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海风云录-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大卫一意孤行的去股票市场中捞取好处,成功与否,都没有什么好处。
    如果大卫成功了,那么大卫就会成为美国金融界甚至美国zhèng fǔ的敌人,那么以后大卫在美国的业务发展就会收到很大的限制,搞不好还要牵连到其他人的头上,如果引起了美国zhèng fǔ的敌意和重视,大卫和刘芾不管如何去掩饰,他们之间的关系总是有迹可循的。
    如果大卫不成功,平白损失了更多的资金,更是一点意义都没有,刘芾深知大卫的脾气,在这种时候,只要给大卫一个能够减少他损失的可能xìng,他就很可能去全力以赴的争取,说白了,他就是一个只能占便宜不能吃亏的鸡贼。
    至于其他人包括犹太人会不会在这场经济危机中牟取暴利,那就不是刘芾需要关心的了,如果不是担心大卫和施耐德的公司会遭受灭顶之灾,刘芾甚至不想去干涉这次经济危机,他想看一看在联邦zhèng fǔ的控制下,联邦的经济实力到底有多强,经不经的起大风大浪的冲击,因为按照常理来说,东南亚这边还不算是重灾区,适当的受点折磨不光对人有好处,对一个机构或者一个zhèng fǔ都是必要的。
    但是大卫和施耐德的集团对于联邦的发展来说还是挺必须的,目前刘芾的个人产业早已经不再是联邦的唯一经济来源了,虽然联邦国内还没有发展出来像安德鲁电器这样的世界级跨国集团公司,但是联邦产品在大部分品牌都已经走出了国门,经过了市场的认可,联邦的出口贸易已经成熟了。(未完待续……)

第四十二章 自家后院

    不过山德鲁电器和大卫控制的餐饮、报纸、广播等产业对于联邦的未来还是有很大的用处,而施耐德石油公司更是联邦在石油矿产方面的主要合作伙伴,如果这两个公司被经济危机弄垮台了,对于联邦今后的发展只有坏处没有好处,所以必须要救它们。
    俗话福不双至、祸不单行!面对即将到来的全球xìng经济危机,联邦zhèng fǔ面对的不仅仅是国内的产业调整问题,还得背上小胡子和南r本这两个小包袱。小胡子就不用了,那是刘芾的澳洲战略的重中之重,如果没有他在欧洲捣乱,刘芾想占领澳洲这块土地的难度会成倍的增加,所以就算联邦zhèng fǔ头不宽裕,刘芾也得自掏腰包资助他,让他得以茁壮成长。而南r本地区,也就是原来的r本关西地区,作为刘芾对r本的一个长期战略,也是非保不可的。
    经过了第二次南r战争,作为失败的一方r本,这次是彻底被打败了,它不光失了琉球,还被联邦军队在实际上分成了2大块地区。从本州岛中部,北起敦贺南至津市以西,被联邦划为了保护区,在这里,联邦zhèng fǔ暗中(其实暗不暗的已经无所谓了)扶持着以大阪第四师团大部、京都住友财阀为主的r本改革派力量,成立了一个新的zhèng fǔ,采用总统共和制,名为南r本共和国。
    而在这条分界线以东,r本还保留着以前的帝国形式,由天皇的两位弟弟为摄政王,辅佐着裕仁天皇的次女登上了天皇的宝座,成为了r本的第一代女天皇,而由她统治的地区则被称为北r本。
    由于是战败国,联邦全面限制了r本的军备实力,在由南北r本zhèng fǔ与联邦zhèng fǔ共同签署的投降协议中明确规定,南北r本都不能再拥有超过5000吨的主力水面舰艇。潜艇的规模也限制在10艘之内,且全部海军舰艇的总吨位和数量也严格限制,基本就是一支近海防卫型海军。而且作为战争赔款的一部分,联邦联邦将取得在宫崎和大阪建设军事基地和驻军的权利,并规定南r本将成为南海联邦的保护国,除由南海联邦军方训练的自卫部队之外,不再允许建立军队。
    这个主意不是南海联邦zhèng fǔ想出来的。也不是联邦军队想出来的,更不可能是r本zhèng fǔ想出来,始作俑者就是刘芾。在当时r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按照南海联邦的既定计划,联邦军队应该全面占领r本的各个主要城市,并迫使天皇退位。然后在r本扶持一个亲南的势力,以造成r本的内乱,这样联邦zhèng fǔ就可以通过这个亲南的势力来控制r本国内的形式了。
    不过当大阪第四师团向联邦军队投降,并且依靠着联邦zhèng fǔ提供的赈救物资,逐渐在关中地区行程了一股新的势力之后,刘芾的想法又变了。眼看着这些大阪的商人们东奔西走的四处联络盟友,然后拿着联邦的物资收买人心。并宣扬着他们的理念:摆脱军阀控制、打倒皇权、让r本成为zì yóu的r本!并且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战争结束后的2个月里,九州、四国和关西地区绝大部分都加入了那个所谓的救**组织,而且他们还拉来了当时r本的第四大财阀住友财阀的加入,居然开始和联邦zhèng fǔ谈起了战后的经济恢复和权利分配问题。
    当刘芾知道了这件事之后,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在后世中,朝鲜被分成了2块,r本在战后被美国托管。而南朝鲜和r本就都成了美国中的一张牌,冷战的时候可以当做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桥头堡,冷战结束之后,它们又成为美国远东政策的重要一环。
    既然美国在后世中都已经把这种方法给演示了一遍,刘芾觉得有这么成熟而且经过时间检验的方法不用简直就是浪费,还费那个心思想什么啊,照搬吧。于是刘芾把这时的r本就当成了后世中的朝鲜和r本。把美国对付朝鲜和r本的两套办法拿过来往一起一糅合,弄成了目前的这个彻底解决r本威胁的方案。
    把r本一分为二,然后接管其中一部分,这样一来。r本的国土就被分裂了,而且政体也不一样了,联邦zhèng fǔ如果只选择支持一半,而让另一半自己过自己的,那么几年或者只几年之后,这两个r本肯定会发展成两个不同的国家,虽然他们还是一个民族,但是他们之间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有巨大的差异,到时候别让他们统一起来再侵略别国了,就算是两个r本之间不打起来,也得防贼一样防着对方。
    对于南海联邦而言,虽然需要扶持一半的r本恢复经济,但是相对于管理整个r本来,就容易多了,而且这半个r本在获得了正常的国际地位之后,就会成为一个坚定的联邦盟友,不管他们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都得听命于联邦zhèng fǔ的指挥,因为他们不仅经济上要依靠联邦zhèng fǔ,而且他们还没有国防和军队,连自己生命安全都保障不了的zhèng fǔ哪有资格不呢?
    当这个办法开始实施的时候,除了遇到了北r本zhèng fǔ的无数次抗议之外,,并没有遭到南r本人民的强烈反对,虽然废除天皇对于很多r本百姓来还是很难马上接受,但是当面临饿死还是吃新zhèng fǔ的饭的选择的时候,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吃饭。对于那些敢于用实际行动来反抗新zhèng fǔ的人,都不用联邦军队亲自露面了,新zhèng fǔ中还有几万正规军,现在叫做本土自卫队的,他们就会很干净利落的解决掉这些麻烦。
    而且联邦军队在九州、大阪附近的凶名太盛,整个九州岛上人口密集的城市几乎都被炸光了,当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的时候,失败的一方往往都被打得仇恨不起来了,在他们看来,能够吃饱饭,有衣服穿、有工作干,总比整天提心吊胆的担心脑袋上落炸弹要强,只有经历过残酷战争的人,才越发的懂得和平的珍贵。
    成功的拆分了r本的领土,对于联邦zhèng fǔ来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因为r本的人口数量太多了,在1928年,全r本人口数量在6200万左右,整个南r本有近2500万人,足足抵上了半个南海联邦的人口数量,这就意味着如果联邦zhèng fǔ不尽快恢复南r本的经济,那就得背上一个沉重的大包袱,你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在你管辖下的人都冻死饿死吧,如果还不如北r本生活的好,那么南r本的人民们还得信奉那个刚刚被打倒的天皇啊。
    所以,联邦zhèng fǔ不光要拆分掉r本这个卧在身边的心腹大患,还得想办法让南r本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让南r本的人民过上比北r本更好的rì子,这才算是基本完成了彻底解决r本威胁的任务。
    对于如何恢复南r本的经济,刘芾给出的套路更简单:大力发展轻工业和加工业。由于r本多山而少平原,多人而少资源,所以在这里发展重工业和制造业的成本太高,发展农业也无地可耕,除了轻工业、加工业之外也就是海洋捕捞和服务业还比较适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1929年初,联邦zhèng fǔ通过了一项财政拨款,在未来5年内,联邦zhèng fǔ将向南r本zhèng fǔ提供10亿美元的无息贷款,用于扶持当地的生产建设,受益最大的是纺织、制药、食品加工、化工、电子配件、建材和轻工业项目,另外在旅游服务业方面也是扶持重点。
    除了向南r本zhèng fǔ提供贷款之外,联邦zhèng fǔ还给出了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本国商人当地进行投资建厂,充分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来降低产品的成本,增加联邦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未完待续。。。),并没有遭到南r本人民的强烈反对,虽然废除天皇对于很多r本百姓来还是很难马上接受,但是当面临饿死还是吃新zhèng fǔ的饭的选择的时候,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吃饭。对于那些敢于用实际行动来反抗新zhèng fǔ的人,都不用联邦军队亲自露面了,新zhèng fǔ中还有几万正规军,现在叫做本土自卫队的,他们就会很干净利落的解决掉这些麻烦。
    而且联邦军队在九州、大阪附近的凶名太盛,整个九州岛上人口密集的城市几乎都被炸光了,当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的时候,失败的一方往往都被打得仇恨不起来了,在他们看来,能够吃饱饭,有衣服穿、有工作干,总比整天提心吊胆的担心脑袋上落炸弹要强,只有经历过残酷战争的人,才越发的懂得和平的珍贵。
    成功的拆分了r本的领土,对于联邦zhèng fǔ来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因为r本的人口数量太多了,在1928年,全r本人口数量在6200万左右,整个南r本有近2500万人,足足抵上了半个南海联邦的人口数量,这就意味着如果联邦zhèng fǔ不尽快恢复南r本的经济,那就得背上一个沉重的大包袱,你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在你管辖下的人都冻死饿死吧,如果还不如北r本生活的好,那么南r本的人民们还得信奉那个刚刚被打倒的天皇啊。
    所以,联邦zhèng fǔ不光要拆分掉r本这个卧在身边的心腹大患,还得想办法让南r本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让南r本的人民过上比北r本更好的rì子,这才算是基本完成了彻底解决r本威胁的任务。
    对于如何恢复南r本的经济,刘芾给出的套路更简单:大力发展轻工业和加工业。由于r本多山而少平原,多人而少资源,所以在这里发展重工业和制造业的成本太高,发展农业也无地可耕,除了轻工业、加工业之外也就是海洋捕捞和服务业还比较适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1929年初,联邦zhèng fǔ通过了一项财政拨款,在未来5年内,联邦zhèng fǔ将向南r本zhèng fǔ提供10亿美元的无息贷款,用于扶持当地的生产建设,受益最大的是纺织、制药、食品加工、化工、电子配件、建材和轻工业项目,另外在旅游服务业方面也是扶持重点。
    除了向南r本zhèng fǔ提供贷款之外,联邦zhèng fǔ还给出了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本国商人当地进行投资建厂,充分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来降低产品的成本,增加联邦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未完待续。。。)

第四十三章 自家后院 二

    最后,联邦zhèng fǔ又祭出了移民这根大胡萝卜,在南R本人民的脑袋上来回的晃啊晃的。相比较起来,生活在几十年没有发生过战争,军事势力世界前三的南海联邦国内,肯定要比艰苦的活在南R本这片遭受过诅咒的土地上强的多,而且现在天皇也没了,经济又低迷,大批的南R本居民选择了去南海联邦寻找工作机会,不过为了不让这些移民冲击联邦国内的就业,在移民的选择上面联邦zhèng fǔ做了多方面的限制。
    首先,在移民的去向问题上联邦做出了统一的规划,这些来自南R本的移民将被安排到安中省西部原泰国地区、爪哇岛北部沿海地区、苏门答腊岛西部地区、苏拉威西岛西部地区和新几内亚岛东南部地区的平原区域上。这些地方都是人少树多的未开发地区,他们将与联邦国内的其他人组成规模不等的合作社,前往这些地方进行初步的开发工作,在工作满3年后即可获得正式联邦居民户口,而在这3年当中,这些南R本移民只能持有特别的开发区证明在联邦国内居住,这种证明的使用范围只能限定在一定的区域内,出了这些区域既失去了效用。
    按照联邦zhèng fǔ的初步打算,将会以2:1或者3:1的比例来决定移民数量,也就是说,每有1个联邦居民自愿报名去开发这些荒地,就会安排2到3名南R本移民共同前往,随着经济危机的即将到来和联邦开始逐渐放缓经济发展速度。联邦国内的失业人口和分不到足够土地的人口都将被动员前往这些开发区进行农垦开发。虽然当地的自然条件不太好,但是谁开发谁获利的政策,还是吸引了不少希望能靠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下一片基业的人。
    相对于欧洲和美国来说,南海联邦在对抗经济危机中除了刘芾的先见之明,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优势:开发荒岛。
    南海联邦的国土面积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安南三省和菲律宾群岛,然后才是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最后是爪哇岛。而苏拉威西岛和新几内亚岛以及周边的无数个小岛基本都是荒岛,除了联邦的军事基地和当地的土人之外,基本都处于未开发阶段。就算是安南三省、菲律宾群岛、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上。也还有很多未开发或者半开发的地区。
    这些地区大部分是原始森林和山地,以前由于开发成本和效率问题,联邦zhèng fǔ一直没有过多关注过这些区域,因为联邦的其他已开发地区大多都是粮食高产区。联邦国内并不缺粮食。与其动员劳动力去开发荒地。还不如让这些人去加入到工业生产中去,用那些商品去换取更大的利润。
    但是现在不同了,如果经济危机真的到来。在全世界的工业产品都滞销的情况下,联邦产品虽然在质量和品质上更高一筹,也避免不了销量下降的问题,而这个时候,联邦国内就不能在玩命发展工业了,因为产品销量下降了,你生产的越多,亏损也越多。
    但是联邦zhèng fǔ又不能让大家拿着资金没事干,这样一来联邦的国内的很多工厂很可能会破产,所以联邦zhèng fǔ必须找到一个消耗这些商品的目的地。在这之前,联邦的产品大多是销往欧美国家,现在这种销售渠道就要慢慢转变了,而首选地就是联邦的邻居中国大陆地区。
    目前的中国大陆地区,第二次北伐刚刚结束不久,长期陷于军阀混战当中的中国大陆终于相对平静了下来,被战火困扰了很久的老百姓也终于得到了一个喘息的机会,而一个统一的中国,首先需要发展的就是经济,而面对着满目疮痍的国家,大部分机械、rì用品、建筑材料、化工原料都需要从国外进口。
    这时的中国大陆地区和整个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