炒肉”来。当时香气一飘,围观的士卒全都口水长流。陆仁自己对味道并不满意,可郭嘉却吃得眉飞色舞,风卷残云般清个底朝天。事后居然又板着脸,训斥陆仁说什么“君子远煲厨”之类的话,气得陆仁当场甩下一句话:“我可不是什么君子,也不想当君子!我是个真小人行了吧?还有,以后你郭大君子可别指望我再炒菜给你吃!”
  结果呢,郭嘉的话让陆仁差点吐血:“你不是君子也不想做君子那就好办!等打完仗我会让人帮你把东西搞齐,你得好好炒上几个菜给我过过瘾。你是我的书吏,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我的下人,交待给你的差事可得办好!”
  陆仁无语!他也没想到这郭嘉耍起无赖来会这样不要脸!只能叹气:“鬼才鬼才!我看是精得像鬼!”
  住——
  与其说是住,到不如说是坐更合适。汉代没有凳和椅,而陆仁不习惯跪坐,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