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天国当附马-第3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的明治已经没有任何心思来考虑暂避之事了,他现在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他装孙子已经装得够久了,他受够了,他这一次一定要做一回真正的男人。
  所以,明治打算战,与太平军决战,即便要死,他也要找回做为男人的尊严。
  说实话,这一段时间以来,他都是为了那一丝并不现实的幻想退了一城又一城,一退再退,直到现在退无可退,他受够了。真的是已经受够了,这一次,他要做一回真正的男人。
  再说了,根据现在的情况来分析,战是死,不战亦不会有好结果。既然都不得善终,那为什么不痛痛快快地战一场呢,至少可以出一口心中的恶气。
  而且,太平军取一城就屠一城的行为更是让明治的耐心到了暴发的临界点,虽然他一直在伊藤博文的劝谏下隐忍不发,但是,现在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了。
  既如此,那就不要再忍了,战吧。即使是死,他也要象一个真正的男人那样死去。
  所以,伊藤博文再提这个再逃的提议,他是不可能采纳的了,更何况,寄人篱下这种事,他明治干不出来,他更不会同意任何日本人这样干。
  “伊藤君。你的这个提议,朕是不会同意的。你就死了这条心吧。”明治轻轻叹了一口气,然后道。
  这等于就是直接拒绝了伊藤博文的提议。
  “陛下,时不我待,现在走还来得及,如果再迟一点,想走都走不了了。”伊藤博文仍是执着地劝道。
  他明知明治会反对。但是,时局危急,太平军攻破高知已只是时间的问题,而他们可作的选择并不多,要么继续撤退至南洋暂避。要么留下来与太平军一战。
  所以,他得选择一条好一点的路,至少算得上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后路,他更是要说服明治朝这条后路上靠拢。
  而伊藤博文选择这条后路也并不是心血来潮,他也有他的道理,试想,如果选择战,那最后的结果无外乎是一个死字,而且还不仅仅是一个人死,极有可能会全军覆没。
  而撤则可能生,只要留着命在,就有可能等到东山再起的机会。
  所以,伊藤博文认为,只要一息尚存,他都不愿意就此与太平军死战。
  而除此之外,伊藤博文还与南洋国主已经说好,明治以及日本帝国的所有人都可以前往南洋国暂避太平军的锋芒,因为,南洋国主也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只要日本国一亡,南洋国必定有亡国之忧。
  而所有的这一切,似乎都已经伊藤博文的计划之中。
  可惜的是,他忽视了明治的决心。
  “寄人篱下,这算什么,伊藤君,这种事,咱们大日本帝国不能干,而且,朕即使是死,也不会同意做这样的事,你就不要再说了。”明治一句话就否决了伊藤博文的提议。
  明治觉得自己以及大日本帝国的臣民还没有沦落到这样的地步,需要象丧家之犬一样去向别人摇尾乞怜,这,他办不到。
  而且,他,明治天皇,如果要活,就要活得有尊严,否则,他宁愿轰轰烈烈地死掉算了。
  “可是,陛下,如果拼死一战,臣等是死不足惜,只是,只是大日本帝国可能真的要,要亡了。”伊藤博文在犹豫中有点痛心地道。
  其实,他一直很忌讳说这样的话,但是,现在都这样了,要说的,他还是得说。
  而做为日本国的臣民,帝国的首相,伊藤博文有点不甘心,他不甘心帝国就这样没了,在他心里面,他还残留着一个信念,那就是,只要有一息残存,他就得为国为君保留下光复的希望。
  他要为东山再起留下火种。
  心思虽然不错,但却毫无意义。
  而明治听了伊藤博文的话,脸色不由一变,这个事实,他知道,但是,如果要用国人的鲜血来换取他苟活于世,他不干,如果是这样,他即使活着,那也比死了更难受。
  所以,他选择战。
  “伊藤君,你走吧,朕是绝对不会走的。”明治摇了摇头,不为所动地道。
  他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走了。
  “陛下,这,这,臣愿追随陛下与敌人决一死战。”伊藤博文扑咚一声,跪倒在地道。
  伊藤博文让明治的话吓出了一身冷汗,明治这话不等于就是要他的命吗?让他走,然后将明治留下,怎么可能,他就是再想走,那也得陪着明治一起走,他又岂能独自逃生。
  况且,如果明治没了,他活着也没任何意义了,因为,如果明治没了,他去打谁的旗帜,用谁的名义来光复他们的帝国,明治这话等于是将他逼上了绝路。
  而正因为此,伊藤博文也就只有一条路可走了,那就是陪明治留下来,与太平军决一死战。
  这也是现在伊藤博文所能选择的唯一的路,虽然他是情非得已才走这条路,但是,他还是得坚定地走这条路,因为这是明治选择的路,他得奉陪到底。
  “伊藤君,起来吧,朕明白你是忠心为主,但是,有些事,我们明知可为但却不能为之,而有些事,我们明知不可为但却偏偏要为之,人生最痛苦的莫于过此,所以,委屈你了。”明治上前扶起伊藤博文,然后拍了拍他的肩道。
  他完全理解伊藤博文的心情,只不过,他必须得做出最合适的选择,也许这个选择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正确的,但在明治的心里,他一定是最合适的。
  “陛下,臣的这条命早已交给了帝国,交给了陛下,而能与陛下一起奋战到底,那是臣的荣幸,而且臣也想通了,不论是死是活,臣都与陛下在一起。”伊藤博文激动地道。
  他是豁出去了。
  “好,不愧是我大日本帝国的股肱之臣,你有这份心,朕也十分安慰,现在,什么话都不用说了,就让我们携手与太平军痛痛快快地大战一场吧。”明治豪情外露,指天大叫道。
  他们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
  于是,二人重新召集人手,调整部署,意欲与太平军决一死战。
  而就在日军忙碌着准备死守高知的时候,伊藤博文与明治接报,太平军的使者来了。
  使者?太平军的?想干什么?明治与伊藤博文得报之后,不由互视一眼,然后心中冒出很多嘀咕。
  可是,他们猜不到。
  沉默了半晌,明治决定还是见一见,这一来,看看太平军的使者想说什么,如何说,二来,他已决定斩杀来使,以表其与太平军死战的决心。
  所以,明治命人请太平军的使者相见。(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七章 日军不行了

  太平军使者在入见明治之后,便按程序行礼并表明来意,他是受黄旭委派,前来送信给明治天皇的。
  明治一听是黄旭所派,心中甚是困惑,他不知道黄旭在这个时候派人送信给他,到底意欲何为。
  不过,虽然疑惑,但明治还是命人将书信呈上与他。
  他也想知道黄旭想对他说些什么。
  于是,书信很快被交到了明治的手中,明治平静地将之打开,然后认真地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明治抬起头,面无表情地问了那使者一句,你们皇帝现在何处,然后使者如实回答道,我主正准备督军攻城。
  明治听罢,大叫一声,拖出去,斩!接着更是扯烂了黄旭的书信。
  借杀人以立威,更表其死战到底的决心,这是明治早就计划好的,而扯烂书信则是后面加上去的。
  扯书斩使,他这招也真够狠的。
  而明治喝声刚落,便有亲兵抢上前来将太平军的使者拖了出去,然后一颗沾着热血的人头便被呈到了明治的面前。
  明治随意瞟了一眼,然后便挥挥手,命亲兵将太平军使者的人头拿到日军各部逐渐展示,以彰其誓死抗敌之心,同时,意欲以此鼓舞大军的士气。
  而将这一切做完之后,明治便向大军下达了死命令,他们将在高知与太平军决一死战。
  不过,经明治这样一折腾,日军的士气还真的逐渐有了起色,明治见此,心中甚喜,而且。这也更加坚定了他死战的信心。
  而既然要战,那就先来说说双方的兵力部署情况以及实力间的对比。
  太平军参加此次攻城的大军总计有二十八万人,包括第一军团的二十万人,以及火器军团的一部计八万人,除此之外,太平军还有一个特战分队做为预备队。
  而在海上。太平军的无敌舰队已经开到了高知附近的海域,随时准备配合大军作战。
  无敌舰队上配备的水兵虽然是专攻海战,但他们原先都是陆战的精英,所以,一旦有需要,也可以立即被整编为一支特殊的有生力量,随时支援大军作战。
  由此可见,太平军的实力着实非常之强大。
  而日军,可就没这么好运了。
  他们虽然在总人数上与太平军相较也差之不远。但品质上面就远有不如了。
  日军总计有接近三十万人,这包括,一直驻守高知的三万人,加上一路随明治败退下来的残兵败将计有十万人左右,后续又从北海道抽调了精壮的男壮丁大约是十多万人,这样总计算来就是三十万人。
  日军这三十万人说起来数量是不少,而且据城而守,应该说要占据上风才对。可是,他们差就差在战斗力低下。士气更是比不上太平军,所以,多种因素比较,日军还是处于下风。
  而仔细分析日军这三十万人,其综合实力也是良莠不齐,高知的守军那只能算做是地方军。欺付老百姓还可以,如要真正与悍勇的太平军拼个你死我活,那似乎远有不如。
  而随明治退下来的那些残军到是战力不错,但他们已经被太平军杀得有点胆寒了,再加之这一路撤退使他们的士气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综合来看,他们也是今不如昔。
  再说说从北海道抽调的那些壮丁,这些人多半未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能够有这上阵御敌之心已算是勉为其难了,如再想让其与太平军拼个旗鼓相当,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总之,从总体来看,太平军要比日军强了不止一星半点。
  所以,这仗还没开打,日军已经输了大半。
  而明治对双方之间的力量是心知肚明,所以,他这才做出扯书斩使的姿态,以示死战到底之决心。
  而那颗被明治砍掉的太平军使者的人头在日军中做完展示之后,便被挂到了城墙上,以向太平军示威。
  由此看来,明治与他的日军真是死猪不怕滚水烫,活腻歪了,他们竟然有这胆如此对待太平军。
  而结果不出所料,人头一经挂出,这事便传到了黄旭等人的耳中。
  黄旭听闻,那是怒不可遏,众将士更是气愤难平,他们纷纷要求踏平高知,斩杀伊藤,活捉明治,以血使者被杀与被辱之恨。
  于是,黄旭下令,太平军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高知,以血此恨。
  另外,黄旭又命令无敌舰队从北海道的方向封锁日军从海上逃走的通道。
  总之,太平军此次要在高知解决明治与他的日军。
  如果仅仅是从这一点上来说,黄旭与明知是想到一块去了,他们都不愿意再拖下去了,都想就地在高知解决问题,这也许就叫做英雄所见略同吧。
  不过,这是颇具讽刺意味的略同。
  而崔敏接令之后,便立即命令第一军团和火器军团的一部向日军发起攻击。
  一时间,矢石如雨,攻势如潮。
  太平军的这波山呼海啸般的攻势将日军打得是完全找不着北,如果不是伊藤博文与明治亲自督战,日军可能早已败下阵来。
  而太平军的攻势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且绝对称得上是一浪高过一浪,简单就压得日军是喘不过气来。
  面对如此重压,日军几乎是疲于奔命,更是错漏百出,多处防线更是由此出现了险情,如果不是明治亲自带人查漏补缺,日军的防线可能多处已被太平军突破。
  如果再这样下去,太平军突破日军的防线那是迟早的事,而且,这远要比明治预料的时间要早得多。
  日军危险了。
  但是,此时的明治也已经深陷入到了苦战之中,大局什么的,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此刻他带着自己的亲军一路杀过去,看到哪里太平军多,他们就杀到哪里,看到哪里的日军危急,他们也就杀到哪里,总之,明治这一帮人就是扮演着补锅匠的角色,竭尽所能地让日军的防线保持完整。
  可是,太平军却没有因为日本的抵抗而减缓进攻的节奏,反而是更加忘我地进攻,再进攻。
  太平军真的是打疯了。
  但是,太平军的疯也是可以理解的,这只能怪日军不该斩杀太平军的使者,俗话说得好,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况且,使者此去是带着黄旭的善意去的,黄旭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为了劝明治归降,但令他没想的是,日军不仅没能理解这种善意,而且还做出了这种人神共愤之事,让人实在是不得不怒。
  正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况且,这生杀的主动权本来就握在太平军的手中,既然明治给脸不要脸,那就不能再怪太平军心狠手辣了。
  所以,在攻城之前,黄旭还下过一道死命令,那就是,除了明治,伊藤博文以及樱子之外,其他所有日本人,全部都得死。
  屠城!太平军仍然要屠城!
  这是明治自找的,没办法,谁让他这么不识趣。
  而在这种岌岌可危之中,日军仅仅坚持了两个时辰左右,便再也坚持不住,其防线被太平军强行突破。
  攻上城楼的太平军如猛虎一般疯狂的砍杀,日军一**地倒下,但是,他们仍是死战不退,因为,他们已经没有退路。
  明治也率着他的亲军在与太平军激烈地交战着,而伊藤博文则护卫明治在四周,帮他抵挡着来自于四面八方的刀枪剑戟。
  看起来,日军大势已去,唯一能做的就只是进行这困兽之斗了。
  与此同时,黄旭也进了城,不过,他没有参与到与日军的厮杀之中,而是直接去寻找樱子,他率人先到城中找了一圈,但也没有找到樱子,心中很是焦急,于是,他一边派人继续寻找,一边朝城楼这边而来。
  他得找到明治问一问,樱子被弄哪儿去了。
  而在亲军的指认下,他终于看到了正在苦苦挣扎的伊藤博文与明治。
  他复杂地看了看明治所在的地方,然后举起双手,突然大声道:“所人有都停手!”
  而伴随着黄旭的叫声,所有处于交战之中的太平军与日军都停了下来。(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八章 双皇会

  一声吼让黄旭一时之间成了全场的焦点,所有人的目光全都投向了他。
  大家都在猜,黄旭会说些什么呢。
  “请问明治天皇在吗,请他出来说话。”黄旭朝明治所立的地方大声叫道。
  黄旭说完,便眼露不屑地盯着明治,而且是很不屑,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明治施加更大的压力,以便逼明治自己站出来与其面对面。
  而面对黄旭那充满轻视的目光,明治有点心烦意乱,心中的气更是不打一处来,结果,他一冲动,就想立马冲到外面去,因为,明治也是要面子的人,更何况他还是大日本帝国的天皇。
  但是,就在明治想要闪身而出之际,站在一旁的伊藤博文却扯住了他的衣袖,并向他摇了摇头,意思很明显,他是让明治忍一忍,在搞清楚状况之后再做决定。
  而有了伊藤博文的暗示,明治心中的冲动也暂时被压了下来,他更是变得有点踌躇起来,他觉得伊藤博文不会无缘无故地这样做,而且,在还没有弄清对方的身份之前,他的确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