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场干部与群众的谈判:信访干部-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的让老板上秤。称后要价二百二十八块,把个杨百家惊讶得半天没缓过神来,老板又重复了一遍价格,杨百家才换上一副笑脸抱歉着说钱带的不够,边说边把大个儿的螃蟹从秤盘子里往外捡,最后剩下三只杨百家付了钱,心里想着“这玩意不是一般老百姓吃的”迅速离开。
  朱桂英和杨小翠今天赶集回来的比较晚,到家的时候杨百家已经把饭做好。一进家门,朱桂英就说:“哎呀,螃蟹味,真香,牛巧家又吃大闸蟹了!今天早晨我就看见她家门口放着一个大纸箱子,上面印着八个爪的大闸蟹。”
  杨百家笑着说:“你的鼻子真好使。”
  朱桂英带着讽刺的口气说:“鼻子好使有什么用,又没那个吃福,还不如没鼻子,闻不见心静。”
  杨小翠笑着说:“我妈看来真是馋疯了,哪天让我爸也给你买几只,让你吃个够。”
  朱桂英道:“指望你爸这辈子别想了。”
  朱桂英话音还未落地,杨百家已端锅上了桌,掀来锅盖说:“你看这是什么?”
  朱桂英和杨小翠异口同声地说:“螃蟹!从哪里弄的?”
  杨百家道:“还能从哪里弄,从市场上买的呗!”
  朱桂英道:“我还以为谁送的呢,没劲!”
  “还没劲,一吃你就知道有劲了,又肥又鲜,里面全是黄!”杨百家把螃蟹从锅里拿到各人的碗里,“一人一只,这只大的给儿子留着。”
  正说着,杨小同来了,一眼就看见饭桌上的螃蟹,把书包往床上一扔扑过去举起那只螃蟹,“耶,这么大的螃蟹!”
  杨小翠望着螃蟹发愣,“爸,你的呢?”
  杨百家笑着说:“我不吃这东西,过敏!在单位吃了一次差一点没要命!”
  “爸,您啥时候在单位吃过螃蟹?”
  “那时候你还小,吃一次一忌就是十年啊。”
  杨小同把啃了半个爪子的螃蟹丢进碗里,“爸,我会不会也过敏,遗传?”
  杨小翠拍着他的光脑壳说:“这小子,怕死鬼,还懂得遗传!”
  杨百家把螃蟹从杨小同碗里拿出来,拧掉一只大腿给他,“不会的,不会的,吃一只没事,吃两只就不好说,我上次过敏就是因为贪吃。”
  朱桂英啃了半天,没把螃蟹吃着,反而被螃蟹腿扎破了嘴。她一边拿餐巾纸粘嘴上的血,一边说:“什么破东西,还扎嘴!没吃头,不如老牛家别人给送的好吃!别人给老牛家送的从来都不扎嘴!”说着,连同拧掉的那条大腿一股脑儿放到杨小同碗里。杨百家瞪了一眼朱桂英,皱了皱眉头,想说什么但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十一章 演戏(2)
杨小同有点害怕地问杨百家:“爸爸,吃俩会过敏吗?”
  杨百家笑着说:“这俩个儿小,没事——别像你妈把嘴扎了就行。”
  吃过晚饭,杨百家把朱桂英单独叫到房间,把门关上。朱桂英不解地问:“搞这么神秘你要干什么?”
  “要干什么?我要给你来个惊喜!你把眼闭上。”
  “闭眼干什么?你这人有病啊?”
  “让你闭上你就闭上嘛。”杨百家见朱桂英把眼闭上,从口袋里摸出一个信封放在她手里,“睁开吧。”
  朱桂英睁开眼,问:“这是什么?”没等杨百家回答她已经迫不及待地把信封打开了,一摞崭新的百元大钞呈现在眼前!朱桂英又惊又喜,大喊一声:“这么多钱,谁送给你的?”
  杨百家立即伸手捂住她的嘴,“小声点,不要让孩子们听到。这是一个上访人今天下午送给我的,我点了点整整5000块,你快装起来。”
  朱桂英笑得合不拢嘴,看了看闭着的门小声说:“你行啊老杨,确实长能耐了,怪不得今天舍得买螃蟹了,也有人给你送礼了。一个人一下子就送5000块,比我养猪来钱容易多了!怪不得百群给我说当官了要小心着点你,真和原来不一样了。我可仇话说前头,今后只许收钱,不许碰女人,你要敢碰一个女人我就让你身败名裂!”
  朱桂英激动地数着钱,杨百家说:“别数了,我都数两遍了,快装起来吧,一会孩子进来看见就不好了。”
  “再让我过一遍手瘾,我这一辈子就爱点钱,比吃螃蟹的感觉都好,特别爱点别人送的钱,可是从来没有机会,今天可逮住机会了,你就让我过过瘾呗。”
  “过什么瘾,以后机会有的是,有你点烦的时候。以后凡是来找我办事的,我都收他们的钱。用不了一年,我们就能盖楼了。你不是老拿我和姓牛的比吗?比得我心里难受,我就不信我干不过他!”
  朱桂英看着杨百家发誓要发大财的狠样,说:“那些穷人你就别收他们的了,光收富人的。”
  杨百家一本正经地说:“富人有几个上访的!穷人的不收还能收到什么钱?”
  “那就少收点,穷人办事不容易。”
  “要不干就算,要干就下狠手,少收,收多少算少?”朱桂英没再说话,内心充满了矛盾,杨百家继续说:“我们这事千万别让孩子们知道了,孩子从小受这种教育不好。”
  朱桂英非常温顺地说:“这个我知道。”
  “今后在孩子面前也不要老与姓牛的攀比,不要老讲送礼什么的,就像今天吃螃蟹,你就不该说买的没送的好吃,咱们坏了就坏了,不能把孩子也教坏——买的怎么就没有送的好吃?这是什么道理!”
  “买的得花钱吃着心疼,送的吃着不心疼,吃着就觉得好吃。”
  “你不心疼了,总得有人心疼吧!人心都是肉长的,都是一个疼,你不疼别人疼!”此时,杨百家脸色变得非常严肃而越发紧张,更加贴近朱桂英的耳朵说,“这钱你一定要搁好,一定要严格保密,要当绝秘来保,谁也不能说,打死都不能说,要是被人发现了,或者是被上访人告了,这一次就够坐三年牢的,我这是提着脑袋在给家里谋福利,在给孩子们挣幸福,在给你挣脸面。只要不出事,生意会越来越大,还会有更多的钱交给你。如果出了事,全家都完了,我入狱,你也得进去,闺女连对象都找不着,儿子连学都没法上,后果不堪设想!”
  听着杨百家的话,朱桂英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恐惧和不安,迷惑地看着杨百家,问:“有这么严重?”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十一章 演戏(3)
“当然有这么严重,再严重了,命就没有,挣这个钱来的快,没成本,可是风险也大,所以要你一定要注意嘛。”
  “我一定注意。”朱桂英钱没有点完手指头就发僵,不想再过手瘾了,草草地收了起来,左瞅右瞅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放处。这时,杨小同推门闯了进来,把朱桂英吓得打了一个哆嗦,连忙把信封从背后塞进裤腰里。
  当夜,朱桂英没有睡着,一直在考虑杨百家收人家5000元的后果。
  第二天夜里,朱桂英多少睡了一些,连做了几个离奇古怪的梦,梦中大喊“打死都不说!打死都不说!”惊得全家人爬了起来。
  第三天夜里,朱桂英连服了5片安定,总算睡着了,也没做噩梦,可早晨起来负作用暴发了,头疼得抬不起来,这时又忽然听到外面有警车的声音,吓得两腿发抖迈不开步,只至听到牛所长说话,知道是他开车回家了,两腿才总算慢慢停止了抖动。早饭后没有急于上集,而是跑到牛巧家打听最近上面反*的事,牛巧本来就是个惊弓之鸟,朱桂英这一问触动了她的敏感神经,以为朱桂英心有所指,非常生气,同时以为朱桂英掌握了她家什么线索,非常担心,没头没脑地数落了朱桂英一通。朱桂英求知不能反而自讨没趣,只好回家求教女儿,问杨小翠收5000元会不会判刑,杨小翠的回答与杨百家说的如出一辙,杨小翠问朱桂英怎么突然关心起这事来了,朱桂英只好强打起精神笑着说随便问问。杨小翠问是不是父亲收人家的钱了?朱桂英面色蜡黄连连否认。杨小翠告诉朱桂英一定要管住父亲,他要走了邪路全家就等于葬送了全家的幸福,宁愿过干净的穷日子也不过肮脏的富日子,要是那样,一天也没个好,朱桂英连连答是。
  可怕的夜晚又到来了,朱桂英仍然照旧睡不着。她老听着外面有声音,好象是人在说话,折起身子听了听,屋内除了那只老挂钟的嘀哒声及杨百家的鼾声外,再没有任何声音。于是她又躺下,可刚躺下,声音又出现了,她干脆蹑手蹑脚地爬起来,到孩子们的房间看了看,都在呼呼地睡觉,她把各卧室的门关了来到客厅,看了看挂在正堂的菩萨像,这是昨天刚从牛巧那里要来的,然后点燃一只蜡,焚上三股香,跪在地上连磕三个响头求菩萨保佑杨百家千万别出事。磕完头坐到沙发上打开电视,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叫《灵魂回归》的贪官纪实片,看了一会,她已完全沉浸在电视故事中。这时,猛地一阵风刮来,案子上的蜡烛火焰忽闪了几忽闪随后慢悠悠地熄灭了,朱桂英紧张地盯着那熄灭的蜡烛,突然感到有一种力量在向她压来,扭头一看,见一个人影,吓得她下意识地“嗷”了一声。
  “怎么了你?”说话的是杨百家。
  “你吓死我了!”朱桂英方才缓过神来。
  “不睡觉在这里干什么?”
  “我睡不着,光怕你出事,我在求菩萨保佑你。”
  “菩萨能保佑了吗?如果菩萨能保佑还有被抓出来的贪污犯吗,他们哪个不在菩萨那里上了香火钱?再说了天底下哪里有什么菩萨!”
  “你可别说,可灵了,屋子里没一点风,刚才这蜡烛忽悠忽悠就自己灭了。”
  “别神道了,灵什么灵,是你心里有鬼子才觉得灵,蜡烛是我开门带灭的。喂,我今天又收500。”杨百家说着,从口袋里又摸出一个信封来,“今天这两个上访的真是糊涂虫,我都点给他们了,就是不明白,最后我不得不开口要。还很抠,一个给了300,一个只给了200。你快收起来,慢慢地攒吧,积少成多。你要知道,这500是索贿,性质更严重。”
  朱桂英脸上没有出现少见的笑容,也没有立即伸手把信封接过,而是趴到杨百家的肩膀上非常无助地看着他,“老杨,这钱还是退给人家吧,为了这几个破钱,我几天没有睡好觉了,我不能把命搭进去。”
  杨百家非常严肃地说:“退?怎么退?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想收就收,说退就退,上了贼船下不来了,收开了,想不收就难!”
  朱桂英非常紧张,“不会吧,咱不要了还不行吗?我真受不了了,再这样下去我非得神经衰弱不行。我养猪虽然挣钱辛苦,可是心里踏实,赶集回来倒头就睡,你这钱来的虽然快,可我拿着老是个心事,一天觉也睡不好,那5000块钱我都挪了七八个地方了还是觉得不安全。我看咱还是过平安日子吧,别挣那个钱了,整天提心吊胆没意思。”
  杨百家道:“我早就给你说过那种日子不好过,可你总是与别人攀比,我是被你逼得没办法才这样干的,我比你还提心吊胆。你现在总算知道别人风光背后的滋味了吧?这滋味你自己不尝尝总感觉好得不得了,自己尝过了,才知道是啥感觉,不那么风光!”
  “你赶快把钱退了,我以后再也不比了。”
  “光说退,退给送礼的肯定不行,说不准就要出事,你说能退到哪里去?你看了吧,这5000多块钱成烫手山芋了!”
  “我刚才看电视,那个人的老婆把她对象收的钱交给纪委了,还受到表扬。咱俩一块到纪委把钱交给他们不行吗?说不定也能受表扬。”
  杨百家沉默了一会说:“也行,你就不用去了,明天一早我自己先去试试,看能不能交上。”
  “那你自己去,我就受不了表扬了。”
  “还想受表扬,不受处分就不错了。天不早了,睡吧,明天还得赶早集。”
  第二天一早,杨百家把5500块钱一并交给了杨小翠,并把昨天晚上的事告诉了她,杨小翠笑得差点背过气去。朱桂英在厨房里听到女儿笑得这么开心,以为杨小翠这两天心中有了意中人,也在偷着乐。
  

第二十二章 压力(1)
杨百家和陈思齐终于在北京见到了大周,他们在永定河畔找了一家小餐馆,实心实意地请他喝了一场酒,也着着实实给他上了一堂课,陈思齐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在北京帮助上访人上访本身是一件好事,但一定要讲原则,讲方法,如果不讲原则,不讲方法,有时候看似在帮助他们,实际是害了他们。对他们进行恰当的教育和引导非常必要,特别是不能教唆他们做违法乱纪和有失国格、人格的事。我们的国家有今天这样稳定的局面十分不容易,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它,都应该维护它。陈思齐还为当年自己在处理大周上访问题时的不足再次进行道歉和反省。杨百家非常诚恳地说,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能在北京立住脚非常不容易,也是家乡的骄傲,他们非常支持他在北京干事业,家里如果有什么困难,尽管给他和陈书记说,他们会尽力当好后勤部长。大周非常激动,发誓决不辜负陈思齐和杨百家的希望,他没有更多的言语,只是用投入地喝酒表达难言的心情。
  三个人把酒瓶里的酒喝完,大周打了一辆车将陈思齐和杨百家亲自送到北京火车站。
  坐在火车上,陈思齐感叹这个社会发展太快了,过去进京需要整整一天的时间,现在只有三四个小时,一天赶个来回还有剩下喝茶的时间。据说过两年火车还要提速,到那时去趟北京就像走趟亲戚太方便了。杨百家笑着说:“群众进京上访也方便了,如果基层不把着眼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到那时候上访人还不都到北京去。”
  陈思齐忽然想起张玉芳的案子,问进展到什么程度了,杨百家告诉他还在办理中。陈思齐说:“这可是尚德镇和大新乡联合办的一个案子,大新乡在这个事上已明显落后尚德镇了,你要把在尚德时的劲头拿出来。”
  “我也在为这个事着急,新书记那里可能遇到了什么阻力,至于什么阻力我也不清楚。”
  “这样吧,教师节不快到了吗,你想办法说服新潮去张玉芳家看看,看了她家的处境,我想新潮会被打动的,阻力可能就没有了——到时候我也去,给他点刺激。”
  杨百家像是自己先受到了刺激,只盯着车窗外茫茫原野一声不发。
  杨百家回到家,终于说服新潮在教师节那天到张玉芳家走访慰问。陪同前往的有办公室主任白天明、杨百家、刘强根,还有乡广播电视台的记者和摄像,一帮人马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地来到张玉芳家,摄像师跑前跑后抓拍最佳镜头,刘强根见机将早就准备好的两袋子“特二粉”提到新潮面前,由新潮亲手交给张玉芳,摄像师已找好了最佳角度。就在摁下快门的一刹那,陈思齐和尚德镇党委办公室主任没打招呼直接进了张玉芳的家门。正在双手吃力地托着“特二粉”摆姿势、造表情的新潮见陈思齐进来一时不知所措,手一颤,“特二粉”直扑他的怀中,一身崭新的黑色西服被弄得像掉进面缸里的老鼠不灰不白。摄像师反应迟钝,还在那里专心致志地录像,刘强根上去打了他一下,“还录什么,都什么样子了,没长眼吗?”
  陈思齐笑着向前给新潮握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又替他扑了扑身上的特二粉说:“新书记,尊师重教你堪称楷模,今天让你抢了个先。你们乡上的人,给我们镇的教育事业做贡献,还得劳驾你老弟你来慰问,老兄照你有差距,还得好好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