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穿今:婉约派军嫂 (全本)-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时候村里各家各户都来帮了忙,倒是没有花多少钱。
  兄妹俩进了堂屋,那头唐爸爸唐妈妈听到声响,都穿上衣服过来了,他们老两口的屋子和堂屋是套在一起的,开了个小门,“怎么这么早起来了,屋子里炉子还没有升起来,冷冰冰的!”从里屋出来,唐妈妈看到女儿马上就说。
  唐爸爸和唐家二哥相视一笑,平时唐妈妈老说妹妹懒,每日里叫妹妹起床都得费好大劲,现在人家自己起来了,她倒不适应了。
  唐婉儿又将刚才的话说了一遍,唐妈妈就没有再说什么了,昨天晚上躺在床上,丈夫已经跟她说了打算,女儿这么大年纪了,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了,考上大学得去外面读书,将来还得嫁人。
  唐二哥去将封着的炉子捅开,渐渐屋里有了热气,洗脸架子就在堂屋一角放着,唐婉儿站在一边观察着,暖水壶,外壳是一种叫做塑料的物质,内胆是玻璃,夹层中涂上银等金属,可以保温,昨夜灌入壶中的热水早上温度还很高,不由的点了点头,倒是比专门在水房里用炉子烧水方便多了。
  再兑些放在一边水桶里的冷水,就可以在搪瓷洗脸盆里洗了,这点出入不大,在王府里,也是准备好铜盆,里面兑上热水和冷水,丫鬟试着水温合适了再伺候自己洗漱,只不过这里什么事都只能靠着自己。
  洗漱完,刷了牙,唐家老三和老四也都过来了,看到妹妹,明显都有些不适应她起的这么早,不过听了二哥的说头,也纷纷夸赞了小妹几句,这一家子收拾完,唐家二嫂也做好了早饭,挺简单的,农村人冬天都准备着几坛子腌菜咸菜,各舀了一小碟,烧了点小米粥,馍馍在锅里热了热,端到堂屋,大家吃了点,唐爸爸就带着几个儿子去地里挖萝卜了,唐家二嫂收拾了碗筷去厨房洗碗。
  唐婉儿就想着自己能做点什么,看着唐妈妈拿起笤帚开始扫每个屋里的地,她就想着这活挺简单的,自己可以,就蹭到唐妈妈身边想要帮忙。
  “家里这么大地,扫完累着呢,前两天你大妈想要你三哥的鞋样子,应该是给她外甥做鞋,你去拿过去给她吧!”唐妈妈直起腰,回屋里从一堆鞋样子里找出了几张,夹在一本不用的旧书里面递给唐婉儿。
  想着出去走动下也好,这个朝代的女孩子管束的挺松快,不光可以上学堂,干活这些都和男子差不多,没有那么多礼教的限制。
  拿着鞋样子,唐婉儿第一次走出了唐家大门,按照原主的记忆走在村子里的小道上,唐爸爸兄弟姊妹四人,唐爸爸和哥哥是男孩,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都嫁去了外面,唐家大姑嫁得距离老柳树村有些远,地方也不好,要去的话得翻半座山,到了唐家小姑嫁人时唐家条件好了,唐家小姑嫁得不错,夫家是在县城里,是城里人。而这老柳树村离县城也挺近的,山路五六分钟就是县城,算是在城郊。
  村子里就兄弟俩最亲,唐爸爸和唐家大伯关系很好,唐妈妈和唐家大伯母都不是喜欢挑事的,相处的也很融洽,两家有事都是相互帮衬,唐家大伯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家里务农,小儿子和唐军文差不多年纪,跑去了南方。
  在农村,一家子有两个孩子的很少见,一般都是三个以上,唐家大伯母一直想要个女儿,不过早年下地伤了身子,就一直再没有怀过,算起来唐婉儿是唐家这一辈里唯一的女孩子,就是大伯家也很疼她。
  农村冬日的早上略显寂静,地里没有活计的人都是窝在家里暖着炕,而地里有活的也都是悄悄的去了地里,今天天气还不错,日头已经慢慢上来了,东方有一抹黄晕,老树上枝桠干擦擦的,叶子都落了,就等着春天重新长芽。
  脚上套着大棉鞋,走在土路上,唐婉儿觉得很新鲜,相比较在王府里冬天赶早踩在青石板道上多了抹野趣。转过弯,迎面过来的人在原主的记忆里比较清晰,是原主的同学,郑战国,脑海里浮现出郑战国的身世,唐婉儿不觉有些怜悯。
  郑家也算是老柳树村的老住户,不过郑战国父亲当兵没享到荣耀反倒丢了性命,这郑战国也算是烈士后代。他爹死了后,郑战国娘守了也就半年时间,刚好村里来了一个男的带着两个儿子也没底细,说是家里遭了灾,那时候每家每户日子都紧巴巴的,那男子带着孩子在村口的家庙旁的两间土棚子里落了脚,后来竟和郑战国的母亲搅和在了一起。
  这事一出,郑战国母亲在村里没了好名声,郑家族人想着不能让这唯一的孩子遭人诟病,也就同意了两人的婚事,那男的就带着孩子进了郑家,不过好景不长,等郑战国的母亲怀了孕,郑战国的日子也就不好过了,后来的几年,郑战国的母亲接连生了三个孩子,男人带来的两个,郑战国,再加上那三个,一屋子全是半大不小的孩子。那男人不属于老柳树村的,没地,家里就种着郑战国父亲留下的几亩地,日子很艰难,挣工分又是惫懒,日子是越过越差。
  去年人口重新登记,农村土地承包,这男人算是记入了老柳树村,不过分的地都不是什么好地,他又是个偷鸡摸狗,到处惹人嫌的,村里没人看的起。
  郑战国母亲自从有了别的孩子,就对郑战国渐渐也不好了,现在郑战国能读书,都是郑战国的姑姑和村里族人凑的钱,唐婉儿看着他那张黝黑泛红,有些皴裂的脸,不由的想起了自己的三儿子,从小习武,长大了偷偷跑去从军,经常通红着一张脸,根本不像王府的孩子。
  对于挣军功的武将,唐婉儿没有好感,说着保家卫国,可是在外的武将为了国有几个能保得了家的,战乱时,武将冲在前面浴血杀敌,妻儿便守在家里眺首期盼,等到了战争结束,有的人命大回来了,封荫妻儿,看似荣耀,卸下那身铠甲,交了兵权,堂堂大将军还不如一个知县管用,更别说那些抛尸疆场的,剩下孤儿寡母,怎一个可怜可以说清楚的。
  她临死最担心的也就是小儿子,所以才把秘境镯子给了小儿媳,希望能够帮到小两口,可是没想到却成了自己的机缘。老大继承了王府,老二走的是文臣路子,从小精明,也就小儿子性子不羁,让她放心不下。现在看到郑战国,脑海里就想到了自家小儿子,有股心疼泛了起来,她又觉得直晃晃的盯着人看太不雅观,便微垂下了眼眸。
  郑战国也远远的看到了唐婉儿,走到跟前时微微动了下嘴角,“这么早去干吗?”原本面无表情的面庞多了些温和。
  郑战国面庞偏黑,脸如刀雕五官分明,举手投足间闪烁出坚毅俊朗,身上的衣服明显是大人的旧衣服,泛白洗的很干净,他挑着担,担的两头是粪水,额头上渗着汗意,唐婉儿猜测肯定这不是第一趟了。郑家人口多,粪水攒起来快的很,偏偏那家人都是懒的,每次都是郑战国休息或放假了干这些事,记忆中很小的时候他就很有力气了,挑水担粪,他的身材很壮硕,比同龄孩子要高大很多,平时除了学习也是不苟言笑,倒是对唐婉儿常有温和之色,这个年纪的孩子,要说他喜欢唐婉儿肯定不可能,不管是前一世的经验还是这一世,女人的颜色在男女相悦中起很大的因素,所以唐婉儿理解的是这郑战国表面冷漠心肠不错,应该是看唐婉儿在学校老受嘲笑才这样的。
  “去我大伯家!”唐婉儿有些拘谨的回答,从一个未婚男女轻易见不得面忽然成了现在随意搭讪的朝代,她尽管想好了要尽快融入,可是依然做不到收放自如。
  郑战国有些愣神,这还是唐婉儿吗?说话细声细气,轻轻一瞥眉眼如秋水般晃过,他怎么感觉有些不真实。
  以前的唐婉儿并不待见郑战国,这次受伤的事也是因为郑战国帮了她几句最后反倒激起了女孩子间的不满,动起了手,按理要是原主见了郑战国肯定是甩头冷哼一声就走,可是今天她不仅停下来了,还平静的回了话,唐婉儿心里觉得是有些不妥,可是让她如不懂事的少女般粗声粗气,不懂礼仪掉头离去,她更是很为难做不出来。
  “额,那你去吧,我先去地里了!”郑战国看唐婉儿有些拘谨,忙说道,完了就挑着粪水朝地里走去,脑海里闪过唐婉儿的脸,难道是摔了一跤,连性子都改了过来?忍不住掉头看了一眼,走路的步伐不缓不慢,每一次迈出去跟测量好的一样,身姿有些优雅。可是明明就是唐婉儿啊,有些纳闷,压在肩上的担子有些重,他也想不了那么多,就当是摔了一跤变得谨慎了吧!
  郑战国对唐婉儿比较温和,并不是因为喜欢什么的,而是因为小时候的唐婉儿就是胖嘟嘟的,心眼很好,经常会拿馍馍给他吃。
  他现在一心巴在学习上,想要考军校,最主要的是继承父愿,还有军校学费全免,管吃管住,还有津贴可拿,自己考上军校,姑姑也就不用那么辛苦了,每次因为自己的学费都要和婆婆闹好久的矛盾。想到这里,劲头又十足了,脚步也快了起来。
  这头唐婉儿去了大伯家,大堂哥带着媳妇去县城里了,家里就两个小孩子和大伯两口子,那两个小家伙一看到唐婉儿进来,跐溜一下从院子里窜回了屋子里,嘴里还嚷着“奶奶,奶奶,快把我的糖藏起了,小姑姑来了!”
  唐婉儿有些脸红,站在门口,脚步迟疑,原主以前每次来到大伯家都会和这两个小侄子抢东西吃,害得这两孩子每次看到唐婉儿就跟防贼一般,尽管她现在不是原主,可是却不得不承受这些。
  “这两死孩子,姑姑喜欢吃就给姑姑吃好了,东西就是给人吃的,藏起来像什么样子!”紧接着就听到大伯母的声音传出来,然后那屋里的门帘被从里面掀起,一个五十多岁的妇人穿着大棉袄,从里面出来。

☆、第7章在大伯家

  “婉儿啊,身体好了吗?”大妈看到唐婉儿站在门口,就想她肯定听到那么些话了,不过婉儿生性大大咧咧,每次和那两小的都吵闹不休,她倒是没觉得这孩子会在意。
  唐婉儿挂着浅笑,膝盖微弯,手想要福下去才觉得不妥,心思有些尴尬的将手不自觉从大妈的手里抽出来,另一只手里的书递了过去,“谢谢大伯母关心,已经好多了,我娘让我把鞋样子给你拿过来!”
  唐家大伯母瞪大了眼睛,这孩子咋变得那么客气,还大伯母,以前不是一直叫自己大妈吗,这叫法也太正式了吧,满脑子狐疑的接过唐婉儿手里的书,看她有礼的站在自己一边,也没有张牙舞爪的冲进去抓着两个小的教训,倒是很意外。
  唐婉儿看自家大伯母不说话,她也就乖乖的跟在后面朝里面走去,一进去,就看到那两个孩子缩在炕角处,用被子遮挡着自己。
  她倒是忍不住笑了下,不过依然笑不漏齿,笑声被她压回了体内。
  “婉儿来了,外面那么冷,快上炕!”唐家大伯抬着旱烟,略带威严的说,脸上的皱纹很深,显得有些苍老,眼睛倒是很有精神。
  唐婉儿忽然就不紧张了,对这一切亲近了很多,貌似这大伯一家也不错,“大伯你坐着吧,我就不上去了,一会还要回家去看书呢!”她走过去,歪在了炕沿上,脊背挺得直直的,目光平视。
  唐家大伯也发现唐婉儿眼神清明了,神态大气,似乎哪里不一样了,不过自家孩子,书读的好,现在有这般气质,不足为怪,男人嘛,心思都粗,就觉得这样是好现象,心里只有高兴。
  唐家大伯就关心了下唐婉儿的学业,叮嘱她好好学习,趁着两个小孙子放松的一会,将两人从被子里抓了出来,从两人手里拿了两颗水果糖给唐婉儿,“快吃吧,这是你大哥买回来的!”
  唐婉儿到底是成人的灵魂,看到两个小孩子瘪着嘴,不情不愿的看着自己手里的糖,她又还给了两人,脸上不由露出温柔的笑容,“你们吃吧,姑姑是大人了,不喜欢吃糖!”
  那两孩子有些吃惊,不过马上将糖抓在了手里,歪着脑袋,眼睛圆溜溜的转着,脸蛋被风吹的有两坨红晕,“姑姑,听说你生病了,是不是生病就不喜欢吃糖了?”小的那个孩子奶声奶气的问。
  “笨蛋,姑姑说是自己长大了!”大一点的孩子反驳弟弟。
  小的那个思索了一会长大的意思,然后奶声奶气的说:“哦,那我还是不要长大了,长大就不喜欢吃糖了,可是糖很好吃的!”
  这句童言逗得一屋子人笑了起来,唐婉儿坐了一会,就告辞回了自己家。
  “当家的,你有没有觉得婉儿有些不一样了?”唐婉儿走了,唐家大伯母说道。
  唐家大伯拿起旱烟杆在炕沿上磕了磕。将里面废掉的烟丝磕了出来,“你就是闲的,什么不一样了,都是大姑娘了,难道还跟以前一样和两个小的打打闹闹,懂事了是好事,要是再能瘦点,就更好了!”唐婉儿的胖不光唐爸爸担心,唐家大伯也担心。
  看丈夫不想说,唐家大伯母就停了嘴,心里琢磨着找时间去老二家看看,女儿变化这么大,老二家的应该知道原因,哪里是懂事了,说话做派跟地主家小姐一样,从进来到走,那腰直挺挺的,跟被固定住一样,还有笑起来的样子,就是嘴角一扯,要不是她看着眼睛里挺开心的,还以为这孩子跟谁赌气呢。
  唐婉儿回到家,唐妈妈坐在炕上纳鞋子,唐家二嫂正在外面给猪拌猪食,她和两人都说了一声,就回了屋里继续去看书,不管怎么样,这一个假期的过渡期,她一定要将原主所有的知识都掌握了。
  唐家二嫂对于小姑子忽然对自己和气了很多,有些吃惊,暗暗祈祷希望小姑子一直这么不正常下去,要是好了又和自己争锋相对,别人不会说小姑子,只会埋怨自己。
  其实唐家二嫂原来在娘家性子不是很好,也没有这么偏激,来了唐家,本来就是不受欢迎的,她心里泛着虚,唐家人又喜欢大嫂比自己多,越发的不肯吃亏,口舌尖利,后来分了家,印象就定型了,想改变也改不了,她干脆就破罐子破摔了。有时候看着一家人的和睦,她也希望能被人喜欢关心,可是从来没有得到过,唐家人无视自己,娘家人想从她手里扣点好处。
  第二天,唐家租了村委大队的拖拉机,这还是属于集体的,现在谁家要用,付点油钱就可以了。将十几大袋子萝卜架上拖拉机,唐家三哥已经回了工作单位,他就请了几天假,回来帮着收拾地,现在弄完就回去了。唐爸爸开车,唐家二哥和四哥坐在上面,这次唐婉儿也跟着去,毕竟在王府里关了一辈子,出入都是车辆,从来没有这么光明正大逛街,她还是隐隐有些兴奋。
  打量着面前四个圆圆轮子的东西,这叫做拖拉机的东西倒是挺能装东西的,唯一不好的是不能遮风挡雨,听说这个看不出形状的东西是吃油的,就是不知道嘴巴在哪里?唐婉儿转了一圈也没有找到,就先歇了心思。
  唐妈妈看她想去,就给她围好围巾,戴上手套,又在拖拉机上放了一床旧棉被,盖着她的腿。
  “妈,县城就那点路,又不远,你弄这么麻烦干嘛?妹妹平时上学还不是要走路回来!”唐老四有些烦自己妈这么小心翼翼的。
  老柳树村就在县城的边缘,五六分钟的土路,下去就是县城的马路,再开个二十几分钟就到了县城东头的农贸市场,而唐婉儿读书的县一中,是在市中心,更近一些。
  唐妈妈没理儿子,“你妹身体才好,得小心些,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皮糙肉厚的!”没好气的瞪了儿子一眼,将棉被拢紧了些,防止漏风。
  唐婉儿抿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