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海风云录-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联红军在战前把自己驻守在苏德边境上的军队分成了4个部分,分别是列宁格勒军区、波罗的海军区、西方军区和基辅军区。
    按照斯大林的判断,德国如果进攻苏联的话,它的主攻方向应该是基辅军区的防区。因为这里有乌克兰第聂伯河沿岸富饶的粮食产区以及通往高加索油田的通道。另外斯大林的老家是格鲁吉亚。他也肯定不愿意自己的家乡受到德军的占领,所以他把苏军的主力和jīng锐大多放到基辅军区中。
    另外斯大林也不是纯凭着自己的喜好来安排作战部署,在列宁格勒军区和波罗的海军区哪里。地形非常复杂,还有几个非常大的湖区作为阻碍,重装甲集团很难展开;而中部白俄罗斯一带虽然地势平坦,但是在边境东边就是面积广阔的普里皮亚季沼泽,这个沼泽地带从乌克兰西部一直绵延到了白俄罗斯的中南部,所以在这个地带也很难运用大规模的坦克战。所以,在排除了北面和中部的两个选择之后,就只剩下了西南一线可以成为德军的进攻主方向了。
    在开战之前,苏军的主要防御手段就是构筑防御工事,他们非常迷信这种工程浩大的筑垒防御体系,这也与苏联红军中的优秀指挥官过于缺少有关系。在坦克集群战术还没有被广泛利用之前,战争的主要模式还是以阵地战为主,防御的一方只要构筑绵亘连续的数道筑垒阵地,就基本上达成了对进攻一方的战术优势。
    在一战的阵地战中,进攻一方总是扮演着悲剧角sè,面对防御一方绵亘的战壕和铁丝网,平行推进的进攻部队往往会在交叉的机枪火力下损失殆尽,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拉锯战。
    但是随着坦克的大规模运用,进攻部队就多了很多选择,他们可以利用装甲部队的坚韧防御能力,从一点或者多点突破这些壕沟和堡垒群,进入防御一方的身后,从而撕破整条防线。在这一点上,苏联红军明显在战术的运用上还处于国内战争阶段,有些落后了。
    另外,原本在苏联国境线上的“斯大林防线”很多地方还没有完工,后来由于国境线推进了波兰境内,又搞了一条“莫洛托夫”防线,结果钢筋和水泥都不足,不仅“斯大林防线”不能完工,新的防线也受到了拖累,两条防线都是未建成的半成品,连重武器的配备都没完成。
    德**队的进攻号角同样是由空军率先吹响的,当天空刚刚泛白的时候,苏联边境内的60多个军用机场就遭到了德国空军的突袭,远至列宁格勒附近的喀琅施塔得、比萨拉比亚的伊兹梅尔、克里木的塞瓦斯托波尔等地的机场、铁路枢纽、海港也都没有逃过第一轮空袭。
    随后,德国炮兵开始向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边防军和其他苏军的指挥部、驻地发起炮击,德军的地面部队在装甲集团的掩护下,开始跨过苏德边境,向苏联军队发起进攻,随后,大批受过德军训练的立陶宛人、乌克兰人潜入苏联境内,他们的任务是深入苏联内地,破坏电话线、袭击通讯枢纽、制造混乱。
    不到中午,德国空军就基本控制了战场的制空权,近千架苏联飞机被炸毁在机场上,德国飞机只损失了十多架。而苏联红军的地面部队几乎无法在公路上行进,通讯也遭到了破坏,很多苏军部队还没有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德国的坦克和机械化步兵就已经把他们包围了。
    此时的苏联高层被从前线传来的各种消息给弄迷糊了,刚开始他们以为是苏军正向试图进攻苏联的德军发动了反击,结果他们还特意在7点多的时候向前线发报,要求反击的苏联陆军不得进入德国,而苏联空军不得进入德国境内超过150公里。
    但是到了中午,苏军参谋部和克里姆林宫已经收不到前线的消息了,由于通讯陷入而来瘫痪状态,前线的指挥员联系不到自己的部队,指挥员与指挥员之间也联系不上,而部队找不到自己的指挥员。
    而且在大清洗刚过去不久的情况下,大部分苏联指挥员都不愿意、也不敢向自己的上级承认自己连部队都找不到了,更不了解实际的战况,只能模棱两可的糊弄上级的询问,甚至把有些问题个夸大了,比如说自己的部队正在进攻中等等。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1rì的晚上,参谋部和克林姆林宫还认为德军的进攻已经被击退。
    在头一天的战斗中,德国进攻部队遇到的抵抗非常少,他们做的最多的一件事不是扣动扳机开枪,而是去收拢那些被德国空军炸得晕头转向的红军部队,然后俘虏他们。苏联红军也不是一点都没有反击,它们的空军曾经用轰炸机向普洛耶什蒂、布加勒斯特、华沙、格但斯克进行了反空袭。但因没有战斗机护航,反空袭损失巨大,收效甚小。
    德军进攻部队中进展最快的就是zhōng yāng集团军群的两把尖刀,由古德里安率领的第二装甲集群和由赫尔曼。霍特率领的第三装甲集群,它们分别从苏瓦乌基和布列斯特出发,直线突入苏联境内200多公里,然后在明斯克附近合拢这两把钳子,然后配合跟在他们身后的步兵集团军,把苏联红军西方军区的近70万部队全部包在了口袋里。

第七十六章 捉对厮杀

    此时的苏联红军西方军区司令员巴普洛夫大将并不了解战局的全部状况,为了收集前线的准确情报他不得不去收听德国广播,而且开战之后不久,他离开了司令部而跑到了下面的一个集团军里去,使得本来就指挥混乱的西方军区部队更乱套了。
    面对德军的凶猛进攻,苏联最高统帅部这时候也是瞎指挥,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最高统帅部向前线各军区下令,让它们的部队进行反击,于是巴普洛夫大将开始安排已经被包围的红军4个野战集团军和6个机械化军向着德国边境方向进行反突击。
    其实要是真的能进行一次有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的反突击也不是个坏主意,但是此时的苏联红军互相之间都已经失去联络,反突击的命令下达到前线部队的时间都不一样,所以这些苏联红军居然是一波又一波的逐次向德军阵线发起了反冲锋,这种自杀一样的行为让处在德军包围圈中的苏军在短短几rì之内就受到了重创。
    当巴普洛夫大将觉出这种进攻是徒劳无功的时候,他还不能马上安排撤退,还得向最高统帅部申请,在得到允许之后,巴普洛夫才下令让西方军区的部队全线向第二条防线撤退。在战争中,进攻很难,但是撤退更难,就算是那些优秀的将领,也不敢保证自己的部队在撤退时会进行的井然有序。
    但是这时的苏联红军中已经没有什么优秀将领了,有的只是那些挥舞着手枪让士兵们不许后退的政委和人民委员。可是这些连战场都没上过的指挥员们现在甚至还不如一名老兵沉着。面对着德军机械化兵团的灵活穿插进攻,原本应该是交替掩护的战略退却很快就演变成了战略溃退。
    cháo水一样从前线跑回来的苏联红军根本就来不及在明斯克的第二条战线上站稳脚跟,紧接着又让德军的装甲集团和摩托化步兵给冲垮了,他们只得继续向斯摩棱斯克方向跑,可是这时古德里安和霍特的两支装甲集团已经攻克了明斯克,关上了向东的通道。
    一下子兜住了60多万苏联军队,德军zhōng yāng集团军群在比亚维斯托克和沃尔科维斯克这两个地区形成了2个包围圈,准备进行收网工作。但是装甲集团一下子突进苏联境内200多公里,后面的步兵集团却无法跑得那么快,以至于在这个包围圈上。还有很多地方是大漏洞。德军来不及弥补。
    在包围圈中的苏联红军失去了大部分重装备,但是他们还是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给德军也造成了不少麻烦,从而使得一部分苏军从大大小小的漏洞中突出了包围圈。依靠着双脚继续向东边的斯摩棱斯克方向撤退。
    开战两周之后。也就是6月15rì。包围圈被彻底关闭了,此时包围圈中的苏军已经弹尽粮绝,无法在继续突围。只能向德军投降。西方军区的60多万苏联红军,最终只逃出去20多万人,其它的除了战死就是被德军俘虏了,白俄罗斯不部分地区都没德军占领,包括其首府明斯克。
    更让斯大林担忧的是,苏联并没有准备第三条防线,这样一来,德军等于是一举击破了苏军的两条防线,直接面对的就是莫斯科的西大门,斯摩棱斯克。
    除了在白俄罗斯境内苏军遭到了很大打击之外,在北线和南线两个方向,德军的进展都还算比较顺利。北方集团军群已经占领了普斯科夫,从这里到列宁格勒只有200多公里,而且地形也开始变得平坦起来。南方集团军群已经攻占了rì托米尔,距离基辅只有100多公里。
    相比之下,德国南方集团军群的进攻阻力更大一些,它们面对的是苏联红军的乌克兰军区,这是苏联16个军区中最大的一个,也是实力最强的一个,由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元帅指挥。这位布琼尼元帅是苏联红军中成功躲过大清洗的2位元帅之一,另一位是伏罗希洛夫元帅。
    布琼尼元帅是个哥萨克骑兵出身,在沙皇时代就曾经获得过“圣乔治”勋章,在苏联的国内战争时期,他率领着他的哥萨克骑兵打败了白匪军,为苏联立下过汗马功劳。在作者搜到的关于他的资料中,一部分说他是个老派的职业军人,不参与政治,所以躲过了大清洗,另一部分说他与斯大林私交比较好,忠心于斯大林,所以才得以保存下来,至于那个是真那个是假,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去查。
    不管怎么说,这位布琼尼元帅面对德军的突袭表现得还算可以,至少比其它军区对德军造成了更多的阻碍。而且这位老元帅还有很多nb的学生和手下,比如铁木辛哥、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叶廖缅科、巴格拉米扬等,照这种情况看,他应该也不是一个光靠关系混上来的饭桶元帅。
    但是面对着德军的空中优势和装甲优势,基辅的苏军也只能是说且战且退,没有大规模溃败而已,另外乌克兰那些纵横的河流和沼泽地,也为苏军提供了一些防御的便利,给德军的进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德国突然进攻苏联,并且优势非常明显,这让同盟国阵营感觉到压力更大了,丘吉尔原本指望着罗斯福能够向英国和苏联提供足够的装备和战争物资,以便让苏联在陆地上拖住德**队,而英国就可以腾出手来,一面巩固它在地中海的交通要道,一面对德国进行海上封锁,消弱德国的战争潜力。
    但是南海联邦突然进攻了美国本土,还用很短的时间就把美国的西海岸搅得一片混乱,这让美国zhèng fǔ就不得不减小了对苏联和英国的战争援助,用于自己国内的军备生产,等于把大部分实力都用于对抗南海联邦的入侵方面,无法再大规模插手欧洲战局。
    失去了美国的大部分援助,英国只能凭借海军优势牢牢的把握住地中海的航线安全,然后与意大利和德**队在北非战场上拼消耗,一点也帮不上苏联人了,现在的战争格局变成了德国与苏联直接对抗、英国与意大利和德军在北非地中海对抗、而南海联邦与美国在北美大陆上对抗,基本是谁也腾不出手去帮助其它战场上的盟友。
    除此之外,在中东地区的异sè列和南美地区的智利也不甘寂寞,它们分别向自己周围的有利益冲突的国家展开了进攻,异sè列正在进攻法国的势力地区叙利亚,智利已经把玻利维亚打得快灭国了,巴西zhèng fǔ已经向智利zhèng fǔ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不马上停止对玻利维亚的进攻,巴西军队就要越过波巴边境,与智利军队开战了。
    此时的英国和美国都没有闲心去管什么叙利亚和巴西了,它们自己国内还在挨揍,只要不去碰苏伊士和巴拿马这两条运河,就只能先眼看着异sè列和智利把原属于英国和美国的势力地区给搅乱。
    目前唯一还没有卷入战争的就是亚洲的中部和东南部,还有就是非洲的中南部。但是在东亚,英国在印度殖民地东南侧也是部署了大量的军队,不过这些军队主要是防止南海联邦对印度和缅甸进行突袭,在英国人看来,印度这边可千万不能再挑起任何战争了,如果失去而来印度这块殖民地,英国的老百姓还能不能喝上下午茶都成问题了。。)

第七十七章 拉灯弹

    其实刘芾对于印度这块地区一点兴趣都没有,他目前已经不再需要帮助德国取得更大的优势了,如果把英国打击的太严重,让德国没有了一点后顾之忧,那苏联很可能会扛不住德国的全力进攻,苏联一完蛋,英国也撑不了多久,统一了全欧洲的德国,是南海联邦不愿意看到的。
    虽然小胡子对于南海联邦很友好,刘芾也相信他在获得了东欧的大片土地之后,很可能会停止战争,但是对于小胡子这种既聪明又果断的领导人,刘芾还是存着深深的戒心,按照南海联邦目前的状态来说,最好的结局就是德国和英国、苏联三方谁也打不动谁,欧洲至少要变成英德苏三个强国共处,才能保证南海联邦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外来的强敌。
    至于美国,刘芾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能把它打成什么样,甚至能否最终取胜都不敢确定,这个国家实在是太大而且太难缠了。依靠目前联邦的军事实力,无法像小胡子那样动员几百万大军平推过去,所以还得想其它方法来对付美国。
    没有足够的步兵去攻坚,也没有足够数量的坦克去穿插敌人纵深,那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击败美国呢?刘芾目前手中还有一种武器,那就是空军。联邦飞机研究和制造部门已经开始批量生产一种航程更远、载弹量更大、自身防御xìng能更出sè的远程轰炸机,其实此机型已经在轰炸美国西海岸城市的行动中出过场了。不过并不是主角,原因是数量太少。
    这种新式的远程轰炸机被命名为ab…3型,只装备于联邦空军,因为它所要求的起飞降落条件不是海军航空母舰可以承受的。它的翼展长达44米,机身长30米,身高9米,中单翼布局,两边的机翼上各安装了2台2500马力的大型活塞气冷发动机,总共为飞机提供了10000马力的推力。
    有了强劲的动力,ab…3轰炸机的最大航速可以达到633公里/每小时。甚至比联邦联邦装备的af…3战斗机还要快2公里。当然了,这是在特定高度和空载状态下飞出来的极限速度,在实际运用中很难达到这个速度,它的巡航还是保持在400公里以下。而航程却大大提高了。
    在满载的情况下。ab…3轰炸机可以携带13吨重的炸弹。用巡航速度在中空高度可以飞行2800公里,高空高度可以飞行1900公里;而当它携带3吨弹药时,就可以用巡航速度在中空高度飞行3700公里。高空高度飞行2500公里,有效作战半径比原来的ab…2型轰炸机长延长了一倍多。
    在武器装备上,ab…3略微减少了机身上的机炮数量,只装备了4门联19毫米机炮,分别位于机尾、机背、机腹,减少的原因是因为空军设计人员认为ab…3在目前可以利用其高速突破战斗机的拦截,所以暂时用不到那么多防御武器,而当地人的战斗机速度提升之后,还可以对现有的ab…3进行改装,增加自身防卫武器的数量,反正那些武器位置都是预留的。
    另外,由于采用了液压和电遥控方式,4门机炮只需要2名炮手进行cāo作,在机组人员上反而比原来的ab…2轰炸机减少了2人,只需要7人就可以了,里面有机长、副机长、领航员兼通讯员、雷达cāo作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